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内经》“皮毛者,肺之合”的理论,对后世学者影响较深,心与皮毛的关系,《内经》中也有一些重要的论述,本文试作初步探讨。1 心与皮表的生理关系1.1 心气、心阳与皮表的关系《素问·刺禁论》曰:“心部于表。”张志聪注言:“心为阳脏,而主火,火性炎散,故心气分部于表。”张景岳亦注:“心火主阳在上,故其气部于表。”姚止庵曰:“心为牡脏,属阳主表。”由上论可知心之阳气,能布达于肌表,有主司皮表阳气之功能,亦即皮表的温煦需赖于心阳的作用。1.2 心血、心液与皮表的关系《素问·六节藏象论》曰:“心者,生之本,神之变也;其华在面,其充在血…  相似文献   

2.
通过梳理《黄帝内经》"肺主一身之气"与"肺主身之皮毛"的关系,结合刘完素"玄府气液"学说进而探讨"肺主一身之表"不局限于皮肤的外表,提出"表分内外",脏腑、百骸、经脉等亦有表,也受肺宣津于皮毛的治理和调节的观点。通过分析历代医案,及方剂中的配伍应用,探讨解表药"宣泄郁滞,旁达百骸""彻内彻外,内透筋骨,外达肌表""外以宣络脉而疏通百节,内以行孔窍而通透玄府"的宣解通透作用,阐释解表药"解表扩络"的功效,为辨证治疗临床杂症提供解表可以宽中扩络新的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3.
通过阅读、整理和分析《黄帝内经》中关于心的相关论述,肯定了心对于健康的重要意义。明确"心"在《黄帝内经》中的含义,对于理解、分析和应用《黄帝内经》理论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心"既可代表有形的脏器,又可代表无形的情绪、认知、思维等。心为君主之官,除了其主血脉和主神明的作用之外,心对感伤外邪、感官功能和心身疾病都具有影响作用。基于"心"的不同含义,养心方法亦有不同。宗气入心,保证心脏搏动和射血功能正常;脾胃化生气血,保证人体气血充足以濡养心脏;五味养心,通过五味的收敛、缓急等特性调节心脏的生理功能;最后通过提高自身道德修养,约束自身德行,从而达到精神和心理双重平和的理想状态。此四点为《黄帝内经》所述的养心之法。  相似文献   

4.
基于西医学的认知,脑具有感觉、思维、记忆、调控躯体及内脏活动等功能,为人体神机之主。然而《黄帝内经》却明确提出"心主神明",现学界多认为其为哲学模式思维推演下的结果。本团队通过梳理相关内容,发现《黄帝内经》对脑的解剖位置、组织特征以及主司神明的功能已有清晰的认识,而部分篇章之所以将神归属于心,是源于古人在临床实践过程中认识到气血的充盈及通畅与否对脑功能影响较大,基于解剖学心主血脉的认识,即心的功能正常与否对气血是否通畅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故将神配属于心,心主血脉为心主神明的理论基础。客观阐释"心主神明"的临床内涵,对于治疗"神"的病变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
试论心主神志活动观念的形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心主神志活动,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观点,在中国哲学及中医学中均占有重要地位,至今仍被中医学奉为主导理论而加以运用。其实早在中医学理论体系建立(即《黄帝内经》成编)之前,心主神的观念就已存在于先秦诸子中,至于心为什么主神,张心,亦指心之实体脏器。古人认为,人之心脏位于人体之正中(即五脏之正中),这一点从《说文解字》释心字就可以看出,其曰:“在身之中”,而释其他脏腑名称时则无“在身之中”之语,故此“中”仅能理解为“正中”之意。考“中”字,《说文解字》云:“内也。从口|,上下通也。”段玉裁注云:“中者,别于外之辞也,别于偏…  相似文献   

6.
对《素问.刺禁论》中“心部于表”之论的涵义及其临床意义进行了探讨。认为其中之“部”应为“总司、主持”之义,表应包含皮毛、肌肉、经络、筋脉等。同时,认为临证时表证应重视从心辨治,心系疾病亦应注重固表以防风寒邪气。  相似文献   

