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蔡××,女,19岁,住院号:85776,因心悸、气短数年于1984年1月23日收住我院。患者自幼体质差,易患感冒和肺炎。哭闹及活动后口唇青紫,近年来稍事活动即见颜面发绀,同时气短加重。10岁时因患肺炎住我院儿科曾发现,“心脏杂音”。但性质未定。父母兄妹均健在。体检: T:37.2℃, P:92次/分,R:23次/分,BP:110/70mmHg。发育尚可,营养中等,全身皮肤未见水肿,颈静脉无怒张。平卧时口唇轻度发绀,轻度杵状指、  相似文献   

2.
报道9例先天性内脏转位的病理发现。9例中部分性转位7例,完全性转位2例;生后数天的新生儿6例,死胎1例,3岁儿童1例,成人1例;女性6例,男性3例。9例中7例伴各种类型的先天性畸形。讨论了先天性内脏转位的发生机理,这在各病例可能并非绝对一致,但染色体基因变化似起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一、先天性下肢环状束带伴四肢截指(趾)黄××,男,4岁,住院号:21394,出生后即见患儿在左手四个手指,右手三个手指短小并拢,指端球形膨大,妨碍持物,左大腿和右小腿各有一条环状深沟,右足肿胀,反复发生红肿疼痛,影响行走。曾于1980年在某医院手术,术后未改善,1981年10月转入柳州卫校附院.患儿于胚胎第二月其母曾有“流产”征象,经药物保胎得以保留。检查:左示、中、环指均自近端指间关节处离断,且有并指畸形,中、示指末端有圆形赘生物,右示、中、环指亦在同一水平离断,环指末端一直径1.8cm的球形膨大,以一直径仅3mm的缩窄环与近端相连。左大腿下1/3处有一深达骨面的缩窄环,小腿中  相似文献   

4.
<正> 患者女,22岁,以“间断性心悸十年,加重三个月”为主诉入院。体检:心尖搏动位于胸骨右缘第四肋间,心尖部可闻及SM IV/6级杂音,主动脉瓣区及胸骨右缘三、四肋间可闻及SMⅢ/6级杂音。心电图示先天性右位心,X 线示内脏转位。二维超声心动图;心脏大部分位于胸骨右缘,心尖指向右下,肺动脉明显增宽。左室长轴及心脏四腔切面均可见室间隔回声中断约1.5cm,主动脉短轴切面见肺动脉位于主动脉右前上方,并于主动脉并行。右心室与主动脉相  相似文献   

5.
病例摘要:女,36岁,教师。于1974年吃咸肉后发生急性荨麻疹,治愈出生现口干,反复腮腺肿大发炎,时有化脓,几乎每月均有复发,说话稍多就出现口干舌燥。近4~5年眼睛干涩有异物感,过度激动悲伤时亦无眼泪。最近口干严重,眼眶痛伴有头痛头胀,无泪,  相似文献   

6.
患者 ,男 ,71岁。因间断鼻衄、龈血 9个月 ,头晕、乏力 3个月于 2 0 0 0年 7月 1 3日入院。该患于 1 999年 1 0月份无诱因出现鼻衄、龈血 ,间断发作 ,用止血药可止血。于 2 0 0 0年 4月份始渐出现头晕、乏力、面色苍白 ,伴活动后心悸、气短 ,在家服用“硫酸亚铁片 ,每次 0 3g ,每日 1次 ,口服”无好转。既往健康。查体 :BP1 7.3/1 2 .0kPa,T 36.6℃ ,贫血外貌。浅表淋巴结不大。鼻腔出血。齿龈渗血 ,无增生。颈软 ,甲状腺不大。胸廓对称 ,胸骨无压痛。心尖搏动于右侧第 5肋间隙锁骨中线内侧 0 5厘米处 ,心界不大 ,心率 88次 /mi…  相似文献   

7.
<正> 女,22岁,以劳力性心慌十年为主诉于1988年1月14日入院。近三个月来活动后心慌、闷气加重。无咳嗽、吐痰及关节痛史。体检:T36.5℃,P68次/分,R20次/分,BP  相似文献   

8.
先天性泪囊瘘是比较少见的病例,现将一例泪囊外瘘报告如下。葛某,女,16岁。出生时母亲发现其左眼角稍下方有一针尖大的小孔,经常流水。三年前,左眼内角皮肤一度红、肿、痛,此后从小孔流脓,并有少许血性分泌物,经口服消炎药后治愈,留下瘢痕。  相似文献   

9.
<正> 全内脏异位症较为少见,而并存先天性心脏病—室间隔缺损更为罕见。我院发现一例,报告如下。一,病例介绍:李某,男性,21岁,田阳县人,壮族,未婚,农民。住院号:21332。因发热、咳嗽伴呼吸困难4天于1987年7月24日入院。十四年前经区医院巡  相似文献   

10.
全内脏转位畸形,临床上实属罕见。笔者行胆囊摘除术,遇见1例内脏反位病例,特报告如下: 病例;患者李某,女,35岁,已婚,江西金溪人。因左上腹部疼痛三天,于1984年12月30日入院。入院前三个月,患者在我院外科治疗,临床诊断为“慢性胆囊炎,胆石症”。经治疗后,病情改善,巩膜黄染消退。口服胆囊造影,胆囊未显影。行“B”超检查,证实为“胆囊结石”,要求手术治疗。既往有左上腹部疼痛反复发作10多年。体检:胸部无畸形,两肺呼吸音清晰,心音于胸骨右缘第五肋间响亮,无杂音,律齐。腹部平软右上腹未触及肝脏,左上腹及剑突下可  相似文献   

