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目的为了反映黑龙江省卫生总费用的筹资水平、构成,对黑龙江省2006年卫生总费用进行测算,并对测算结果进行分析,进而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方法本研究运用卫生总费用核算方法中的筹资来源法核算黑龙江省卫生总费用。结果黑龙江省的卫生总费用筹资总额2006年达到了264.98亿元,人均卫生总费用达到了693.12元;卫生总费用占GDP比重为4.28%;政府预算卫生支出占卫生总费用比重为16.11%;社会卫生支出占24.71%;居民个人现金卫生支出占59.18%。就卫生总费用占GDP比重和人均卫生总费用这两项指标来看,与全国相比,黑龙江省表现为双低现象。结论黑龙江省在发展经济的同时,应进一步增加政府对卫生事业的投入;调整黑龙江省卫生总费用筹资结构,平衡政府、社会以及个人在卫生筹资中的责任;进一步完善医疗保障制度,通过各种途径减轻城乡居民的疾病经济负担。  相似文献   

2.
目的:核算分析某省法定及重点监测传染病治疗费用的规模和结构,为完善传染病治疗服务筹资政策提供参考。方法:应用卫生费用核算体系2011,从服务功能、提供机构、受益人群、筹资方案4个维度进行核算。结果:2019年某省法定及重点监测传染病的治疗费用为153566.34万元,其中住院费用占58.85%,发生在医院的治疗费用占86.20%,15-64岁年龄组的治疗费用最高(65.56%);乙类传染病治疗费用最高(69.14%),其中病毒性肝炎和肺结核占61.96%;治疗费用主要来源于公共筹资(46.67%),其次是家庭卫生支出(45.61%)。结论:传染病患者住院费用高,需加强发热门诊和院感防控管理;医院是传染病治疗服务的主要提供者,应不断提高医疗卫生机构的防治水平;乙类传染病治疗费用占比高,重点疾病和重点人群传染病防控工作需加强;家庭卫生支出比重较高,建立多渠道筹资机制提升风险分担能力。  相似文献   

3.
卫生资源分配与医疗公平中的政府责任   总被引:7,自引:3,他引:7  
刘典恩 《医学与社会》2007,20(11):34-37
据卫生部统计信息中心2006年4月份发布的《2005年中国卫生事业发展情况统计公报》中的数据显示,全国卫生总费用2004年达7590.3亿元,比2003年增加1006.2亿元(未扣除物价因素影响,下同)。卫生总费用构成中,政府预算卫生支出占17.0%,社会卫生支出占29.3%,居民个人卫生支出占53.6%;城市卫生费用占卫生总费用的65.1%,农村占34.9%。人均卫生费用583.9元,比2003年增加74.4元。卫生总费用占GDP比重由2003年的5.62%下降到2004年的5.55%。“十五”时期,卫生总费用逐年增加,政府和社会卫生支出比例增加,个人卫生支出比例下降。城乡卫生费用绝对数都在…  相似文献   

4.
文章采用筹资来源法收集了无锡市1995年至2003年卫生总费用相关数据,分析了无锡市卫生总费用的筹资规模和变化趋势,卫生总费用的筹资结构中政府、个人与社会的总体构成及变化趋势,其中着重分析了政府投入水平和个人医疗保健支出负担水平的变化趋势,并进行了地区比较.最后针对问题提出了相关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我国卫生总费用影响因素通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卫生总费用的影响因素,为控制医疗费用合理增长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1990-2012年卫生总费用及有关影响因素数据进行通径分析。结果 国内生产总值(GDP)、城镇人口比重、个人卫生费用支出比例直接影响卫生总费用(P<0.01)。政府卫生支出占政府财政支出的比例对卫生总费用的影响,不仅存在直接效应,而且存在间接效应。年末总人口数、65岁以上人口数和人均GDP通过GDP间接影响卫生总费用。结论 宏观经济发展状况是直接影响卫生总费用的最主要因素,城镇化和人口老龄化对卫生总费用发挥明显的推动作用。应采取有效措施控制卫生总费用的合理增长,城镇化和老龄化进程中应注重解决农村卫生服务的供给问题,做好老年人医疗卫生保障工作。  相似文献   

6.
目的 :分析卫生筹资和机构流向的总量和结构变动情况,找出其变化规律与特点,为安徽省医疗卫生资源的合理配置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结构变动度的方法,从总量和结构两个层面对2006―2021年安徽省卫生费用的筹资及流向变化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2006―2021年,安徽省卫生总费用逐年上升。筹资结构中政府卫生支出与社会卫生支出的变动值为正值,个人现金卫生支出的结构变动值为负值;从结构变动贡献率看,个人卫生支出贡献率率最大,为50%,社会卫生支出次之,政府卫生支出最小。流向结构中城市医院、卫生院、公共卫生机构的结构变动值为负值,县医院和社区卫生中心结构变动值为正值。结论 :2006―2021年安徽省卫生总费用规模呈增长趋势,筹资结构逐渐优化,个人医疗负担进一步减轻。公共卫生机构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资源配置仍有完善提升的空间。  相似文献   

