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王明金 《黑龙江医药》2007,20(6):634-636
目的:解决静脉输液用药中一些注意的问题.方法:对104例发生的输液反应进行调查分析.结果:发现有的医师未能充分了解和考虑某些药物的理化性质、制剂特点,因此在用药中存在一些需要注意的问题.结论:静脉输液用药须注意载体的pH值,药物的制剂特点,特殊剂型的稳定性,注意不同厂家对产品的不同要求,注意必须有的用药间隔,静滴用药须谨慎.  相似文献   

2.
赵稚嫚 《中国医药指南》2012,10(11):395-396
目的探讨临床静脉输液加药混合集中的最佳配制方法及环境,为完善输液用药提供依据。方法针对现阶段静脉输液的配制过程中出现的问题,阐述静脉配置中心的建立构想及可行性分析。结果静脉配制中心的建立,即可改良目前临床静脉输注的安全隐患,充分发挥药师的专业特长,使之将专业与临床紧密联系,从而提高其科研水平,可鼓励药师进行临床合理用药问题的深入探讨也可有效地避免护理人员由于对于药物的不了解、配置不当对于患者造成的损害,以及遏制药物对于环境的污染及损害。结论以科学的手段、求实的理念来关注和对待静脉配置中心工作,是现今医院药学专业人员值得关注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静脉输液不良反应报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德洲 《中国医药》2011,6(10):1245-1246
目的 分析静脉输液药物不良反应(ADR)的发生特点和规律,为临床合理用药、安全输液提供参考。方法 对2009年1月至2011年2月门诊和急诊上报的83例静脉输液ADR报告进行分类统计分析。结果 发生静脉输液ADR的83例患者中,女性[44例(53.0%)]和老年患者[40例(48.2%)]较多见;发生率在前3位的药物依次为抗微生物药[45例(54.2%)]、中药注射剂[16例(19.3%)]和血制品及血浆代用品[9例(10.8%)];主要累及器官为皮肤及附件、消化系统及神经系统等。结论 需重视门急诊静脉输液ADR,加强监测,指导临床合理用药,减少和避免静脉输液ADR的发生,保障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4.
卢小兰  黄富宏  孙玥  吴云 《中国药业》2011,20(19):66-67
目的 了解医院静脉输液用药情况,促进合理用药.方法 利用医院信息管理系统统计2010年住院、门急诊、全院静脉输液品种、数量、金额.结果 每例住院患者平均输液58瓶,平均每日输液5.68瓶;门诊患者平均每人次0.74瓶.结论 患者接受输液治疗频率太高,应采取有效措施解决这一问题,让患者用药更安全、合理.  相似文献   

5.
静脉输液配伍调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临床进行输液疗法时 ,常见多种药物配合使用 ,笔者参照配伍禁忌表 ,综合分析了本院静脉输液的配伍情况 ,为临床用药提供参考。1   资料与方法到临床科室查看 2 0 0 2年 4、5月份所有住院病人的病历 ,在 2 4个病区 ,共收集不同的配伍组合 6 97组 ,其中输液中 2种以上的药物配伍组合有 1 95组 ,详细登记各组药物的品名、用量。依据《2 5 6种注射液配伍变化检索表》、有关的药学杂志和药品说明书等 ,对输液配伍的合理性进行分析。2   结果输液中配伍 2种以上药物的品种数 ,不合理配伍组分布见表 1。表 1 输液配伍药物品种的组数及不合理配伍…  相似文献   

6.
诸林俏  周璇  黄晨 《中国药业》2010,19(9):48-49
目的调查分析医院病区静脉输液的使用情况,促进合理用药。方法抽查2008年8月至12月医院病区静脉输液处方共4876张,根据《中国药典》、《临床用药须知》、药品说明书及公开发表的国内外文献,对不合理处方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共发现不合理处方209张,占静脉输液处方的4.29%;不合理用药主要表现在药物配伍、溶剂选择、给药频次、剂量浓度、给药途径等方面。结论病区静脉输液应加强处方的审核,以利于静脉输液配伍的合理使用。  相似文献   

7.
摘 要 目的:构建基于指标体系设置的医院静脉用药管理模式。方法: 建立三级组织构架,采用关键业绩指标(KPI)考核办法,分别对门诊和住院患者设置静脉用药控制性指标和观察性指标,借助医院信息系统,对临床科室指标完成情况进行监测和分析,并采用药学、管理手段进行有效监管。结果: 医院静脉用药管理模式的实践,2015年12月医院静脉用药医嘱合理率(89.00%)高于2014年12月(68.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015年住院及门诊静脉用药管控指标较2014年均有明显改善。结论: 基于指标体系设置的医院静脉用药管理模式可有效减少不必要的静脉用药,促进静脉用药合理化。  相似文献   

