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63 毫秒
1.
过去20年,成人心脏手术无论在麻醉还是手术方式上都得到了飞跃发展,但术后肺部并发症的发生率并没有改变。在临床上术后肺部并发症仍是心脏手术后患者最常见的并发症,其导致患者预后不良、住院时间延长和医疗费用显著增加。随着加速康复外科理念的推广和普及,预康复已经成为预防术后并发症发生的基础治疗,其中术前吸气肌训练正作为一种极具潜力的干预方法被广泛而深入地研究。但由于术后肺部并发症的定义和诊断标准在全球未得到统一认识,且术前吸气肌训练在预防成人心脏手术术后肺部并发症中存在显著的异质性从而阻碍了其在临床的应用。本文通过回顾现有研究报道,针对术后肺部并发症的定义、机制和评价工具,以及术前吸气肌训练在预防心脏手术患者术后肺部并发症中的作用、实施方案和面临的挑战进行综述,以期为临床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目的总结大左室心脏瓣膜病患者围术期处理经验。方法大左室心脏瓣膜病患者49例,术前均行心脏超声检查明确心脏病变情况;按NYHA心功能分级标准对患者心功能进行分级。患者均在全麻低温体外循环下行手术治疗,手术方式主要有主动脉瓣置换术、二尖瓣置换术、主动脉瓣+二尖瓣置换术。部分患者同期行三尖瓣成形术、左房折叠术。结果术后早期死亡2例(4.08%),原因分别为低心排出量综合征(1例),室性心律失常(1例)。术后早期并发症主要有室性心律失常,低心排出量综合征,胸腔积液,心包积液,肺部感染,肾功能不全,出血。其余47例患者痊愈出院。结论大左室心脏瓣膜病患者病情重,手术风险大,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死亡率高。积极行术前准备,改进手术技术,注重心肌保护,术后加强管理,可改善手术效果。  相似文献   

3.
目的 评估术前强化吸气肌训练能否降低稳定期慢性心衰患者上腹部手术后的肺部并发症.方法 72例行上腹部手术的稳定期慢性心衰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分别接受术前吸气肌训练或常规治疗;主要观察与测量指标是术后肺部并发症.结果 吸气肌训练组有6例患者出现肺不张,对照组有13例(17.1% 比36.1%,P=0.07);吸气肌训练组有2例患者出现肺炎,对照组则有8例(5.6%比22.2%,P=0.04).结论 术前强化吸气肌训练能够降低稳定期慢性心衰患者上腹部手术后的肺部并发症,尤其是术后肺炎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4.
再次心瓣膜置换术203例   总被引:8,自引:4,他引:4  
目的总结再次心脏瓣膜手术患者的外科治疗经验. 方法 203例患者中首次术式行二尖瓣闭式扩张术117例,二尖瓣直视分离术13例,二尖瓣生物瓣置换术69例,生物瓣主动脉瓣置换术4例;再次手术方式为二尖瓣置换术185例,双瓣膜置换术14例,主动脉瓣置换术4例,同时行三尖瓣成形术52例,左心房血栓清除术21例.结果 203例中,术中死亡6例,死亡率2.96%;术后30天内死亡19例,死亡率9.64%,术后死亡原因主要为低心排血量.总死亡率为12.32%,其中1981~1988年围术期死亡率为35.29%(12/34),1989~1994年为10%(9/90),1994年以后为5.06%(4/79).术后发生较严重的并发症52例,占总病例数的25.62%. 结论再次瓣膜病变患者需尽早行手术治疗,积极改善术前心肺功能,术中加强心肌保护及缩短体外循环时间,术后积极防治并发症是保证治疗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5.
目的 总结左侧心脏瓣膜置换术后远期出现孤立性重度三尖瓣关闭不全患者的腔镜辅助不停跳三尖瓣手术治疗经验。方法 11例心脏瓣膜疾病患者行左心瓣置换术后远期发生重度三尖瓣关闭不全并右心衰竭,8例出现心脏恶病质综合征及肝肾功能不全,予行再次三尖瓣手术,包括人工瓣环成形术2例,行三尖瓣置换术9例,其中置换生物瓣5例,双在叶机械瓣4例;在腔镜辅助下行心脏不停跳再次手术5例,常规再次心脏停搏手术6例。结果 2例围术期死亡,均为停跳组瓣膜置换病人。术后心包引流液量心脏不停跳组明显少于停跳组(P<0.05)。停跳组术后严重低心排血量综合征4例,不停跳组1例。两组术后1月复查超声心动图,右心房、室均明显缩小,三尖瓣无或少量反流,两组间无明显差异。获长期随访5例、随访时间25~86月、心功能Ⅱ级3例、Ⅲ级2例。结论 左心瓣膜置换术后远期孤立性重度三尖瓣关闭不全合并右心衰的再次手术死亡率高、合理掌握手术指征、手术时机、积极开展微创不停跳手术和良好的围术期治疗是手术成功的关键。对于终末期病例,手术死亡率高,应积极开展针对右心系统的心脏超声及磁共振检测指标,综合评估手术风险,常规换瓣手术指征需慎重,必要时可考虑微创经皮导管瓣膜植入术。  相似文献   