7.
2005年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农村经济研究部调查结果显示:近3年内,农民因看不起病,在家死亡的占78.6%,其中,西部为82.1%,中部为71.9%,东部为79.6%。“在中国目前的卫生总费用中,大约有60%靠居民自费,25%靠集体负担,政府投入仅占15%。”这是国家卫生部长高强此前在分析看病难、看病贵时如是说。有关数据显示,随着中国医疗卫生体制改革推进,中央财政预算中卫生支出占全国卫生总费用的比重在逐年下降,与此同时个人医疗卫生支出占卫生总费用的比重却逐年上涨。难怪有人说,如今政府在全社会卫生总费用中扮演的角色呈现弱化。据了解,全国40%的城镇居…  相似文献   

8.
意见中明确政府、社会与个人的投入责任,确立政府在提供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中的主导地位。建立和完善政府卫生投入机制。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都要增加对卫生的投入,并兼顾供给方和需求方。要逐步提高政府卫生投入占卫生总费用的比重,使居民个人基本医疗卫生费用负担明显减轻;政府卫生投入增长幅度要高于经常性财政支出的增长幅度,使政府卫生投入占经常性财政支出的比重逐步提高。  相似文献   

9.
目的 了解中国和俄罗斯医疗卫生现状,指导和帮助中国医疗卫生同其开展合作交流.方法 运用文献查阅法、咨询法和比较法,通过两国卫生总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期望寿命值、儿童死亡率、孕产妇死亡率、成人死亡率、每万人拥有医师、护士和助产士、病床数等指标,比较两国医疗卫生保障制度、卫生费用、国民健康水平及卫生资源情况.结果 (1)中国卫生费用支出表现为政府支出比重较低,个人支出比重较高,人均卫生费用和人均政府卫生支出低于俄罗斯.(2)中国的医疗卫生保障制度有其优越性,但俄罗斯医疗保障制度也有很多可以借鉴之处.(3)中国的期望寿命和成人死亡率好于俄罗斯,其他各项指标均排在俄罗斯之后.(4)俄罗斯拥有较为丰富的卫生资源,中国卫生资源总量较大,但由于人口众多,所以人均占有量偏低.结论 借鉴俄罗斯经验,中国医疗卫生可进一步加强政府作用,建立良好的医疗卫生保障制度;进一步加大医疗卫生投入,提高投入的效率和公平.  相似文献   

10.
数字     
《中国医院院长》2008,(9):14-14
10966亿元 2007年,全国卫生总费用达10966亿元,占GDP比重为4.81%,人均卫生费用828元。与2006年比较,卫生总费用增加1123亿元。门诊病人人均医疗费用135.8元,比上年增长5.5%;住院病人人均医疗费用4964.4元,比上年增长6.3%。  相似文献   

11.
卫生技术评估作为重要的卫生决策工具,能够为决策者的循证决策提供参考依据。梳理了国内外卫生技术评估的程序及内容,回顾了卫生技术评估在国内外健康保险和健康管理领域的应用现状和进展,提出了新时期背景下卫生技术评估应明晰关键角色定位、回归评估目标价值、重视患者参与、保证独立客观、合理使用大数据等发展新要求,同时针对我国卫生技术评估存在的问题,结合国际经验提出了规范设计评估流程、促进决策转化、加强多方交流、提升循证决策意识、保障评估公正透明等相关建议,为促进卫生技术评估在健康保险和健康管理中的应用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2.
健康体检人群患病情况与保健意识的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城市居民患病特点,探讨健康体检人群患病情况与保健意识的关系。方法:对2008~2009年到海南医学院附属医院进行体检的海口市城区8 762名居民患病情况进行分析,查体前及查体30 d后保健意识的问卷调查,并探讨患病情况与保健意识二者关系。结果:全部体检者中,异常率为88.50%。其中,男性异常率为91.20%;女性异常率为83.39%。男性异常率高于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男女性人群异常病种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男性患病率高的为脂肪肝、前列腺炎、高脂血症;女性患病率高的为糖尿病、乳腺增生、脂肪肝。体检前、后男女健康意识有改善,男性相对女性改善明显。结论:不同性别居民疾病与异常的罹患率不同,危害健康的主要疾病不同,应有针对性地进行健康干预。  相似文献   

