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阿尔茨海默病(AD)为最常见的老年期痴呆类型,目前尚无特效治疗方法。临床上正式批准使用的抗AD药物主要为胆碱酯酶抑制剂及美金刚胺,一般仅能改善临床症状而不能阻滞AD进展。老年斑(SP)及神经原纤维缠结(NFTs)为AD的  相似文献   

2.
Tau蛋白是一种在神经系统中很丰富的微管相关蛋白,可促进管蛋白组装成微管和维持微管的结构。Tau蛋白过度磷酸化通过构象改变、维持微管结构功能丧失、中和基础电荷等机制促进Tau蛋白自我聚集成双股螺旋细丝/直线状细丝,且其与β-淀粉样肽之间可能存在相互作用。目前研究表明各种形式Tau蛋白及其抗体对AD均有诊断意义,以Tau蛋白为位点的药物研究和开发也成为国内外学者关注的焦点。  相似文献   

3.
目的 观察正常人增龄过程中突触素表达的变化 ,研究脑老化中不同部位突触密度的改变 ,并与阿尔茨海默病 (AD)患者比较。方法 应用突触素免疫组织化学方法 ,观察 2 8例正常增龄病例 (2 3~ 10 0岁 ,分为成年组 ,老年组 ,>75岁组 )尸检脑标本的额叶、枕叶、壳核、海马及 6例AD患者 (AD组 )的海马标本。测算 3组各部位突触素密度 ,并分析其与年龄之间的相关性 ,比较 >75岁组与AD组海马CA3区突触素密度的差异。结果 老年组脑额叶、枕叶、壳核及海马CA3区突触密度与年龄呈负相关。AD组海马CA3区突触密度低于 >75岁组且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P <0 .0 1。结论 脑老化过程中额叶、枕叶、海马CA3区与壳核突触密度随年龄增加下降 ,AD组突触密度较正常增龄病例有所降低。  相似文献   

4.
β-淀粉样蛋白沉积和细胞内的神经原纤维缠结形成是阿尔茨海默病的两个特征性病理改变。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性激酶5是细胞周期素依赖性蛋白激酶家族一特殊成员,其功能主要存在神经系统中,参与脑的发育、突触发生等功能。近期研究表明: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性激酶5功能失调与阿尔茨海默病的tau蛋白的异常磷酸化和细胞的异常APP代谢有关,其在阿尔茨海默病的发病过程中可能发挥重要作用。本文就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性激酶5的结构、功能以及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性激酶5在阿尔茨海默病的神经纤维缠结和淀粉样蛋白病理形成中的可能作用进行探讨,以期为阿尔茨海默病治疗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5.
老年痴呆症足一种常见的进行性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主要发生于中老年人群,并且其发病率在逐年升高,对AD发病机制的探讨和研究变得尤为重要。在探讨的过程中,出现了很多发病假说,本文主要围绕β-淀粉样蛋白假说介绍其发病机理和最新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红景天对阿尔茨海默病(AD)模型大鼠行为学能力及海马组织突触后致密蛋白(PSD-95)、shank-1蛋白表达的影响及其治疗AD的可能作用机制。方法采取腹腔注射D-半乳糖+灌胃AlCl3+一次性注射东莨菪碱法制备AD大鼠模型,用红景天采取灌胃方式对实验大鼠进行干预,并以喜得镇作为对照,观察其干预效果。用Morris水迷宫法检测大鼠学习记忆能力,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大鼠海马区PSD-95、shank-1蛋白水平的变化。结果模型组与空白组相比,学习记忆能力明显减退(P<0.01),PSD-95、shank-1蛋白水平下降(P<0.01);中药组与模型组相比,学习记忆能力显著改善(P<0.01),PSD-95、shank-1蛋白水平提高(P<0.01);中药组和西药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红景天明显增高AD大鼠海马组织中PSD-95、shank-1蛋白水平,从而影响突触可塑性,这可能是其改善AD大鼠学习记忆功能的作用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7.
正阿尔茨海默病(AD)是最常见的痴呆类型,目前全球大约有3500万患者,到2050年约有1亿1千500万患者[1]。AD的特征性病理改变是位于细胞外的由β淀粉样蛋白(Aβ)聚集成的老年斑和由异常磷酸化的tau蛋白形成的神经原纤维缠结,这些病理特征和AD患者的认知功能下降相关,最终可引起患者死亡。Aβ主要是从淀粉样蛋白前体通过β和γ裂解酶水解而来,有以下几种形式存在:可溶性的  相似文献   

