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肝阻抗微分图对慢性肝病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利用肝阻抗微分图对605例正常肝脏和肝病进行观察。正常人肝阻抗容积图三峰型占65.30%、双峰型占34.7%;毒肝组除高房缩波22.6%与传肝组一样,多为低平波;肝硬化组除低平波外可见高舒张波46.2%;肝癌组主要为齿状波或水纹波。肝阻抗微分图正常组Z波(dz/dt)为1.2208Ω/秒,O波(dz/dt)0.3612Ω/秒;病理组均低于正常值,经均方差分析F=35.5151及11.6749,P<0.01,有显著差别。由于微分波波形稳定,各拐点清晰,测量分析准确,结合充盈指数和扩张指数则更能反映肝脏血液动力学变化。因此阻抗微分图对慢性肝病诊断、判断效果和预后有一定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
报告对31例盆瘀症患者手术前盆腔阻抗微分图的对比观察。手术前,31例盆腔阻抗微分图均异常,提示盆腔血流阻滞;手术证实为盆瘀症;术后复查,图型及图中指标均恢复正常。手术前后阻抗微分图各指标有显著性差异(P<0.001)。提示本方法对盆瘀症有一定辅助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 对六导联胸部阻抗微分图进行波形分析。方法 选择63例心功能正常成年人为受试者,按性别分为2组:男性组32例、女性组31例。采用由3个电流电极和12个电压电极构成的六导联同步检测六路胸部阻抗容积图,然后利用软件微分得到六导联的微分图。对各导联的基础阻抗(Z0)、波幅(C波、X波、O波)、Q-Z间期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各导联的微分波形态、Z0、C波幅度、Q-Z间期基本一致(P>0.05)。女性组Z0及C波、X波、O波的幅度均显著大于男性组(P<0.05),但女性组Q-Z间期显著小于男性组(P<0.001)。左侧导联(E1-E′1、E2-E′2、E3-E′3)的X波幅度大于右侧导联(E4-E′4、E5-E′5、E6-E′6),其中E1-E′1与E5-E′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导联的O波幅度差别较大,其中E1-E′1导联的O波幅度最大,而E4-E′4导联的最小,二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 六导联胸部阻抗微分图可为胸部阻抗图的波形重建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4.
重建心阻抗微分图的探讨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目的:对重建心阻抗微分图的基本波命名,探讨有关波幅和时间间期.方法:对180例正常成人重建心阻抗微分图的基本波进行归类分析,统计有关波幅和时间间期.结果:血管分量AO', PL', PR'有C波,X波和O波,C波为正向,X波为负向,O波有的为正,有的为负;心室分量LV', RV'有b波, C波, O波, b波为一正向小波,C波为负向,O波为正向;AO'分量的C波幅度最大,PL', PR'分量次之,LV', RV'分量最小;心室分量的Q-C间期大于血管分量的Q-C间期.结论:本研究可为重建心阻抗图的临床应用提供基础.  相似文献   

5.
目的:通过脑阻抗血流图的检查,对功能性头痛的脑血管舒缩功能、血流状态及血管弹性的情况作进一步的研究。方法:采用智能化脑血流图分析仪(阻抗法),对在神经科门诊及心理科门诊随机抽取的79例功能性头痛患者,及42例健康正常者进行坐位、白天脑阻抗血流图描记。结果:两侧波幅差两组比较无差异。血流入时间中年组无差异,青年组在额乳导联明显缩短。舒张指数中年组额乳导联升高;青年组明显升高,两组均有显著性意义。Ⅰ相指数中年组枕乳导联明显降低;青年组额乳导联明显升高,两组均有显著性意义。两组中女性患者明显增加。血管痉挛图形以三峰波型、双峰波型和混合波型为主,血管扩张图形以三峰波型伴低平波型及双峰波型伴低平波型为主。植物神经功能失调则显示为混合波型及波幅增高和波型不稳定。结论:长期功能性头痛能导致植物神经功能紊乱及身心疾病,而脑阻抗血流图是诊断功能性头痛的安全、有效、无创的良好手段。它可以更全面和更准确地分析左右两侧血管性能和血管容积情况。  相似文献   

