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建立三种滇产"白及"的鉴别方法,保障白及药材质量。方法采用性状鉴别、显微鉴别和薄层鉴别方法对滇产"白及"的生药学特征进行研究。结果白及、小白及、黄花白及三种习用药材在药材性状、显微特征具有很高的相似性,主要区别在于小白及无淀粉粒,白及的淀粉粒有复粒,黄花白及淀粉粒无复粒,薄层色谱分析结果提示三种药材具有相似或相同的化学成分。结论滇产"白及"类药材民间习用有其合理性,应对其安全性、药效等进行深入研究,使其使用合法化。本研究建立了一套利用显微鉴别三种滇产"白及"的方法,可有效应用于相关药材的鉴定研究。  相似文献   

2.
基于ITS2序列鉴定白及与其伪品小白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通过分析白及与小白及的ITS2条形码序列,鉴定白及与其伪品小白及。方法:以采集自云南、湖北、贵州、湖南、四川的38份白及和小白及叶片为实验材料,提取其总DNA,并 PCR 扩增其ITS2序列,对序列进行双向测序,并从GenBank上下载2个物种共8条ITS2序列,用MAGA5.0进行序列分析,计算种内、种间遗传距离,构建邻接树。结果:白及与小白及的ITS2序列全长均为259 bp,种间有14个变异位点;ITS2序列种内最大遗传距离0.008,种间最小遗传距离0.040。由所构建的系统聚类树可以看出,不同来源的白及与小白及的样本均分别聚为一支,两者明显分开。结论:利用ITS2序列可快速准确地鉴别白及与小白及。  相似文献   

3.
青蒿素的组织化学定位及其含量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朱卫平  盛孝邦 《中草药》2003,34(9):852-854
目的 确定青蒿素储存部位并为高青蒿素含量黄花蒿植株筛选提供选择指标。方法 应用组织化学方法确定青蒿素的储存结构,应用统计学方法确定储存结构腺毛状分泌腺密度与青蒿素含量的相关性。结果 青蒿素储存于腺毛状分泌腺(BGT)和T-型网状分泌腺(NTFT)中,在叶中腺毛状分泌腺的密度与青蒿素含量正相关。结论 腺毛状分泌腺密度可作为高青蒿素含量黄花蒿育种筛选指标。  相似文献   

4.
白及属药用植物的资源分布及繁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任风鸣  刘艳  李滢  杨天建  韩凤  宋经元 《中草药》2016,47(24):4478-4487
白及属药源植物丰富,该属植物兼具多种用途,且已极度濒危。通过对白及属药用植物的来源进行梳理,并对其药材常见混伪品进行比较鉴别,详细描述了该属植物不同空间尺度上的自然生境,收集整理其地理分布信息,探讨进行人工栽培适宜的土壤、气候及地理条件。重点对白及属植物的人工繁育技术进行系统总结和展望,基于白及属繁育系统特征及繁殖特性,认为种子无菌萌发是较为适宜的繁育手段,而新一代种子直播萌发技术的出现和栽培关键技术的突破,将大大提高白及属植物的繁育效率,从而转变资源供给方式。制定更具针对性的保护策略,加快人工繁育关键技术研究,以及加强资源和繁育的基础研究,将有助于提高保护和利用效率,对于白及属药用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程铭恩  王德群 《中国中药杂志》2013,38(13):2068-2072
目的: 研究5种黄精属植物黄精Polygonatum sibiricum、多花黄精P. cytonema、长梗黄精P. filipes、湖北黄精 P. zanlanscianense和玉竹P. odoratum的显微结构及组织化学定位。 方法: 运用荧光显微镜观察维管束的类型,运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晶体的形态,运用组织化学开展多糖、皂苷与挥发性成分的定位研究。 结果: 黄精属植物的维管束结构类型主要有外韧型、不完全周木型和周木型3类,种间导管分子排列疏密有区别。扫描电镜下,黏液细胞内的针晶束形似柱晶束。黄精属植物根状茎中,多糖类物质多分布于黏液细胞中,皂苷类和挥发油类物质多分布在黏液细胞以外的基本组织中。 结论: 黄精属植物根状茎中维管束类型和导管的排列状态特征可以作为种间鉴别的重要依据;多糖与皂苷类化合物的分布于不同的细胞组织。  相似文献   

