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药所致肾毒性浅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肾病是临床常见多发病,各地应用中药治疗或辅助治疗肾脏及泌尿系疾病很普遍,而且疗效显著。但近十多年来,据各地临床报道,发现不少中药由于使用不当会产生肾毒性,甚至导致肾功能衰竭,尿毒症而死亡。因此,当引起临床医生与药理毒理工作者的重视,加强对这类中药及其制剂肾毒性研究,甚有必要。  相似文献   

2.
中药毒性研究思路概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有毒中药评价标准,中药有毒部位、有毒成分及其含量与作用机理,有毒中药临床用量等,是中药毒性研究的主要内容。已开展的研究中,实验类型主要集中在急性、亚急性及长期毒性实验上,指标选择主要集中在组织形态学指标和生化指标方面,在中药毒性作用机理及利用中药自身特色减毒抑毒方面已有一些探索。当前和今后一段时间,中药毒性研究必须将现代科学技术、药理学知识、毒理学知识,与传统中医学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有机地结合起来,重点放在中药的多种毒性成分及其毒性作用机理上。  相似文献   

3.
于瑞  李彬  王永霞  朱明军 《中草药》2019,50(18):4485-4489
中医药发展有数千年的历史,临床应用有独特的优势。临床普遍认为中药毒副作用少、服用安全,但是随着近几年中药肝毒性、肾毒性、心脏毒性等临床病例及基础研究报道逐渐增多,中药毒性备受关注。心脏毒性评价是药物临床试验前必须考量的重要指标,对中药新药研发、中医药的临床安全规范应用也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如何识别中药心脏毒性,掌握其临床特点、检测指标、评价方法、诊断要素是目前面临的主要问题。就近年来中药心脏毒性的研究及临床前评价技术进行总结,并对中药心脏毒性的临床评价方法进行探讨与思考。  相似文献   

4.
探讨了马兜铃酸的生化特性及药代动力学特征,并对含马兜铃酸中药致肾脏损害的发生机制、临床与病理表现、以及诊断与防治的研究进展做了综述,以期提高对中草药肾毒性的认识,并进一步加强中草药肾毒性机制和治疗措施的深入研究,使中药更好地发挥其独特的治疗优势。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国内外报道的所有可能导致肾毒性的中药进行系统全面的总结,为将来中药肾毒性的针对性研究提供依据。国外研究检索资源包括:Pub Med和Cochrane图书馆,国内研究检索资源为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数据库。检索的起止日期为建库到2017年1月1日,不对纳入的研究类型进行限定。共纳入28篇英文文献,报告的具有肾毒性风险的单味中药或方剂共97种,其中6种具有肾毒性风险的中药文献量较多,分别为:马兜铃酸类中药(5篇)、雷公藤(4篇)、丁公藤(2篇)、大黄(2篇)、麻黄(2篇)、苍术(2篇),其余的91种中药均仅有1篇文献报道其具有肾毒性风险。CDFA药品不良反应信息通报报告的肾毒性风险的中药有16种,包括感冒清片(胶囊)、珍菊降压片、雷公藤制剂、维C银翘片、穿琥宁注射剂、双黄连注射剂、清开灵注射剂、莲必治注射液、含青木香的中药汤剂、冠心苏合丸、舒肝理气丸、二十五味松石丸、含广防己的中药汤剂、含朱砂莲的中药颗粒剂、感冒通(片剂)、龙胆泻肝丸。目前,除了马兜铃酸类中药,报告最多的具有肾毒性风险的中药是雷公藤制剂。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国内外报道的所有可能导致肾毒性的中药进行系统全面的总结,为将来中药肾毒性的针对性研究提供依据。国外研究检索资源包括:Pub Med和Cochrane图书馆,国内研究检索资源为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数据库。检索的起止日期为建库到2017年1月1日,不对纳入的研究类型进行限定。共纳入28篇英文文献,报告的具有肾毒性风险的单味中药或方剂共97种,其中6种具有肾毒性风险的中药文献量较多,分别为:马兜铃酸类中药(5篇)、雷公藤(4篇)、丁公藤(2篇)、大黄(2篇)、麻黄(2篇)、苍术(2篇),其余的91种中药均仅有1篇文献报道其具有肾毒性风险。CDFA药品不良反应信息通报报告的肾毒性风险的中药有16种,包括感冒清片(胶囊)、珍菊降压片、雷公藤制剂、维C银翘片、穿琥宁注射剂、双黄连注射剂、清开灵注射剂、莲必治注射液、含青木香的中药汤剂、冠心苏合丸、舒肝理气丸、二十五味松石丸、含广防己的中药汤剂、含朱砂莲的中药颗粒剂、感冒通(片剂)、龙胆泻肝丸。目前,除了马兜铃酸类中药,报告最多的具有肾毒性风险的中药是雷公藤制剂。  相似文献   

