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胃食管反流病(GERD)是指胃、十二指肠内容物异常反流至食管而引起的慢性症状和(或)组织损伤.典型症状是烧心和反酸.GERD为一种多发病,近年我国学者对北京和上海城乡5000例问卷调查显示,伴有反流症状者分别为10.19%和7.76%,推测GERD 的患病率为5.77%.而国外对GERD患病率的报道不一,一般患病率为7%~15%,也有高达20%以上的.GERD作为一种常见的消化道疾病,越来越多地引起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  相似文献   

2.
胃食管反流是一种较常见的食管疾病,但在我国并未引起应有的重视,绝大多数病例被忽略而得不到正确的诊断和治疗,甚至少数病例被误诊而进行错误的治疗。本文介绍胃食管反流的主要症状、诊断和治疗策略。  相似文献   

3.
胃食管反流可分为病理性和生理性,病理性反流是发作频繁或持续,导致了食管炎、食管不适的症状或呼吸道疾病等.胃食管反流的治疗是一个较长的过程,包括改变生活方式、内科药物治疗和外科手术治疗.要根据对患儿生活质量的影响和治疗的经济性来选择治疗方式和药物.儿童大多数病理性反流经保守治疗,能获得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4.
胃食管反流病是指胃、十二指肠内容物异常反流至食管而引起慢性症状和(或)组织损伤.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反酸、烧心、胸痛、吞咽疼痛或吞咽困难等症状.内镜检查可以有黏膜炎症、糜烂或溃疡,有并发症时可以出现食管狭窄,但没有肿瘤证据.其中30%的病人可产生严重的并发症,显著影响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5.
胃食管反流病(gastroesophageal reflux disease,GERD)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病情多反复。我们对本校青年学生GERD患者采用常规西药、中西药治疗,并对疗效仍欠佳者加用抗精神心理治疗,收到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6.
胃食管反流病指胃食管反流引起的烧心、反流等症状和/或食管炎,包括反流性食管炎(RE)和非糜烂性反流病(NERD),后者又名内镜下阴性反流病.GERD治疗的目的是愈合RE,快速缓解症状、减少复发、提高生活质量.虽然目前对GERD的自然病程知之甚少,但是治疗方法不断改进和深入研究.本文对近年若干GERD的治疗新进展综述.  相似文献   

7.
目的 :观察洛赛克 (奥美拉唑Omeprazole)治疗胃食管反流性疾病的疗效。方法 :对 4 2例胃食管反流性疾病随机分成两组 ,用法莫替丁作为对照组 ,给予每晨服洛赛克 2 0mg ,疗程 4周 ,对照组服法莫替丁 2 0mg ,每日2次 ,疗程 4周。结果 :洛赛克组症状消失和明显改善为 11例及 8例 ;法莫替丁组症状消失和明显改善为 5例和 7例 ,两组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 )。结论 :洛赛克对胃食管反流性疾病有很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8.
胃食管反流30例诊断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9~2004年3月收治胃食管反流(Gastroesophageal reflux,GER)42例,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胃食管反流性疾病314例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311例具有胃食管反流症状者进行了对比研究,以探讨本病症状、内镜下表现和抑酸药的疗效及诊断价值。150名有典型症状(烧心及反酸)同时内镜检查符合反流性食管炎Savary-miller分级标准者78例占52%,164名无典型症状镜检阳性者24例占14.6%。不论内镜检查是否符合标准,均经H_2受体拮抗剂治疗6~12周,总有效率为95.3%。提示胃食管反流性疾病的诊断主要依据典型症状并用抑酸药试验治疗,有效则可证实诊断。  相似文献   

10.
内科治疗胃食管反流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内科治疗胃食管反流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广州军区总医院附属一五七医院近年收治的胃食管反流患者6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34例)和治疗组(34例),对照组给予奥美拉唑+多潘立酮(吗丁啉)治疗,治疗组给予奥美拉唑+西沙必利治疗,比较两组症状、内镜评分及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症状及内镜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治疗组与对照组综合评分分别为(6.6±2.2)、(12.0±3.6)分,两组比较,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显效31例,有效2例,有效率为97.06%,对照组显效25例,有效4例,有效率为85.29%,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奥美拉唑联合全胃肠动力药,治疗效果优于联合胃动力药,临床效果满意,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胃食管反流病(GERD)是消化系统常见?ERD的定义为异常的胃内容物(包括十二指肠内容物)反流入食管,产生症状并损伤食管黏膜.30%的GERD患者可产生严重的并发症,对生活质量有显著影响.人群中其发病率为10%.西方国家尤为多见.目前我国随着社会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GERD的发病呈上升趋势,近年来,随着临床研究不断深入,许多新技术的应用及抑酸剂、促动力剂的广泛使用,对GERD的认识及诊断方法有很大发展,疗效也显著改善.本文通过系统回顾近年来GERD的研究与实践,从而将胃食管反流病发病机制与治疗进展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2.
胃食管反流病(gastroesophageal reflux disease,GERD)是指胃、十二指肠内容物异常反流至食管而引起的慢性症状和(或)组织损伤.目的 讨论胃食管反流病的治疗.方法 根据诊断进行治疗.结论 治疗GERD的目的是为了治愈食管炎,减轻症状,维持缓解,提高生活质量并防止出现并发症.  相似文献   

