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梁丽君  张振坤 《现代医药卫生》2003,19(12):1549-1550
目的 :观察危重患儿高血糖的发生及胰岛素治疗疗效。方法 :对100例ICU中危重患儿进行血糖检测 ,高血糖病例55例 ,其中轻中度高血糖患儿21例采用限糖治疗 ,重度高血糖患儿34例 ,随机分为限糖16例为对照组及小剂量胰岛素组18例 ,观察血糖下降速度及预后。结果 :发生高血糖55例 ,患病率55% ,轻中度高血糖症患儿限糖治疗后第二天血糖降至正常为76 2% ,重度高血糖应用胰岛素组与对照组相比 ,治疗24小时血糖控制情况分别 (5 23±1 53)mmol/L与 (7 69±1 38)mmol/L(P<0 01) ,病死率明显下降 ,分别为16 7%与37 5% (P<0 05)。结论 :危重患儿轻度高血糖通过限糖即可有效控制血糖水平 ,而重度高血糖应用小剂量胰岛素治疗可有效阻止血糖进一步升高 ,减少病死率  相似文献   

2.
肖贞  刘东成  周玉芳 《现代医药卫生》2006,22(15):2278-2279
目的:探讨小剂量胰岛素在治疗危重患儿应激性高血糖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60例入院时血糖>15mmol/L的危重患儿随机分为胰岛素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在综合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小剂量胰岛素0.05~0.1U/(kg·h)持续静脉滴注,不同时段检测血糖,并与对照组对比分析。结果:(1)治疗组血糖下降快,入院后12小时血糖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2)治疗组病死率降低,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较显著性。结论:小剂量胰岛素合理应用治疗危重儿应激性高血糖,能较快调整糖代谢,纠正高血糖及高糖性高渗血症,降低病死率,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3.
漆平  李宇  凌其英  王青彦 《现代医药卫生》2010,26(20):3074-3076
目的:探讨儿科重症监护室(PICU)应激性高血糖患儿更佳的护理方法.方法:将血糖>10.1 mmol/L患儿45例随机分为观察组23例和对照组22例.两组患儿均在限糖输注基础上给予胰岛素0.1~0.2 u/kg皮下或静脉注射.观察组采取早期综合护理干预,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方法.结果:两组12例患儿中于3天内死亡,其余两组患儿进入危重恢复期时间及血糖恢复正常(<7 mmol/L)时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小剂量胰岛素治疗PICU应激性高血糖安全有效,早期综合护理干预对小剂量胰岛素治疗PICU应激性高血糖治疗转归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目的 研究肾综合征出血热合并高血糖病人在肾综合征出血热痊愈1年后的血糖变化情况和胰岛功能状况。方法 对48例肾综合征出血热合并高血糖病人痊愈1年后随访,测定空腹血糖、胰岛素,计算胰岛素敏感指数、胰岛细胞分泌指数,对血糖仍高组与血糖恢复组及正常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 血糖仍高组HOMA—IR高于正常对照组和血糖恢复正常组、血糖仍高组HOMA—IR低于正常对照组和血糖恢复正常组,差异有显著意义。结论 肾综合征出血热合并高血糖病人,57.14%的高血糖为一过性,与应激及治疗有关。42.86%的高血糖为持续性,其原因与胰岛素抵抗和胰岛细胞分泌功能下降均有关,与胰岛素抵抗的关系更明显。  相似文献   

5.
徐承琴  白婧 《中国当代医药》2014,21(33):159-161
目的探讨窒息新生儿血糖变化的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9月~2013年9月本科收治的110例新生儿窒息患儿,其中轻度窒息组患儿58例,重度窒息组患儿52例,比较两组患儿的血糖水平及恢复正常的构成比。结果轻度窒息组患儿的平均血糖值为(3.420±0.810)mmol/L,重度窒息患儿的平均血糖值为(8.170±2.526)mmol/L,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132,P〈0.05)。经过24 h治疗,轻度窒息组有50例(86.21%)患儿血糖恢复正常,重度窒息组有30例(57.69%)患儿血糖恢复正常,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793,P〈0.05)。结论新生儿高血糖紊乱多发生于重度窒息患儿,轻度窒息患儿的空腹血糖水平较低;相对于轻度窒息患儿,重度窒息新生儿的血糖紊乱需要更长的时间进行正规治疗。临床医师应加强窒息新生儿的血糖监测,积极治疗原发病,及时纠正患儿血糖紊乱。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甘精胰岛素联合阿卡波糖治疗继发失效2型糖尿病的疗效。方法:将62例2型糖尿病患者分为2组,治疗组应用甘精胰岛素联合阿卡波糖;对照组应用诺和灵30R联合二甲双胍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后的血糖和HbA1c以及胰岛素用量。结果:治疗组治疗后血糖和HbA1c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且胰岛素用量更少(P〈0.01)。结论:甘精胰岛素联合阿卡波糖治疗能很好地控制继发失效2型糖尿患者的血糖。  相似文献   