8.
静脉药物配制中心——医院静脉输液的发展趋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检索各国研究资料发现,给药错误的发生率达17%~23%。其中的错误共分9种,如错误的药物、错误的剂量、错误的给药途径等等。美国的一项调查报告显示,1999年美国的医疗机构每年因给药错误而致死的患者数量在44000~98000之间,其中也包含了错误的静脉用药方法。我国每年有250万人因药物不良反应而住院,有19万人死于吃错药。  相似文献   

9.
静脉输液用药安全管理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众所周知 ,静脉药物治疗是疾病治疗的基本方法。护士身居临床第一线 ,既是用药的实施者 ,又是用药的管理者。Pirre认为目前并不是所有护士都有能力做好药品的安全应用和静脉注射所必须的计算任务[1 ] 。因此 ,加强护士的素质教育 ,加强责任心 ,强化质量安全意识 ,不断学习和补充药物学知识 ,提高护士安全用药水平 ,是确保安全用药和治疗效果的有力措施。我院门诊输液室 2 0 0 1年 1月至 1 2月共进行静脉输液 43 0 0 0人次 ,在日常护理管理中 ,重视护士的基本技能培养和素质教育 ,较好地保证了病人静脉输液的用药安全。现将具体做法总结…  相似文献   

10.
目的促进静脉输液药物的合理使用。方法抽取某三甲医院2017年7月至2018年6月单月住院患者用药医嘱,统计并分析同一生产厂家同一通用名不同规格药品的名称、规格、数量、金额、配置时间、涉及科室等。结果使用小规格药品(临床单次用量大于或等于大规格药品,下同)的医嘱共377 529条,以肝胆外科居多(59 983条,15. 89%),使用大规格药品(临床单次用量小于或等于小规格药品,下同)的医嘱共398条,以儿科居多(322条,80. 90%);使用大规格药品可节省费用0. 30万元至208. 91万元,使用小规格药品可节省费用77. 65元至4 674. 00元,临床使用大规格药品,可节省药师调配药品的时间(0. 07~199. 60)×10~4 s。结论静脉输液中,不同规格的相同药品对药师工作量、用药安全性和患者住院费用的影响均不同,建议药师做好合理干预和宣传工作,督促临床医师在不影响患者疗效及用药安全情况下,选择适宜的药品规格。  相似文献   

11.
静脉输液相关的不良反应及其原因   总被引:25,自引:0,他引:25  
静脉输液不当可引起循环超负荷、血液稀释、病原微生物污染、栓塞、静脉炎、营养物质补充不当及诱发药物过量反应等。患者病情、配制操作、配制程序、伍用药物、输液溶媒及输液速度等因素均是静脉输液应用中应认真对待的问题。静脉输液相关不良反应多,应加强安全注射的教育和管理。  相似文献   

12.
魏胜华  周壮丽  何益军  章健  俞伊 《医药导报》2010,29(12):1658-1660
[摘要]关注静脉输液管理与药物理化配伍禁忌,提高合理用药水平。调研部分医疗单位的静脉输液与配制现状,指出存在的问题,提出防范建议。静脉输液科学管理的重要性不容忽视。建议尽快以法规的形式出台《静脉输液标准操作规范》,提倡静脉输液护理专业化。医生、护士与药学人员应多沟通并加强对药品配伍禁忌知识的学习,防止不良反应的发生,使药品应用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3.
目的促进医院安全合理应用静脉输液药品。方法利用医院信息管理系统,统计2001年、2006年、2010年某院静脉输液药品品种、数量、金额。结果静脉输液药品2001年使用684 205瓶,金额6 883 721元;2006年使用1 273 048瓶,金额11 245 903元;2010年使用2 880 060瓶,金额25 442 835元。结论 10年来静脉输液用药增幅大,应采取有效措施加强监管。  相似文献   

14.
摘 要 目的:对某三甲医院医务人员静脉输液使用认知度进行调查,为减少输液不合理使用提供依据。方法:应用自行设计的问卷,通过院内办公自动化系统,由该院在职医师、护师、药师自愿在规定时间内填写上报输液使用认知度调查表。结果:回收有效问卷752份,有效回收率98.7%。医务人员对输液使用安全性、不良反应知识认知度较高,对输液疗效存在认知误区,岗位、职称对医务人员输液使用认知度影响较大。结论:需加强对医务人员的宣传培训,使静脉输液能够规范使用,切实缓解群众就医负担,降低医疗风险。  相似文献   

