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讨围产儿死亡原因,采取干预措施,降低围产儿死亡率.方法 对平度市2006年~2008年318例围产儿的监测报告及死亡卡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3年来围产儿总数为39500例,围产儿死亡318例,平均死亡率为8.05‰.胎儿畸形是3年来死亡顺位第1位.结论 胎儿畸形是导致围产儿死亡的主要因素,做好遗传咨询、产前筛查、产前诊断是降低围产儿死亡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本院近十年围产儿死亡率及死亡原因的变化。 方法 将本院近十年间住院分娩的围产儿分成两组:前五年组(即A组)和后五年组(即B组)。排除了社会因素所致的病例外,A组的围产儿死亡数为52例、B组的围产儿死亡数为21例。计算两组的死亡率,并对两组的死亡率及死亡原因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A组的围产儿死亡率为9.28‰、B组的围产儿死亡率为5.42‰,P<0.05。A组的围产儿死亡原因前四位排位顺序:脐带和胎盘因素(44.23 % )、早产因素(23.08 %)、胎儿畸形因素(19.23 %)、母亲疾病因素(7.69 %);B组的围产儿死亡原因前四位排位顺序:胎儿畸形因素(42.86 %)、脐带和胎盘因素(33.33 % )、早产因素(14.29 %)、母亲疾病因素(4.76%)。结论 B组的围产儿死亡率明显低于A组;比较A、B两组围产儿死亡原因前四位排位:脐带和胎盘因素、早产因素分别由原来的第一、二位下降至第二、三位,而胎儿畸形因素则由原来的第三位上升至第一位,母亲疾病因素不变仍位于第四位。  相似文献   

3.
目的 分析和探讨围产儿死亡情况及死亡原因,以便针对性地改进围产保健工作,提高产科质量。方法 按照围产期Ⅰ标准回顾性分析187例围产儿死亡病历。结果 围产儿死亡率为l7.45‰,死胎占41.71%,死产占l4.44%,新生儿死亡占37.43%。围产儿死亡原因依次为胎儿畸形、早产、脐带因素、胎盘因素、过期妊娠、妊高征、IUGR。结论 开展遗传咨询,预防早产,防止并发症发生,是降低围产儿死亡的主要措施。  相似文献   

4.
目的 通过分析围产儿死亡原因,以进行防范,降低围产儿死亡率。方法 对1990年1月~1999年12月在我院分娩死亡的围产儿54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十年来我院围产儿死亡率为8.03‰(3.15‰~12.52‰),引起围产儿死亡的前5位因素为脐带因素、胎儿畸形、新生儿重度窒息、胎盘因素、早产。前后5年比较,本片及外片围产儿死亡数明显减少,外地围产儿死亡数明显增加。结论 提高孕妇自我保健意识,加强孕妇系统管理、提高医护人员的基础理论和基本技能的训练等,是降低围产儿死亡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妊娠晚期即孕36周后至胎儿出生24小时内围产儿死亡原因及其影响因素,制定正确的对策和相应的措施,以利于降低围产儿死亡率。方法以三级保健网为依据,依据本区1999年至2003年各监测点的围产儿死亡报告卡及围产儿死亡评审记录,围产儿死亡共526例,其中孕36周后至胎儿出生24小时内围产儿死亡175例,占33.3%,进行死亡原因及影响因素分析。结果围产儿死亡原因排位,前3位分别为先天畸形、脐带因素、出生窒息,影响的因素主要有孕妇的保健意识,孕期的监测,其次是区、乡镇级医疗保健人员的知识技能问题和管理问题。结论先天畸形是本区围产儿死亡首要原因,因此,应采取积极干预措施,加强保健知识宣教和孕期的监测,有效降低出生缺陷发生率,降低围产儿死亡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 分析围产儿死亡的主要原因,探讨相应对策,以降低围产儿死亡率.方法 回顾性总结1988~1992年和2002~2006年共198例围产儿死亡的临床资料,分析比较其死亡的主要原因.结果 2002~2006年围产儿死亡率较1988~1992年明显降低,分别是10.6‰、15.6‰;新生儿死亡与死胎死产构成比前后相比有明显变化.1988~1992年围产儿死亡原因前四位依次为新生儿窒息、胎儿畸形、早产、脐带因素;2002~2006年围产儿死亡原因前四位依次为以早产、胎儿畸形、脐带因素、胎盘因素.结论 加强优生优育教育,进一步提高产前诊断水平、产儿科诊治水平,是降低围产儿死亡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7.
赵霞 《中国实用医药》2012,7(20):274-275
目的分析围产儿死亡原因,提出有效的预防措施,为降低围产儿死亡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按照围产期标准,对我院10年间168例围产儿死亡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围产儿23574例,死亡168例,围产儿死亡率7.12‰。其中死胎130例,死产6例,出生7d内新生儿死亡32例。导致围产儿死亡的主要原因是胎儿畸形、脐带因素、早产。结论提高产前诊断技术,加强围产期监护、高危妊娠的管理,按时产检,积极治疗高危妊娠和高危新生儿,可降低围产儿死亡率。  相似文献   