7.
通过整理《辞海》《辞源》《说文解字注》等文字工具书以及《黄帝内经》中的相关原文,结合后世医家的注解,追本溯源,从《黄帝内经》原文、文字学涵义、中医学涵义、临床意义等方面对心之变动——忧进行具体详明的分析。认为心之变动——忧是心经异常变动的表现,表现为言语失常或心气上逆所致的打嗝、呃逆等症状。掌握心之变动——忧的确切涵义,对于五行理论研究和临证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关于"表",通常都认为其实体在肌表。表其实可根据人体组织部位的深浅及与外界的沟通情况,进一步细化为"表之表""表之里""里之表"。皮毛、肌腠与外界直接接触,人体最外层为"表之表";经脉、筋骨、血脉位置较表之表部位深,而又不与外界直接相通,故为人体"表之里",人体内部脏器与外界直接相通的内膜部分为人体的"里之表"。"表"的防御作用即"卫气"功能的体现,"卫气"的功能体现依赖于有形实体的"表"。这种"表"实体性划分可拓展解表法、拓宽风药的应用范围,丰富外治理论。  相似文献   

9.
关于心主神明的研究,到目前为止还不能通过实证的手段,用现代医学客观指标来阐明其本质,但在理论阐释上却甚为活跃,诸如对“心主神明”理论的演变、形成基础、内容及其意义、价值等方面的探索,均获得了较大的进展。过去一般认为,心藏神的“神”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心主神明主要是指狭义的神,即心有主持人的精神、意识、思维活动的功能。近年来,一些学者通过对《内经》以来有关文献的梳理考释,提出了不同的看法,如于鸿玲氏[1]认为“心主神明”的含义有:(1)指“任物”之神,即狭义的神,是人的精神、意识、思维的活动;(2)还指人个体生命活动,包括…  相似文献   

10.
随着对脑的研究日益深入,《黄帝内经》中"心主神"理论受到质疑,"脑主神明"或"心脑共主神明"的观点备受推崇。古人对脑与神明的关系早有明确认识,而"心主神"可以认为是脏腑主神之统称;两者之间并不冲突,只是立足点不尽相同。  相似文献   

11.
根据《黄帝内经》原文及后世与阙部面诊相关的论述,从辨体质、别风痹、候脏腑、察五色4个方面探讨了《黄帝内经》阙部面诊思想的主要内容,发现此部以丰隆为体质强,所别之风乃外感病邪袭于皮毛肺表之病机,痹乃经络气血凝滞之病机,所候脏腑有肺、心、肝3种说法,五色察病可有阴阳寒热与五行生克2种模式,并列举了阙部五色常见病证,以期为《黄帝内经》理论研究和分部面诊学说研究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12.
汗出是人体正常的生理机能,而病理状态下的汗出异常是较为常见的临床疾病,同时也伴随他病而出现,汗理论在疾病的诊断与治疗中发挥着独特的作用。《黄帝内经》中即有"汗为心之液"的理论,进一步研读文献发现,肺与汗出在生理和病理上均相关,如"肺主皮毛"理论为汗出之根本、玄府理论为汗出之基础、肺为汗出之司及肺病可致汗出等。基于此,本文还阐述了肺与汗在临床诊病、治疗及保健上的重要联系,以期对临床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3.
各论一、太阳病篇 (一)为什么太阳主表而肺亦主表? 《伤寒论》六经辨证体系中太阳主表,认为太阳为人身之藩篱,主表而卫外,外邪侵犯人体,太阳首当其冲,故外感病初起多见太阳病。此后温病学家倡三焦、卫气营血辨证,认为肺主表。由于肺主气,外合皮毛,故主表而卫外,温邪侵袭人体,多先犯  相似文献   

