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江山  丁瑞玲 《航空军医》1995,23(5):266-267
对100例飞行人员耳垂血与手指血常规检验七项指标进行了对比观察。七项指标为:白细胞(WBC)、红细胞(RBC)、血色素(HGB)、红细胞压积(HCT)、红细胞平均体积(MCV)、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量(MCH)和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浓度(MCHC)。结果表明WBC、RBC、HGB和HCT四项指标耳垂血检测均值高于手指血,两者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手指血比耳垂血更接近法定正常参考值。建议在飞行人员体检或招飞体检中使用手指血检测血细胞常规项目。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高压氧(HBO)治疗对高原脱习服症者红细胞指标的影响.方法:对驻守海拔5 000m以上地区1年的20名男性青年,在返回平原(海拔1 400m)第2天开始进行HBO治疗,连续治疗10天.在治疗前、治疗第7天和第10天清晨分别采空腹静脉血检测血红蛋白(Hb)及红细胞指标.结果:治疗第7天较治疗前,红细胞计数(RBC)、红细胞压积(Hct)、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含量(MCH)、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MCHC)降低,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Hb、平均红细胞体积(MCV)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第10天较治疗前,RBC、Hct、MCH、MCHC、Hb降低,有显著性差异(P<O.01或<0.05),MCV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第10天较治疗第7天,Hct降低,有显著性差异(P<0.05),其余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HBO可使高原脱习服症者红细胞数减少,降低红细胞黏度,增强红细胞变形能力,促进血液循环和新陈代谢.  相似文献   

3.
长航对艇员血细胞参数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了解长航对艇员血细胞参数的影响,我们对长航33d艇员的红细胞(RBC)、白细胞(WBC)、红细胞压积(HCT)、红细胞平均体积(MCV)、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含量(MCH)、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浓度(MCHC)、血红蛋白(HGB)、血小板(PLT)、平均血小板体积(MPV)进行了检测,用以为潜艇长航卫勤保障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高原和平原慢性肾衰竭患者血红蛋白的差异,为高原慢性肾衰竭诊治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同期检测西藏军区总医院(高原组,n=80)和重庆新桥医院肾内科(平原组,n=80)慢性肾衰竭患者血红蛋白(Hb)、血细胞比容(HCT)、红细胞计数(RBC)、红细胞平均体积(MCV)及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浓度(MCHC)等指标。根据血清肌酐浓度将患者分为4期。结果:两组各期患者均为20例。随肾功能不全程度加重,高原患者和平原患者一样,Hb、HCT及RBC均逐渐降低。高原组代偿期、氮质血症期和肾功能衰竭期患者Hb、HCT及RBC均高于同期平原组,但在尿毒症期两组患者无明显差异。高原组患者MCV明显高于平原组,呈现大细胞性贫血。结论:高原慢性肾衰竭早中期贫血程度要轻于平原患者,终末期无明显差别;且为大细胞性贫血。  相似文献   

5.
目的 研究羌菖合剂对脑供血不足大鼠外周红细胞的作用,探讨其改善血液流变性的原理。方法 手术结扎大白鼠右侧颈总动脉造成脑供血不足;术后3、7天仪器分析红细胞及其流变性参数。结果 (1)术后3d,对照组大鼠外周血红细胞数(RBC)、血红蛋白(HGB)和平均红细胞体积(MCV)与假术组无明显差异,平均细胞血红蛋白(MCH)、血球比积(HCT)和RBC聚集指数呈增高趋势,平均细胞血红蛋白浓度(MCHC)明显增大(P<0.05);羌菖合剂10g/kg治疗3d可显著防止上述改变(P<0.05~P<0.001)。(2)术后7d,对照组外周血红细胞及其血红蛋白量均比假术组无明显差异,但RBC刚性指数和聚集指数则呈进一步升高趋势;羌菖合剂治疗组MCHC、RBC刚性指数和聚集指数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羌菖合剂治疗能防止脑供血不足大鼠外周血红细胞改变;降低MCHC,降低RBC刚性指数和聚集指数,从而改善RBC变形能力和流变性。  相似文献   

