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目的分析持续腰大池引流治疗颈椎肿瘤术后脑脊液漏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征医骨肿瘤科2013年7月—2015年12月收治的接受颈椎肿瘤手术的264例患者资料(术后转至上海开元骨科医院继续治疗),其中颈椎肿瘤术后发生脑脊液漏并行持续腰大池引流的患者47例。24例患者因积极一般治疗后症状无明显缓解、13例伤口渗液明显、2例疑似合并颅内感染、8例2周的一般治疗后引流量仍较大而分别选择行腰大池引流。记录置管时间及引流时间,观察伤口愈合情况。结果所有患者经持续腰大池引流治疗后均获痊愈。持续引流7~43 d,平均13.8 d,腰大池置管时间为1~19 d,平均7.1 d。随访中有2例出现脑脊液囊肿,给予患者局部穿刺引流并局部加压包扎后治愈,其余无严重并发症。结论颈椎肿瘤术后脑脊液漏患者行持续腰大池引流治疗能有效控制患者不适症状,有助于伤口愈合,可预防和治疗颅内感染等,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腰大池置管持续引流治疗脊柱术后脑脊液漏的疗效。方法:2003年3月~2010年7月在我科行脊柱手术的患者共982例,术后出现脑脊液漏45例,其中26例行腰大池置管持续引流。23例为单纯脑脊液漏,采用腰大池置管持续引流;2例脑脊液漏合并颅内感染,行腰大池置管持续引流加鞘内注射抗生素;1例脑脊液漏合并颅内感染及伤口深部感染,行腰大池置管持续引流加鞘内注射抗生素,同时行伤口深部病灶清除冲洗引流。结果:26例患者均痊愈出院,腰大池置管时间平均为7.2d。无一例出现脑脊液漏复发、颅内感染和伤口感染等并发症。23例单纯脑脊液漏患者中,22例在行腰大池引流2d后脑脊液漏停止,1例在引流5d后脑脊液漏停止,腰大池置管时间平均为6.7d;2例脑脊液漏合并颅内感染患者,均在引流2d后脑脊液漏停止,腰大池置管时间均为9d;1例脑脊液漏合并颅内感染及伤口深部感染患者,经腰大池置管持续引流、鞘内注射抗生素及伤口深部病灶清除冲洗引流综合治疗14d后痊愈。结论:腰大池置管持续引流治疗脊柱术后脑脊液漏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腰大池置管持续引流治疗胸椎黄韧带骨化术后脑脊液漏的效果。方法2003年3月~2011年3月对15例胸椎黄韧带骨化术后脑脊液漏应用一次性颅脑外引流器从L3-4椎间隙行硬膜外穿刺,置管于蛛网膜下腔引流脑脊液。结果切口引流时间2~8d,平均4d;腰大池置管时间3~10d,平均6d。15例术后随访6个月,无一例出现脑脊液复发、切口感染和颅内感染并发症。结论腰大池置管持续引流治疗胸椎黄韧带骨化术后脑脊液漏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腰大池置管持续引流对治疗颅内感染及脑脊液漏患者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06年1月至2010年12月术后并发颅内感染患者89例,均行腰大池置管持续引流,综合临床症状、体征和脑脊液的转归情况进行评估。结果腰大池置管持续引流临床有效率为91%,平均疗程为6.9天。结论腰大池置管持续引流对术后颅内感染疗效确切,另可配合鞘内给药,安全性好,效果明显,值得推荐。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腰大池置管引流对开颅术后脑脊液切口漏合并颅内感染的治疗效果。方法对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2008年1月至2015年1月期间36例经腰大池置管引流治疗的开颅术后脑脊液切口漏合并颅内感染患者的临床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33例患者完全治愈出院,平均带管时间为9.2天,随访1~6月无复发;1例并发重症肺部感染放弃治疗自动出院;2例死于颅内鲍曼不动杆菌感染。