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孟繁胜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08,2(5):22-22
腹部开放性损伤是临床常见的一种急症,大出血及空腔脏器破裂造成腹腔感染是死亡的主要原因。因此,早期正确的诊断和及时适当的处理,是降低腹部开放性损伤病死率的关键。现就2004~2007年30例腹部开放性损伤患者的救治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我科自1992年以来共手术治疗腹部开放性损伤53例,现总结如下.1一般资料在53例患者中,致伤原因分别为:刀刺伤40例(占75.5%);枪伤3例;玻璃刺伤4例;竹器刺伤2例;牛角顶伤4例.本组伴有大网膜外露15例;肠管脱出6例;腹内多脏器损伤17例;胸腹联合伤2例.伤后3h入院者42例,8h内入院者7例;伤后24h由外院转入者4例.入院时伴有休克15例;伴有腹膜炎者32例;B超显示腹内有积血或积液者42例.2治疗方法及结果全部病例均在急诊情况下行于求治疗.根据术中情况定术或行修补、切除、引流、这废弃。结果:治愈46例,转院治疗2例,好转出院…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在基层医院腹部开放性损伤合并颅脑损伤的处理体会。方法 2011年8月至2013年8月选择在我院进行急诊的腹部开放性损伤合并颅脑损伤患者72例,均进行了损伤控制性外科手术治疗。结果 72例患者存活66例,死亡6例,病死率为8.3%;存活66例患者急诊后住院时间(21.53±5.64)d,出院后第3个月患者的精神、疲乏、疼痛、家庭、社会评分与出院第1个月相比,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损伤控制性手术在腹部开放性损伤合并颅脑损伤中的应用能降低病死率,改善存活患者的预后生活质量,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腹部开放性损伤,包括单纯腹壁伤和穿透性腹部伤。特别是合并内脏或大血管损伤的患者,受伤早期多出现严重的出血及休克,晚期有可能发生弥漫性腹膜炎。其预后与治疗时间的迟早、护理措施是否及时、准确直接有关。现将本院43例腹部开放性损伤的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6.
7.
目的总结腹部损伤的治疗经验,减少病死率,提高其治愈率。方法回顾性分析58例腹部损伤病例的治疗经过及效果。结果 58例患者中,56例临床治愈,2例死亡。结论救治成功的关键在于尽快明确诊断,迅速、有效地急救处理与及时手术三优先原则。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腹部闭合性损伤的早期救治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郑州大学第四附属医院2009年6月~2011年2月救治的90例腹部闭合性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90例中治愈80例,死亡10例(其中包括未经手术6例)。术后并发症发生34例,其中肺部感染12例,心律失常2例,急性肾功能衰竭2例,水电解质紊乱及酸碱失衡4例,切口感染并裂开8例,尿路感染2例,感染性休克4例。结论快速、准确、有序根据病史、体征及辅助检查结果明确诊断对腹部闭合性损伤患者的愈后至关重要。尽早积极处理,适时、恰当的手术治疗,是提高救治成功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9.
目的总结腹部损伤的治疗经验,减少死亡率,提高其治愈率。方法回顾性分析80例腹部损伤病例的治疗及效果。结果80例患者中,76例临床治愈,4例死亡。结论救治成功的关键在于尽快明确诊断,查明休克原因,及时对患者进行评价和复苏,遵循三优先原则,安排治疗程序,尽快建立静脉通路,手术处理等。 相似文献
10.
11.
12.
目的探讨B超检查在腹部闭合性损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8年1月至2010年1月收治腹部闭合性损伤患者110例,B超诊断与临床确诊的情况。结果 B超在腹部闭合性损伤诊断中准确率为90%。结论 B超检查对腹部闭合性损伤的诊断及其临床分型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腹内压(IAP)监测在多发伤合并腹部闭合性损伤(MTCAT)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分析比较严重和轻度MTCAT组的腹内压水平、死亡率,并比较IAP重度和轻度升高患者的MODS评分、器官功能障碍发生率和死亡率.结果 严重MTCAT组的腹内压水平和死亡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IAP重度升高组的MODS评分、器官功能障碍发生率和死亡率均明显高于IAP轻度升高组,差异均具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IAP升高提示MTCAT患者的病情较重及预后较差,腹内压测定有助于MTCAT患者的病情评估和判断预后. 相似文献
14.