6.
红细胞的主要生理功能是运输和携带氧气。红细胞系统的检测指标包括红细胞(RBC)、血红蛋白(Hb)、红细胞压积(HCT)、红细胞平均容积(MCV)、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量(MCH)、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浓度(MCHC)。高原环境中氧含量低于平原环境,当平原人群进入高原环境后,由于空气中氧分压降低,氧供不足,为适应机体对氧气的需求,红细胞与血红蛋白代偿性增多,从而提高携氧能力,导致红细胞总数、血红蛋白含量、全血比黏度、红细胞压积等明显增加。  相似文献   

7.
为了解高原低氧环境下人体不同Hb浓度时,血液平均红细胞体积(MCV),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量(MCH)、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MCHC)的变化及与内地值的差异情况,我们测定了拉萨地区(海拔3658m)332名成人的MCV、MCH、MCHC,并作初步分析,现报告如下:1 对象与方法1.1 对象 332名受试者中除255名军人外,其余均为地方的机关干部和工人,其中移居男性281名,女性4人,年龄17~70岁;世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巴基斯坦南部信德灾区中重度贫血患儿贫血状况,为有针对性实施改善该地区特殊人群生长发育和贫血状况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将来医疗救援队就诊的中、重度贫血患儿520例设为观察组,46例驻地学校健康体检儿童设为对照组,分别测体质量、取静脉血检测血红蛋白(HGB)、红细胞(RBC)计数、平均红细胞容积(MCV)、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量(MCH)、平均血红蛋白浓度(MCHC)、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RDW),并进行对照比较。结果 520例中、重度贫血患儿体质量较同年龄别儿童体质量明显降低,RBC数量,两组无明显差异(P=0.092),MCV、MCH、MCHC均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01),而RDW则明显高于对照组(P<0.001)。结论巴基斯坦灾区儿童营养与健康状况不容乐观,严重低体质量、营养不良并小细胞低色素贫血患儿普遍存在,应尽早采取干预措施。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高原脱适应者的血液学变化。方法:选取某部参加玉树抗震救灾任务110 d后返回平原的1 077人,分别于返回当日、第15天、第40天取手指末梢血;另取未到高原的健康人群133人为对照组,用KX-21血液分析仪检测分析。结果:白细胞(WBC)、红细胞(RBC)、血红蛋白(HGB)、红细胞压积(HCT)、平均红细胞体积(MCV)、平均血红蛋白含量(MCH)及血小板(PLT)计数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PLT明显低于对照组。随着从高原返回平原的时间延长,各项检测值逐渐向对照组接近。结论:高原短期暴露人群从高原返回平原后,处于高原脱适应期的血液学指标恢复更慢。  相似文献   

10.
目的:揭示在SLE及高原双重侵害下血细胞变化特点及其演变规律.方法:选择半年未用影响血细胞药物的高原SLE50例,动态观察SLE活动期和稳定期周围血RBC、HGB、HCT、MCV、MCH、MCHC、PLT、MPV、WBC、GRA、LYM、MID 12项指标,并与30例高原正常人做了对照.结果:①高原SLE活动期血液表现出少(RBC)、淡(HGB)、稀(HCT)特点,与平原患者比较贫血比率小且程度轻.稳定期RBC数增加较AGB上升快,此时贫血倾向小细胞、低色素性;②30%高原SLE患者WBC与GRA增高,可能系高原因素影响的变化;③高原SLE血小板体积增大,其数量变化不显著.结论:高原SLE具有铁剂治疗的适应证.  相似文献   