结论在全身应用抗生素的前提下,腰大池置管引流是治疗开颅术后脑脊液切口漏合并颅内感染的一种操作简便、安全、有效的方法,能减少患者的痛苦与不便,值得在临床工作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持续腰大池闭式引流术治疗外伤性难治性脑脊液漏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1月至2013年3月,经持续腰大池闭式引流治疗的33例难治性脑脊液漏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31例(93.9%)患者脑脊液漏完全治愈,平均带管时间为8天,无死亡及严重并发症,其中2例合并颅内感染,经静脉用药后治愈;4例因堵管重新置管;1例引流管置入段脱落,予重新置管;1例因过度引流出现脑内出血及气颅,经保守治疗后治愈。2例(6.1%)因脑脊液漏反复而行手术修补。结论应用持续腰大池闭式引流术治疗难治性脑脊液漏是一种简便、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腰大池脑脊液持续引流术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的护理方法及效果。方法对32例接受腰大池脑脊液持续引流治疗的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给予健康教育、病情观察、并发症的预防及管道管理等措施。结果 32例患者血性脑脊液消失时间4~11 d,平均6.1 d。引流管置管时间为5~13 d,平均7.5 d。引流后头痛、意识障碍等明显改善或消失。术后颅内感染1例(3.1%),经抗生素治疗后痊愈,未发生脑脊液漏等并发症。住院时间9~16 d,平均13.8 d。结论对接受腰大池脑脊液持续引流的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治疗期间精心实施系统化护理,能提高引流效果,降低并发症发生率,缩短康复时间。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ossification of posterior longitudinal ligament,OPLL)患者经颈椎前路手术并发脑脊液漏的处理方法及临床疗效。方法:2008年1月~2012年1月,采用颈前路后纵韧带骨化切除术治疗颈椎OPLL患者126例,男89例,女37例;年龄46~72岁,平均61岁;病程3d~7年,平均4.2年。骨化物在矢状面上范围涉及1~3个椎体。术中发现11例患者合并硬脊膜骨化,其中7例术中发生硬脊膜破损(4例为硬脊膜撕裂,3例形成硬脊膜缺损);115例未合并硬脊膜骨化患者中,4例发生硬脊膜撕裂。术中均采用明胶海绵覆盖及生物蛋白胶封堵,术后采用常压引流、卧床休息、预防感染及营养支持等方法综合处理,观察患者脑脊液漏情况及转归。结果:11例术中硬脊膜破损的患者术后均发生脑脊液漏,脑脊液漏发生率为8.7%(11/126),其中合并硬脊膜骨化患者术后脑脊液漏发生率为63.6%(7/11),未合并硬脊膜骨化患者术后脑脊液漏发生率为0.03%(4/11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经综合处理后,3例于术后3~5d内痊愈;8例患者切口愈合拔管后形成间隙性脑脊液囊肿,经反复穿刺抽吸、颈部环形加压包扎治疗,均于术后14~30d内痊愈,其中1例合并颅内感染,经腰大池置管持续引流加鞘内注射抗生素治疗痊愈。11例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为1~36个月,平均12.8个月,无神经症状加重及持续性头痛等后遗症发生,术后平均神经功能改善率为51.2%。结论:颈椎OPLL患者行颈前路手术术中易发生硬脊膜损伤,术中一期修复极为困难,术后脑脊液漏发生率高,应采取综合措施处理,以获痊愈。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腰大池持续引流治疗开颅术后颅内感染合并脑脊液漏的可行性。方法:将开颅术后合并颅内感染脑脊液漏患者12例随机分为二组,治疗组6例常规抗感染、降颅压、切口外局部换药等综合治疗的同时,行腰大池置管持续引流,同时经引流管鞘内抗生素治疗;对照组6例,常规抗感染、降颅压、切口局部换药等综合治疗。结果:对照组6例病人全部死亡,治疗组6例脑脊液漏全部缓解,死亡1例,治愈5例。结论:腰大池持续引流术有助于降低颅内压,促进切口愈合,配合局部抗生素使用,有助于颅内感染的控制  相似文献   

10.
