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了解广州城乡地区学龄前儿童生长发育及营养状况变化趋势,确定儿童保健重点,提出干预措施。方法:对白云区2000~2004年各医院上报的托幼园(所)儿童体检记录采用WHO推荐的各年龄组的身高体重参考标准进行统计评价分析。结果:白云区1~6岁前后5年生长发育及营养状况发生变化,3~4岁组、5~6岁组,年龄别体重异常率分别由2.15%、3.05%下降到1.83%(P<0.05)、2.09%(P<0.01),年龄别身高异常率分别由2.60%、2.76%下降到2.06%(P<0.01)、2.32%(P<0.05)。身高别体重异常率分别由0.19%、0.17%上升到0.28%(P<0.01)、0.52%(P<0.01),各年龄组营养性缺铁性贫血检出率增加,1~2岁从3.47%上升到4.43%(P<0.05)。结论:白云区3~6岁组营养不良、低体重、发育迟缓发生率下降,营养状况得到改善,但有肥胖发展的趋势,各年龄组营养性缺铁性贫血检出率增加,加强营养管理及营养教育是预防学龄前儿童营养疾病发生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0~6岁儿童营养性缺铁性贫血调查结果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9年12月~2010年2月在我院进行体检检查的137例0~6岁儿童的临床资料,按照《小儿营养性缺铁性贫血病防治方案》的标准,用SPSS 12.0对血红蛋白进行统计分析其缺铁性贫血的情况,对检查出缺血性贫血的患儿给予促红细胞生成素和铁剂治疗。结果 137例儿童中有5例检测出缺铁性贫血,患病率为3.6%。其中0岁组和1岁组缺铁性贫血的比例最高,与其他各种有显著性差异,P>0.05。5例患儿经治疗后血红蛋白(Hb)、红细胞压积(HCT)、血清铁蛋白均较治疗前显著改善,P<0.05。结论该组儿童的整体营养状况良好,但仍存在一定的缺铁性贫血的患病率,应该加强科学指导,合理膳食。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北京市东城区2007-2011年间0~6岁散居儿童营养状况的变化趋势,发现儿童健康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以采取相应的措施改善儿童的营养状况。 方法 对东城区2007-2011年5年散居儿童健康状况进行分析,采用SPSS趋势χ2检验儿童营养状况指标随时间的变化趋势。结果 全区0~6岁散居儿童营养不良(低体重、发育迟缓、消瘦)的患病率由2007年的1.159%下降为2010年的0.479%,2011年略有回升;3~6岁儿童的患病率高于0~2岁儿童;呈现逐年下降的趋势(P<0.05)。儿童贫血患病情况以轻度贫血为主,发病率介于3.08%到6.09%之间;中度贫血患病率介于0.23%到0.53%之间。肥胖患病率为介于3.08%和3.89%之间;0~2岁儿童贫血、肥胖的患病率高于3~6岁儿童。儿童贫血、肥胖患病率未表现出逐年下降的趋势(P>0.05)。 结论1)全区儿童营养状况良好,儿童营养不良患病率呈下降趋势;2)应重点对0~2岁儿童进行肥胖和营养性贫血的干预,进行综合防治。  相似文献   

4.
甘肃省农村0~5岁儿童生长发育和营养状况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了解甘肃省农村0~5岁儿童的生长发育与营养状况,为制定相应的干预策略和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整群抽样方法 ,选取甘肃省农村1 215名儿童作为研究对象,测量其身高、体重,测定血红蛋白含量,用Z评分进行营养状况评价,并进行儿童常见病和家庭信息的问卷调查.结果 儿童身高、体重与WHO标准比较,2岁前低于WHO水平,3岁时两者相当,3岁后低于WHO水平.儿童贫血患病率为12.02%,各年龄组贫血患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岁以下儿童的贫血患病率较高;营养不良患病率为28.31%,不同性别和各月龄组之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甘肃省农村地区的儿童生长发育与营养状况不容乐观,应及早采取切实可行的干预措施.  相似文献   