8.
深圳市罗湖区1996—2000年围产儿死亡原因回顾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解深圳市罗湖区围产儿死亡状况,本文对罗湖区1996-01~2000-12的492例围产儿死亡原因进行讨论分析。结果:五年来围产儿平均死亡率为15.42‰,围产儿死亡与孕妇户籍、孕周等相关。畸形、胎儿因素、出生窒息是围产儿死亡的主要原因。应加强对流动人口孕产妇管理;做好婚前保健、优生优育工作和孕期系统保健管理;提高产科质量和诊断水平;加强三级保健网建设等降低围产儿死亡率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9.
目的:调查北京市东城区辖区户籍人口1987~2012年围产儿死亡情况,探讨围产儿死亡的主要死亡情况及变化,为制定干预措施,降低围产儿死亡率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对北京市东城区户籍人口在1987~2012年期间出生的772例围产儿死亡发生及构成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将前13年及后13年的围产儿死亡率及死因进行比较。结果:北京市东城区户籍人口26年间总生围产儿98692例,围产儿死亡共772例,围产儿死亡率为7.82‰;其中,死胎341例(44.17%),死产58例(7.51%);早期新生儿死亡370例(47.93%),围产儿死因顺位依次为胎儿畸形、胎死宫内、脐带胎盘因素、母亲孕期疾病、宫内感染等。胎儿畸形和胎死宫内为围产儿死亡的主要死因。结论:北京市东城区辖区户籍人口1987~2012年围产儿死亡率整体呈下降趋势;近三年围产儿死亡率最低为2.64‰,已处于发达国家水平。要继续降低围产儿死亡率,必须加强孕期管理,采取适当干预措施,避免出生缺陷儿进入围产期,同时加强围产期监护,提高产科质量,积极防治妊娠合并症和并发症。总之,降低围产儿死亡率必须采取综合措施,从加强围产保健知识的宣教、扩大保健的覆盖率,加强和完善社会医疗保障体系,尽可能地降低围产儿死亡率。  相似文献   