7.
在近些年来国内外学者对中草药肾毒性报道基础上,对致肾毒性的常见中草药、动物药、矿物药及中药汤剂、中成药进行汇总,对致肾毒性的主要成分进行初步介绍,对中药致肾损伤的病理特点与临床表现进行详细阐述,并对中药肾毒性发生的原因进行初步分析,结合临床实践提出一些针对中药肾损伤的预防措施,以期引导临床医师、药师等相关从业人员规范使用可能导致肾损伤的中草药及其制剂,达到安全合理用药的目的,避免严重不良事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对有毒中药的炮制应“依法炮制”“修制合度”,建立中药不良反应的临床报告制度,同时还要深入系统地研究有毒中药的毒性成分和毒性机理,加强对毒性中药的化学成分、药效学、药理学、安全性评价和药代动力学研究,建立质量可控的有毒中药炮制规范,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中药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瑰宝,历来因“效果好、不良反应”而被广泛称赞。近年来,随着中药的广泛应用,其不良反应事件时有报道。毒性中药是指毒性强,安全范围小,应用不当或在正常用法用量下容易发生毒性反应的中药。据统计,《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20年版)共收录毒性中药83种,其中标识有大毒的中药10种,有毒中药42种,小毒中药31种。文章通过查阅中国知网、维普、万方等数据库,对近年来有关毒性中药及其所致的脏器毒性(肝毒性、肾毒性、心毒性等)、物质基础、临床表现、作用机制等方面进行综述,以期为毒性中药的毒性研究及临床合理应用提供重要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有毒"中药安全性问题受到高度关注,同理对于"有毒"中药外用安全性问题亦不容忽视,该文通过系统研究有毒中药外用的不良反应安全事件报道,具体分析其发生不良反应的原因,从而提出现代临床关于有毒中药外用存在的关键问题,如用法用量(用药时间、用药面积)、外用具体功效、早期毒性预警指标、中毒剂量、不良反应、中毒症状及相应解救措施等均无参照依据,缺乏一套系统的关于指导临床有毒中药外用的毒性评价标准用药规范。应重视有毒中药外用毒性,提出"有毒"中药外用应建立在特定条件下对毒性中药外用的毒性评价理论思想。明确毒副反应早期预警机制,建立适用于临床的相关毒性早期预警敏感指标,控制其风险因素。加强"有毒"中药外用的药效、毒理机制研究,明确用法用量及外用具体功效,并以此为依据进行增效减毒研究,最大限度地发挥中药外用在特定条件下的药效。提出建立"有毒"中药外用毒性标准规范,对于指导临床中药外用安全合理有效及外治新剂型的研发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1.
范稹 《环球中医药》2014,7(2):155-157
泽泻为常用中药,一般认为其无毒。但部分书籍载其有毒,临床也有其致肝毒性的报道。目前对泽泻的水提物、醇提物等的毒性研究结果不一致,有的表明其总属无毒,有的表明其有一定肝毒性和肾毒性。而对其毒性成分的研究表明可能与其中的泽泻醇C、16,23-环氧泽泻醇B和泽泻醇O等有关。整体看来,目前对于泽泻可能毒性的相关研究较少。  相似文献   

12.
程剑华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1992,12(10):614-616,581,582
本实验对中药健脾益气利水汤预防治疗顺铂(PDD)所致大鼠肾毒性的作用机理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对PDD所致的肾毒性,中药复方能显著降低大鼠血清中尿素氮(BUN)、氨基葡萄糖苷酶(NAG)、β_2-微球蛋白(β_2-mG)的含量(P<0.05),并能减轻PDD对大鼠肾脏Na~ -K~ -ATP酶活性的抑制(P<0.05),病理切片也证实中药对大鼠肾脏有保护作用。提示中药健脾益气利水汤对顺铂所致大鼠肾毒性有明显的预防和治疗作用,其机理之一可能是通过调节机体的能量代谢来实现的。  相似文献   

