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00年2月至2005年2月,我院对162例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施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取得良好效果.现将围术期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心肺血管病杂志》2016,(8)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同期行冠状动脉内膜剥脱术(CE)的围术期护理策略。方法:2013年12月至2014年10月,CABG患者同期行CE术的共50例,术后观察指标:心理护理、血流动力学指标、抗凝监测指标等方面的围术期护理。结果:通过加强围术期护理,配合医生完成了50例患者的外科学治疗,术后存活率99.8%,共发生围术期心肌梗死2例,其中死亡1例,低氧血症1例,术后新发心房颤动11例,2例低心排出量综合征应用IABP辅助后得以好转,无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和脑卒中发生。结论:对于CABG术同期行内膜剥脱术治疗的患者,加强围术期护理是提高患者生存率的有效措施之一。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在我国发病率有所提高,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是缓解心绞痛的有效方法。1996—09/2004—07共完成CABG78例,术后取得满意疗效,现对其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4.
ESC/ACCF/AHA/WHO于2012年再次更新了心肌梗死全球定义,强调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相关的心肌梗死要引起临床医师的关注和重视。为了降低CABG相关的心肌梗死的发生风险,在实施CABG的围手术期应对患者全身状况进行评估,常规检测心肌肌钙蛋白水平、心电图和超声心动图,严格遵守手术操作规范,以便早期发现和诊断CABG相关的心肌梗死,采取及时有效的干预措施,最大限度使冠心病患者获得良好生存效益。 相似文献
5.
随着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oronary artery bypass graft,CABG)在国内的迅速发展,老年患者的CABG将越来越多.本文报道1993年3月至2004年2月39例老年患者施行CABG及其围术期处理体会. 相似文献
6.
7.
目的 探讨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OPCAB)的麻醉和围术期管理。方法 择期OPCAB患者18例,ASA分级Ⅲ~Ⅳ级,采用咪达唑仑、依托咪酯、普鲁泊福、芬太尼、维库溴铵、异氟烷等行常温静吸复合全麻。术中应用硝酸甘油、艾司洛尔、去氧肾上腺素、尼卡地平、山莨菪碱。结果18例手术均在非体外循环下完成,围术期循环稳定,无麻醉并发症,所有患者均痊愈出院。结论 OPCAB的麻醉和围术期管理的关键在于维持心肌氧供需的平衡,避免加重心肌缺血,同时要维持血液动力学平稳。 相似文献
8.
目的:比较75岁以上与65岁以下冠心病患者,非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的围术期疗效。方法:回顾2013年12月至2014年7月,53例年龄75~85岁患者,及332例65岁以下于沈阳军区总医院心外科连续行限期CABG的患者。对比、分析上述两组患者的术前临床资料、手术时间、围术期并发症、住院时间及术后结果等围术期临床参数。结果:高龄患者术前合并二尖瓣或主动脉瓣轻度关闭不全、陈旧性肺部病变及缺血性脑部病变的比例明显高于低龄组;冠状动脉靶血管吻合时间、术中缩血管活性药物用量高龄组明显高于低龄组;术后心律失常、呼吸功能不全、胃肠功能紊乱、短期肾功能不全等并发症的发生率,高龄组明显高于低龄组;术后住院时间高龄组明显高于低龄组;两组围术期病死率无明显差异。结论:对于高龄患者,CABG疗效满意;但高龄患者心脏耐受手术刺激的能力差,术中对麻醉要求高;术后心律失常及外周重要脏器功能紊乱为影响高龄患者术后恢复较为突出的因素,围术期应采取更为积极的观念和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9.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围术期血浆内皮素及降钙素基因相关肽的变化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体外循环下施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CABG)期间 ,心肌组织、心包和血液中的许多生物活性因子 ,如血浆内皮素(ET)、降钙素基因相关肽 (CGRP)、肿瘤坏死因子等均可发生变化 ,而这些变化与CABG术中及术后心功能的维持与恢复、移植血管的通畅与否、围术期疗效等可能有密切的关系。资料与方法1 临床资料 :自 1998年至 1999年的 32例冠心病患者在低温体外循环下行CABG ,4例死亡。 32例患者中男性 2 6例 ,平均年龄 (5 8 2 3± 9 0 7)岁 ;女性 6例 ,平均年龄 (6 0 17± 5 15 )岁 ,冠状动脉 2支病变 5例 ,3支病变 13例 ,4支病变 12例 ,5支… 相似文献
10.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呼吸机依赖的防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总结冠状动脉旁路移植(CABG)术后呼吸机依赖(VD)的防治经验。方法2007年1-12月间在体外循环、心脏不停跳下行CABG261例。结果术中无死亡。发生VD23例(8%)。ICU时间1~70d,其中VD者4-70(13.71±16.25)d;非VD者1~12(3.52±1.59)d。术后死亡9例,死因为多脏器功能衰竭4例、室性心律失常4例、严重低心排血量综合征1例。39例应用主动脉内球囊反搏(IABP)。心功能均恢复至Ⅰ~Ⅱ级。结论加强70岁以上患者的呼吸道管理,合理控制体循环血压及肺动脉压力,积极维护心功能,预防术后低心排血量综合征及低白蛋白血症等措施,是降低CABG术后发生呼吸机依赖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1.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的常见并发症及处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是目前治疗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有效方法之一.手术成功率为98%左右.术后并发症的正确处理是保证手术高成功率的关键。本文对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常见并发症的原因和治疗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围手术期心电图ST段动态变化的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比较276例冠心病患者行CABG术前与术后一周内12导联心电图ST段动态变化。