5.
余忠红 《中国妇幼保健》2018,(23):5573-5576
目的分析德阳地区学龄前儿童缺铁性贫血的患病现状及其影响因素,为儿童缺铁性贫血的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取2016年1-12月在德阳市人民医院门诊体检的健康学龄前儿童1452例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儿童缺铁性贫血的筛查,并设置统一的问卷调查,分析学龄前儿童缺铁性贫血的影响因素。结果1452例受检儿童共检出儿童缺铁性贫血患儿120例,患病率为8.26%,其中6~12个月的患病率为13.76%,1~3岁的患病率为7.90%,4~6岁的患病率为4.38%,不同年龄儿童患病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6~12个月的幼儿是儿童缺铁性贫血的主要人群。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出生体质量、喂养的方式、消化功能、辅食添加时间、妊娠期贫血情况、父母亲的文化程度、家庭饮食习惯、铁制剂服用情况、家庭收入为学龄前儿童缺铁性贫血的影响因素(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出生低体质量、消化功能、添加辅食时间、妊娠期贫血、家庭饮食习惯为学龄前儿童缺铁性贫血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德阳地区学龄前儿童缺铁性贫血的主要影响因素为出生低体质量、消化功能、添加辅食时间、妊娠期贫血、家庭饮食习惯,在早期关注孕妇及胎儿的营养状况,适时添加辅食及合理搭配儿童的饮食结构,可起到预防儿童缺铁性贫血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1994年4月在本市前山地区对2293名0~6岁儿童进行了营养性贫血和HBsAg携带状况的调查.结果表明:贫血患病率为14.6%,其中0~2岁组儿童患病率17.6%;3~6岁组儿童患病率13.5%,差异有显著性(P<0.05).由此可见儿童营养性贫血的防治重点应放在婴幼儿期.因该阶段小儿正处在迅速生长发育期,铁需要量明显增加。而婴儿离开母体3~4个月后先天性储铁已经耗尽。如得不到有效的补充,很易引起营养性贫血发生.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该地区儿童营养性缺铁性贫血情况,分析贫血原因,为防治儿童贫血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该县38所幼儿园5260名儿童进行健康体检,血红蛋白测定。结果:5260名儿童中有783名贫血,贫血患病率为14·9%,其中轻度贫血775名,占贫血人数的99·0%,中度贫血8人,占贫血人数的1·0%,无重度贫血。结论:有效地防治缺铁性贫血,可提高儿童的身体健康和智力发育水平。  相似文献   

8.
北京市通州区1996~2006年儿童健康状况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1996~2006年11年间通州区0~6岁儿童健康状况,找出今后工作重点,制定相应措施。【方法】纵向分析通州区11年间全区散居和集体儿童大体检年报表资料。【结果】11年间通州区儿童的营养性缺铁性贫血、0~2岁儿童佝偻病、营养不良患病率逐年下降,集体儿童明显低于散居儿童;全区0~2岁儿童贫血患病率明显高于3~6岁组;肥胖儿患病率呈上升趋势并且集体高于散居。【结论】11年来本区儿童管理成效显著,0~2岁散居贫血患儿和肥胖儿管理是今后工作重点。  相似文献   

9.
目的 了解农村地区学龄前儿童缺铁性贫血患病情况及营养状况,为改善儿童的膳食营养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随机整群抽样法,选取定州留早镇0~6岁儿童865例,通过检测血红蛋白来评价贫血患病状况,血清白蛋白用于评价蛋白质的营养状况.结果 0~6岁儿童贫血患病率为10.74%~27.40%,波动范围较大,主要是0~1岁贫血率偏直,轻度营养不良3例,患病率为0.36%.各年龄组儿童血清白蛋白均值基本接近标准或高于标准.男、女童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0~2岁儿童贫血率偏高,蛋白质营养状况不佳.应尽早对相关人群及其家长进行营养干预.  相似文献   

10.
目的 了解阳泉市0至5岁儿童生长发育及营养状况,为进一步分析影响因素及制定相应的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方法,共调查阳泉市5个县区0至5岁儿童6 334名,男、女各分为19个年龄组,进行了体重、身长/高、胸围、头围、上臂围5个指标的测量,以及血红蛋白测定和佝偻病的评价等.结果 ①0至5岁小儿体格发育符合一般规律,与2005年中国9市城郊7岁以下正常儿童体格发育测量值比较,各月龄组婴幼儿平均身长/高、体重高于2005年9市儿童体格发育调查结果;②0至5岁儿童营养不良发生率为2.26%(其中城市为1.14%,农村为3.63%),低体重为1.47%,生长迟缓为2.23%,消瘦为2.49%;③儿童肥胖检出率为2.03%(其中城市为2.57%,农村为1.58%),低于我国城市儿童肥胖检出水平;④3岁以下小儿佝偻病的患病率为30.89%,与全国的患病水平基本一致.小儿贫血患病率为4.94%(其中城市为3.61%,农村为5.81%),低于其它地区.结论 目前全市0至5岁儿童生长发育符合一般规律,生长发育水平有逐渐增加的趋势;小儿的营养状况基本良好,但农村儿童的营养状况比城市儿童较差;小儿佝偻病患病率与全国水平基本一致,贫血患病率低于其它地区.  相似文献   

