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心肌致密化不全性心肌病(NVM)是一种罕见的先天性心脏病.有研究[1]报道其发病率为0.05%~0.24%,在病理解剖学上以心室内异常粗大的肌小梁和交错的深隐窝为特征,诊断主要以典型的超声图像为依据.患者可无自觉症状,也可表现为严重的心力衰竭、心律失常、甚至猝死.目前对NVM主要是对症治疗.双心室三腔起搏治疗即心脏再同步化治疗(CRT)是治疗严重心功能不全的一种较新的方法[2],可恢复两心室的同步激动,实现心脏电机械再同步,改善心功[3].我院收治1例确诊的心肌致密化不全性心肌病患者,  相似文献   

2.
心肌致密化不全(Noncompaction 0f the ventricular Myocardium,NVM)是以心室内异常粗大的肌小梁和交错的深隐窝为特征的一种心肌病.也称为海绵状心肌、窦状心肌持续状态、以及胚胎样心肌等.主要累及左心室,常以心力衰竭,左室肥大为首发症状,严重者出现渐进性的心功能障碍、系统性血栓栓塞及心律失常.目前无特异性治疗方法,预后不良.成人心肌致密化不全在临床上少见,我科于2007年6月一2008年2月18日共收治3例心肌致密化不全患者,经对症治疗及精心护理后症状好转出院.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3.
心脏再同步治疗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并发症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心脏再同步治疗(CRT)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术中、术后并发症的发生与处理措施。方法CRT植入术者55例,男性38例,女性17例,年龄(62.5±9.6)岁,其中扩张性心肌病(DCM)41例,缺血性心肌病(CHD)11例,Ⅲ度房室传导阻滞伴心脏扩大2例,致密化不全性心肌病1例。NYHA心功能分级均为Ⅲ级-IV级。均成功植入三腔起搏器。术后常规应用标准抗心力衰竭药物,随访2~60(24.9±15.5)个月,观察术中、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及处理效果。结果55例患者中左室电极置入失败1例(1.8%),发生电极导线脱位3例(5.5%),膈肌刺激2例(3.6%),术中急性左心力衰竭竭1例(1.8%),血管迷走反射(VVR)1例(1.8%),均妥善处置,未发生恶性结果。结论CRT植入术术中和术后有可能出现各种并发症,以电极导线脱位最常见;针对不同的情况妥善处理才能充分发挥CRT在心力衰竭治疗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张颖轩 《新医学》2014,(12):783-786
心肌致密化不全(NVM)是以心室内众多突起的肌小梁和深陷的小梁间隐窝为特征的一种原发性心肌病,在原发性心肌病中并不罕见。该病有家族遗传倾向,其发病年龄和临床表现差异相当大,临床病情迁延,主要表现为心力衰竭、心律失常和血栓栓塞。心脏超声为确诊的首选检查。近年来关于NVM的研究取得了较大进展,包括其病因、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等方面。  相似文献   

5.
心脏再同步治疗(CRT)是20世纪90年代中末期兴起的一种非药物治疗心力衰竭(CHF)手段,是利用心脏起搏技术使房室间、室间及室内收缩失同步重新同步化,从而逆转心肌重构、改善心功能。临床试验证实CRT能减少充血性心力衰竭伴有心室不同步患者住院率及病死率,能提高其生活质量,但仍有20%~30%的患者对CRT无反应。现对如何提高CRT疗效的有关文献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6.
心肌致密化不全(NVM)是一种罕见的先天性心肌病,成人患者因多伴受累心室扩大,且无特异性症状体征,临床上易误诊为扩张型心肌病、冠心病、风湿性心脏病等。近年来,我们超声诊断的成人心肌致密化不全7例如下。  相似文献   

7.
小儿心肌致密化不全(NVM)又称海绵样心肌或心肌窦状隙持续状态,是一种罕见的先天性心肌病,其病因不明,主要临床表现是慢性心力衰竭、心律失常及心内膜血栓形成伴栓塞.目前尚无根治方法,预后不良.儿童病例多为家族性,12%~50%的NVM患儿都有家族史[1].临床上主要给予对症治疗和预防并发症,改善预后.我科2005年1月~2010年12月共收治25例心肌致密化不全患儿,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肌致密不全(noncompaction of the ventricularmvocardium,NVM)是一种特殊类型的先天性心室发育不全性心肌病,主要特征为左心室或/和右心室腔内存在大量粗大突起的肌小梁及深陷隐窝,常伴有心功能不全、心律失常和体循环栓塞等并发症.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于2004年1月至2007年12月间共收治了心肌致密不全并接受心脏起搏治疗的患者6例,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9.
心室肌致密化不全的诊断与治疗策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钟学珍  黎莉  张成秋 《新医学》2006,37(7):487-488
心室肌致密化不全(noncompaction of ventricular myocardium,NVM)是心室肌发育不良的特殊类型,属先天性心肌病,多以心功能不全、体循环栓塞、心律失常为主要临床表现,目前公认UCG是NVM最简便易行的诊断方法,病变范围比较小的NVM需与扩张型心肌病、肥厚型心肌病、高血压性心脏病、缺血性心肌病等鉴别.NVM的治疗包括对症治疗和对并发症的治疗,心脏移植是该病.  相似文献   

10.
充血性心力衰竭(congestive heart failure,CHF)是临床上常见的心血管疾病,也是一系列心血管疾病的终末阶段.心脏再同步化治疗(cardiacresynchroni-zation therapy,CRT)作为近年来新兴的治疗手段,通过人工植入起搏设备,达到对心肌收缩的控制,使严重的房室传导阻滞或心室内传导障碍患者恢复原有的心脏循环同步状态,改善CHF患者的心肌运动的不同步和心脏收缩功能.  相似文献   