13.
健康教育既是健康管理的第一步,也是重要的健康干预手段,贯穿于健康管理的全过程,对促进健康管理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然而,由于健康管理在我国刚刚起步,在健康管理过程中实施健康教育存在较多挑战。从实施主体的组织结构、管理制度、资源投入、教育内容和方式等方面总结了现阶段存在的八大问题,并尝试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希望有助于健康教育的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14.
健康管理可以控制疾病相关风险,是实现健康保险专业化经营的有效手段。文章通过比较中、美两国健康保险行业中的健康管理情况,分析健康管理在我国健康保险行业中的应用问题。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北京市八里庄社区成年居民健康意识及健康行为,为社区健康教育策略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整群随机抽样方法,抽取八里庄社区18岁以上居民1491名进行问卷调查,完成问卷调查居民1408名。结果社区居民健康知识平均知晓率为65.60%;主动获取保健知识的人数为1005名(80.79%);随年龄增长主动获取健康知识人数呈显著增加趋势(z=21.745,P〈0.001);社区居民对自己身高、体质量、血压的知晓率较高,分别为96.76%、95.37%以及82.68%;每年进行健康体检的居民比例仅为47.95%。结论北京八里庄社区居民自我保健意识较高,但健康知识水平较低。应根据居民特点,采取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措施,提高居民的健康素质。  相似文献   

16.
北京农村居民健康状况及卫生服务需求调查   总被引:17,自引:5,他引:12  
目的了解北京农村居民健康状况及卫生服务需求特点。方法从昌平区、顺义区、大兴区、房山区随机抽取25~64岁农民1605人进行统一问卷调查。结果农民高血压自报患病率为22.4%,超重和肥胖率为56.1%;现在吸烟率为34.4%,缺乏运动率为41.6%;家庭主要经济支出为学生上学(35.3%),建房(25.4%)和疾病(21.2%);54.9%家庭医疗费用支出占总收入的10%以上;最关心的健康问题主要是慢性疾病防治(70.2%);最希望获得的健康知识是慢性病预防知识(72%);希望获得健康知识的途径是广播和电视(81%);家庭最希望获得的医疗保健服务是方便看病和获得药物(73.8%)。结论慢性病给农民带来沉重负担,并成为农民关心的主要健康问题。  相似文献   

17.
重庆市社区居民健康状况及卫生需求调查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目的了解重庆市社区居民健康状况及卫生需求。方法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方法,抽取重庆市市区、近郊区、远郊区所辖15周岁以上居民,采用居民健康调查表收集资料。结果60岁以上老年人占24.36%,文盲及小学文化者占31.96%,常见慢病患病率达18.18%,前3位疾病依次为高血压(8.1l%)、慢性支气管炎(6.09%)和冠心病(3.25%)。结论重庆市社区卫生服务应以老年护理、慢性病管理和构建新型“医患关系”为突破口,提高居民接受社区卫生服务的顺应性,突出以健康教育为重点,才能形成适合于本地区的社区卫生服务特色。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冠心病患者自我效能、健康信念对其健康行为的影响.方法 选择冠心病患者和健康体检者各500例为调查对象,对所有纳入对象健康行为、健康信念和自我效能进行教育.结果 健康信念与健康责任和营养呈正相关(P<0.05).知觉到严重程度与运动和锻炼、自我实现呈负相关(P<0.05).知觉到益处与健康行为总分、营养、自我实现、压力应对呈正相关(P<0.05).结论 健康行为与冠心病的发生和复发密切相关,且冠心病患者的自我效能和健康信念对患者健康行为有影响.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调查围产期孕产妇的保健状况,并分析健康教育的效果.方法 选择全程参加孕妇学校的初产妇300名为孕妇学校组,另选择没有参加孕妇学校的初产妇300名为对照组.调查围产期孕产妇的保健状况及其对健康教育相关内容的需求,调查围产期健康教育对剖宫产率、自然分娩率、并发症等的影响情况.结果 两组对围产期相关保健知识掌握平均得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孕妇学校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两组产前检查的平均次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孕妇学校组显著大于对照组(P<0.01).是否参加孕妇学校、产妇年龄、保健知识得分、家庭月收入、孕产妇的文化水平、丈夫的文化水平是影响孕产妇产前检查的相关因素.结论 健康教育能够增加孕产妇对围产期保健知识的掌握,促进自然分娩,降低孕产期并发症.  相似文献   

20.
对健康体检现状以及在健康体检中开展健康教育的方式进行反思,分析开展健康教育主要面临的5个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以期引起人们对健康体检的重视及对开展健康教育的思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