11.
5260名儿童贫血情况调查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该地区儿童营养性缺铁性贫血情况,分析贫血原因,为防治儿童贫血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该县38所幼儿园5260名儿童进行健康体检,血红蛋白测定。结果:5260名儿童中有783名贫血,贫血患病率为14·9%,其中轻度贫血775名,占贫血人数的99·0%,中度贫血8人,占贫血人数的1·0%,无重度贫血。结论:有效地防治缺铁性贫血,可提高儿童的身体健康和智力发育水平。  相似文献   

12.
系统评价2000-2020年中国0~14岁儿童缺铁性贫血(iron deficiency anemia,IDA)的流行现状,为中国儿童IDA的防治提供依据.方法 通过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维普、万方、PubMed、Embase、Web of Science数据库,收集2000年1月1日至2020年4月29日公开发表的关于中国0~14岁儿童缺铁性贫血的横断面研究.中文检索词包括缺铁性贫血、儿童、小儿、患病率、现况,英文检索词包括Anemia、iron-deficiency vchild、children、epi-demiology、cross-sectional studies、China、Chinese等,并追溯参考文献以补充相关文献.由2位研究者独立进行文献筛选、方法学评价和资料提取,应用Stata 13.0软件对结果进行数据合并估算患病率,利用Q检验和I2值评价研究异质性,Begg及Egger检验评价发表偏倚.结果 共纳入60篇文献122 771例儿童,其中患病儿童28 693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2000-2020年中国0~14岁儿童总患病率为19.9%,女童患病率(18.7%)高于男童(16.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婴儿期患病率最高(30.3%),其次为幼儿期(16.7%);2006-2010年儿童患病率最高(22.6%),但近年来儿童缺铁性贫血患病率较前下降,2011-2015年为21.9%,2016-2020年降至16.8%;88.7%的患病儿童表现为轻度贫血,仅11.3%表现为中重度;西北、西南地区儿童患病率最高,分别为31.9%,28.3%,华东、华南及东北发病率相对较低,分别为13.1%,14.0%,16.6%;农村儿童患病率(25.6%)远高于城市儿童(9.1%),尤以西部农村地区表现明显.结论 2000-2020年中国0~14岁儿童缺铁性贫血患病率仍较高且地区间差异显著,应继续重视婴幼儿及贫困地区儿童缺铁性贫血防治工作.  相似文献   

13.
西藏农村3岁以下儿童营养状况及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了解西藏自治区农村地区3岁以下儿童营养状况.为改善西藏自治区儿童营养状况提出合理化建议.方法 采用人口比例抽样法获得调查对象.自行设计调查问卷,对6个地区15个项目县72个乡镇的1513名儿童母亲进行面对面问卷调查.以年龄别身高Z评分(HAZ)、年龄别体重Z评分(WAZ)和身高别体重Z评分(WHZ)作为儿童营养状况的评价指标.结果 项目地区儿童生长迟缓(HAZ<-2)、低体重(WAZ<-2)和消瘦(WHZ<-2)的患病率分别为33.9%,16.5%和3.4%.不同地区及性别儿童营养不良患病率不同.男童低体重患病率明显高于女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在海拔4500m以上,生长迟缓和低体重的患病率分别达36.5%和19.1%.结论 西藏农村地区3岁以下儿童营养状况不容乐观,应根据影响儿童营养状况的相关因素采取干预措施.改善儿童营养状况,降低各种营养不良患病率.  相似文献   

14.
目的 了解北京市西城区2006-2012年散居儿童健康状况变化趋势。 方法 利用系统体检,对0~6岁儿童进行身高、体重测量和血红蛋白的检测,采用WHO推荐的儿童体重和身高评价标准进行评价,对7年间散居儿童健康状况进行分析。结果 近7年来全区0~6岁散居儿童营养不良患病率基本持平。<3岁儿童的肥胖检出率有逐年增高的趋势,自2008年开始<3岁儿童的肥胖检出率明显高于3~6岁儿童。全区0~6岁儿童营养性贫血患病率有逐年增高趋势,<3岁儿童贫血患病率明显高于3~6岁儿童。 结论应将预防和控制儿童营养性贫血纳入儿童保健的重点,加强<3岁贫血儿童的营养监测管理,预防儿童肥胖应从婴幼儿抓起。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36岁儿童营养性混合性贫血的主要原因及其对儿童生长发育的影响,提出相应的防治措施。方法:随机抽样测量36岁儿童的身高、体重及测定其血红蛋白浓度。结果:儿童身高、体重测量值在均值减12个标准差的人数明显增多,贫血患病率为40.3%,其中轻、中及重度贫血者分别占86.0%、13.8%和0.2%。结论:营养性混合性贫血的主要原因是儿重饮食不均衡,对儿童的生长发育及健康素质有明显影响,应引起社会、学校及家长的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16.
目的 了解济南市药山社区婴幼儿缺铁性贫血现状,探讨影响济南市儿童缺铁性贫血的影响因素,促进小儿健康成长.方法 对2007年10月至2010年12月来山东黄河医院儿保门诊健康查体的1 094例4个月至3岁健康足月婴幼儿进行研究,查末梢血血常规,分析各年龄段贫血患病率,进一步分析贫血与6个月内喂养方式、母亲文化程度、喂养习惯与缺铁性贫血的关系.结果 药山社区4个月至3岁婴幼儿缺铁性贫血总患病率为37.9%(415/1 094),其中轻度贫血占88.2%(366/415),中度贫血占11.8%(49/415).贫血的患病率与月龄、母亲文化程度、6个月内喂养方式、是否合理添加辅食有关,6个月~<12月婴儿患病率明显高于其他组(χ2=14.95~31.93,P<0.01);母亲文化程度高者贫血的患病率低(χ2=10.86~47.02,P<0.01);人工喂养者的患病率明显高于母乳和混合喂养者(χ2=15.26~23.38,P<0.01);合理添加辅食者贫血的患病率明显下降(χ2=31.18,P<0.01).结论 药山社区婴幼儿贫血总患病率仍较高,贫血现状不容乐观,应采取有效措施大力改善婴幼儿营养性缺铁性贫血.  相似文献   