6.
赵爽  黄春球  杨耀文  周敏  钱子刚  李明静 《中草药》2012,43(10):2036-2039
目的 建立黄花白及的SCAR标记,为黄花白及的分子鉴定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用随机引物进行随机扩增多态性DNA (random amplified polymorphic DNA,RAPD)标记筛选,获得特异的RAPD标记条带,经回收、克隆、测序后,根据RAPD标记条带的两端序列设计特异引物进行常规PCR反应,以获得序列特征化扩增区(sequence characterizedamplified region,SCAR)标记.结果 利用50对随机引物筛选得到黄花白及的一条896 bp的特异片段,可以区别于小白及、独叶白芨和白及.该序列设计特异引物后,经过多次重复试验,该RAPD标记的特异片段已成功转化为SCAR标记.结论 建立的SCAR标记条带清晰明亮,结果稳定,可作为黄花白及分子鉴定的依据.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电子鼻技术应用于白及及其近似饮片快速辨识的可行性。方法:收集134批白及及其近似饮片(白及45批、天麻30批、玉竹30批、黄花白及29批)作为待测样品,使用PEN3型电子鼻采集样品嗅觉感官数据作为自变量X,基于2020年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和地方标准的鉴别结果,以及各饮片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指纹图谱和原始采购信息,获得辨识模型的标杆数据Y,分别采用主成分分析-判别分析(PCA-DA)、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PLS-DA)、最小二乘法-支持向量机(LS-SVM)及K-最近邻(KNN)4种化学计量学方法建立45批白及与89批非白及的二分类辨识模型和上述4种饮片的四分类辨识模型Y=F(X)。结果:经留一法交互验证,在二分类辨识中,上述4种模型分类正判率分别为97.01%、97.01%、98.51%和97.01%;在四分类辨识中,这4种模型分类正判率分别为97.76%、89.55%、98.51%和97.01%。二分类和四分类辨识模型的最高正判率均可达到98.51%,且均以LS-SVM算法为最优,最优核函数分别选择径向基核函数和线性核函数。最优模型判别结果良好,没有未分类样...  相似文献   

8.
目的建立UPLC-MS/MS法同时测定三七总皂苷中10种皂苷成分的分析方法,并研究白及多糖对三七总皂苷各成分药动学参数的影响。方法大鼠分为三七总皂苷组(P组)、三七总皂苷配伍白及多糖组(BP组),分别ig给药,UPLC-MS/MS法测定10种皂苷单体成分的血药浓度,DAS软件计算各成分药动学参数。结果分析方法符合生物样品测定要求。与P组相比,BP组人参皂苷Rb1的AUC显著降低(P0.01),三七皂苷R1及人参皂苷Rd、Rg1、Rf、CK、Rc、Rh1、Rg2、Rg3的AUC有所降低,但无显著性差异。10种成分总AUC为P组BP组,差异显著(P0.01)。与P组相比,BP组人参皂苷Rg1的Cmax降低(P0.05)。且BP组各成分的tmax普遍延迟,其中人参皂苷Rg1、Rb1、Rf显著延迟(P0.01),人参皂苷Rg2和三七皂苷R1延迟(P0.05)。结论所建立的UPLC-MS/MS分析方法适于10种皂苷成分在生物样品中的测定;配伍白及多糖可降低三七总皂苷的血药浓度,减少AUC暴露,延长tmax,说明白及多糖可能增加了三七总皂苷在胃肠道的暴露水平,从而增加作用于胃肠道的药效。  相似文献   

9.
欧阳明安  杨崇仁  汪汉卿 《中草药》1999,30(12):881-887
中药黄花远志 Polygala arillata Buch.-Ham.远志科远志属植物,为落叶灌木或小乔木,分布于西南、华东、陕西、湖北等地。其根具有祛风除湿,补虚消肿,调经活血等功效。我们对采自云南省文山县黄花远志的皂苷成分进行了研究,从甲醇提取物中分得7个单体三萜皂昔,经波谱和文献分析确定了它们的结构,其中有 6个新三萜皂苷并命名为arilloside A~F。  相似文献   

10.
张玉珠 《中医药学刊》2005,23(1):162-163,166
目的:通过不同条件提取黄花败酱中皂苷,初步筛选确定败酱皂苷的最佳提取工艺条件。方法:正交试验法,采用L9(3^4)正交表,考察溶媒用量,乙醇浓度,提取次数三因素对败酱皂苷提取效率和纯度的影响。结果:初步确定出最佳提取工艺方法,即7倍量60%乙醇提取3次。结论:乙醇浓度提取次数二因素对皂苷的回收率均有显著性影响,溶媒用量对皂苷的回收率没有显著性影响。方法合理,最优工艺可信可靠。  相似文献   

11.
介绍药用植物百合甾体皂苷类成分及药理作用研究进展,为百合合理开发提供参考.查阅国内外相关资料并对重点是对百合中甾体皂苷成分的结构相关信息进行全面详尽的归纳和整理.目前为止,已发现的甾体皂苷类化学成分主要有47种.药理研究表明,甾体皂苷具有抗抑郁、抗氧化、抗炎和抗肿瘤等作用.从文献来看,百合甾体皂苷的研究主要在有效部位的抗抑郁、抗炎、抗氧化和胃肠道作用等方面,对其单体药理研究及毒性研究较少,建议加强百合甾体皂苷的急毒研究,为其安全有效用药提供有意义的参考.  相似文献   