8.
<正>阿尔茨海默病(AD)是一种与年龄相关的中枢神经系统退行性变,临床表现主要为患者记忆力减退、认知功能障碍、语言障碍、丧失生活自理能力等神经行为异常。特征性病理改变为β淀粉样蛋白(Aβ)在脑内沉积形成的老年斑(SP)和tau蛋白  相似文献   

9.
Alzheimer微管相关蛋白tau在猴脑中的分布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Alzheimer微管相关蛋白tau在老年猴脑中的分布,探讨老年猴是否能作为Alzheimer氏病(AD)神经原纤维缠结(NFT)病变动物。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查老年猴脑组织广泛部位中tau蛋白沉积,并与传统的神经病理技术Glee-Marsland氏法银染色对比。应用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查老年猴脑组织内tau蛋白与人类脑组织内tau蛋白的免疫活性蛋白电泳带的分子量范围的一致性。结果 老年猴脑海马、扣带回、颞叶及额叶脑皮质的锥体神经元的胞体、轴突及星形细胞的胞浆可见条状、块状或卷发状,缠结样免疫活性物质沉着。tsu蛋白的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方法较Glee-Marsland法银染色敏感而可靠。老年猴脑组织内tau蛋白与人类脑组织的tau蛋白免疫活性蛋白电泳带的分子量范围具有一致性。结论 老年猴脑中有类似人AD的NFT病变。老年猴可直接作为AD研究的动物模型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0.
蔡志友  晏勇 《中国老年学杂志》2008,28(3):311-311,F0004
阿尔茨海默病(AD)是一种以进行性认知障碍和记忆力损害为主的中抠神经系统(CNS)退行性疾病。主要病理特征是大脑萎缩、老年斑(senile plaques,SP)、神经纤维缠结(neurofibrillary tangles,Nrr)、脑血管沉淀物、颗粒空泡变性为特征。少突胶质细胞(oligodendrocyte,OLG)是CNS中胶质细胞的一类,其突起形成有髓神经纤维的髓鞘,所以又叫髓鞘形成细胞。OLG能够传输供给神经元和轴突的营养和代谢,还具有神经修复功能,在CNS中具有重要的地位。病态中的OLG可能是这些疾病的病理始动因子,大量文献也证实OLG在AD发病机制中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就OLG与AD的病因、病理及其他相关性因素做一简要综述。  相似文献   

11.
<正>铁作为生命体不可缺少的金属元素,维持了正常细胞功能,参与脑内重要的代谢过程。铁摄入数量过多或代谢失常,造成铁超载,可导致多种组织器官损伤。很多研究表明,脑铁超载与阿尔茨海默病(AD)有关,但其机制有待深入研究。铁超载与氧化应激(OS)、β淀粉样蛋白(Aβ)沉积、Tau蛋白聚集等关系密切,而且AD的特征性病理改变,如老年斑和神经元纤维缠结的形成也与铁的异常沉积有着一定的联系,本文就脑  相似文献   

12.
吡格列酮改善胰岛素抵抗大鼠脑组织Tau蛋白磷酸化水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胰岛素增敏剂吡格列酮(PIO)对胰岛素抵抗(IR)模型大鼠皮质Tau蛋白磷酸化水平的影响及可能的机制。方法选择Wistar大鼠46只,随机选20只分为对照组和PIO组,每组10只;另26只通过果糖喂养建立IR大鼠模型后,分为IR组和IR+PIO组,每组13只,采用免疫印迹法检测皮质Tau蛋白磷酸化、磷酸化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磷酸化蛋白激酶B(PKB)、糖原合成激酶-3β(GSK-3β)及GSK-3β位点中Ser9的磷酸化水平。结果与对照组比较,IR组大鼠皮质Tau蛋白磷酸化水平明显增高;磷酸化PI3K、磷酸化PKB和磷酸化GSK-3β蛋白表达明显降低(P<0.05,P<0.01);而PIO能显著抑制Tau蛋白磷酸化水平,上调磷酸化PI3K、磷酸化PKB和磷酸化GSK-3β的水平(P<0.05,P<0.01);各组GSK-3β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IR通过抑制PI3K-丝/苏氨酸蛋白激酶通路激活,促进GSK-3β活性上调,可能是引起大鼠海马Tau蛋白过度磷酸化的重要原因;PIO可能通过降低GSK-3β活性进而抑制Tau蛋白的过度磷酸化。  相似文献   