6.
目的总结二尖瓣置换术后三尖瓣关闭不全患者的外科治疗经验。方法14例心脏瓣膜疾病患者行二尖瓣置换术后发生中度或重度三尖瓣关闭不全,其中相对性关闭不全12例,器质性关闭不全2例。行三尖瓣成形术4例,均使用人工瓣环成形;行三尖瓣置换术10例,其中置换生物瓣6例,双叶机械瓣4例。在心脏不停跳下手术4例,常规心脏停搏手术10例。结果全组无手术死亡,术后发生低心排血量综合征3例,用升压药维持循环,患者均顺利出院。术后复查超声心动图,右心房、室均明显缩小,右心室前后径(22.5±5.6mm)较术前(31.9±5.9mm)明显减小(P<0.001)。随访14例,随访时间1.8±1.3年,心功能级2例、级9例,级2例,1例于术后4年因心力衰竭死亡。结论二尖瓣置换术后远期三尖瓣关闭不全的患者经外科矫治后疗效满意,合理掌握手术指征、手术时机和良好的围术期治疗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7.
对75例侵犯气管及心脏大血管肺癌患者术后并发症予以预防护理,包括术前督促戒烟、进行呼吸功能训练、控制原发疾病及心理护理,术后预防和治疗各种并发症。结果手术顺利,患者全部存活,发生并发症28例(占37.3%),其中心律失常16例,合并心功能不全2例;肺部并发症9例,合并呼吸功能不全2例;胸腔出血1例;胸腔感染1例;支气管胸膜瘘1例;均经治疗后痊愈。科学的围术期护理能有效预防和控制侵犯气管及心脏大血管肺癌患者术后并发症,提高手术存活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评价术前肌肉减少症与老年患者心脏手术后严重肺部并发症的关系。方法收集本院择期开胸心脏手术老年患者, 依据2019年亚洲肌肉减少症工作组更新修订的诊断标准(AWGS2), 将患者分为非肌肉减少症组和肌肉减少症组。结局指标为术后严重肺部并发症发生情况。记录患者一般资料和手术情况各指标, 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术后严重肺部并发症的危险因素, 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价肌肉减少症评分、ASA分级及两者联合预测术后严重肺部并发症的准确性。结果最终纳入158例患者, 肌肉减少症患者36例(22.7%), 术后严重肺部并发症发生率22.2%。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ASA分级、肌肉减少症和手术时间是老年患者心脏手术后严重肺部并发症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 肌肉减少症患者术后严重肺部并发症发生风险约为非肌少症患者的3.21倍。肌肉减少症评分、ASA分级及两者联合预测术后严重肺部并发症的ROC曲线下面积(95%CI)分别为0.686(0.607~0757)、0.603 (0.522~0.680)和0.714 (0.637~0.783)。结论术前肌肉减...  相似文献   

9.
对75例侵犯气管及心脏大血管肺癌患者术后并发症予以预防护理,包括术前督促戒烟、进行呼吸功能训练、控制原发疾病及心理护理,术后预防和治疗各种并发症。结果手术顺利,患者全部存活,发生并发症28例(占37.3%),其中心律失常16例,合并心功能不全2例;肺部并发症9例,合并呼吸功能不全2例;胸腔出血1例;胸腔感染1例;支气管胸膜瘘1例;均经治疗后痊愈。科学的围术期护理能有效预防和控制侵犯气管及心脏大血管肺癌患者术后并发症,提高手术存活率。  相似文献   