13.
对中药毒性的认识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中药有没有毒和应当如何认识其毒性的问题一直是医药界讨论的热点话题。本文从中草药、中成药的中毒实例、中毒机理、毒性认识和合理使用与加强研究等方面进行了述评,认为某些中药确有明显的毒性,尤其是一些常用的尚未被充分认识的中药。中药的合理应用和加强中药毒性研究工作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14.
支持向量机在中药肾毒性研究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计算了111个肾毒化合物和90个无肾毒化合物的6 122个分子描述符,采用Cfs Subset Eval评价和Best First-D1-N5搜索相结合的方法筛选特征描述符子集。用支持向量机(SVM)构建化合物肾毒性判别模型。收集通过造成肾小管损坏致肾毒性的39个化合物,与39个无肾毒化合物组成数据集,用相同方法构建化合物肾小管损坏判别模型。2个模型的准确率、灵敏度、特异性、马修斯相关系数均在70%以上。以22个有肾毒的中药成分作为外部验证集,进一步评价肾毒性判别模型,准确率达72.73%。用肾小管损坏模型进一步判别肾毒性模型筛查结果为阳性的中药成分,其中10个中药成分可能通过损害肾小管致肾脏毒性,6个已有文献佐证。实验结果表明本研究构建的2个模型具有一定的准确性,有助于开展中药肾毒性成分筛查工作,并为进一步研究肾毒性机制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15.
目的将神经网络模型与传统中药药性理论(四性、五味、归经)相结合来预测分析中药肾毒性。方法通过文献检索具有肾毒性证据的中药,并将《中华本草(精选本)》中去除上述肾毒性中药的其他中药作为非肾毒性中药纳入数据。以《中华本草》为标准,确定每味中药的四性、五味和归经归属,分别进行肾毒性/非肾毒性中药与其四性、五味、归经因素的相关性检验,筛选出相关性变量因素,用于构建神经网络模型(Neural Networks Model,NNM)。同时,绘制模型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or Characteristic Curve,ROC曲线),并计算曲线下面积(AreaUndertheCurve,AUC),用于评估模型的预测能力。结果肾毒性/非肾毒性中药与四性、五味归属具有相关性(P0.05),与归经归属无相关性(P0.05)。NNM结果显示,热性、辛味、温性和苦味是影响中药肾毒性的前4位重要因素,热性排在重要性第1位,模型ROC曲线的AUC计算结果为0.739。结论将传统中药理论与现代数理统计方法相结合建立的中药肾毒性神经网络模型具有一定的预测性,该建模方法可为中药肾毒性及中药毒理学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16.
在中医药传统使用中,泽泻是一种常见的中药。随着临床应用中毒性报道日益增加,而其肾毒性逐渐得到关注。该文系统回顾了化学物质基础的相关研究,包括其化学成分和可能的毒性成分;以网络毒理学研究为基础,叙述了泽泻毒性作用。基于泽泻肾毒性研究的争议,剖析了可能存在的原因,认为泽泻肾毒性可能与药材的毒性物质基础组分导致的毒理网络调控差异、采用的样品炮制工艺存在差别、代谢功能强弱导致的成分蓄积、实验的剂量与时间长短及其复方配伍等因素有关。该文为提高泽泻的质量控制水平和科学合理使用泽泻提供了一定的参考和思路。  相似文献   

17.
中草药引起的肾损害的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合文献报道与笔者的工作体会,归纳可能导致肾毒性的中药品种,阐述具有肾毒性中草所致的急、慢性肾功能衰竭的临床表现,介绍这类肾损害的检测方法及防治原则。  相似文献   

18.
中药性肾病概念的提出及其防治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国内外对中药肾毒性的认识逐渐深入, 相关的研究及文献也日益增多, 这项工作对中医药事业的健康发展有重要意义. 但目前国内对中药肾毒性的认识及防治意识仍处于较低水平, 加强这一领域的研究及普及教育十分必要. 现笔者结合有关文献谈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19.
秦克力  杨金丹  孙淑艳 《光明中医》2011,26(9):1925-1926
本文从桃仁的毒性记载和报道、毒性成分和机理、减毒方法三个方面对桃仁的毒性做综述,并结合临床经验,得出应用有毒中药的相关注意事项,以期为此类中药的临床应用做出提示。  相似文献   

20.
何天目  张建永  李晓飞 《中草药》2019,50(16):3962-3970
中药的肾毒性问题不容忽视,需要进行有效监测与防治。目前,生化及病理指标检测是最主要的研究手段,但存在灵敏度差、有创伤等问题。近年来,代谢组学因其系统性优势在中药肾毒性研究中展现出广阔的应用前景,且已取得一系列成果。然而要实现研究成果的临床转化,仍需要进行大样本临床研究的进一步证实。对目前代谢组学应用于中药肾毒性的毒效学、生物标志物及毒理机制等方面的研究现状进行总结,以期为中药肾毒性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