颈椎手术并发脑脊液漏的处理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颈椎手术并发脑脊液漏(CSFL)的处理方法及其疗效。方法 对11例颈椎手术并发CSFL的患者,后路手术采用自体筋膜修补2例,前路手术采用自体筋膜明胶海绵堵塞9例,手术后仍存在CSFL患者采取去枕头高足低位、延长脱水剂应用时间、行腰穿蛛网膜下腔引流。结果 2例后路手术CSFL患者修补成功。9例前路行硬膜堵塞患者4例仍有CSFL,行腰穿蛛网膜下腔引流,切口引流或漏出0—3d停止.切口在引流后7d拆线均愈合。结论 CSFL术中采用修补或堵塞硬膜破口术后采用头高足低位、延长脱水剂应用时间可减少手术后CSFL的发生;术后持续腰穿蛛网膜下腔引流,能有效终止切口内CSFL,有利于切口愈合,避免感染发生。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人工硬膜覆盖硬膜囊漏口治疗脊柱后路手术中脑脊液漏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海军军医大学长征医院2016年1月—2018年12月脊柱后路手术中发生脑脊液漏的101例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案分为对照组(n=56,术中采用明胶海绵覆盖硬膜囊漏口)和试验组(n=45,术中采用可吸收人工硬膜覆盖硬膜囊漏口).观察2...  相似文献   

12.
BackgroundCerebrospinal fluid (CSF) leakage occurs in patients who undergo dural repair using artificial dura mater. This study aimed to determine if perioperative lumbar subarachnoid drainage could reduce the incidence of postoperative CSF leakage in cases of dural repair using artificial dura mater.MethodsWe retrospectively analyzed 84 patients (41 men, 43 women; mean age, 52.2 ± 20.1 years) who underwent intradural spinal cord tumor resection and dural repair using artificial dura mater. These patients were divided according to whether they underwent perioperative lumbar subarachnoid drainage (39 patients: D group) or had no drainage (45 patients: ND group). The incidence of radiographic and symptomatic CSF leakage as well as baseline characteristics and operative data were compar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ResultsRadiographic CSF leakage was observed in 21 patients (25.0%), including 10 (25.6%) in the D group and 11 (24.4%) in the ND group. Symptomatic CSF leakage was observed in 12 patients (14.2%), including six (15,4%) in the D group and 11 (13.3%) in the ND group. There were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the incidence of subcutaneous CSF accumulation and symptomatic CSF leakage between the two groups. In cases with symptomatic CSF leakage, the onset time of CSF leakage tended to be earlier (5.7 days vs 15.7 days), and the treatment period tended to be longer (5.8 weeks vs 2.8 weeks) in the ND group than in the D group.ConclusionsPerioperative lumbar subarachnoid drainage did not reduce the incidence of either radiographic or symptomatic CSF leakage. However, it might shorten the treatment period and reduce refractory CSF leakage, which requires multiple treatments over a long period.  相似文献   

13.
目的对比颈椎前路椎间盘切除融合术(ACDF)和后路单开门椎板成形术治疗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CSM)的早期并发症。方法 2010年1月—2014年12月收治多节段CSM患者236例,111例采用ACDF治疗(前路组)、125例采用颈椎后路单开门椎板成形术治疗(后路组)。记录患者术前和末次随访时颈椎曲度、日本骨科学会(JOA)评分以及术后3个月内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末次随访时前路组颈椎曲度(14.8°±4.1°)优于后路组(9.5°±2.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前路组末次随访时JOA评分和JOA评分改善率[(14.6±1.2)分、(75.6±3.5)%]均优于后路组[(13.2±2.0)分、(62.7±5.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14例患者术后早期发生并发症,发生率为5.93%,其中前路组5例(4.50%,5/111),后路组9例(7.20%,9/125)。最常见的并发症为喉上/喉返神经损伤(5例,前路组),最严重的并发症为脊髓损伤(3例,后路组),其余为C5神经根麻痹(2例)、脑脊液漏(2例)、切口愈合不良(1例)、切口血肿(1例),均为后路组病例。无食管、气管瘘及死亡患者。结论 ACDF和后路单开门椎板成形术治疗多节段CSM均可获得满意的临床疗效,ACDF能获得更好的颈椎曲度和神经功能,且并发症发生率较低。  相似文献   

14.