6.
盆腔淤血症(简称盆淤症)是引起妇女腹部严重坠痛、腰疼、白带过多等病症之一。为了寻找客观的辅助诊断方法,我们于1981年3—11月应用BYF—15型核子动态功能仪,对妇科患者194例(其中盆淤症15例)进行了盆腔血流检测与描记,初步发现盆淤症具有高峰值型的图形特征,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六导联胸部阻抗图的波形和波幅.方法 用12个电压电极和3个电流电极组成的六导联方式测量63例正常健康成人的胸部阻抗容积图,按性别分组统计测量结果.结果 各导联阻抗波的基本形态相似,基础阻抗Z0、C波幅度△ZC基本一致(P>0.05);第1导联(E1-E1′)的V波幅度△ZV和比值V/C最大,而第4导联(E4-E4′)的最小,两者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第1导联(E1-E1′)的FT最小,而第5导联(E5-E5′)的最大,其中男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女性组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女性的Z0、△ZC均显著地高于男性(P<0.05).结论 六导联胸部阻抗图可为心阻抗图波形重建提供原始数据.  相似文献   

8.
<正> 本文用阻抗、导纳图的方法,探讨高血压病伴有或不伴有血粘度增高者(HPV、C),对心功能各项指标的影响,及阻抗、导纳微分图中C波(c dx/dt max、c dy/dt max)波型的特征和意义。资料与方法 1988年我们对45岁以上按WHO规定的高血压病Ⅱ期患者,同时检查血粘度及阻抗、导纳微分图。测得符合标准的HPV组37例,其中男30例,女7例,年龄45~81岁,平均60.8±7.5岁。C组32例,男27例,女5例,年龄45  相似文献   

9.
本文介绍专为检查颅外段椎动脉阻抗血流图的改进方法,以及对38名健康成年人(正常对照组)和23例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患病组)的检查结果。正常对照组两侧波幅值对比结果差异不显著(P>0.05)。正常对照组与患病组波幅值对比结果差异也不显著(P>0.05)。但是,两组目测参数的对比,差异很显著(P<0.01)。提示应对计量(指以均值计的波幅值)和计数(指目测后以百分数表示的波型和重搏波)两类参数进行综合分析,对正确诊断是必要的。转头试验的结果与病情轻重及患者合作程度有关。  相似文献   

10.
本文对30只家兔的心阻抗一阶和二阶微分图进行了分析,家兔一阶微分图中有A、C、O波和B点,二阶微分图中有a、c、o波和b、p、x、k、f点。但是家兔的b-p间期(快速射血期)比p-x间期(缓慢射血期)长,k-f间期(快速充盈期)比f-a间期(缓慢充盈期)长。结扎冠状动脉前降枝(中上1/3处)和注射垂体后叶素(0.5u/kg)后,阻抗法测定的心收缩间期和心舒间期指标均出现明显改变,结扎冠状动脉组更为显著。注射异丙基肾上腺素(2.5mg/kg)24小时后,仅有心舒间期指标出现异常。三种实验性急性心肌缺血均能使二阶微分图中的正向a波(a′)增大,注射垂体后叶素后10分钟,心电图ST段已复位,但增大的正向a波仍然存在,提示正向a波能够灵敏地反映心脏功能的异常改变。  相似文献   

11.
本文用心阻抗图及其微分波测定了肺心病28例的左心功能,并与正常人100名测定的结果相对照,结果发现心肌功能收缩指数在正常组与肺心病组间有非常显著的差异(P<0.01),24例肺心病患者的每搏输出量低于正常,由此表明肺心病除了右心病变外,还有不同程度的左心收缩力的减退。  相似文献   

12.
本文研究了完全性左或右束滞及活检证实为心肌病的阻抗微分波改变,并以正常100例为对照。结果表明前三组病人微分波形态改变发生率较高,LBBB为93%,RBBB81%,心肌病组86%,较正常组有明显差异(均P<0.001),其敏感性为93%,特异性为91%。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糖尿病病人下肢阻抗血流图变化。方法:用电脑多功能阻抗测试仪分别测试85例糖尿病病人及83例健康体查者的下肢阻抗务流图。结果:糖尿病病人下肢阻抗血流图各波幅均明显减低(P<0.01);流入容积速度明显降低(P<0.01);快速容积上升指数明显降低(P<0.01);双下肢S波差、C波差百分率明显高于正常组(P<0.01);其中发病≤5年患者下肢阻抗血流图其结果亦基本同上。结论:下肢阻抗血流图对糖尿病肢体血管病变早期诊断有重要辅助价值;以波幅指标最为敏感,是一种无创,快速的监测糖尿病肢体供血状况的辅助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4.
盆腔阻抗图(Cavum Pelvis Impe-dance)乃根据生物物理学在盆腔体表两极间通以无害的微弱高频电流,描记该部位电阻抗变化大小,间接地了解血流量的供应及血管的弹性;阻抗微分图(Diffe-rential Plethysmography)是将阻抗值(Z)对时间(t)求一阶导数(dz/dt),得出阻抗变化速率,推算血液瞬时流量情况及血管扩张速度,以间接了解盆腔血流动力学改变,来诊断盆腔循环功能、血液供应、病理变化的新的无创性检查方法。我院对1988年2月~1989年1月住院的中西  相似文献   

