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6 毫秒
1.
范中文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1991,(3)
蒲圻市2年采取以消灭易感地带钉螺为主的综合措施,控制血吸虫病急性感染的效果显著,两年的急感病人分别比1986年下降95.45%(147/154)和96.10%(148/154).说明湖沼洲滩型流行区,针对血吸虫病急性感染的三个主要易感因素(人群、环境、季节),科学地制订和实施以消灭易感地带钉螺为主的防制对策,同时做好血防知识宣传教育,对中小学生上血防课,吡喹酮预防服药,分地段设监督岗等防护措施,可取得较好的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湖沼型血吸虫病流行区控制家畜传染源对垸外感染性钉螺的控制效果,为制定防治策略及干预措施提供参考。方法在湖南、湖北省3个典型的湖沼型地区选取15个乡镇21个血吸虫病流行村,调查家畜传染源控制前后垸外钉螺感染状况及其控制效果,应用logistic步回归法分析钉螺阳性率与相关影响因素的关系。结果2009-2011年累计调查564户家畜4077头次、垸外钉螺面积10624.51hm2有螺洲滩野粪污染14处130.73hm2,结果显示,钉螺阳性率与家畜感染率(r=0.832,P〈0.01)及野粪阳性率(r=0.903,P〈0.01)有高度相关关系。采取家畜传染源控制措施后,家畜、钉螺和野粪感染(阳性)率分别下降了74.90%、92.42%和84.51%。结论结合当地经济发展,因地制宜地采取以家畜传染源控制为主的综合性防治措施,对控制垸外感染性钉螺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
4.
5.
目的:探讨农村社区以植物抑制钉螺的生态措施,实践预防血吸虫病的策略。方法:分析和综述了钉螺是血吸虫的中间宿主,运用植物改善生态环境、灭螺的机制。结果:推广以植物抑制钉螺的生态措施,有效减少灭螺化学药物的环境污染,降低灭螺费用,改善农村社区生态环境。结论:钉螺是血吸虫病传播的媒介,以植物抑制钉螺的生态措施,有利于阻断血吸虫病的传播,促进农村医疗卫生事业发展。 相似文献
6.
王德良 《中国农村卫生事业管理》2006,26(2):46-46
查螺灭螺是防治血吸虫病的主要方法之一,要想彻底消灭钉螺,必须查清螺情。选择灭螺方法。多年来。我们一直在捺寻消灭林园钉螺的方法,通过反复实践,探索出了针对平原型林园钉螺环境的灭螺方法(粗砂灭螺法),对我县预防和控制血吸虫病起到了很好的推进作用。 相似文献
7.
结合生产措施改造洞庭湖血吸虫病易感地带的效果与效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讨结合生产措施改造洞庭湖湖洲血吸虫病易感地带的效果与效益,根据不同地形特点采用矮埂高网蓄水养鱼、封洲造林、封洲育芦和不围垦种等生产措施进行控制血吸虫病流行的试点,收集各项过情指标的变化情况,计算直接和间接经济效益.三年后各试区感染螺密度下降率为94.5%~100.0%,耕牛活动减少率为98.1%~100.0%,田性野粪密度和哨鼠感染率均为0,居民新感染率下降率除不围垦种区无变化外,余为84.4%~100.0%.试区居民直接和间接经济效益年人均分别为170.2元和269元.表明,该措施既有防治效果又有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8.
黄梅县长江江心新洲滩1980年实现无螺无病。自1988年以来,钉螺回升面积达900亩,超过灭光前有螺面积31.9%,钉螺自然感染率为6.76%。致使1992~1993年持续发生感染急性血吸虫病。疫情回升原因,主要是钉螺漏查残存、邻近疫源地的钉螺漂流扩散,以及地理环境植被变化的影响,加之外来人畜交往活动频率高交叉污染所致。建议控制钉螺扩散,灭清高危易感地带钉螺,开展健康教育,认真做好防护,杜绝血吸虫病重新流行。 相似文献
9.
目的评价湖沼地区感染性钉螺环境综合防治处理措施效果,为制定“一村一策”防治策略提供依据。方法2011-2012年在省部联系点公安县和监利县选择6个村设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取两次人畜同步化疗、2—4次药物灭螺、健康教育、野粪调查与处理综合措施,对照村开展常规防治措施,纵向和横向比较观察组和对照组实施效果。结果2012年效果考核观察组均未发现感染性钉螺,对照组钉螺感染率较2010年0.15%升至0.17%,上升了13.3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08,P=0.896)。观察组活螺平均密度下降了59.57%,人群感染率下降了46.44%,差异性有统计学意义(x^2=7.37,P=0.006),耕牛感染率逐年下降,2012年降为0。对照组活螺平均密度下降了34.69%,耕牛感染率年间波动,2011年较2010年上升2.9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12,P〉0.965),2012年降为0。均未发生急性血吸虫病病例。结论综合治理感染性钉螺环境措施控制血吸虫病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10.