刘猛  辛兵  刘永涛  黄栋  李宁 《中国骨伤》2020,33(1):53-58
目的:探究可吸收止血流体明胶在单节段颈前路椎体次全切除减压融合术(anterior discectomy fusion,ACCF)中的止血效果。方法:自2014年8月至2018年2月选取行单节段颈前路椎体次全切除减压融合术患者44例,分为两组:试验组22例,男10例,女12例,年龄(55.6±9.7)岁,术中用可吸收止血流体明胶止血;对照组22例,男11例,女11例,年龄(54.4±11.1)岁,术中采用传统止血方法止血。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椎管减压所需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负压引流量、术后神经功能改善率、术后骨融合时间、术后钛网沉降率、术后血肿发生以及其他术后不良事件并发症。结果:试验组手术时间(83.1±19.2)min,明显少于对照组的(89.5±17.0)min(P<0.05);两组椎管减压时间分别为(52.4±13.7)、(56.1±14.6)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两组术中出血量分别为(49.9±12.4)、(90.6±36.7)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负压引流球内引流总量分别为(42.5±18.3)、(60.0±22.8)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1周神经功能改善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3、6个月试验组比对照组有更好神经功能改善率。两组术后6个月均获得骨性融合,术后3个月均未发现明显钛网沉降,均无出现急性血肿、脑脊液漏及其他术后并发症。结论:可吸收止血流体明胶在ACCF手术中止血效果显著,可保持良好的手术术野,可减少椎管减压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是一种较传统止血方法更有效且安全的止血材料。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连续式和跳跃式颈椎前路椎间盘切除融合术(ACDF)治疗多节段颈椎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2018年12月收治的经非手术治疗无效的78例多节段颈椎病患者临床资料,其中36例采用跳跃式ACDF治疗(观察组),42例采用连续式ACDF治疗(对照组)。比较2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等临床指标及并发症发生情况。记录2组C2~7活动度(ROM)、矢状位垂直距离(SVA)、T1倾斜角、植骨融合率、邻近及中间保留节段椎间盘退行性变加重率等影像学指标。采用日本骨科学会(JOA)评分及JOA评分改善率评估神经功能改善情况。结果所有手术顺利完成。所有患者随访8~19个月,中位随访时间为13个月。观察组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2组住院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2组术后各随访时间点JOA评分均较术前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2组JOA评分改善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2组术后12周C2~7 ROM较术前降低,SVA及T1倾斜角较术前增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末次随访时C2~7 ROM、SVA及T1倾斜角均较术后12周有所改善,接近术前水平。2组植骨融合率、邻近及中间节段椎间盘退行性变加重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2组植骨融合率、邻近及中间节段椎间盘退行性变加重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观察组术后发生吞咽困难2例、声音嘶哑1例,并发症发生率为8.33%;对照组术后发生吞咽困难2例,并发症发生率为4.76%;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跳跃式ACDF用于经非手术治疗无效的多节段颈椎病患者可获得与连续式ACDF相近的术后疗效及安全性,并能够有效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医源性创伤。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单球囊双侧序贯扩张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KP)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OVCF)的临床疗效.方法 2017年1月—2018年6月,采用PKP治疗OVCF患者80例,其中40例行单球囊双侧序贯扩张(观察组),40例行单球囊单侧扩张(对照组).记录2组手术时间、骨水泥注入量、骨水泥弥散系数;术前、术后7 d、末次随访时采用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评估患者疼痛程度,拍摄X线片并测量Cobb角、椎体前缘高度,评价患者畸形矫正及椎体高度恢复效果;观察2组患者椎体再塌陷、骨水泥渗漏发生情况.结果 所有手术顺利完成.所有患者随访超过2年.观察组手术时间长于对照组,骨水泥注入量多于对照组,骨水泥弥散系数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住院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7 d和末次随访时2组患者VAS评分较术前下降,椎体前缘高度较术前增加,Cobb角较术前减小,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时观察组Cobb角小于对照组,椎体前缘高度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椎体再塌陷、骨水泥渗漏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单球囊双侧序贯扩张PKP治疗OVCF能够提升骨水泥注入量和弥散效果,减轻术后矫正效果的丢失,且不增加骨水泥渗漏风险.  相似文献   

17.