目的:提高腹部闭合性损伤的诊断和手术治疗水平。方法:分析12年来交通事故所致腹部闭合性损伤89例,提出腹内脏器损伤发生较多的有脾、肝、肠管等器官。结果:存活81例,死亡8例,总病死率9%。结论:腹部闭合性损伤中,早期诊断是抢救成功的关键。腹腔镜的临床应用,提高了腹部闭合性损伤的诊疗水平。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腹部创伤行二次手术患者的原因及引起漏诊的相关因素。方法对18例腹部创伤二次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明确治疗和再次手术情况,并分析总结再手术原因。结果18例二次手术患者死亡2例,致死率11.11%。共进行二次手术20例次,平均手术时间(12.3±1.6)d,生存患者平均住院时间(31.2±5.2)d。18例二次手术患者首次手术漏诊比例较高,占61.11%,较并发症和手术处置失误两个因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600,7.480, P<0.05)。结论由于腹部创伤的特殊性,常伴发多处损伤,因而无论术前、术中均应全面仔细的进行检查和探查,尤其应关注深部组织部位,以减少漏诊,提高一次手术成功率。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CT在闭合性腹部外伤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2年5月~2013年8月收治的64例急性闭合性腹部外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临床行CT诊断,收集患者CT诊断图像并分析CT诊断结果。结果:经初次CT检查急性闭合性腹部外伤患者,单纯性肾脏损伤6例,单纯性肝脏损伤10例,胰腺损伤21例,胃肠穿孔8例,外伤性隔痈5例,腹腔积血10例,复合型损伤3例。另有1例患者经CT检查未见明显异常,但1周后复查时发现不同程度的腹腔积血。结论:在急性闭合性腹部外伤中,CT诊断结果显示相邻的脏器结构及是否有脏器受损以及受损情况比较清楚,此辅助检查在临床上对于下一步的诊疗方案的制定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严重腹部闭合性损伤伴多发伤患者的有效救治途径。方法对2005年1月~2011年1月我院急诊收治的87例严重闭合性腹部损伤伴多发伤的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87例患者在急诊科进行紧急处理后均行急诊手术治疗,术中死亡3例,术后死亡8例,死亡率12.64%。结论严重腹部闭合性损伤伴多发伤患者在急诊科通过监测生命体征、氧饱和度的变化,行腹腔穿刺、床旁B超、X线等检查,及早对伤情做出快速、准确评估,及时实施有效的复苏,建立"绿色通道"等各项措施是争取抢救时间、降低死亡率、提高救治成功率的关键措施。 相似文献
18.
19.
目的:探讨急诊CT对腹部闭合性创伤内出血量评估的准确性,为临床诊疗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证实的40例资料完整的腹腔内出血患者的临床及影像资料,对比CT测量计算的出血量及按腹腔积血间隙、休克指数估计的腹腔内出血量与手术结果的相关性。结果:术中收集的腹腔出血量高于通过CT测量计算及按腹腔间隙、休克指数估算的出血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以CT测量计算的腹腔内出血量更接近术中收集的量,且其与腹腔间隙、休克指数估算的腹腔内出血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腹腔间隙与休克指数估算的腹腔内出血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T测量计算评估腹腔内出血量较腹腔间隙、休克指数估算等临床评估方法更准确,更接近手术结果,并可明确积血位置、协助判断出血来源,为临床医生进行诊疗决策提供参考,甚至避免不必要的剖腹手术。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CT与B超在上腹部创伤检查中的临床价值. 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院2011年3月~2013年3月收治的35例上腹部创伤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采用CT、B超检查,比较两种检查方法与术后诊断的符合率.结果 B超对脾脏损伤诊断的符合率高于CT,而CT对肾脏、肠系膜损伤及胃穿孔诊断的符合率高于B超(P<0.05);两种检查方法对肝脏和胰腺损伤诊断的符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B超、CT检查对于上腹部闭合性损伤有较高的诊断价值,CT对腹部空腔脏器和肠系膜损伤的诊断优于B超.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