7.
胰岛素与拜糖平联合治疗2型糖尿病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如容 《现代医药卫生》2011,27(8):1206-1206
目的:比较胰岛索与拜糖平联合治疗2型糖尿病的疗效.方法:将60例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0例,胰岛素早、晚餐前皮下注射,剂量初为0.5 U/(kg·d),并联合应用拜糖平每次50 mg,每日3次,每隔1天监测血糖,根据血糖高低调整胰岛素和拜糖平剂量,空腹血糖控制在4-7 mmol/L,餐后2h血搪控制在8~10mmol/L.疗程4周,对照组30例,单用胰岛素治疗,用法用量同治疗组.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的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情况.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血糖控制情况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胰岛素与拜糖平联合应用,有效降低血糖,减少空腹低血糖,减少胰岛素用量.  相似文献   

8.
窒息新生儿225例血糖分析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吴起武 《中国基层医药》2009,16(7):1214-1215
目的探讨窒息新生儿血糖的变化。方法对225例窒息新生儿和43例对照组新生儿进行血糖检测和分析。结果窒息组和对照组血糖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85±2.01)与(4.37±1.01),P〉0.05],重度窒息组血糖水平和高血糖发生率均显著高于轻度窒息组(均P〈0.01),轻度窒息组血糖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早产儿组血糖水平明显低于足月儿组(P〈0.05)。结论窒息新生儿的血糖水平与窒息程度和胎龄有关,重度窒息时血糖升高,轻度窒息及早产儿窒息时血糖降低。  相似文献   

9.
车树林  暴树芝 《中国基层医药》2011,18(17):2352-2353
目的探讨甘精胰岛素联合阿卡波糖在老年糖尿病患者治疗中的临床意义。方法将84例老年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应用甘精胰岛素联合阿卡波糖治疗,对照组使用普通胰岛素联合阿卡波糖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在治疗后的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的浓度及治疗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甘精胰岛素联合阿卡波糖治疗老年糖尿病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可以获得理想的血糖控制及较少的并发症。  相似文献   