10.
心脏恶液质换瓣病人的围手术期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总结合并心脏恶液质换瓣病人围手术期治疗的经验。方法 近 5年来对 11例心脏瓣膜病伴心脏恶液质病人 (其中风湿性心脏瓣膜病 9例 ,结核性感染性心内膜炎 1例 ,心内膜心肌纤维化 1例 ) ,施行二尖瓣置换术和 /或主动脉瓣置换术 ,其中 6例同时进行三尖瓣成形术 ,1例行心内膜剥离并三尖瓣置换术 ,心功能Ⅲ级 3例 ,心功能Ⅳ级 8例。结果 术后低心排并肾功能衰竭死亡 1例 ,死亡率为 9% ,1例反复右心功能不全 ,其余病人均痊愈出院 ,随访 2~ 5年 ,均恢复良好。结论 良好的围手术期治疗是提高手术成功率及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手术后的护理,促进病人平日康复.方法:对49例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围手术期进行规范管理.术前做好心理护理,进行一对一指导训练,术后做好病情观察及并发症的预防,教会患者康复训练的方法.结果:本组49理患者膝关节功能恢复良好生活质量改善,无1例并发症发生,均获得满意效果.结论:全膝人工膝关节置换术后,对病人进行整体护理时提高手术成功率、减少并发症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12.
目的总结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患者的围术期护理经验。方法报告了96例患者髋关节置换术的围术期护理,术前护理重点:首先要正确评估病情及手术耐受力,有针对性地做好心理护理;进行术前心肺功能训练及体位锻炼,加强患者营养,增强机体免疫力及术后伤口愈合力,做好术前常规准备。术后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及手术切口情况,保证功能体位,心肺功能有效训练,下肢功能康复训练。结果96例患者术后恢复良好,本组未发生皮肤压疮、肺部感染、栓塞性静脉炎、髋关节脱位等并发症。术后随访6个月~10年,髋关节活动功能良好。结论合理而周密的围术期护理是保证患者获得良好治疗顺利康复的重要医疗环节。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球扩式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治疗严重退行性主动脉瓣狭窄国人患者的可行性,为本技术在国内开展做出探索,积累经验。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1月至2014年3月间,门诊入院65周岁以上严重退行性主动脉瓣狭窄的老年患者共10例经术前评估开放手术高危或手术不耐受。其中男9例、女1例,年龄76.4(65~81)岁。全部患者行经股动脉球扩式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结果10例手术全部成功,其中1例经辅助心尖穿刺完成,术后患者主动脉瓣功能明显改善,无严重并发症,术后住院时间3~5 d。随访3~34个月,全部患者症状改善,1例患者于术后13个月因肺癌死亡。结论球扩式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可用于国人严重主动脉瓣狭窄患者但在术前准备、评估、术中操作等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相似文献   

14.
目的论述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围术期的护理,以减少并发症,促进患者早日康复。方法术前对患者进行心理护理,加强营养。术后严密观察病情,预防并发症,指导患者功能锻炼。结果90例患者经手术治疗均取得了满意疗效。随访6~8个月,未见假体松动,骨折不愈合。结论精心的围术期护理是人工股骨头置换术病人满意、康复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15.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16,(24):2303-2304
[目的]探讨围手术期快优康复护理在老年股骨颈骨折微创全髋关节置换术围手术期应用的意义。[方法]2011年1月~2015年12月,本院收治股骨颈骨折患者93例,男33例,女60例;年龄55~90岁,平均(73±5.6)岁,在硬膜外麻醉或全麻下,行后外侧小切口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围手术期采用快优康复护理程序,包括术前宣教、术前功能训炼及术后康复程序。[结果]所有患者在术后6周内无皮肤坏死、深静脉血栓、切口感染并发症。术后初次扶拐下床活动时间为2.8 d,末次随访Harris评分(85±7.6)分,较术前(48±11.7)分明显改善。[结论]后外侧小切口全髋关节置换术创伤小,术后疼痛轻,围手术期快优康复护理大大加快了患者康复进程,减少了术后并发症,达到了功能康复。  相似文献   