目的:比较显微镜辅助下前路颈椎间盘切除减压椎间植骨融合术(anterior cervical discectomy and fusion,ACDF)与常规ACDF术治疗单节段脊髓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3月至2019年3月收治的89例单节段脊髓型颈椎病患者,男55例,女34例,年龄(52.00±1...  相似文献   

18.
目的比较单/双小切口前路颈椎椎间盘切除融合术(ACDF)治疗连续4节段脊髓型颈椎病(CSM)的疗效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0月—2017年9月上海交通大学附属仁济医院骨科采用ACDF治疗的64例连续4节段CSM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手术切口分为单切口组(n=31,SI)和双小切口组(n=33,DI)。比较2组手术切口、颈肩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日本骨科学会(JOA)评分和改善率;记录并比较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切口感染、吞咽困难、声音嘶哑、C5神经根麻痹和脑脊液漏)。结果所有手术均顺利完成。所有患者随访时间>12个月,最长2.5年。2组患者术后72 h切口疼痛均明显缓解,术后3个月切口疼痛基本消失。末次随访时,2组患者VAS评分和JOA评分均较术前显著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SI组16例发生手术并发症,其中切口感染1例,吞咽困难11例,声音嘶哑2例,C5神经根麻痹1例,脑脊液漏1例;DI组5例发生手术并发症,吞咽困难3例,声音嘶哑1例,C5神经根麻痹1例。结论对于以前方脊髓压迫为主的连续4节段CSM,采用单/双小切口ACDF治疗,均能有效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缓解颈肩疼痛,但双小切口可有效降低术后吞咽困难发生率。  相似文献   

19.
目的:比较前路颈椎间盘切除融合术(anterior cervical discectomy and fusion,ACDF)联合前路椎体次全切钛网植骨融合术(anterior cervical corpectomy and fusion,ACCF)与颈后路单开门微型钛板内固定术治疗3节段脊髓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014年3月至2016年3月手术治疗的63例(男39例,女24例)3节段脊髓型颈椎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43例行ACDF联合ACCF(前路组),20例行颈后路单开门微型钛板内固定术(后路组)。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并按照JOA评分标准评定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所有病例获得随访,时间16~40个月,平均25.8个月。前路组与后路组患者手术时间分别为(123.70±6.21)min和(118.70±5.41)min,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中出血量分别(85.23±7.51)ml和(107.18±9.41)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前路组发生轴性症状6例,吞咽困难1例,未发生C5神经根麻痹、声音嘶哑及呛咳等并发症,并发症发生率为16.3℅(7/43);后路组发生轴性症状5例,C5神经根麻痹1例,未发生吞咽困难、声音嘶哑及呛咳等并发症,并发症发生率为30.0℅(6/20),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前路组术后1周及末次随访时的JOA评分均优于后路组(P0.05)。结论 :两种手术方式治疗脊髓型颈椎病均能提供即刻的稳定性,前路联合手术在术中出血量、并发症发生率、临床疗效方面均优于后路组,因此对于连续性3节段脊髓型颈椎病的治疗倾向于前路联合手术。  相似文献   

20.
目的 评估纳米人工骨治疗胸腰椎骨折复位后骨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 2017年2月—2019年3月,收治胸腰椎骨折患者64例,其中32例接受后路钉棒复位纳米人工骨修复骨缺损(观察组),另32例仅接受后路钉棒复位未行纳米人工骨填充(对照组).记录2组固定节段、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测量并比较2组术前、术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