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3.
胆肠内引流术是治疗胆道疾病和胃肠道疾病的常见术式,在一百多年的临床应用中,胆肠内引流术式不断改进,同时也随着人们对胆道和胆胰汇合部结构及其功能的深入研究,对手术方式的选择及其利弊也有了更深入的认识. 相似文献
4.
作者对胆肠内引流术后行再次手术的其中6例病人实施了胆道修复术,使胆道恢复再通,术后效果良好,报告如下临床资料1 一般资料 男2例,女4例,年龄34~60岁。胆肠内引流术后2~12年,其中胆总管十二指肠吻合3例,Roux-Y式胆肠吻合3例,均为侧侧吻合。5例因术后反复发作胆管炎就诊,B超示肝内胆管复发结石,钡餐透视示肠胆返流,其中1例胆总管远端显影良好,并见钡剂向十二指肠内排放。1例因阻塞性黄疸就诊,B超及CT示肝外胆管巨大胆石,肝内胆管扩张,有结石。术中见:6例肝内胆管均有结石,无吻合口及肝内胆管狭窄。其中1例阻塞性黄疸病人在Roux-Y胆… 相似文献
5.
桥式胆肠内引流术治疗无法切除的肝门胆管癌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肝门部胆管癌的减黄方法,方法:总结1992年5月-1999年5月对无法切除的肝门部胆管癌行桥式胆肠内引流术21例,肝管十二指肠引流9例,左肝管胃窦引流5例,右,左肝管十二指肠,胃窦引流7例,观察手术前,术后血转氨酶,谷胺酰转肽酶,碱性磷酸酶和总胆红素的变化。结果:手术前后血转氨酶,谷胺酰转肽酶,碱性磷酸酶和血清胆红素均有明显下降(P<0.01),结论:桥式胆肠内引流术是一种简单,安全,有效的减黄方法。 相似文献
6.
7.
胆囊桥式胆肠内引流术汪兆军(安徽省蒙城县第一人民医院233500)肝门部胆管癌手术切除率低,姑息性手术常用外引流和肝内胆管空肠吻合术。前者因胆液丢失引起水及电解质失衡,后者技术难度较大,且易并发吻合口漏。我科近期采用胆囊桥式胆肠内引流术治疗3例不能切... 相似文献
8.
9.
胆肠内引流术式的再认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常人每天约生成胆红素300mg,经胆道排入十二指肠,最终随粪便排出.一旦胆道发生梗阻,就会使血清胆红素成倍上升.且不说胆汁瘀积时胆汁内其他成分代谢紊乱给机体带来的伤害,单从具有毒性的胆红素不断瘀积而言,就可能对机体各系统产生严重损害,如血液系统、神经系统、骨骼系统、免疫系统以及包括肝脏自身在内的消化系统等.因此,临床医生一贯高度重视维护胆汁进入肠道的生理通路.即使造成梗阻的原发病因无法去除,也要千方百计重建引流通道,自从1882年Von Winiwarter报告首例胆囊空肠吻合术治疗胆管梗阻以来,在一百多年的胆道手术发展过程中,随着经验的积累及科技的发展,人们对各种内引流的方法也会有新的认识. 相似文献
10.
<正> 我科1995年5月~1999年5月,应用内引流术治疗胆石病34例,本文就34例胆石病引流术后随访情况作一治疗分析。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34例中男1.3例,女21例,年龄15~75岁,平均年龄45岁。急诊手术22例,选择性手术12例。病程5~9年14例,10~19年8例,20~30年12例。胆石位置和本 相似文献
11.
胆肠内引流术34例治疗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蔡祥梧 《中国实用外科杂志》1992,(9)
我科1975~1988年5月应用内引流术治疗胆石病34例。本文就34例胆石病内引流术后随访情况作一治疗分析。 相似文献
12.
13.
胆系良性疾病在肝门部胆管癌诊治中的误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宁新 《中国实用外科杂志》2007,27(5):376-377
至今为止对胆管癌病因学的研究认识还很不系统深入,因此目前临床上还无法确认其所谓的“癌前病变”或“癌前病症”。尽管参照其他较常见消化系肿瘤的临床病理学进程,癌前病变或病症常被聚焦在慢性炎症、感染或良性肿瘤。而对于胆道系统更为常见多发的良性病变如:先天性肝内外胆管囊肿、胆管结石、胆管狭窄、胆管炎症及肝内胆管局限性扩张等,我们也均可视为胆管癌的“癌前病变”吗? 相似文献
14.