12.
宋平顺  王勤忠 《中药材》1997,20(2):100-104
悬钩子属Rubus古今若干药用植物的本草学研究,澄清了古代所说的“覆盆子”应为今之插田泡R.coreanus(Korean raspberry),“蓬(艹田田田木)”即今之局梁泡R.lambertianus(Lambert respberry),并就开发利用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3.
药用黄连的原植物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作者通过对全国商品黄连主产区及野生黄连的调查研究、标本采集、分类整理,确定我国药用黄连的原植物有8个种、2个变种,其中发现2个新种及一个新变种;编制了黄连属植物分种检索表;并对各种黄连根茎厚壁细胞的有无及存在部位以及生长环境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4.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structural features of vegetative organs, the location of alkaloids and saponins, and the contents of sipeimine-3??-D-glucoside, sipeimine and peiminine to clarify the similarities and differences in the bulbs of medicinal plants of Fritillaria from Xinjiang. METHODS Anatomy, histochemistry and phytochemistry approaches were used. RESULTS All the bulbs consisted of epidermis, parenchyma cells and closed collateral vascular bundles. The basic structure of bulbs was similar to medicinal plants of Fritillaria, but no feature could characterize the species. The histochemical test revealed that alkaloids and saponins were present in the bulbs, but the intensity and parts of histochemical reaction differed among different medicinal plants. The alkaloids existed in the parenchyma cells and vascular bundle of bulbs, while the saponins were present in the epidermis and parenchyma cells surrounded vascular bundle of bulbs. The phytochemical analysis revealed that sipeimine-3??-D-glucoside, sipeimine and peiminine were commonly present in the bulbs of F. verticillata, F. tortifolia, F. verticillata var.albidoflora and F. yuminensis, and the content of peiminine was higher than those of sipeimine-3??-D-glucoside and sipeimine except F. yuminensis. Peiminine was absent in the bulbs of F. walujewii and F. pallidiflora. CONCLUSION When choosing the species of Fritillaria, the fact that parenchyma cells have a large percentage and the total number of vessel is high in the bulbs of the medicinal plants should be fully considered. Data obtained in this research can be used to help identify and standardize the plant material and improve the output and quality of medicinal plants of Fritillaria from Xinjiang.  相似文献   

15.
3种广西钩藤属药用植物的RAPD多态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运用随机扩增多态性技术探索广西钩藤属药用植物的遗传多态性,为其种质鉴定提供依据。方法采用优化的试剂盒提取法提取大叶钩藤、白钩藤、毛钩藤3种植物的总DNA。用经过筛选的18条10个碱基的随机引物进行PCR扩增。结果优化后的试剂盒提取法可有效获取3种钩藤属植物的基因组DNA,18条随机引物扩增得到条带共260条,其中多态性条带231条,多态率达到88.9%,扩增效果好。按UPGMA法进行聚类分析,计算其遗传相似系数,结果显示,5份钩藤供试材料聚为3类。结论 3种广西钩藤属药用植物的聚类结果与其种和地理区域远近一致,与形态学观察可能存在差异。所得RAPD标记可用于钩藤属药用植物的多态性研究,并为今后开发遗传鉴定的分子标记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6.
羊栖菜药用价值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许忠能  王朝晖  孙立 《中草药》2000,31(11):876-878
归纳羊栖菜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的研究进展,并介绍近年来羊栖菜在临床上的应用实例,为进一步研究与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云南三种黄芪属药用植物的生药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对三种云南黄芪属药用植物弯齿黄芪、异长齿黄芪、长果颈黄芪进行系统的生药学研究,为其鉴别及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来源鉴定、性状鉴定、显微及理化鉴定的方法确定植物样品的生药学特征.结果 三种黄芪属植物在性状和显微特征与正品黄芪有较大差异,同时三种植物样品间在横切片特征、理化鉴定结果方面也有一定的差异.结论 实验结果可为该生药的鉴定、质量标准的制订和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8.
壮药战骨综合研究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战骨是广西地道中药材.文章综合分析了战骨植物形态、生态与分布、化学成分、药理作用、临床应用和提取工艺等研究现状,为进一步研究和开发战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药用植物来源的新药研发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植物来源的天然产物药物在癌症、艾滋病和疟疾等疾病的治疗中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对热带雨林中的植物进行广泛的活性筛选,以及从可食用植物中提取起保健作用的活性成分是当前的研究热点。目前,植物来源的新药开发研究在材料的选择、高通量活性筛选以及活性成分的分离制备等方面正面临许多严峻的挑战。  相似文献   

20.
三萜皂苷是药用植物中一种重要的次生代谢物,而四环三萜皂苷作为其中的主要一大类,具有极 高的药用价值及市场需求,但目前对其研究尚未有系统性论述,因此阐明药用植物四环三萜皂苷的生物合成途 径及代谢调控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与广阔的应用前景。本文主要对药用植物四环三萜皂苷生物合成途径及代 谢调控等方面展开论述,重点介绍了以达玛烷型为主的几类四环三萜皂苷的代谢合成途径以及利用基因工程 等技术手段对其进行遗传改良等方面的研究进展,为进一步了解药用植物皂苷次生代谢框架、准确定位次生代 谢及其关键酶、推动药用植物资源可持续利用等方面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