以控制传染源为主的血吸虫病综合防治策略效果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以控制传染源为主的综合防治措施的近期效果,探索血吸虫病防治的有效方法。方法在安庆石门湖流域选取5个单位作为综合防治试点,观察试点前后,人群血吸虫病血检阳性率、家畜感染率、螺情等变化情况。结果人群血检阳性率由试点前的8.42%下降到试点后的6.05%,下降了28.15%(2χ=3.777,P〈0.01);耕牛阳性率下降85%(2χ=12.444,P〈0.01);活螺平均密度和钉螺感染率分别由试点前的0.87只/0.11m2和0.71%,下降到试点后的0.86只/0.11m2和0.56%。结论初期效果评价显示以控制传染源为主的综合防治措施有一定效果,仍需要加强对耕牛等家畜的淘汰和管理。 相似文献
11.
1998年在蕲春县二里湖有螺江滩通过限制人,畜进入有螺地带,粪便管理为主要措施控制易感地带,降低人,畜血吸虫取得了明显效果。家畜进入江滩累计活动时间,家畜粪便堆数分别下降96.69%有94.12%,感染螺平均密度,钉螺感染率分别下降80.03%和76.35%。结果提示粪便管理的重点是牛粪的管理。 相似文献
12.
13.
山丘型血吸虫病流行区防治措施和效果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快速阻断山丘型血吸虫病流行防治措施的效果。方法:采用喷粉灭螺和环境改造措施,辅以化疗和健康教育的综合防治措施。结果:实施新的综合防治措施后,2005年~2008年连续4年无感染性钉螺,活螺密度、有螺面积亦同步下降。居民血清学查病阳性率由8.71%下降至0.91%。钉螺面积和居民查病阳性率随灭螺覆盖率的上升而下降。结论:山丘地区采用喷粉灭螺新技术开展复杂环境多频次灭螺、对近年有螺环境开展巩固性灭螺,同时结合当地经济推进环境改造等综合治理措施,可以有效控制乃至阻断血吸虫病的流行。 相似文献
14.
以化疗为主的防治措施控制血吸虫病流行效果分析司马衍祥,肖锋,易松涛,姚梓良,孙飞凤(湖南省岳阳市血吸虫病防治所414000)为了控制洞庭湖区血吸虫病的流行,1987年来,湖南省开展了大区域单纯人畜同步化疗,取得了明显的效果。我们于1990~1993年... 相似文献
15.
目的 为彻底消灭湖沼垸内钉螺,为控制血吸虫病疫情提供更为有效的灭螺方法和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水泥管道及砖砌两种方法硬化渠道.结果 硬化24条有螺渠道,钉螺面积22.65万m2,灭光钉螺渠道16条,钉螺面积17.81万m2,分别占66.67%、78.63%.水泥管道硬化11条,水泥砖砌硬化13条,水泥管道硬化灭光钉螺渠道9条.水泥砖砌硬化灭光钉螺渠道7条,分别占81.82%、53.85%,灭光钉螺面积分别占 97.88%、55.66%.结论 硬化有螺渠道是一种环保型的有效灭螺方法,水泥管道硬化灭螺效果优于水泥砖砌硬化灭螺.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洲垸型在血吸虫病重疫区实施健教推进策略控制居民病情的效果。方法选择常德市汉寿县目平湖区域内2个居民血吸虫感染率水平相近的行政村,1个村作一般常规人畜化疗措施,另一个村在实施大面积健教活动基础上进行人畜同步化疗;连续实施3年后,对6~65岁居民进行疫水接触史问卷调查、体格检查、IHA血清学检查和粪检孵化法检查,然后比较两村居民的疫水暴露率、化疗受治率、居民感染率等指标。结果实施干预措施后,2005年试验村居民血防知识及格率、化疗受治率分别从2002年23.68%、70.97%提高到2005年85.21%、99.42%,两者比较有统计学意义(x1^2=622.43,P〈0.01;x2^2=11.01,P〈0.01);与对照村相比,差异显著(x1^2=582.89,P〈0.01;x2^2=107.46,P〈0.01);试验村居民2005年疫水暴露率、人群感染率分别较2002年下降了44.37%、64.24%,两者有统计学意义(x1^2=71,34,P〈0.01;x2^2=60,28,P〈0.01);与对照村相比,差异非常显著(x1^2=49.94,P〈0.01;x2^2=32.48,P〈0.01)。但对照村2005年和2002年比较各项指标无明显变化。结论通过健教推行措施,提高了居民的血吸虫病化疗受治率、血防知识了解率,降低了疫水接触率,居民血吸虫感染得到有效控制。 相似文献
17.
戴尚金 《中国农村卫生事业管理》1995,15(11):40-41
基本消灭血吸虫病地区5年内发生3起急性感染的调查分析戴尚金(安徽省泾县地方病防治站242500)编者按基本消灭血吸虫病地区必须加强巩固措施,否则将有死灰复燃的危险,本文就是例证,值得警惕。我县属山丘型血吸虫病流行区,50年代居民粪检阳性率在10~15... 相似文献
18.
1992年3月潜江市作为国务院农业部综合治理血吸虫病试点,采取以消灭传染源为主的综合防治措施,经过3年的努力,取得了明显的效果,病情、螺情大幅度下降,农业产值及农民人均收入大幅度上升。 相似文献
19.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