17.
为进一步了解营养性缺铁性贫血与细胞免疫功能的关系,本文测定了44名营养性缺铁性贫血(IDA)婴幼儿的T—淋巴细胞亚群的阳性细胞百分数,并选择了28名健康幼儿为对照组(C组).结果显示缺铁性贫血组(IDA)的CD_3~+%和CD_4~+%较正常对照组明显降低(P<0.01).且与血红蛋白的水平呈显著的正相关(r_1=0.6427,r_2=0.5974 P<0.005);CD_3~+%在正常对照组和缺铁性贫血组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缺铁性贫血组的CD_4/CD_3比值较正常对照组明显降低,但与血红蛋白的水平无关.提示营养性缺铁贫血的细胞免疫功能低下与CD_3~+%和CD_4~+%降低有关,也是营养性缺铁性贫血易患各种感染性疾病的重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8.
目的评价贵州省4个贫困农村3岁儿童营养状况,为改善该地区儿童营养状况提供依据。方法采用人口比例抽样法,于2005年对贵州省4县1256户有3岁儿童的家庭进行问卷调查,以儿童身高和体重作为儿童营养状况的评价指标。结果该地区3岁以下儿童生长迟缓[年龄别身高Z值(HAZ)-2],低体重[年龄别体重Z值(WAZ)-2]和消瘦[身高别体重Z值(WHZ)-2]的患病率分别为29.9%,19.6%和9.0%,男童生长迟缓率(32.2%)高于女童(26.0%);在月龄上,18~24月龄生长迟缓率最高(39.5%),低体重率以15~18月龄最高(26.8%),消瘦率以12~15月龄最高(12.8%);不同民族间患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各县间患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3岁儿童营养状况存在问题,普及科学喂养知识,增加高蛋白摄入,有助于改善儿童营养状况。  相似文献   

19.
饶兴妹 《工企医刊》2011,24(6):78-80
目的 针对0-3岁的小儿,轻度营养性缺铁性贫血者,及时给予喂养指导干预,预防小儿营养性缺铁性贫血的进一步发生,确保儿童健康成长.方法 在2009年一2010年我院儿童保健门诊期间,0-3岁的小儿体检建卡人数为995人,选择轻度贫血者,血红蛋白120g/L-90g/L的小儿105例,进行喂养指导与观察.轻度贫血者:对于全...  相似文献   

20.
目的了解义乌市0~17岁儿童青少年的营养状况,为制定营养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多阶段分层随机抽样方法抽取义乌市0~17岁儿童青少年为调查对象,通过问卷调查、体格检查和实验室检测对相关营养指标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本次调查实际抽取儿童青少年567名,共获得559份有效数据。0~5岁儿童中,年龄别体重Z评分(WAZ)、年龄别身高Z评分(HAZ)和年龄别体质指数Z评分(BAZ)-1分的比例分别为11.23%、17.52%和8.03%;生长发育迟缓和超重率分别为4.02%和6.57%;贫血患病率为16.42%。6~17岁儿童青少年中,消瘦、超重和肥胖率分别为5.84%、12.03%和6.87%;贫血患病率为6.19%;血清锌和铁蛋白正常的比例分别为94.27%和95.34%;维生素A存在缺乏高风险的占22.58%;维生素D缺乏和不足的分别占28.67%和23.66%。结论义乌市0~5岁儿童的主要营养问题是超重和贫血;6~17岁儿童青少年的主要营养问题是超重/肥胖、贫血和维生素D缺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