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临床医药实践》2015,(11):815-817
目的:探讨高频震荡通气(HFOV)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症(RDS)的效果。方法:选取入院治疗的RDS患者88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通气方式,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44例,行常规机械通气(CMV),观察组44例,予以HFOV,记录两组机械通气时间、吸氧时间、上机至吸入氧浓度(Fi O2)<0.6时间;观察两组治疗上机前和上机48 h后二氧化碳分压(Pa CO2)、氧分压(Pa O2)和氧合指数(OI);记录两组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机械通气时间、吸氧时间、上机至吸入氧浓度<0.6时间均较对照组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上机48 h后Pa O2较对照组高,OI较对照组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频震荡通气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能够提高氧分压,减少对肺功能的损伤,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2.
新生儿气胸并发呼吸功能衰竭的抢救体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新生儿气胸是新生儿时期非常严重的疾病,而张力性气胸合并呼吸功能衰竭更是新生儿呼吸系统疾病中的危重症,危及生命。自2003年6月-2005年11月,我院新生儿内科收治新生儿气胸患儿21例,其中张力性气胸患儿6例,采用内外科综合治疗抢救成功,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高频震荡通气在新生儿疾病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田宝丽  刘翠青 《河北医药》2008,30(11):1777-1778
高频震荡通气(high-frequency oscillatory ventilation,HFOV)是应用小于或等于解剖死腔的潮气量,以较高频率的振动产生双相压力变化,而实现有效气体交换的机械通气方法。从上世纪80年代用于人体以来,在治疗重症呼吸衰竭、呼吸窘迫综合征等方面取得了明显的效果,有人认为优于常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高频震荡通气(HFOV)治疗早产儿重症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的效果。方法随机将早产儿重症NRDS患儿分为常频机械通气(CMV)治疗组和高频震荡通气(HFOV)治疗组,比较治疗前后临床症状改善、上机时间、氧疗时间、住院时间以及呼吸机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 HFOV组在发绀、呼吸困难、临床症状改善、上机时间以及氧疗时间明显优于CMV组,住院时间、存活率及并发症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HFOV治疗早产儿重症NRDS能更好地改善氧合,通气效果优于CMV,临床症状改善更快,减少上机时间及氧疗时间,减少肺损伤(VILI)的发生,是治疗早产儿重症NRDS的一种有效的通气模式。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高频震荡呼吸在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4年10月于本院进行诊治的50例呼吸窘迫综合征新生儿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常规机械通气治疗组)25例和观察组(高频震荡通气治疗组)25例,然后将两组新生儿的治疗总有效率及治疗前后的血气分析结果进行分别统计和比较。结果观察组新生儿的治疗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新生儿,血气分析结果改善幅度也大于对照组新生儿,P均<0.05,两组治疗后的统计结果间均有显著性差异。结论高频震荡呼吸在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治疗中的临床效果较好,对于患儿的血气分析方面也有显著的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6.
纳洛酮提高65例新生儿呼吸功能不全的临床疗效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评价纳洛酮治疗新生儿呼吸功能不全的疗效。方法 :130例呼吸功能不全的新生儿分成 2组 ,治疗组 65例 [男性 4 1例 ,女性 2 4例 ,年龄( 9±s 6)d],在综合治疗 (吸氧、原发病治疗、对症治疗等 )基础上加用纳洛酮治疗 ,开始以 0 .0 1~ 0 .1mg·kg- 1静脉注射 ,呼吸功能有所改善后以 10 μg·kg- 1·h- 1的速度静脉滴注维持 ,直至病儿自主呼吸稳定后停药。对照组 65例 [男性 4 0例 ,女性 2 5例 ,年龄 ( 8± 5 )d],予常规综合治疗。观察 2组疗效。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 77%( 5 0 / 65 ) ,无不良反应 ;对照组总有效率 5 4 %( 35 / 65 ) ,2组比较 ,经 χ2 检验 ,差异有非常显著意义 (P <0 .0 1)。结论 :不同病因所致的新生儿呼吸功能不全 ,在综合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纳洛酮治疗 ,是有效安全的。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HFOV治疗新生儿肺出血的疗效。方法将46例新生儿肺出血患儿分为2组,每组23例,在综合治疗基础上,治疗组采用HFOV治疗,对照组采用常频机械通气治疗。结果治疗组存活患儿治疗后1、6、24hOI明显降低,a/APO2显著升高,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在肺出血时间、机械通气时间均较对照组缩短,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HFOV可显著改善新生儿肺出血患儿的肺氧合功能,缩短病程,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高频振荡通气( HFOV)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 NRDS)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2010年12月-2014年6月在我院新生儿重症监护室( NICU)住院需机械通气治疗的新生儿呼吸窘迫征患儿45例,按通气模式分为HFOV组25例和SIMV组20例,比较2组患儿上机后1 h、12 h和24h的血气指标、上机时间、住院时间、临床疗效及肺气漏( PAL)、支气管肺发育不良( BPD)、脑室内出血( IVH)等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 HFOV 组治疗1h后动脉血氧分压( PaO2)明显上升,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 PaCO2)、氧合指数( OI)明显下降,与SIMV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开始时、12 h、24 h的PaO2、PaCO2、OI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HFOV组上机时间、住院时间短于SIMV组,差异有显著性( P<0.05)。