15.
韩清  王英华 《实用医技杂志》2005,12(20):3022-3023
目的:旨在探讨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技术对盆腔瘀血症的诊断价值。方法:对50例经盆腔静脉造影证实为盆腔瘀血症的患者,应用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技术观察其二维声像图、CDF I及PW特征,并与盆腔静脉造影做对比核实。结果:50例盆腔瘀血症患者声像图特征与盆腔静脉造影结果相符合。结论: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对盆腔瘀血症具有一定优越性。  相似文献   

16.
1986年上半年,在河南省省直机关知识分子体检中,采用上海脑电阻仪RG—2B型(标准电阻0.1欧姆),额一乳突导联,坐位检测脑血流图。笔者共统计了1545例,其中男1115例,女430例。其波形表现见图1—10。各种波型的临床怠义: 1、陡直波:表明血管弹性良好,管腔通畅,外周阻力小,血管紧张度和充盈度皆正常、为正常脑血流图。 2.三峰型及三蜂递减型:表明血管弹性尚好,血管充盈度正常,血管紧张度增加,为正常范围脑血流图。  相似文献   

17.
选择142例慢性盆腔痛妇女为研究对象,评价腹腔镜检查对慢性盆腔痛病因诊断的价值2。结果:临床检查发现本组中120例由5种妇科病因引起民(84.51%),6例精神因素(4.23%),16例病因不明(11.28%)。腹腔镜发现有130例由8种妇科病因引起(91.55%),5例外科因素(4.23%)2例精神因素(1.4%),5例病因不明(4.23%),盆腔痛最常见的病因为慢怀盆腔炎症(40.14%)和盆  相似文献   

18.
本文用肺阻抗微分波测定46例肺心病患者的肺动脉平均压(mPAP),肺动脉收缩压(PASP),肺动脉舒张压(PADP)并与32例正常人的肺劝脉压对照。发现肺心组与正常组,mPAP、PASP、PADP人有显著差异性。46例肺心病病人有43例符合肺动脉高压标准,对照组肺动脉压均在正常范围,肺阻抗微分波图的临床应用,为无创伤性估测肺动脉压提供了一种新方法,该法能直接反映血流情况,故其指标与肺动脉压相关性较  相似文献   

19.
用重建心阻抗图探讨O波形成的机制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目的:探讨胸部体表O波形成的机制. 方法:6对方片电极检测胸部体表阻抗变化,用波形重建获得重建心阻抗微分图,对比正常组和异常组的O波幅度,用阻抗变化叠加原理分析胸部体表O波形成的机制. 结果:胸部体表O波是重建心阻抗微分图的血管分量O波和心室分量O波叠加而成的;在心功能正常的情况下,体表O波以心室分量O波为主;在心功能不全的情况下,当血管分量O波大于心室分量O波时,体表O波中以血管分量O波为主. 结论:血管分量PL',PR'的O/C比值可以用于评价左室舒张功能.  相似文献   

20.
正常足月儿与HIE患儿脑干诱发电位的对比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正常足月儿与HIE患儿脑干诱发电位中波形、波幅及潜伏期的变化。方法对我院59例足月新生儿及56例HIE患儿的脑干诱发电位的波形、波幅及潜伏期进行对比研究。结果HIE患儿与正常足月儿组比较,脑干诱发电位的潜伏期和峰间期延长,出波率低、波形分化程度差和波幅显著下降,与正常足月儿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HIE患儿的脑干诱发电位在波形、波幅及潜伏期出现明显异常。因此,脑干诱发电位可作为诊断HIE的辅助检查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