10.
200例死亡围产儿病因病理分析及预防山西省妇幼保健院(030013)苗利平,靳超英为了降低围产儿死亡率,弄清围产儿死亡原因。我们对5年来在我院分娩的28周到生后7天的围产儿死亡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结合尸解进一步探讨其确切死因,并提出部分预防措施。现报告如下。资料与结果自1987年7月至1992年7月5年时间我院共分娩人数6540例,围产儿死亡人数200例,死亡率30.5‰。对我院分娩的死胎、死亡、新生儿七天内死亡的进行了尸解及病理切片,尸解率达79.4%,其中畸形儿72例,占围产儿死亡36%;新生儿死亡85例,占围产儿死亡42.5%(包括早产儿57例,足月新生儿25例);死胎34例占围产儿死亡17%;死亡9例,占围产儿死亡4.5%。一、畸形儿病因病理分析:12例中以中枢神经系畸形占首位,共45例,占畸形儿62.5%。其中34例合并其它脏器畸形以例次算,合并呼吸系畸形10例次,心血管畸形7例次,消化系畸形4例次,泌尿生殖系畸形7例次,骨骼肌肉系10例次。其余27例畸形中,头面部畸形6例,心血管畸形8例,骨骼肌肉系3例,泌尿生殖系3例,消化系2例。致死畸形有:无脑儿、膈疝、单脐动脉、内脏外翻、成骨发育不全、严重的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2008-2010年玉林市妇幼保健院围产儿死亡原因、特点与变化趋势。方法收集2008-2010年玉林市妇幼保健院围产儿死亡监测结果,对病死率、构成比、死因顺位等相关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2008年围产儿病死率为2.58%,2009年为2.43%,2010年为2.5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死亡围产儿男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围产儿死亡原因居首位的是胎儿畸形占42.98%,依次为脐带因素占19.74%,新生儿窒息占12.28%,孕妇因素占9.65%,羊水因素占6.14%,胎盘因素占3.07%,不明原因占6.18%。结论围产儿死亡原因首位是胎儿畸形,应加强围产保健系统管理,降低围产儿病死率。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围产儿死亡原因及其相关因素,提出加强孕期保健降低围产儿死亡的干预措施。方法对2001~2006年分娩的74例围产儿死亡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001—2006年共分娩围产儿8203例,死亡74例,死亡率9.02‰,其中死胎41例(占55.41%);死产3例(占4.05%);畸形引产17例(占22.97%);早期新生儿死亡13例(占17.57%)。围产儿死亡原因顺位为胎儿畸形、母体因素、脐带因素和胎盘因素。影响围产儿死亡的相关因素有:孕产妇的文化素质、孕期接受围生期保健次数和医疗保健人员的技术水平。结论①加强孕产期保健知识的宣传,提高孕产妇文化素质及自我保健意识,自觉接受围生期保健;②开展优生优育咨询,提高孕期监测质量和宫内诊断技术,减少孕足28周畸形儿的治疗性引产数;③提高医疗保健人员诊疗技术水平,加强高危孕产妇的管理和严格遵守高危妊娠转诊制度可以有效降低围产儿死亡率。  相似文献   

13.
目的 了解2008-2010年玉林市妇幼保健院围产儿死亡原因、特点与变化趋势. 方法收集2008-2010年玉林市妇幼保健院围产儿死亡监测结果,对病死率、构成比、死因顺位等相关因素进行分析. 结果 2008年围产儿病死率为2.58%,2009年为2.43%,2010年为2.5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死亡围产儿男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围产儿死亡原因居首位的是胎儿畸形占42.98%,依次为脐带因素占19.74%,新生儿窒息占12.28%,孕妇因素占9.65%,羊水因素占6.14%,胎盘因素占3.07%,不明原因占6.18%. 结论围产儿死亡原因首位是胎儿畸形,应加强围产保健系统管理,降低围产儿病死率.  相似文献   