11.
张翠莉  吴明阳  谢磊  尚冬梅  李博 《武警医学》2013,24(4):293-294,298
目的探讨四川高原地区不同海拔血常规各项指标的差异性及高原红细胞增多症的发病率。方法抽取乐山、康定、甘孜、石渠等4个海拔高度的成年男性标本,检测血常规中白细胞计数(WBC)、红细胞计数(RBC)、血红蛋白浓度(Hb)、血小板(PLT)等8项指标;分析各组血常规指标之间是否有统计学差异,分析甘孜、石渠地区红细胞增多症发病率的差异。结果不同海拔高度之间,除外MCV、MCHC,其他血常规指标均有统计学差异;甘孜、石渠地区红细胞增多症发病率有统计学差异。结论高原藏区血常规各项参数的参考范围应依据当地情况建立;应加强对3000 m以上地区人员高原红细胞增多症的防治。  相似文献   

12.
羌菖合剂对右脑供血不足大鼠外周血红细胞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羌菖合剂对脑供血不足大鼠外周红细胞的作用,探讨其改善血液流变性的原理。方法:手术结扎大白鼠右侧颈总动脉造成脑供血不足;术后3、7天仪器分析红细胞及其流变性参数。结果:(1)术后3d,对照组大鼠外周血红细胞数(RBC)、血红蛋白(HGB)和平均红细胞体积(MCV)与假术组无明显差异,平均细胞血红蛋白(MCH)、血球比积(HCT)和RBC聚集指数呈增高趋势,平均细胞血红蛋白浓度(MCHC)明显增大(P<0.05);羌菖合剂10g/kg治疗3d可显著防止上述改变(P<0.05-P<0.001)。(2)术后7d,对照组外周血红细胞及其血红蛋白量均比假术组无明显差异,但RBC则性指数和聚集指数则呈进一步升高趋势;羌菖合剂治疗组MCHC、RBC刚性指数和聚集指数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羌菖合剂治疗能防止脑供血不足大鼠外周血红细胞改变;降低MCHC,降低RBC刚性旨数和聚集指数,从而改善RBC变形能力和流变性。  相似文献   

13.
在我国西藏、青海及四川西部等海拔3000 m以上的高原地区,平原移居者为适应外界低氧环境,其红细胞(RBC)、血红蛋白(HGB)、血球压积(HCT)会出现代偿增高.当血液出现淤滞、血流阻力增加时,即RBC、HGB、HCT代偿增高过度,出现头昏、胸闷、胃肠不适等临床症状时,就可按青海标准[1]诊断为高原红细胞增多症(high altitude polycythemia,HAPC).HAPC是由于机体持续高原低氧引发红细胞过度增生的一种慢性高原病,是常驻高海拔地区常见的慢性高原病之一,也是引发其他慢性高原病的重要基础病因,其发病机制至今尚未完全阐明.  相似文献   

14.
 目的 了解基础训练期体能训练对战士机体的影响,为调控训练安排提供依据.方法 选取武警某部队32名新训战士,平均(18.96±1.23)岁.训练日晨6∶ 00时空腹状态及在3 km跑后5 min内取肘静脉血,用全血细胞分析仪进行全血细胞检测.检查主要指标为WBC,HB,RBC、HCT、MCV、MCH 、MCHC、RDW 等8项指标.结果 训练日晨战士WBC、HB、RBC、HCT、MCV、RDW在参考值范围内,MCH和MCHC低于参考值下限.运动后WBC和HCT升高, MCH降低,与晨安静值比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 应加强新训期战士身体功能状况监测,3 km努力跑能够对战士机体形成较大强度的刺激,跑动后应避免安排有可能进一步过大刺激机体的训练内容.  相似文献   

15.
目的 了解长期飞行对人体血液系统有无影响。方法 采用MEK 5 10 8K血细胞分析仪 ,对 82名健康疗养飞行人员进行了 16项血细胞指标检测 ,并与地面健康人进行了对照分析。结果 飞行组LY ,LY % ,HGB ,MCH ,MCHC ,PLT ,PCT ,MPV ,PDW明显高于对照组 ;2 5~ 34岁年龄组飞行员RBC ,HGB ,HCT ,MCV ,MCH ,MCHC ,RDW ,PLT ,PCT ,MPV ,PDW明显高于 45~ 5 4岁年龄组飞行员。结论 提示长期飞行对人体血液系统无影响。  相似文献   

