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探讨行为训练对癔症病人康复的影响.方法 将50例癔症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5例,两组均予以药物治疗、心理治疗,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行为训练.采用SCL-90分别于一周、两周、三周时进行评估.结果 住院三周时两组患者的均有好转,但观察组25例痊愈21例,对照组痊愈14例;观察组患者躯体化、强迫、人际关系、抑郁、焦虑5个因子在入院第二周、第三周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结论 行为训练有助于促进癔症病人康复,缩短住院时间.  相似文献   

2.
任喜喜  徐娟 《新疆医学》2023,(2):219-221+225
目的 探究认知行为干预对卵巢癌患者围术期发生期静脉血栓的影响和术后康复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8年1月-2019年4月96例卵巢癌手术治疗患者,数字随机抽取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8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认知行为干预,对比分析2组患者的DVT发生率及术后康复及生活质量情况。结果 观察组住院时间、下床活动时间、肛门排气时间均短于对照组;观察组治疗后膝关节以上10cm周径、膝关节以下15cm周径均少于对照组;观察组DVT发生率(2.08%)低于对照组(14.58%);观察组各项评分及总分均高于对照组。结论 认知行为干预能有效提升卵巢癌患者主动配合护理行为的能力,对患者术后康复及预防DVT发生有着积极作用,可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康复机器步行训练对不完全性脊髓损伤患者步行能力的影响。方法:选取不完全性脊髓损伤住院患者34例作为观察对象,根据入院时间先后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7例。两组均行常规康复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给予地面步行训练,观察组给予康复机器步行训练。采用LEMS和WISCI II量表分别评估两组训练前后的下肢肌力和步行能力。结果:治疗4周、8周、12周后,两组LEMS评分均较训练前明显改善(P<0.05),但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8周、12周后,两组WISCI II分级均较训练前明显改善,且观察组WISCI II分级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常规康复治疗基础上,康复机器步行训练可明显改善不完全脊髓损伤患者步行能力,效果优于地面步行训练效果。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对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应用家庭模式综合技能训练的干预效果。方法将160例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8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方式(抗精神药物+常规护理)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以个体化康复治疗(家庭模式综合技能训练),比较两组患者康复治疗效果。结果综合康复训练干预8周后,观察组患者社会功能量表评分及康复疗效评定量表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家庭模式综合技能训练有助于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提高自我独立生活及工作能力,改善社会功能缺陷,提高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意识恢复后脑外伤昏迷患者吞咽困难吞咽训练以及康复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1月~2012年12月我院收治的脑外伤昏迷意识恢复后吞咽困难患者180例进行分析,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90例,对照组90例意识恢复后吞咽困难脑外伤昏迷患者,仅单纯进行脑外伤意识恢复后常规护理。观察组90例意识恢复后吞咽困难脑外伤昏迷患者则在脑外伤意识恢复后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吞咽训练,对比分析两组患者住院时间、营养状况以及并发症的发生。结果:观察组患者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差异显著,P<0.05;经过吞咽训练后,观察组患者营养状况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明显小于对照组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两组数据差异显著,P<0.05。结论:吞咽训练能够改善脑外伤昏迷意识恢复吞咽困难患者营养状况,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缩短患者住院时间,提高患者康复效果。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行为训练结合快速康复护理在肺癌患者围术期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4月—2022年6月于滨州市人民医院接受胸腔镜肺癌根治术的患者180例作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9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围术期护理,观察组采用行为训练结合快速康复护理。比较两组临床指标、疼痛程度、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首次下床时间、恢复肠鸣音时间、拔管时间、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观察组术后12、24、72 h疼痛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9)。结论:肺癌患者围术期实施行为训练结合快速康复护理的效果显著,能够缩短患者下床时间、肠鸣音恢复时间、拔管时间、住院时间,减轻术后疼痛程度,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快速康复护理模式在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对进行人工关节置换术52例患者分别采用不同的护理方式,根据入院时间顺序分为行快速康复护理模式的观察组和行常规护理方式的对照组,每组26例患者,从髋关节功能恢复、住院平均时间、住院平均费用、护理满意度等方面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术后1周、术后2周、术后4周髋关节功能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其中术后4周髋关节harris评分观察组96.8±2.51分;对照组95.2±2.68分,两组髋关节harris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3,t=-2.32)。观察组患者住院费用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平均住院天数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26例中满意24例,较满意2例;对照组26例中满意18例,较满意6例,两组护理满意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χ2=13.68)。