15.
《中南药学》2019,(6):876-880
目的了解甲钴胺注射液用于静脉输液的稳定性。方法按《中国药典》检查甲钴胺注射液输液的pH值、不溶性微粒。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输液中药物相对百分含量,测定模拟输液的药物相对百分含量。结果甲钴胺的峰形良好,保留时间约4.6 min;线性回归方程:C=0.0714A-0.0953(r=0.9998),线性范围1.0~32.0μg·mL~(-1);低、中、高浓度重复性试验RSD分别为3.1%、4.0%、3.7%(n=6);低、中、高浓度日内精密度RSD分别为1.7%、2.0%、2.4%(n=6),日间精密度RSD分别为2.6%、2.6%、1.7%(n=6),回收率分别为(97.8±1.9)%、(100.8±2.1)%、(101.5±1.8)%(n=6)。0、1、2、4、6、12、24 h后,输液A、B的pH值均无明显变化,不溶性微粒符合《中国药典》要求。输液A、B避光放置24 h后百分含量未明显减少;输液A、B未避光放置后,其百分含量随时间的增加而不断减少。采用避光输液器输液,甲钴胺的百分含量未减少;未避光模拟输液后,其百分含量有下降趋势;滴注速度越慢,其百分含量下降程度更多。结论甲钴胺注射液原则上不用于静脉输液;若临床需要,尽可能现配现用,配置、运输、放置和输注过程应注意避光。  相似文献   

16.
目的:调查分析静脉用药调配中心(PIVAS)不合理输液医嘱,以规范临床合理用药,减少用药错误。方法:调取我院PIVAS 2019年1月至6月期间接收的全部静脉用药医嘱,对不合理输液医嘱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共181份不合理输液医嘱,主要存在配伍不当、溶媒选择不当、溶媒用量不当、给药剂量不当等。结论:依托PIVAS药师医嘱审核,为临床提供更加可靠的用药信息,确保患者用药安全、合理。  相似文献   

17.
温冬华 《中国药事》2012,26(7):768-769,792
目的 对我院门急诊静脉输液不合理应用处方进行评价分析,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抽取2010年10月~2011年10月经静脉给药的处方36958张,进行系统分类和统计分析.结果 不合理处方占抽查处方的1.33%.其中,用法、用量不合理占74.85%,重复给药占11.50%,溶媒选用不当占9.16%,配伍禁忌占2.34%,选用药物不适宜占2.15%.结论 我院门急诊静脉用药处方基本合理,但在用法、用量和联合用药方面仍存在一定的问题.医院应进一步加强监控,确保患者用药安全、有效、经济.  相似文献   

18.
张旭  吴晓彧  汪宇 《中国药房》2015,(10):1373-1376
目的:探讨静脉用药调配中心(PIVAS)成品输液质量管理模式。方法:介绍我院PIVAS从计划、实施、检查、改进四个阶段开展对成品输液的全面质量管理的工作内容,并评价实施检查前后的改进效果。结果与结论:提出了PIVAS成品输液质量管理的实施要点,并从人员管理、药品管理、文件管理等方面寻求切入点,建立较完善的成品输液质量控制体系,将成品输液配制环节分为配制前、配制中、配制后三个阶段进行质量监控,形成三级检查体系对成品输液进行质量追踪并获取成品输液质量反馈意见。实施前、实施后3个月、实施后6个月成品输液常见问题数量分别为442、211、59例,达到了持续改进的目标。因此,对成品输液实行科学的质量管理可以有效提高输液配制质量,保障临床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19.
蔡树霞 《贵州医药》1995,19(5):303-304
静脉联合用药在静脉输液中占很大比例。笔者查阅了我院1989年住院病历200份中进行过输液治疗的162份,占总数81%,采取联合静满用药106份,占53%,静滴混合用药3~5种66份,占输液总人数的40.7%。现将调查中发现的有代表性的几组不合理静脉输液处方列举于后,并进行分析,供临床医生参考。例1,R10%葡萄糖注射液500ml青霉素G钠640万uSig混合静滴讨论:青霉素G为β—内酰胺类抗生素,分子结构中的β—内酰胺环很不稳定,在酸、碱、青霉素酶和某些氧化剂的作用下β—内酰肤环破裂而失去抗菌活性。青霉素在水溶液中最稳定的PH为6~8,…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静脉输液安全管理的方式、方法、效果。方法我科2011年成立了静脉输液小组,根据我科的患者实际状况进行分级培训,规范了静脉输液技术和管理的基本模式。结果全科护士提高了静脉输液的质量,对静脉用药的管理达到了国际标准,静脉输液风险降低。结论静脉输液的安全管理是患者生命健康的有利保障,护理人员应树立安全意识,加强系统培训,能够有效地保障静脉输液护理质量高标准的完成,确保安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