14.
"肺主皮毛"理论源于 《内经》,体现了"整体观念"有诸内必形于外"的思想.间质性肺疾病合并多发性肌炎/皮肌炎体现了肺与皮毛在生理上相互影响,病理上相互传变的特点.临床治疗该疾病在"肺主皮毛"的理论体系之下,分清标本虚实,从整体辨证论治,活血化瘀、益气养阴,可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及肺功能指标,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5.
轩岐精言(2)     
心者,君主之官也,神明出焉。《素问·调经论》曰:"心藏神。""君主"是封建社会的统帅,有高于一切的含义,意即心在脏腑中居首要地位。"神明"或"神"是指高级中枢神经机能活动。这些功能由心主持和体现,所以说"心主神明"。说明前人对心的功能理解,主要指中枢神经系统的功能。人体脏腑、气血在心的这种中枢神经系统活动的影响下,进行统一协调的生理活动。如心有了病变,失却神明统率的作用,其他脏腑的生理功能也会受到影响。  相似文献   

16.
"邪气"亦称为"虚邪",是《黄帝内经》病因学核心范畴。邪气亦称虚邪,两者在《黄帝内经》中有明确的性质指向、发生背景、致病时机等认识。邪者斜,是指自然气候中非时令之气,具有致病性;虚邪的概念源自运气理论,是指中运不及、本位气虚引动其他时令的气候来至,又称为胜复之气。对邪气、虚邪进行深入解读,对正确阐释《黄帝内经》的病因学理论,以及充分发挥其在防病治病中的作用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皮肤与肺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历代医家提出"肺主皮毛""皮毛者,肺之合也""有诸内必形诸外"理论,结合现代细胞生物学、胚胎学、免疫学等理论,观察到临床上肺脏病变与皮肤病变相互影响,二者有密切的内在关系.皮肤病从肺论治,体现了中医的整体观念.  相似文献   

18.
通过分析《黄帝内经》中有关心与脾胃之间生理上相互关联的论述,并引用《金匮要略》及医家有关脾胃功能失调与胸痹心痛的医案,阐述了心与脾胃相关。分析认为,心与脾胃相关表现在:(1)在生理方面,足阳明胃脉与心相通;胃之大络(虚里)通于心;足太阴脾脉之支者亦与心相通;而血脉是将中焦化生之"气"输送至全身的通道。(2)温养推动脉中营血正常周行的"宗气"来源于胃,化生于脾;宗气进入心脏与脉中,温养推动脉中之营血,使其正常周行。(3)脾胃中的阳气将水谷之气化生为津液,内注五脏六腑,外行四末分肉皮肤之间而不休,维持着人体正常的生命活动。(4)胃中水谷之气化生的"营"气,滋养心脏与血脉,维持人体正常的生命活动。(5)脾主思,思则气结,容易导致心脉痹塞。(6)足阳明胃经之主血不利所生疾病。  相似文献   

19.
通过整理《黄帝内经》(简称《内经》)“肾实”证候群发现,在未明确脏腑分类的“肾实”证候群中未发现肾脏异常所引起的“耳”部病变;这组症状在肾脉异常证候、有明确脏腑分类“肾实”相关疾病证候中也均未提及。这与现行中医教材所说的“肾开窍于耳”理论有所出入。进一步研读《内经》全文,发现《内经》并未提出“肾开窍于耳”,而是说“肾在窍为耳”(《素问·阴阳应象大论篇》)、“心开窍于耳”(《素问·金匮真言论篇》)。该文通过对《内经》“窍”理论进行整理分析,从文字上考证“窍”之含义,从《内经》原文考察“心肾之窍”“心与耳窍”之经络循行,从“心与耳窍”之生理病理等方面对“心开窍于耳”这一理论进行探讨。最后总结归纳了心病酿致耳疾的治疗体会及常见的辨证分型,并列举医案分析,为从心论治耳病和心藏象理论的研究开拓新的辨证思路。  相似文献   

20.
哲学是《黄帝内经》医学体系的灵魂,气学思想又是《黄帝内经》哲学思想的核心。纵观《黄帝内经》气学理论,传统认为《黄帝内经》所持有的"气一元论"思想并不明确,而是以真气论呈现的气本体论和天地阴阳之气的二元论思想。真气系生命的主宰,无阴阳、升降、清浊之性;《黄帝内经》藏象理论中的"肾气""经气""藏真"的概念皆是真气的具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