11.
<正> 全内脏转位畸形,临床上实属罕见。笔者行胆囊摘除术,遇见1例内脏反位病例,特报告如下: 病例;患者李某,女,35岁,已婚,江西金溪人。因左上腹部疼痛三天,于1984年12月30日入院。入院前三个月,患者在我院外科治疗,临床诊断为“慢性胆囊炎,胆石症”。经治疗后,病情改善,巩膜黄  相似文献   

12.
Ebstein氏畸形是一种少见的先天性心脏病,自1866年Ebstein氏首先报告第一病例后,迄今国外文献报告的90例;国内仅熊氏报告一例。以前认为本病在临床上很难作出诊断,但近几年来由于心导管术及心血管造影术的广泛使用,于生前作出诊断者亦不在少数。作者等于最近半年中在门诊  相似文献   

13.
先天性脐膨出常合并其他畸形:小肠闭锁、Meckels憩室、心血管畸形、膈疝、膀胱外翻、EMG综合征、(Beckuih—Wiedman综合征)等,但合并10处以上的内脏畸形实属罕见,我们遇到一例,兹报导如下。女婴、1岁,1985年8月以生后脐部包块突出一年入院。出生时脐部有一馒头大小的包块突出,表面无皮肤,仅为一层很薄的  相似文献   

14.
内脏转位是一种较少见的先天性发育畸形,按其程度可分为完全性和部分性两种,以前者为多。目前已有肝癌、肺癌合并全内脏转位的报道,但关于直肠癌合并全内脏转位,尚无报道。我科1989年收治1例,报告如下: 患者,女,78岁。因间断血便1月余,以  相似文献   

15.
先天性内脏转位,右位心合并心血管多发畸形者临床罕见。偶有经手术证实或病理解剖的报道。笔者采用无创性物理检查的方法,诊断一例,报告如下:病例患儿,女,18个月。病史:生后口唇持续青紫,4个月时伴四肢未端紫绀,活动及哭闹时尤著。查体:形体消瘦,口唇及四肢末端紫绀。两肺呼吸音清。心浊音界右界于第四肋间右乳线外2cm,左界于左胸骨旁线上,心率112次/  相似文献   

16.
患者32岁,因孕足月,下腹部疼痛3天伴阴道流血1小时,于2012年5月25日以"G4P3孕足月(臀位)临产,脐绕颈2周"入院.住院号:35044.末次月经2012年7月,具体日期不详,月经规律,定期在院外行产前检查,近2周出现双下肢轻度水肿,无头晕眼花、恶心,呕吐,晕厥及外伤史.入院前一周,我院门诊产前检查,B超提示:宫内单活胎,臀位,脐绕颈两周,胎盘功能Ⅲ级,见部分"钙化环"回声.患者曾于5年前孕足月正常分娩一女婴,此后两次孕8月,臀位早产死亡,自诉当时医生告知双子宫(具体不详).  相似文献   

17.
内脏转位症是比较少见的先天性畸形,报导的临床病例并不多,伴有外科急腹症的内脏转位更属少数。本组2例内脏转位伴发急腹症才被发现;另1例正常体格检查时发现,兹将8例摘要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8.
内脏转位比较少见,我院于1965~1979年发现3例,报告如下:【例1】患者女性,36岁,因左上腹疼4天,于1965年2月28日急诊入院。患者腹疼呈持续性阵发性加剧,伴有发冷发热,吐出蛔虫一条。发病后第2天来我院门诊,经胸透检查,诊断为右位心。查体所见,左上腹可摸到一圆形肿物,压疼明显,巩膜有轻度黄染,急诊诊断内脏转位、胆道蛔虫症、胆囊炎,收入院。入院时,体温38.5℃,脉搏160次/分,血压104/70毫米汞柱。急性病容,神志清楚,浅部淋巴结不肿大,巩膜黄染。两肺无罗音,心律整未闻及明显杂音。腹部平坦,左上  相似文献   

19.
内脏反位(内脏转位)是先天性器官位置异常的临床少见之症象。据一九四七年二月至一九五三年十二月山东大学附院发现五例;一九五四年杨枫等统计国内文献报告全内脏反位共十六例;一九五五年中华医学杂志关于内脏转位七十一例综合报导中,有全内脏反位二十例;上海第一医学院在二百三十七例先天性心脏病中发现六例;我院近两  相似文献   

20.
男性新生儿,体重3200g,身长50cm。一、头部: 头围35cm,右唇裂达右鼻前孔,裂隙间距离约1.0cm。右侧腭裂达右鼻后孔(图1)。二、胸腔内脏反位与大血管的异常: (1)胸腺:上端近中线,下端偏右,最远端距正中线2.8cm。 (2)心脏:心脏被心包膜包裹,心尖指向右前下方(图2),距正中线2.0cm,前室间沟偏向右侧,后室间沟在膈面。从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