11.
心肌致密化不全(noncompaction of ventricular myocardium,NVM)又称海绵状心肌或心肌窦状隙持续状态,是一种少见的先天性心脏病。按照世界卫生组织及国际心脏病协会(WHO/ISFC)的分类标准,归为未定型心肌病。本文报道7例NVM,并将其与肥厚型心肌病、扩张型心肌病、缺血性心肌病及心室负荷增高的心脏疾病进行鉴别。资料与方法一、研究对象2000年6月至2006年1月本院门诊或住院患者7例,男性4例,女性3例,年龄18~61岁,平均31.3岁。所有患者均进行临床体格检查、超声心动图检查、十二导联心电图检查及胸部X线检查。二、仪器与方法采用GE LO…  相似文献   

12.
心肌致密化不全(NVM)是一种少见的先天性心肌病,其发病机制与基因突变有关,具有家族遗传性。心力衰竭、心律失常及体循环栓塞是NVM的三大主要临床特点。超声心动图是影像学诊断NVM的主要方法,同时该病在MRI、CT、心室造影和核素显像上也有一些异常征象。影像学对于诊断和评价NVM具有重要临床应用和研究价值。  相似文献   

13.
李安敏  陈云  邹杨 《护士进修杂志》2012,27(10):914-915
心力衰竭(简称心衰)是指由于各种心脏疾病造成的心脏收缩和(或)舒张功能异常,使心脏排血量不能满足机体代谢需求而导致的复杂病理生理过程和临床症候群[1].心脏再同步化治疗( cardiacresynchronization therapy,CRT)是借助于起搏技术使严重的房室传导阻滞或心室内传导功能障碍患者固有的心脏循环同步状态得以恢复的方法[1].通过改善电机械同步,提高心衰患者的心脏功能,改善运动耐力及生活质量,降低住院率和死亡率.成为现代心衰、特别是难治性和重度心衰治疗的重要策略.但有20%~30%的患者在接受CRT治疗后,临床症状、超声指标、心衰住院率和死亡率无明显改善,即所谓CRT无应答[2].我院于2005年2月开展CRT(D)置入技术,成功完成8例心衰患者的心脏再同步化治疗.由于CRT(D)置入技术复杂,手术难度、风险和并发症高于普通起搏器置入术,故对护理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现将CRT治疗心衰围手术期的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4.
心肌致密化不全(NVM)又称海绵状心肌或心肌窦状隙持续状态,是一种少见的先天性心脏病,按照世界卫生组织及国际心脏病协会(WHOPISFC)的分类标准,归为未定型心肌病^[1]。本文报道8例NVM,体现了超声心动图对此病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5.
充血性心力衰竭是各种器质性心脏病的终末阶段,心功能NYHA分级为Ⅲ~Ⅳ级的患者预后较差,1年死亡率高达50%以上.近年来,心脏再同步化治疗(CRT)的兴起为难治性心力衰竭的治疗带来了希望.但是,按照目前的指南,仍然有一部分患者不能取得良好疗效.双室起搏后,有效的心肌灌注是保证心室同步化的前提,本综述回顾了实时心肌超声造影(RT-MCE)评价心肌灌注与CRT疗效之间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6.
心肌致密化不全是一种先天性心肌病,以心室肌存在着粗大肌小梁网、小梁间深陷隐窝及心室收缩功能减退为特征[1].本组总结22例心肌致密化不全患者的超声表现,旨在探讨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RT-3DE)在心肌致密化不全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7.
正小儿心肌致密化不全(NVM)是以心室内异常粗大的肌小梁和交错的深隐窝为特征的一种心肌病,主要累及左心室,累及右室或者双室者少见[1]。NVM可表现为进行性心功能不全、心律失常、血栓形成及猝死,严重威胁小儿生命。关注超声心动图对NVM特征性病变的识别,可提高本病的早期诊断水平,有助于延缓患儿的生存期。现将本院2012  相似文献   

18.
扩张型心肌病的主要特征是单侧或双侧心腔扩大,心肌收缩功能减退,伴或不伴有充血性心力衰竭.该病常伴心律失常,病死率高,在我国发病率为13/10万~84/10万,男女患病比为2.5∶1[1],因多数病情较重,成为临床治疗、护理的难点,加上患者合并慢性肾功能不全,使护理更为复杂.因此,住院期间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及时给予有效护理措施,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尤为重要.本科于2011-12-10收治1例扩张型心肌病、永久起搏器植入术后、心功能Ⅲ级、快速房颤、慢性肾功能不全的患者,行心脏再同步治疗(cardiac resynchronization therapy,CRT)并行房室结射频消融术,在护理的密切配合下,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9.
总结了7例心肌病合并心力衰竭病人行心脏再同步治疗(CRT)的护理,重点是术前重视健康教育,术后了解起搏器功能,严防起搏电极脱位,预防伤口感染,做好出院指导及随访.结果 7例患者术后随访1~18个月,起搏器起搏功能、阈值均正常,心律失常得到控制,心功能明显改善.认为CRT为一项有效治疗心肌病合并心力衰竭的方法,而术前、术中、术后的整体护理对治疗的成功及并发症的减少有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慢性心力衰竭晚期伴恶性心律失常可导致病人猝死.研究已经证实,心脏再同步化治疗(CRT)可改善心力衰竭病人的临床症状,植入式心脏复律除颤(ICD)能有效预防心脏性猝死.因此,植入具有CRT 和ICD 双重功能的装置--心室再同步心脏转复除颤器(CRT-D)已成为心功能不全病人的最佳治疗方案[4].2008 年7月29日和2009年6月24日,我院心脏介入中心为2例慢性心力衰竭伴恶性室性心律失常病人成功植入了CRT-D,经过精心治疗和护理,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