14.
412例围产儿病理解剖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苏征 《江苏医药》2001,27(7):560-560
通过尸检查明围产儿死亡病因 ,对降低围产儿死亡率具有重要意义。现将我院 13年来 412例围产儿尸检结果 ,结合围产期情况对死亡原因分析如下。资料和方法一、资料 :采集 1988年 1月至 2 0 0 0年 12月我院分娩的2 3 0 5 2例围产儿中的 438例死亡围产儿 ,围产儿死亡率10‰。本组围产儿死亡率统计按转产期孕 2 8周 ,出生体重≥ 10 0 0 g至出生 7天内死亡者。 438例死亡围产儿中 412例进行了尸体解剖 ,解剖率 92 %。 412例中胎龄为 37~ 42周193例 (4 6 .8% ) ;胎龄小于 37周 16 7例 (4 0 .5 0 % ) ;大于 42周 5 2例 (12 .7% )。死胎 2 0 1例 (…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影响余杭区围产儿死亡的主要原因,研究采取干预措施的科学性和有效性。方法对余杭区2003-2007年围产儿死亡率及构成比、本地户口与流动人口的围产儿死亡率、发生围产儿死亡的孕产妇基本情况、围产儿死亡情况、围产儿死因情况进行分析比较。结果流动人口、常住农村的、低文化程度的、产检次数低下的孕妇是我区围产儿死亡的高危因素;排列围产儿死亡第一位死因的是出生缺陷,其次是脐带因素、胎儿因素、新生儿疾病、母亲因素。结论近5年来,我们所采取的一系列干预措施,使围产儿死亡率控制在较低水平,说明干预措施科学、有效。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围产儿死亡原因及降低围产儿死亡率的措施.方法 对1991年1月~2005年12月在我院住院分娩的273例死亡围产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围产儿死亡率为12.3‰,死胎率为61.5‰,死产率为14‰.结论 加强孕期保健、规范系统产前检查及监护、积极预防治疗妊娠并发症、防治早产、实施正确的新生儿窒息复苏方法是降低国产儿死亡率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17.
目的对围产儿死亡相关因素进行分析,吸取经验教训,采取有效措施,降低围产儿死亡率。方法对我院2003年~2007年住院分娩的93例围产儿死亡情况及相关因素以进行回顾性调查分析。结果住院分娩围产儿死亡率为20.77‰。≥35岁及<20岁组产母的围产儿死亡率明显高于2~35岁组(χ2=5.79P<0.05);第一季度出生的围产儿死亡率也高于其他季度(χ2=4.76P<0.05);胎儿畸形、早产低出生体重分别是影响死胎死产及早期新生儿死亡的主要因素。结论围产儿死亡与产母年龄、分娩季节、孕期高危因素等有关,因此,提高围产期保健服务质量,及时识别危害胚胎发育的有害因素,开展遗传咨询与产前诊断,正确治疗妊娠合并症,及时纠正高危因素,能有效地降低围产儿死亡率。  相似文献   

18.
贺梅婷  党艳丽  勇强 《中国医药》2013,(11):1627-1628
目的探讨围产儿死亡与病理妊娠的关系。方法对2010年10月1日至2011年9月30日190例死亡围产儿的原因进行分析,并对导致围产儿死亡的病理妊娠情况分类整理。结果病理妊娠是引起围产儿死亡的重要原因,其中胎儿异常所引起的围产儿死亡占26.3%(50/190)、脐带异常占25.3%(49/190)、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占21.0%(40/190)、胎盘异常占11.6%(21/190)。结论胎儿畸形、脐带异常、子痫前期、胎盘异常等病理妊娠是导致围产儿死亡的高危因素。  相似文献   

19.
围产儿死亡率是衡量围产保健工作质量的重要指标,焦作市妇幼保健院通过对焦作市2010年的围产儿死亡原因素进行了分析,并探讨其干预措施,以提高围产保健工作质量,降低围产儿死亡率,提高出生人口素质。1资料与方法1.1资料2010年焦作市辖各县、区妇幼保健院上报的围产儿死亡表及监测报表。标准按照WHO规定围产期,即妊娠满28周(胎儿体重达到1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围产儿死亡的相关因素,并进一步降低围产儿死亡率。方法对2000年10月至2010年9月10年间213例围产儿死因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十年期间围产儿死亡率为7.25‰,导致围产儿死亡的前5位原因是出生缺陷、脐带因素、早产、原因不明、妊高征。结论做好出生缺陷的预防工作,进行产前筛查,使缺陷儿早发现早治疗;提高医生的新生儿窒息的抢救水平,才能有效降低平谷区围产儿死亡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