13.
阿尔茨海默病是一种发病率高、危害极大的中枢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主要临床症状是智力进行性减退,特征性病理学改变是老年斑,神经元纤维缠结,以海马、皮层区域为主的神经元数目减少。淀粉样β蛋白是老年斑的主要成分。病人尸检报告提示阿尔茨海默病病人脑中一些神经元是通过凋亡机制蜕变的,故阿尔茨海默病神经元丢失的机制可能是凋亡。Yuan等。认为细胞凋亡是引起阿尔茨海默病病人脑组织中神经元数目减少的重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4.
阿尔茨海默病,是一种进行性神经变性痴呆症,主要临床表现为进行性记忆减退和认知障碍。阿尔茨海默病在病因学上主要有两大学说,β淀粉样蛋白学说和tau蛋白学说。最近研究的几项重大发现支持β淀粉样蛋白学说,以β淀粉样蛋白为靶点的药物研究和开发成为国内外学者关注的焦点。本文重点综述了近两年来β淀粉样蛋白学说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5.
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disease,AD)是老年痴呆最常见病因。临床以老年斑(senileplaques,SP)和神经纤维缠结(neurofibrillarytangles,NFTs)为特征,其病理变化以细胞外B淀粉样蛋白(B—am—yloid,A13)沉积导致SP的形成及细胞内自我聚集的高度磷酸化Tau蛋白,形成NFTs为结构基础。此外,神经元的缺失、突触的丢失及炎症反应也是AD重要的病理改变。  相似文献   

16.
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 disease,AD)是一种常见的中枢神经系统变性疾病,其发病机制是蛋白质的凝固、聚合形成特征性的神经原纤维缠结(NFTs)和老年斑(SPs)。随着对AD认识的深入,我们可以用一些对症治疗药物进行早期干预:但真正有效的治疗最好在症状发生之前实施,因为在痴呆确认之前很多年AD就可能已经发生。  相似文献   

17.
陈维  徐文静 《中国老年学杂志》2004,24(11):1092-1094
研究表明阿尔茨海默病 (AD)中枢神经系统病理改变与早老素 (presenilin ,PS)、β 淀粉样蛋白 (Aβ)及神经元突触改变等因素密切相关。本文就PS、Aβ和神经元突触改变在AD发生过程中的相互关系进行阐述。1 PS自从 1992年发现PS 1基因后〔1〕,1995年又确定了PS 2基因〔2〕。PS的mRNA分析显示 ,PS 1和PS 2在神经系统有广泛的表达 ;同样也存在于其他许多器官中〔3〕。PS在人类一般常局限于粒细胞及新皮层等相同的神经组织中。正常人神经细胞与AD患者受损的神经细胞相比 ,PS表达可能相反 ,AD病人神经元纤维缠结 (NFT)中对PS免疫…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瑞典型淀粉样前体蛋白突变基因转基因小鼠脑组织中突触素(synaptophysin)、发动蛋白Ⅰ(dynamin Ⅰ)及衔接蛋白180(AP180)表达变化。方法选择6只瑞典型淀粉样前体蛋白突变基因转基因小鼠为转基因组,另选5只小鼠为对照组。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小鼠海马及颞叶皮质synaptophysin、dynamin Ⅰ及AP180的表达,图像分析半定量;免疫组织化学双染法观察转基因小鼠脑组织中synaptophysin与β淀粉样蛋白(Aβ)_(1-42)在老年斑表达部位的关系。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转基因组小鼠脑组织齿状回分子层、海马CA1、CA3及内嗅区皮质各层synaptophysin平均灰度值明显增高(P0.05,P0.01);齿状回颗粒细胞、海马CA1锥体细胞及内嗅区皮质各层dynamin Ⅰ平均灰度值明显增高(P0.05,P0.01);齿状回分子层、海马CA4、CA1、内嗅区皮质各层及颞叶皮质Ⅱ~Ⅴ层AP180平均灰度值明显增高(P0.05,P0.01)。免疫组织化学双染显示转基因组小鼠老年斑内有synaptophysin和Aβ_(1-42)共同存在。结论转基因小鼠脑组织中synaptophysin、dynamin Ⅰ及AP180表达降低,提示出现不同程度突触丧失及突触囊泡回收功能缺陷,可能是该小鼠认知功能障碍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9.
阿尔茨海默病是一种进行性中枢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是威胁人类健康的重大疾病之一。目前,阿尔茨海默病的发病机制尚不明确,关于阿尔茨海默病的发病机制有很多学说,对于阿尔茨海默病的治疗效果不理想,但一些营养调节能起到改善的作用,本文即对阿尔茨海默病的发病机制及营养调节研究现状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20.
AD是一种慢性神经退行性疾病,是目前最常见的痴呆病因.AD的神经病理学特征是斑块中β-淀粉样蛋白(β-amyloid,Aβ)的积累、过度磷酸化的tau蛋白促进神经原纤维缠结(neurofibrillary tangles,NFTs)形成以及神经炎症,这些因素共同导致神经变性和认知衰退[1].众多研究提示,神经炎症机制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