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优化枳壳挥发油的提取工艺。方法:以加水量、浸泡时间、提取时间为自变量,以挥发油得率为评价指标,采用Box-Behnken响应面法优选枳壳挥发油提取工艺。结果: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枳壳粉碎度10目,10倍加水量,浸泡1h,提取8 h。结论:此提取工艺简便易行,通过验证实验,在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下提取率为0.73%。  相似文献   

2.
《中药材》2020,(1)
目的:响应面法结合信息熵法优选艾叶挥发油的提取工艺。方法:以提取时间、浸泡时间、液料比为影响因素,响应面法设计试验。以艾叶挥发油含量和桉油精含量为指标,信息熵法确定两者权重,计算综合评分M,Box-Behnken模型分析3个影响因素与综合评分M之间的关系。结果:最佳提取工艺为:提取6 h、浸泡2 h、液料比为12 mL/g。结论:响应面法结合信息熵法筛选出艾叶挥发油的提取工艺,可以综合提高艾叶挥发油和桉油精的提取率,为提取艾叶挥发油提供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3.
目的:确定五味子挥发油最佳提取工艺及过程动力学模型。方法:以挥发油提取量为指标,通过单因素试验及响应面法研究了浸泡时间、液固比和提取时间等因素对提油率的影响,优选最佳试验条件。并采取内扩散控制和气膜控制模型对优化条件下的数据进行拟合。结果:最佳提取工艺工艺条件为:浸泡时间为4.3h,液固比10.1,提取时间5.5h,在该条件下挥发油得率为1.3mL/100g。内扩散控制模型拟合结果为:V/1.461=1-exp(-7.02×10-3t),R2=0.9916气膜控制模型拟合结果为:V=5.12×10-3t,R2=0.8658。结论:五味子挥发油的提取过程为内扩散控制,服从一级动力学方程。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中药"开关"药对石菖蒲-苏合香挥发油的最佳提取工艺。方法:基于单因素试验基础,采用响应面法优化水蒸气蒸馏法提取挥发油的工艺条件。依据Design-Expert 8.0.6.1软件对各试验点的响应值进行回归分析。结果:中药"开关"药对石菖蒲-苏合香挥发油的提取工艺条件在药材粒度60目,液料比(m L∶g)9∶1,提取时间9h的提取率最高。结论:响应面法优选出的中药"开关"药对石菖蒲-苏合香挥发油的水蒸气蒸馏法提取工艺条件重复性好,操作可行。  相似文献   

5.
目的:通过响应面法优化微波辅助提取乳香挥发油的工艺。方法:采用微波水蒸气蒸馏法提取乳香药材的挥发油。运用响应面法的设计,以挥发油提取率为指标,对乳香挥发油提取工艺中3个主要影响因素进行优化。结果:微波辅助提取法的最佳提取条件为微波功率270W,微波时间2.1min,蒸馏时间为63min,挥发油提取率为2.88%。结论:与一般提取方法相比,采用响应面优化后的微波辅助水蒸气蒸馏法提取乳香总挥发油的提取率高,耗时短,操作简便,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6.
目的优化同时蒸馏萃取法提取花椒挥发油工艺。方法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选择加水量、提取时间、乙醚用量、粉碎度作为影响因素,挥发油提取率作为评价指标,Box-Behnken响应面法优化提取工艺。结果最佳条件为加水量5.5倍,提取时间3.5 h,乙醚用量41 m L,粉碎度80目,挥发油提取率3.59%。结论该方法稳定可靠,可用于同时蒸馏萃取法提取花椒挥发油。  相似文献   

7.
目的:优选栀黄止痛贴中含挥发油饮片提取工艺。方法:以浸泡时间、提取时间、加水量为自变量,挥发油提取量为响应值,采用响应面法优选提取工艺参数。结果:最佳提取工艺是:饮片浸泡1 h,10倍量水提取6 h。结论:优化的提取工艺可以为制剂生产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8.
响应面分析法优选石菖蒲挥发油提取工艺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优选石菖蒲挥发油的提取工艺.方法: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挥发油,以挥发油得率及β-细辛醚纯度为指标,HPLC测定β-细辛醚含量,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利用响应面分析法优化石菖蒲中挥发油的水蒸汽法提取工艺.结果: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加7.6倍量蒸馏水浸泡2.7h,提取10.3 h.在此条件下,挥发油得率可达1.53%,β-细辛醚纯度33.5%.结论:优选的提取工艺稳定可行,可用于石菖蒲挥发油工业化生产.  相似文献   

9.
星点设计-响应面法优选身痛逐瘀汤中挥发油的提取工艺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优选身痛逐瘀汤中挥发油的提取工艺.方法:以微波功率、料液比、提取时间为自变量,挥发油得率为因变量,通过对自变量各水平的多元线性回归及二项式拟合,采用星点设计-响应面法选取最佳工艺,并进行预测分析.结果: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微波功率266.77 W,料液比1∶7.29,提取时间4.215 h,在此条件下,身痛逐瘀汤中挥发油提取得率的最大估计值为1.06%,试验结果与模型预测值相符.结论:该方法简便合理,稳定,可预测性较好.  相似文献   

10.
林华  楼步青  李滨萍 《中药材》2005,28(3):228-229
目的:通过对脑力智宝胶囊处方中石菖蒲等含挥发油药味的提取条件及β-CD包合工艺优选,确定其最佳工艺.方法:采用正交试验法,以挥发油提取率为考察指标,对挥发油提取(水蒸气蒸馏法提取)的加水量、浸泡时间、蒸馏时间进行优选研究;采用正交试验法,以挥发油收率及包合物收得率为筛选指标,对β-CD与挥发油的比例、包合时间、包合温度进行工艺优选.结果:挥发油最佳提取工艺确定为:加水量为药材量的10倍,浸泡1 h,蒸馏6 h;挥发油最佳包合工艺为:加12倍量β-CD,包合2 h,包合温度为60℃.结论:本实验表明该工艺挥发油的提取率和收得率高,稳定性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