结论:接受快速康复护理模式的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患者术后短期髋关节功能改善明显,不仅住院时间缩短,而且住院费用降低,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也有提高,值得在临床护理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结对康复模式护理对女性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效果和可行性。方法:将60例女性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结对康复)和对照组(一般康复),每组各30例。治疗组分二个层次结成对子,一是工作人员带患者,二是患者带患者。康复措施内容包括开放管理;活动小组;行为、技能训练;心理护理和健康教育;药物治疗。按精神病护士观察量表打分,一次/周。结果:治疗组的平均记分和增分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治疗组的T分增分〉30%者为22例(75.8%),对照组仅7例(增分25%)〉30%,二者差异有极显著性(x^2=8.22,P〈0.01)。说明本治疗组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行为治疗对长期住院慢性精神病人的康复及不良行为改善过程中各种量表的应用价值。方法将符合标准的222例长期住院慢性精神分裂症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11例,两组在常规药物治疗的基础上,观察组施行综合行为治疗法,对照组行常规工娱治疗法,治疗时间均为12周。应用康复疗效评定量表(IPROS)及自制不良行为观察表进行综合评价患者的疗效。结果治疗12周后,住院病人康复疗效评定量表(IPROS)及不良行为观察表评分有显著性差异(P〈0.01),而简明精神病评定量表和护士用住院病人观察表(NOSIE)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住院病人康复疗效评定量表(IPROS)及不良行为观察表在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行为康复治疗中是较好的疗效评定量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社交技能训练对住院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康复的作用.方法:将70 例符合诊断标准的住院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均接受常规药物治疗和一般工娱治疗,干预组患者给予12 周的社交技能训练.采用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住院精神病患者康复疗效评定量表(IPROS)评定并比较两组入组时、干预后12 周末评分.结果:入组时两组各观察指标评分均无显著性差异(P〉0. 05).干预后12 周末,干预组患者得PANSS 总分、阴性症状因子分、一般精神病理症状、IPROS 总分、社交能力、工疗情况、关心和兴趣、讲究卫生、生活能力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 05 - P〈0. 01).结论:社交技能训练有助于改善住院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康复.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阿奇霉素静滴治疗小儿肺炎的安全性和临床疗效。方法:将90例小儿支原体肺炎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5例。观察组采用阿奇霉素静滴,对照组则采用红霉素治疗;疗程均为1周。对两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及住院时间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观察组痊愈42例,有效3例;对照组痊愈34例,有效11例。两组比较,观察组不良反应、住院时间、静脉应用时间、治疗费用等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奇霉素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不良反应小,安全有效,可缩短住院日期,减少医疗费用,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吞咽障碍的康复护理在延髓麻痹患者吞咽恢复中的影响.方法 将96例患者随机分为康复组和对照组,每组48例.康复组从入院1~2d开始进行吞咽功能训练,对照组只进行常规护理,两组病人均进行稳定血压、营养神经、预防并发症等常规药物治疗.两组均观察8周后进行数据记载分析.结果 康复组从入院进行吞咽功能训练后,患者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吞咽障碍的病人进行吞咽功能康复护理尽快恢复吞咽功能有利于病人的愈后.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以吞咽功能为节点的吞咽功能训练在食管癌放疗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2020年1月~2022年6月在阜阳市肿瘤医院行食管癌放疗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1例患者因量表填写有人为因素干扰,予以剔除,故对照组纳入49例。两组患者均在常规放疗护理的基础上,对照组予以放疗时间为节点的吞咽功能训练,观察组予以吞咽功能为节点的吞咽功能训练。比较两组患者训练首日、训练1周、训练2周、训练4周及训练5周的吞咽功能及生存质量,吞咽功能采用标准吞咽功能评定量表(SSA)评定、生存质量采用吞咽生命质量量表(SWAL-QOL)评定。结果两组患者不同时间点(训练首日、训练1周、训练2周、训练4周、训练5周)的SSA评分组间、时间及交互作用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内各时间点比较,后一时间点SSA评分较前一时间点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训练2周、训练4周、训练5周SSA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训练首日及训练1周后两组SSA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康复技能训练对恢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社会功能产生的影响。方法:将142例符合条件的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训练组和对照组各71例。两组患者均用抗精神病药物治疗和一般常规护理。训练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实施技能训练(包括理论和实践知识),观察10周。均用社会功能缺陷筛选量表(SDSS)、康复状态量表(MRSS)、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分别观察两组患者于入组时、入组5周时、入组10周时,进行社会功能的评定。结果:入组时两组患者间SDSS、MRSS、ADL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5周时训练组患者的SDSS、MRSS、ADL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入组10周时训练组患者的SDSS、MRSS、ADL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康复技能训练提高了恢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生活质量,社会功能明显恢复。  相似文献   