16.
海拔3800~5400M及进驻高原不同时间血液流变学对比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本文在喀喇昆仑山海拨3800、4300、5100、5400m 4个高度,对160名边防干部、战士进行了全血比粘度(ηb)、血浆比粘度(ηp)、红细胞压积(HCT)、红细胞沉降率(ESR)和血红蛋白(Hb)的实地检测。结果:①随着3800~5400m高度的增高,以上指标(除ESR外)也相应升高,且有显著意义(P<0.05)。②4个海拔高度的ηb、HCT、Hb均随进驻高原时间的延长而增高,并有显著意义(P<0.05)。③3800m进驻时间4个月、6个月、12个月与ηb呈正相关。4个海拔高度与ηb亦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17.
目的:检测筑路工人红系参数变化,旨在提醒建筑工业在设计工程时,应注重劳动环境的改善,减轻劳动负荷等下功夫。方法:两组受检者清晨抽空腹静脉血1ml,用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检测RBC、Hb、HCT、MCV、MCH、MOHC。结果:男工红系参数变化较大,如RBC代偿性增多,Hb增高,MCV增大,则造成HCT增高,而MCH和MCHC降低,而导致RBC形态改变;而女工红系改变不明显。结论:在工程设计和施工时应注重改善施工条件,减轻劳动负荷,预防职业有关的疾病,提高筑路工人的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18.
目的:调查了解急进高原驻训官兵的心身健康水平。方法:采用常规方法、自评焦虑量表(SAS)及自评抑郁量表(SDS)等对急进高原驻训官兵51例的血氧饱和度、心率、血压水平的变化,以及焦虑、抑郁情绪进行测评。结果:驻训官兵在海拔4400m时的心率、收缩压、舒张压水平显著高于海拔480m时的水平;SO2水平显著低于海拔480m时的水平(P<0.05)。不同海拔高度驻训官兵焦虑及抑郁评分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急进高原驻训官兵进入驻训区时低氧状况明显,应警惕急性高原病的发生;驻训前进行心理干预可降低官兵心理应激反应程度。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女大学生运动性血红蛋白低下与红细胞参数的相关关系。方法:随机选取广州体育学院体育教育系女学生15人,进行持续4周、每周5天、起始负荷强度为60%最大心率、每周强度递增10%的跑步训练。训练前及训练过程中每周末测试受试者血红蛋白(Hb)、平均红细胞体积(MCV)、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量(MCH)、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MCHC)、网织红细胞计数(Ret)、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RDW)、血红蛋白含量分布宽度(HDW)、平均网织红细胞体积(MCVr)、平均网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CHCMr)及血清铁(Fe)和铁蛋白(Fer)。结果:经4周递增负荷跑步训练,女大学生Hb呈进行性显著下降(P<0.01),表现为运动性血红蛋白低下,MCV、MCH、MCHC、CHCMr、HDW、血清铁蛋白呈显著或极显著降低(P<0.05,P<0.01);RDW呈显著递增(P<0.05);Ret、血清铁变化无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分析发现,血红蛋白浓度与MCHC和CHCMr相关性最大。结论:4周递增负荷跑步训练可诱导体育教育系女大学生产生运动性血红蛋白低下,其变化与MCHC和CHCMr相关性最大,而与血清Fe、RDW、HDW及MCV无明显相关性。  相似文献   

20.
《高原医学杂志》2013,(1):24-24
红细胞(RBC)、血红蛋白(IIb)、红细胞压积(HCT)是血液学检查的重要指标。世居平原的居民进入高原环境后由于大气压低,氧分压随之下降,氧供不足,导致红细胞与血红蛋白代偿性增多,以增加携氧能力,表现为红细胞总数、血红蛋白含量、全血比黏度、红细胞压积等明显增加,以摄取更多的氧为机体利用。本文旨在了解世居高原藏族人群、世居平原汉族人群以及高原返回平原汉族人群RBC、Hb、HCT的差异及探讨其影响因素。作者随机选取西藏民族学院男生352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