10.
血脂康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病35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张分明 《中国基层医药》2006,13(10):1682-1683
目的 评价血脂康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病(NAFLD)的临床疗效及其安全性。方法70例伴有高脂血症的NAFLD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5例。对照组给予改善生活方式、控制体萤及治疗原发基础疾病;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血脂康治疗6个月。两组治疗前后检测肝功能、血脂、血糖、血胰岛素(空腹与餐后2h)、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结果 治疗组TG、TC、LDL改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0.009,0.01,0.001,P〈0.05);而两组ALT、AST、治疗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09,0.57,P〉0.05)。空腹血糖、空腹和餐后2h血胰岛素、HOMA-IR变化治疗组显著优于对照组(t=0.00~0.04,P〈0.01,〈0.05)。治疗 组仅有4例出现恶心、胃部不适,无其他不良反应。结论血脂康治疗伴有高脂血症的NAFLD可显著改善血脂异常,改善胰岛素抵抗,无明显毒副作用,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1.
目的:为探讨整体护理干预对颅脑外伤后高血糖患者治疗转归的影响。方法将11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55例和对照组55例进行试验。对照组在采用小剂量普通胰岛素过程中对血糖进行了动态的监测直至疗程末清晨空腹静脉血糖连续2次正常;研究组同时给予营养支持措施和早期功能锻的综合护理。观察两组患者ADL、意识、吞咽障碍的恢复情况,并对意识恢复者进行改良Barthel指数评定。结果研究发现研究组中意识障碍、吞咽障碍人数较对照组明显减少(P〈0.05),各项ADL评分明显改善(P〈0.05);ADL总评分为(58.4±18.5)分,(P〈0.01)。结论综上所述,重症颅脑损伤后血糖升高患者尽早实施护理干预,能降低病死率,提高救治水平。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胰岛素皮下(s.c.)、腹腔(i.P.)注射两种给药途径对2型糖尿病小鼠血糖的影响。方法:采用空腹血糖高于20.0mmol/L的雄性Kk小鼠作为2型糖尿病模型,分为s.c.组(n=6)和i.P.组(n=6),分别s.c.和i.P.不同剂量的胰岛素,一次给药后尾静脉测血糖,连续监测2h。结果:非禁食状态下,s.c.和i.P.组注射胰岛素前血糖分别为(32.0±1.5)、(31.0±1.5)mmol/L,注射胰岛素后血糖逐渐下降。胰岛素剂量不足时,血糖30min时达最低点,随后逐渐上升;胰岛素适量时,血糖30min时达正常水平,维持一定时间后逐渐上升;胰岛素剂量过高时,血糖30min时低于正常水平,并且持续缓慢降低。以30min时的血糖值为药效指标,做剂量.效应关系曲线,胰岛素剂量在1.1~1.7U/kg范围时,i.P.组血糖可稳定地控制在正常水平(5.1±0.2)mmol/L,曲线形成显著的平台;S.e.组的血糖则在2.1~9.2mmol/L之间,与剂量.效应曲线呈线性关系。对于本组实验,腹腔胰岛素给药的有效剂量范围为皮下给药最适剂量的±21%。结论:胰岛素腹腔给药较皮下给药控制血糖更为平稳,血糖波动小,不易造成低血糖。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胰岛素皮下(s.c.)、腹腔(i.p.)注射两种给药途径对2型糖尿病小鼠血糖的影响.方法:采用空腹血糖高于20.0 mmol/L的雄性Kk小鼠作为2型糖尿病模型,分为s.c.组(n=6)和i.p.组(n=6),分别s.c.和i.p.不同剂量的胰岛素,一次给药后尾静脉测血糖,连续监测2 h.结果:非禁食状态下,s.c.和i.p.组注射胰岛素前血糖分别为(32.0±1.5)、(31.0±1.5)mmol/L,注射胰岛素后血糖逐渐下降.胰岛素剂量不足时,血糖30 min时达最低点,随后逐渐上升;胰岛素适量时,血糖30 min时达正常水平,维持一定时间后逐渐上升;胰岛素剂量过高时,血糖30 min时低于正常水平,并且持续缓慢降低.以30 min时的血糖值为药效指标,做剂量-效应关系曲线,胰岛素剂量在1.1~1.7 U/kg范围时,i.p.组血糖可稳定地控制在正常水平(5.1±0.2)mmol/L,曲线形成显著的平台;s.c.组的血糖则在2.1~9.2 mmol/L之间,与剂量-效应曲线呈线性关系.对于本组实验,腹腔胰岛素给药的有效剂量范围为皮下给药最适剂量的±21%.结论:胰岛素腹腔给药较皮下给药控制血糖更为平稳,血糖波动小,不易造成低血糖.  相似文献   

14.
胰岛素泵在2型糖尿病患者骨科围手术期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比较2型糖尿病患者骨科围手术期不同胰岛素治疗方法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拟行骨科手术治疗的2型糖尿病患者55例,分为胰岛素泵持续皮下输注组(CS II组:25例)和多次皮下注射胰岛素组(M S II组:30例)。比较两种方法在控制血糖、血糖控制时间、胰岛素用量、低血糖发生率、切口感染等方面的差异。结果两组均能获得良好的血糖控制(P<0.01)。CS II组对空腹血糖的控制优于M S II组(P<0.05),术前血糖控制的时间、住院总天数及低血糖发生率均低于M S II组(P<0.01),切口感染率均低于M S II组(P<0.05)。结论围手术期胰岛素泵持续皮下注射能快速有效地控制血糖,缩短术前血糖控制时间及住院总天数,低血糖及切口感染、延迟愈合等并发症的发生显著减少。因此,CS II用于围手术期的血糖控制比M S II更快速、有效、安全。  相似文献   