16.
肺康复在肺癌患者中的应用越来越受到重视,系统性回顾国内外相关文献发现,目前研究结果表明术前肺康复运动训练在围手术期的价值尤为重要,它能有效地改善肺癌患者的运动耐量和生活质量、减少术后并发症,缩短术后住院时间并增加手术机会。但证据来源于小样本的临床研究,且训练方案缺乏标准化的治疗规范。期待更多的临床研究论证,使术前肺康复运动训练成为肺癌综合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让肺癌患者得到更多的获益。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手术前后的护理,促进早日康复,提高病人的生存质量。方法:对10例患者术前做好心理护理,皮肤准备,术前支持治疗;术后做好病情、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和康复训练。包括:肺部并发症的预防,皮肤护理,深静脉血栓的观察及护理,饮食的指导;肌肉功能锻炼,肌力增强训练,疼痛的护理,肿胀的护理等。结果:本组10例患者,病人膝关节功能恢复良好,生活质量改善,无并发症发生。结论:全膝人工膝关节置换术后,容易发生多种局部和全身并发症,某些并发症如血栓形成和栓塞、心脑血管意外等,常可危及生命。因此,充分的术前准备,全面的术后护理和有目的、有计划的康复训练是提高手术成功率、减少并发症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永久性心脏起搏器(PPM)所致心脏并发症的临床特征及治疗要点。方法回顾性分析解放军总医院2003年1月至2010年5月10例安装PPM所致心脏并发症并接受手术治疗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7例,女3例;平均年龄62.9岁。术前植入单腔心房同步型(AAI)起搏器1例,双腔房室全能型(DDD)起搏器9例。心脏并发症包括:感染性心内膜炎(IE)5例,三尖瓣关闭不全(TI)4例,肺动脉血栓1例。依据患者病情不同分别行三尖瓣成形术(TVP)、三尖瓣置换术和/或电极去除、赘生物清除等手术方式治疗。结果 10例患者均治愈出院。5例术中保留起搏导线与电极者术后均无起搏器功能障碍,3例去除电极的起搏器依赖患者行再次永久性起搏器植入术。随访9例,平均随访时间5.5个月,生活质量明显改善,1例行TVP患者术后遗留轻度三尖瓣关闭不全(TI)。结论PPM所致IE患者如感染难以控制应尽早行手术治疗;PPM所致TI术前较难明确诊断,应行经食管超声心动图(TEE)检查或手术探查;保留起搏导线者术中应采取措施保护起搏器;去除导线再次植入起搏器者要选择合适的植入时机。  相似文献   

19.
1993年1月至1996年12月,作者等对120例患者施行了二尖瓣和主动脉瓣双瓣联合置换术,占同期瓣膜手术的41%。其中117例为风湿性心脏病,3例为瓣膜退行性病变。45例患者同时接受了三尖瓣成形术(44例De Vega成形、1例Carpentier环成形),2例患者接受了三尖瓣置换术,1例患者接受了冠状动脉搭桥术。术后早期死亡3例(死亡率2.5%),低于同期瓣膜置换术的总体死亡率(3.8%)。其余117例患者中虽然也出现了一些并发症如出血、脏器功能不全、感染等,但术后恢复相对平稳,术后平均21天痊愈出院。为了降低手术死亡率,除了重视术前准备、加强围术期管理和改善体外循环灌注和心肌保护技术以外,强调在术中要尽量保持二尖瓣与左心室的连续关系、积极处理三尖瓣病变、必要时积极扩大主动脉瓣环。  相似文献   

20.
目的:为提高合并心脏恶病质瓣膜病患者外科治疗的成功率,探讨其围术期处理的特点。方法:符合心脏恶病质综合征诊断标准的21例心瓣膜病患者接受了手术治疗。其中二尖瓣置换术14例,主动脉瓣及二尖瓣置换术7例,同时三尖瓣成形术16例,结果:发生并发症13例,分别为低心排血量综合征,室性心律失常和多器官功能衰竭等。死亡6例,主要死亡原因因为多器官功能衰竭,结论:合并心脏恶病质瓣膜病患者的外科治疗应注意围术期处理,术中应重视三尖瓣功能纠正及左、,右心房折叠:术后注意低心排血量治疗,积极防治多器官功能衰竭,加强营养支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