2组PAL、BPD、IVH 发生率、治愈率差异均无显著性( P>0.05)。结论 HFOV用于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能迅速改善肺呼吸功能,缩短上机时间及病程,同时并不增加并发症的发生率,是一种疗效肯定、安全性好的机械通气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早期高频振荡通气(HFOV)在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治疗中的应用价值及安全性。方法采用完全随机设计方法,将50例呼吸窘迫综合征早产儿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27例采用HFOV治疗,对照组23例采用常频机械通气并经气管导管单体位(仰卧位)一次性快速滴注猪肺磷脂注射液200mg/kg。观察2组治疗前后动脉血氧分压、二氧化碳分压、肺泡-动脉氧分压差(A-aDO2)、氧合指数的改变并比较2组间的差异。结果观察组患儿经HFOV治疗1h后氧分压明显上升为(71.2±13.6)minHg(P〈0.05),二氧化碳分压显著下降为(50.9±8.9)mmHg(P〈0.01),氧合指数迅速下降为5.9±2.6(P〈0.05),A—aDO2上升为(0.44±0.12)mmHg(P〈0.05)。治疗3、6、12、24h的氧分压、二氧化碳分压、氧合指数、A-aDO2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HFOV早期用于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是一种安全性好、疗效肯定的机械通气方法。  相似文献   

10.
吴银弟  王丹 《安徽医药》2012,16(3):382-384
正高频振荡通气(HFOV)是高频通气(HFV)的一种。1980年加拿大Bohn首次用狗作高频振荡通气研究:频率为15 Hz,潮气量为15 ml,证实其可以维持正常的气体交换。同年将高频振荡通气应用于临床,并与常规机械通气比较。高频振荡通气显示了可以减少肺内分流,提高心输出量。20世纪80年代,有人在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同时,对高频振荡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不同的通气方式对新生儿顽固性肺不张的治疗效果。方法将新生儿顽固性肺不张60例随机分为三组,其中常频机械通气20例(常频组),高频振荡通气20例(高频组),间歇性高频振荡通气20例(间歇性高频组)。比较三组的通气效果。结果机械通气前(0h)三组的pH、PaCO2、氧合指数(OI)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机械通气后12、24、48h以上3项指标比较,常频组与高频组和间歇性高频组间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而高频组与间歇性高频组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肺不张复张所用时间和呼吸机使用时间高频组均短于常频组,而间歇性高频组均短于高频组和常频组(P〈0.001)。三组治愈率比较,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间歇性高频振荡通气可以促使肺不张尽快复张,缩短呼吸机上机时间,有利于减少因上机时间长导致的并发症。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高频振荡通气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NRDS 50例,随机分为常频机械通气(CMV)组25例和高频振荡通气(HFOV)组25例,比较两组治疗后的血气分析、氧合指数及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 HFOV组患儿的血气分析值和氧合指数明显优于CMV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发生气胸、肺气漏、慢性肺疾病等并发症低于CMV组(P<0.05)。结论高频振荡通气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疗效肯定,并降低患儿对机械通气的需要,是安全、可靠的新型机械通气方法。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高频震荡通气(HFOV)在新生儿气胸中的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10年5月至2012年11月接受HFOV治疗的17例气胸新生儿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患者接受HFOV治疗前及上机后2、12、24和48 h的二氧化碳分压(PaCO2)、血氧分压(PaO2)、血氧指数(OI)及吸入氧浓度(FiO2)变化。结果 17例患者15例治愈,2例放弃治疗。治愈患者在上机后2 h观察到PaCO2由(11.2±0.85)kPa下降至(6.20±0.73)kPa(P<0.05),而PaO2进行性上升,由治疗前的(4.80±0.47)kPa至治疗后12 h升高至(7.83±0.56)kPa(P<0.05),这一变化在24 h开始最为明显,与上机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例患者出现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抗炎治疗后好转。结论 HFOV能改善新生儿气胸患者的氧合功能,安全性好,是有效的机械通气方法。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高频振荡通气(HFOV)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RDS)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2年2月~2013年7月本院收治、需机械通气的RDS患儿70例,随机分为HFOV组和常频机械通气(CMV)组,比较两组患儿肺功能、并发症、机械通气时间及住院时间。结果机械通气1 h后,两组患儿吸入氧浓度(FiO2)、氧合指数(OI)、平均气道压(MAP)、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均较0 h有不同程度改善,且在1 h及6 h HFOV组较CMV组改善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机械通气24 h后HFOV组的OI、MAP仍较CMV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FOV组患儿机械通气时间、住院时间短于CMV组(P〈0.05);两组气漏、支气管肺发育不良、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等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FOV能更好更快的改善RDS患儿的肺氧合功能,缩短病程,同时并不增加并发症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5.