15.
运用胰岛素泵治疗糖尿病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敏 《中国当代医药》2011,18(21):255-256
目的:对胰岛素泵强化治疗糖尿病的意义进行探讨。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08年9月~2010年9月收治的32例糖尿病患者。随机将两组分为观察组(16例)和对照组(16例),两组均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运用胰岛素泵治疗进行干预,对两组患者心理状态及血糖控制情况进行检验以及比较。结果:观察组在健康知识的得分及对健康教育的满意度方面均高于对照组;装泵后14d观察组患者焦虑、抑郁分值下降均较对照组明显,血糖控制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结论:胰岛素泵治疗能够更符合生理胰岛素分泌,可更快更有效地控制高血糖,健康教育和心理护理对血糖的稳定有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王雪琴 《中国基层医药》2012,19(10):1470-1471
目的 探讨甘精胰岛素联合瑞格列奈治疗2型糖尿病的疗效.方法 将110例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55例和对照组55例.两组患者均给予糖尿病教育、控制饮食、运动疗法等基础治疗,观察组睡前皮下注射甘精胰岛素,初始剂量为0.2U·kg-1·d-1,餐前口服瑞格列奈,3~6 m/d,分3次服用;对照组给予精蛋白生物合成人胰岛素注射液(预混30R),起始剂量0.4U·kg-1 ·d-1,疗程均为3个月.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空腹血糖( FPG)、餐后2h血糖(2h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胰岛素分泌指数(Homa-β)、血糖达标时间、低血糖事件.结果 两组治疗后FPG、2hPG、HbA1c、Homa-IR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均P<0.01),Homa-β均明显升高(均P<0.01);治疗后观察组HbA1c、Homa-IR均较对照组明显下降(t =2.786、3.449,均P<0.01),Homa-β较对照组明显升高(t=-4.833,P<0.01);观察组血糖达标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t =2.126,P<0.01);观察组未出现低血糖,对照组出现4例低血糖,观察组低血糖发生率低于对照组(x2 =4.151,P<0.05).结论 甘精胰岛素联合瑞格列奈能平稳降低血糖至正常水平,并保持血糖稳定,促进胰岛β细胞功能恢复,减轻胰岛素抵抗,减少胰岛素用量,降低不良反应发生,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妊娠期糖尿病(GDM)孕妇的新生儿血清胰岛素水平与出生体质量的关系。方法对38例GDM孕妇的新生儿进行血清胰岛素水平测定,与正常孕妇的新生儿相比较,进行血清胰岛素水平与出生体质量的相关性分析。结果观察组血清胰岛素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有显著差异,观察组血清胰岛素水平与出生体质量的相关系数为γ=0.558,P=0.007。结论GDM孕妇的新生儿生后3d血糖正常后仍存在高胰岛素血症,新生儿的体质量与高胰岛素血症呈显著相关性。  相似文献   

18.
胰岛素治疗高血压脑出血后应激性高血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非糖尿病高血压脑出血后应激性高血糖及胰岛素治疗对其预后的影响。方法:将收治的高血压脑出血应激性高血糖患者49例按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3-8分为重型组18例,9~15分为轻型组31例。两组患者随机分成胰岛素治疗组与对照组,观察治疗1个月。结果:GCS与血糖水平显著相关(P〈0.05)。用胰岛素治疗能降低重型组患者感染性并发症的发生率,改善重型患者的预后(P〈0.05)。结论:测定血糖有助于了解脑出血的严重程度、评估患者预后。胰岛素能改善重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采用胰岛素泵控制危重伴应激性高血糖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12例危重伴应激性高血糖患者随机分为胰岛素泵(CSII)组和每日多次皮下胰岛素注射(MDII)组各56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治疗,此外,分别加用CSII和MDII治疗,使血糖维持在6.1~8.3mmol/L。结果两组血糖达标时间、每日胰岛素用量、达标后血糖水平及住院时间比较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CSII组优于MDII组。CSII组低血糖发生率和病死率也明显低于MDII组(P〈0.01)。结论对危重伴应激性高血糖患者采用胰岛素泵治疗,能有效控制高血糖,降低病死率,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