15.
胆肠内引流术临床评价专家座谈纪要施维锦教授(上海仁济医院):目前胆肠内引流术的应用已比较普遍,对术式各有所好,现在请各位专家谈谈你们的体会和经验。潘铨教授(上海市一医院):目前我们医院各种胆肠内引流术都做。对老年病人,如果无肝内胆管狭窄,病人的情况又... 相似文献
16.
17.
目的:比较改良襻式胆肠内引流术与胆肠Roux-en-Y内引流术的临床疗效。
方法:回顾性分析84例采用不同胆肠内引流者的临床资料。按随机分组原则行胆肠改良襻式内引流术39例和胆肠Roux-en-Y内引流术45例,并随访1~2年,比较两组的手术操作时间、减黄效果、术后肠道功能恢复时间、胆管炎发生率。
结果:两组具有相同的减黄效果。两组的手术吻合时间分别为(53±112)min和(72.4±9.5)min;术后肠道功能恢复时间分别为(79.2±4.4)h和(93±6.5)h;胆管炎发生率分别为5.1%和13.3%。改良袢式组各项指标优于Roux-en-Y组,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
结论:改良襻式胆管-空肠内引流术的近期和长期疗效肯定,可作为胆肠内引流的首选手术方式。
18.
胆肠内引流术防返流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自 18 8 2年 Winiwarter首次[1 ] 报道用胆囊空肠吻合术治疗胆总管梗阻以来 ,10 0多年来胆肠内引流的术式和径路已有了较大的发展 ,但至今尚无一种理想的术式。胆肠内引流术后由于失去了胆道出口处的括约肌功能 ,不可避免地要发生肠胆返流 ,严重者可引起返流性胆管炎反复发作 ,需再次手术治疗。胆肠内引流术后返流性胆管炎的发生率各家报道不一 ,这可能与原发病变的复杂程度及狭窄是否解除、病灶是否切除及结石取净程度等技术因素有关。因此评价各种胆肠内引流术的远期效果 ,尚难以简单地横向对比 ,需结合病情全面考虑。但不论返流发生率的…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和分析胆肠吻合术的选择与疗效。方法 对1990年12月至2000年3月作者所在医院536例胆道梗阻病例所行的胆肠吻合术进行总结。原发疾病包括结石并胆管狭窄279例外(52%)、晚期壶腹周围癌108(20%)、肝门部胆管癌96例(17%)和胆总管囊肿53例(12%)。吻合的方式有:302例(56%)行肝外或肝门部胆管空肠吻合术;222例(42%)采用肝内胆管空肠吻合术,其中经肝圆韧带径路左侧吻合44例(8%);经胆囊床石侧吻合27例(5%),其余采用肝叶肝段切除断面的胆肠内流。结果 术后近期和1~9年的随访表明,不同的病例选用适当的胆肠吻合术式可达到有效解除黄疸的目的。结论 正确的术式选择是有效引流、缓解阻黄的保证。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胆肠内引流术后再发肝内胆管结石的原因及其处理。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1月—2013年6月治疗的28例胆肠内引流术后再发肝内胆管结石的患者资料。结果:28例患者根据既往肝外胆管连续性是否保留分为保留组与未保留组。保留组16例中,8例Oddi括约肌功能良好,拆除原胆肠吻合口,修复胆总管并行T管外引流,7例Oddi括约肌功能障碍,行胆肠吻合口拆除重建、标准胆肠Roux-en-Y吻合,1例合并胆管肿瘤无法切除仅行胆总管切开取石;未保留组12例中,7例胆肠吻合口狭窄行吻合口修复重建,5例行吻合口切开取石后重建。两组共11例发生术后并发症(39.3%),其中胆瘘3例,切口感染6例,腹腔出血2例,均治愈,无围手术期死亡。保留组与未保留组即时结石取净率、最终结石取净率分别为68.8%和66.7%、87.5%和83.3%;术后随访生存状态的优良率分别为85.7%和90%,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对于胆肠内引流术后再发肝内胆管结石患者,应明辨既往手术方式及分析结石再形成原因,尽量取尽结石,依据Oddi括约肌功能选择胆道内外引流术式。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