目的评价高频振荡通气在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疗效。方法将NRDS患儿106例随机分为高频振荡通气组(HFOV组)和常频机械通气组(CMV组),比较两组治疗效果、通气后6h和24h患儿血气分析结果以及住院时间等指标。结果HFOV组治愈率显著高于CMV组(P〈0.05);且HFOV组患儿在通气后6h和12h,Pa02高于CMV组,OI、PaC02低于CMV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HFOV组患儿住院时间显著少于CMV组(P〈0.01)。结论高频振荡通气较常频机械通气更能有效改善呼吸窘迫综合征患儿肺功能情况,提高治愈率,减少患儿住院时间,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高频振荡通气(HFOV)在治疗新生儿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35例新生儿ARDS患儿经HFOV治疗,观察其治疗前后经皮氧饱和度(TcSpO2)、血气分析、氧合指数(OI)的变化及临床疗效.结果 25例(71.43%)治愈.治愈患儿中FOV冶疗24h后,TcSpO2较治疗前明显上升[(84.31±3.47)%vs.(92.13±3.21)%,P<0.05],PaO22明显上升[(45.01±9.51)mmHg vs.(67.31±9.72)mmHg,P%0.05],OI明显下降[(35.09±8.90)vs.(31.47±9.60)],而PaCO2迅速(12 h后)下降[(55.01±8.52)mmHg vs.(43.12±5.71)mmHg,P<0.05].结论 HFOV用于治疗新生儿ARDS疗效肯定、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17.
目的总结郑州市儿童医院近年来采用高频震荡通气新生儿胎粪吸入性肺不张应用经验。方法对自2008年1月—2010年2月的胎粪吸入合并肺不张符合机械通气指征的患儿,分别进行常频和高频通气,比较并进行分析。结果采用高频通气的患者顺应性、肺氧合功能改变明显。我们自采用高频振荡通气以来,取得了很好的效果。结论对于胎粪阻塞引起的肺不张,应及早的进行高频振荡通气。  相似文献   

18.
丁黎萍  石学英 《贵州医药》1997,21(5):286-287
通过综合治疗12例成人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基础上,用高频喷射呼吸机间隙给氧治疗ARDS,旨在了解提高患者动脉血氧分压(PaO2)的疗效及治疗效果,凡存在RDS病因的患者,一旦发现ARDS的早期征象,应立即给予祛除病因及其它综合治疗,同时交替给高频喷射呼吸机(HFJV)通气治疗及一般正常浓度氧疗。治愈率达67%,死亡率为335。HFJV通气治疗与一般浓度氧疗是提高ARDS患者PaO2较好的方法  相似文献   

19.
严重胸部外伤伴呼吸功能不全早期辅助通气治疗体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多发伤中重度胸部外伤并发急性呼吸功能不全的辅助通气治疗原则。方法回顾分析28例严重胸部外伤并发急性呼吸功能不全的辅助通气治疗经过,呼吸机辅助通气模式为IPPV或SIMV加PEEP。结果机械辅助通气后,pH值、PaO2、PaCO2明显改善,与通气前相比,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26例成功撤机,2例死亡。结论辅助通气治疗多发伤中胸部外伤伴呼吸功能不全患者效果肯定;早期诊断和治疗急性呼吸功能不全。正确地使用呼吸机治疗并及时处理多发伤和休克是降低本病死亡率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高频振荡通气(HFOV)在重症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的治疗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16例重症NRDS患儿在实施常频机械通气治疗过程中,出现以下情况之一则改用高频振荡通气(HFOV)治疗:1 X线胸片提示肺透明膜病变在Ⅲ级以上;2氧浓度≥80%、PIP≥25 cm H2O且血氧饱和度(Sp O2)仍≤85%;3 NRDS合并有肺气漏、肺动脉高压者。结果经HFOV治疗后,16例患儿肤色逐渐转红润,2 h内Sp O2≥88%,12 h后患儿需氧浓度(Fi O2)、平均气道压(MAP)、动脉血氧分压(Pa O2)、二氧化碳分压(Pa CO2)、氧合指数(OI)与使用HFOV前比较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患儿最终均撤机成功并治愈出院。机械通气时间平均为95.2 h,其中HFOV时间平均为40.1 h。HFOV治疗过程中血压、心率无明显变化。结论 HFOV治疗重症NRDS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