15.
《右江医学》2019,(2):138-141
目的探讨利伯曼精神康复技术在精神分裂症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00例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按随机数字表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按照精神分裂症护理常规实施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利伯曼精神康复技术训练,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日常生活技能和社会功能水平。结果训练前两组患者生活技能训练(SST)评价表和社会功能缺陷筛选量表(SDSS)总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训练12周后,观察组SST总分高于对照组,SDSS总分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利伯曼精神康复技术训练可提高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日常生活技能和社会功能。  相似文献   

16.
刘振  李东霞  孙秋莲 《安徽医学》2023,44(5):548-551
目的 比较脑卒中患者采取2种不同减重步行训练方式后下肢功能恢复效果。方法 选择2020年4月至2022年5月在安徽医科大学附属巢湖医院收治的脑卒中患者5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5例。观察组患者采用常规康复治疗和分阶段减重步行训练,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康复治疗和恒定减重步行训练,两组患者每周治疗和训练5次,每次30 min,连续3周。比较两组患者Fugl-Meyer评定量表下肢部分(FMA-LE)评分、Berg平衡量表(BBS)评分、功能性步行分级量表(FAC)评级及生理消耗指数(PCI)。结果 上述数据,两组患者治疗前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治疗后3周观察组FMA-LE(4.52±1.64)分、BBS(13.56±3.90)分、FAC(1.96±0.54)级及PCI(0.16±0.12)beats/m均优于对照组的FMA-LE(2.64±0.86)分、BBS(9.08±3.21)分、FAC(1.40±0.58)级及PCI(0.10±0.08)beats/m,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分阶段减重步行训练改善脑卒中患者下...  相似文献   

17.
夏咏雪 《中外医疗》2015,(6):139-140
目的:研究观察加速康复护理在胆囊切除患者围手术期护理中的应用及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9月—2013年8月在该院收治并实施胆囊切除手术的患者70例,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5例;对照组给予传统康复护理,观察组实施加速康复护理,观察分析两组患者术后首次下床活动时间,首次进食时间,住院时间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下床活动时间,进食时间以及术后住院时间明显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未出现严重并发症。结论加速康复护理具有提前首次下床活动时间、首次进食时间和缩短住院时间的优点,并且不增加并发症发生率,值得临床大力推广。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应用于甲状腺癌围手术期患者的效果。方法 将200例在本院行甲状腺癌手术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10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融入快速康复外科理念。比较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首次排气时间、排便时间、免疫球蛋白A(IgA)、免疫球蛋白G(IgG)、免疫球蛋白M(IgM)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对照组住院时间、首次排气时间及排便时间均长于观察组(P<0.05);对照组术后7 d的血清免疫球蛋白(IgA、IgG、IgM)水平均低于观察组(P<0.05);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高于观察组的(P<0.05)。结论 快速康复外科在甲状腺癌围手术期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显著,能够促进患者术后康复,改善炎症因子水平,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19.
目的 通过对缺血性脑卒中偏瘫患者进行早期康复训练,评估其在此类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及价值.方法 将50例缺血性脑卒中偏瘫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25例)和对照组(25例),对照组采用神经内科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实施在康复科指导下的早期康复训练,观察并记录2组患者住院时间,入院1周时和出院时Barthel生活活动指数及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2组患者住院期间并发症发生情况及住院费用.结果 经早期康复护理训练后,观察组患者住院时间较对照组显著缩短(P<0.001),观察组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及Barthel生活活动指数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住院期间并发症发生情况及住院费用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脑卒中偏瘫患者早期介入康复护理训练,不仅有利于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脑卒中患者运动功能和生活活动能力,而且有利于缩短患者住院时间,节约医疗费用.  相似文献   

20.
施明  潘文平  李亮  曾明  陈迎春 《浙江医学》2021,43(11):1208-1212
目的观察沉浸式虚拟现实(VR)训练用于前交叉韧带重建术(ACLR)后患者下肢功能康复中的效果。方法将2017年1月至2019年10月嘉兴市第二医院50例ACLR后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对照组及治疗组,各25例。两组患者均接受ACLR后常规康复训练方案,术后第6周治疗组在常规康复训练基础上加入沉浸式VR训练。分别在常规康复训练第6周(沉浸式VR训练前)及第14周(沉浸式VR训练后)采用等速肌力测试对两组患者膝关节伸肌峰力矩(EPT)、屈肌峰力矩(FPT)及屈伸肌峰力矩比(H/Q)进行评估,采用Holden步行功能分级量表及国际膝关节文献委员会膝关节评估表(IKDC)进行下肢功能评估。结果训练后,两组患者EPT、FPT及H/Q均改善(均P<0.05),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改善更为明显(均P<0.05);两组患者在Holden分级及IKDC分值方面也均明显改善(均P<0.01),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改善更为明显(均P<0.05)。结论沉浸式VR训练能够改善ACLR后患者下肢股直肌、腘绳肌肌力及膝关节运动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