结果:与术前比较,ST段抬高的导联数在术后第1d开始明显增加(P0.01),之后逐渐回落,第6d基本恢复至术前水平,第7d较术前显著减少(P0.01);ST段下移的导联数在术后第1d即开始明显减少(P0.01),至第7d时下移的导联数较术前更明显减少(P0.001)。结论:冠心病患者CABG围术期的这种心电图ST段变化规律,对于疗效评价及愈后的判断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围术期多模态超声心动图在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接受CABG手术的患者在围术期运用超声造影技术评价术前及术后的心肌灌注;同时运用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收集各研究对象术前及术后的左室全容积图像,评价左室收缩功能;超声造影检查及实时三维超声检查于术前5~7 d、术后7~12 d内完成。通过术中经食管超声心动图对二尖瓣功能恢复情况的实时监测,辅助临床决策及时调整手术方案。结果:28例接受CABG手术的患者在围术期进行了超声造影检查、实时三维超声检查、术中经食管超声检查。术后心肌灌注参数A值、β值、A×β值、实时三维超声测量左室射血分数较术前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即刻经食管超声心动图诊断轻度二尖瓣反流13例,轻-中度二尖瓣反流12例,中度二尖瓣反流3例(外科予以换瓣)。结论:围术期多模态超声心动图新技术应用于接受CABG患者的心肌灌注心功能评估以及术中辅助治疗策略,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糖尿病对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患者同术期免疫球蛋白及补体功能的影响。方法采用非随机临床对比研究选取2012年1-8月在潍坊市人民医院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15例,另选取15例血糖正常者作为对照,分别于术前1天(T1)、手术结束后30min(T2)、术后第1天(T3)、术后第3天(T4)、术后第7天(T5)清晨采集静脉血送检,检测免疫球蛋白(IgG、IgA、IgM)及补体(C3、C4)值。结果①两组T1时比较,糖尿病组IgA、C3值明显高于正常组(P〈0.01),IgG值明显低于正常组(P〈0.05),IgM、C4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②两组术后IgG、IgA、IgM值于T2、T3、T4时较T1时均明显降低(P〈0.05或0.01),糖尿病组降幅更加明显(P〈0.05或0.01),两组均于T5时恢复术前水平。两组术后C3、C4值在T2、T3时较T1时均明显降低(P〈O.05或0.01),糖尿病组c3值降幅更加明显(P〈0.05或0.01),两组均于T4时恢复至术前水平,c4值术后降幅两组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糖尿病患者存在免疫功能紊乱及调节功能异常,与正常组相比术后免疫球蛋白及补体功能受到抑制更加明显。 相似文献
15.
急诊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ECABG)目前仍是临床上对出现心源性休克的急性心肌梗死(AMI)、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失败或血管造影意外、左主干合并多支血管病变和解剖不适用于PCI情况下进行血运重建和挽救患者生命的选择方式.但目前关于ECABG的手术指征、手术时机和手术方式选择方面仍有争议.本文根据欧洲心脏病学会(... 相似文献
16.
急性心肌梗死近期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八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期 ,我们对 8例大面积透壁急性心肌梗死 (AMI)、发病时间在 8h~ 2 5d、正规药物和 (或 )溶栓治疗后仍持续心绞痛等高危患者进行了急诊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CABG) ,取得了满意的临床效果 ,现报道如下。一、对象与方法1 对象 :8例患者均为男性 ,年龄 6 0~ 72岁 ,平均年龄6 5 8岁 ,体重 6 9~ 92kg ,1例为二次AMI,余 7例为首发AMI,梗死部位 :前壁AMI 6例 ,侧壁 1例 ,后壁 1例 ,均为大面积透壁AMI。有高血压史 3例 ,糖尿病史 1例 ,脑中风史 1例 ,结肠癌史 1例。入院后即在心内科进行正规内科治疗。AMI发生后 6h…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急诊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围术期处理原则。方法选择急诊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患者49例,并对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9例在体外平行循环支持下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40例在非体外循环下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围术期使用主动脉内球囊反搏装置25例,其中术前置入18例,术中置入5例,术后置入2例。术中同期行二尖瓣手术8例,围术期死亡3例,病死率6.1%。结论急诊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是治疗危重急性心肌梗死的有效方法,但需要多学科的心脏中心以及一定数量的常规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的技术和经验。 相似文献
18.
19.
心脏瓣膜病变合并冠状动脉(冠脉)病变的患者,在术前诊断、手术处理及监护治疗等方面有别于单纯瓣膜病或单纯冠心病。自1998年1月至2002年7月我们为29例老年患者同期施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和心脏瓣膜置换术,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一、资料和方法 1.临床资料:29例中男18例,女11例;年龄61~75岁,平均(66.7±5.4)岁;病程7~24年,平均(15.3±6.5)年;按NYHA心功能分级:Ⅱ级10例,Ⅲ级13例、Ⅳ级6 相似文献
20.
20 0 0年 6~ 1 2月 ,我们对 30例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 OPCAB)患者连续进行术前至术后2 4小时血液中肿瘤坏死因子 ( TNF- α)及 C反应蛋白( CRP)变化测定 ,以了解 OPCAB的炎性反应程度及围术期的特点 ,为临床选择手术方法提供依据。1 资料与方法1 .1 临床资料 本组 30例患者 ,男 2 7例 ,女 3例 ;年龄 5 0~ 72岁 ,平均 ( 61 .6± 5 .2 )岁。冠状动脉病变为三支 2 8例 ,两支 2例。患者有高血压病病史 2 3例 ,糖尿病病史 6例 ,陈旧性心肌梗死史 1 4例。采用胸部正中切口 ,开胸后常规游离左乳内动脉及大隐静脉备用。肝素…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