13.
胃食管反流(GER)是指由于局部或全身原因引起下端食管括约肌(LES)功能不全,胃内容物反流入食管的一种常见临床表现.正常新生儿LES压力较低,高压区也短,因此40%存在生理性反流.常发生在白天餐时或餐后,主要是短暂的下食管括约肌反流,LES受迷走神经控制,当食管扩张、胃扩张、腹内压增高、光线刺激和运动等均可发生.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小儿胃食管反流性咳嗽程度与胃食管反流的关系。方法回顾性收集2018年1月至2020年1月于我院接受治疗的61例胃食管反流性咳嗽患儿临床资料,对所有患儿胃食管反流程度与咳嗽程度进行评估,并分析患儿胃食管反流性咳嗽程度与胃食管反流的关系。结果中度组、重度组胃食管反流性咳嗽程度评分均高于轻度组,且重度组高于中度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线性回归检验结果显示,食管反流性咳嗽程度与胃食管反流程度息息相关(P<0.05),得到线性回归方程:Y=-0.404+0.376X1。结论小儿胃食管反流性咳嗽程度与胃食管反流程度具有一定相关性,随着胃食管反流程度的提升,患儿咳嗽程度也随之提升。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小儿胃食管反流病(GERD)的临床特点与诊断。方法对50例GERD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小儿GERD以新生儿和婴幼儿发病较多,<3岁者占83%(41/50),临床表现以溢奶或呕吐为主等反流症状外,80%具有呼吸系统疾病,16%无呕吐症状。43例行24h食管PH监测,其中41例异常,检出率95%。13例行食管钡剂造影阳性10例,诊断阳性率为76%。结论小儿胃食管反流临床表现复杂且缺乏特异性,仅凭临床症状有时难以与其他引起呕吐的疾病相鉴别,即使是胃食管反流也难以区分是生理性或病理性。食管24hPH连续监测配合食管胃钡会造影是早期诊断小儿GERD的重要方法。  相似文献   

16.
回顾分析2003年7月至2009年9月湖南省儿童医院诊治的461例胃食管反流病(GERD)患儿的临床资料,以进一步了解儿童反流性食管炎(RE)的临床和内镜检查特点。  相似文献   

17.
1956年Nissen首先描述用胃底折叠加固食管同时纠正胃食管反流,虽然大多数病人病理性反流得以控制,但其术后并发症吞咽困难应使Nissen折叠术加以改进,将胃底折叠缩短1—2cm并切断胃短血管使胃底完全游离。开放抗反流术已有40多年临床经验。术后住院天数7—14天,死亡率0—1%,远期吞咽困难不足5%,控制反流5年以上达90%多。Rossetti和Hill报告855%的病人在作360°胃底折叠而不游离胃短血管,随访10年以上没有反流症状,同样DeMeester等报告作Nissen胃底折叠术,平均随访45个月,成功率达91%。其他报告,开…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莫沙必利治疗胃食管反流病(GERD)的疗效。方法 150例GERD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75例,观察组予枸橼酸莫沙必利分散片,对照组给予奥美拉唑。疗程均为8周。记录食管近端、远端最大蠕动收缩波幅和近端至远端蠕动波峰值传导时间,计算食管体部蠕动波传导速度(长度/时间)和湿咽成功率、pH<4反流次数、长时间(持续≥5min)反流次数、pH<4时间百分比及临床疗效。结果与治疗前和对照组比较,观察组体部蠕动波传导速度和湿咽成功率均较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pH<4反流次数、长时间(持续≥5min)反流次数、pH<4时间百分比均低于治疗前和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94.7%vs 85.4%,P<0.05)。结论莫沙必利可促进胃肠动力和减少反流次数,治疗GERD有效、安全。  相似文献   

19.
洛赛克治疗胃食管反流的临床疗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评价洛赛克治疗胃食管反流病 (GERD)的疗效。方法 选择我院 1999~ 2 0 0 3年 6月诊断的GERD患者 80例 ,进行内镜检查并分级。将 80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 ,每组 4 0例。治疗组口服洛赛克 2 0mg,1~ 2次 /d;对照组口服雷尼替丁 15 0mg,2次 /d。 4周后复查胃镜并观察临床症状改善情况 ,判定疗效并观察药物副作用。结果 两组患者疗效间的差别有显著性意义 (P <0 0 5 ) ;两组治疗后内镜检查结果间差别有显著性意义 (P <0 0 5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均为 5 0 % ,均未发现血、尿常规及肝、肾功能异常。结论 洛赛克治疗GERD疗效好 ,副作用少 ,使用方便 ,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胃食管反流病的治疗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王良静  姒健敏 《浙江医学》2001,23(12):764-766
胃食管反流病 (GERD)是胃内容物 (包括十二指肠液 )反流入食管引起的临床症状和/或并发症 ,当有食管粘膜的病理性损害时称反流性食管炎 (RE)。美国人群发病率10% ,其中约20%的患者需用药物控制 ,每年医疗费用超过10亿美元[1]。我国流行病学调查显示胃食管反流的症状发生率为8.97% ,GERD患病率为5.77%,RE患病率为1.92%[2]。GERD的治疗目的是缓解症状、促进炎症愈合和预防复发。近年来 ,质子泵抑制剂 (PPIs)的广泛应用和腹腔镜技术的快速发展 ,使GERD的治疗发生重大变化。笔者拟就GER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