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目的 对比观察小切口椎板间开窗髓核切除术与传统椎板切除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我院将小切口椎板间开窗髓核切除术50例(A组)与27例适合行小切口开窗术而受技术条件限制行半椎板切除或全椎板切除术者(B组)纳入对比标准,分析两组的切口长度、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卧床时间及临床疗效.结果 术后随访4-24个月,A组的切口长度、手术时间、卧床时间明显短于B组,术中出血量明显少,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O.05).结论 小切口椎板间开窗髓核切除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具有创伤小、脊柱稳定性破坏小、减压彻底、康复快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2.
髓外硬膜下肿瘤是神经外科常见疾病之一,多为良性肿瘤,神经源性肿瘤与脊膜瘤在良性肿瘤中占比较高。目前,临床主要治疗方法为手术切除病灶,传统常规术式易破坏脊柱稳定性,对机体创伤性较大,患者术后恢复慢、并发症多。随着医疗技术的进步,医疗资源不断扩充,半椎板、锁孔等新的入路为手术方案提供了更多的选择,可更大程度保护脊柱稳定性,促进患者术后恢复。半椎板入路术用于髓外硬膜下肿瘤的治疗能够有效保护机体棘间、棘上韧带及相应的关节突,对背部椎体完整性与稳定性造成的损害小,且术后并发症少,成为临床治疗髓外硬膜下肿瘤的主要手段。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对椎管内肿瘤实施全椎板入路显微切除手术治疗和半椎板入路显微切除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与价值。方法:将铁岭市中心医院神经外科临床2017年8月-2018年8月接收并施予半椎板入路显微切除手术治疗55例椎管内肿瘤患者作为本文研究的观察组,同时选取同期接收并施予全椎板入路显微切除手术治疗的55例同病患者作为本文研究的对照组,观察对比其临床疗效。结果:(1)观察组总有效率是89.09%、肿瘤的完全切除率是47.27%、眷柱的稳定率是100.00%;对照组总有效率是81.82%、肿瘤的完全切除率是45.45%、脊柱的稳定率是87.27%,2组的总有效率、肿瘤的完全切除率比较无差异(P>0.05),但是观察组脊柱的稳定率高于对照组,对比有差异(P<0.05)。(2)观察组失血量低于对照组、手术时长与住院时长均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是12.73%,比对照组的30.91%低,P<0.05。(3)2组术前的QOL评分比较无差异(P>0.05),术后2组的QOL评分均比术前显著提高,但是观察组提高的幅度比对照组大,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椎管内肿瘤分别施予半椎板入路显微切除手术与全椎板入路显微切除手术,均可以获得较好的治疗效采,但前者手术的相关指标水平更优,术后能保障脊柱稳定,提高生活质量,价值更高。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椎管内外沟通性肿瘤的外科治疗策略及分析外科治疗的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80例椎管内外沟通性肿瘤患者资料,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采用蔡司S-88显微外科手术进行半椎板入路切除肿瘤,对照组采用蔡司S-88显微外科手术进行椎板入路切除肿瘤.比较两组术后肿瘤切除率、复发率、脊柱畸形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术后肿瘤切除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复发率、脊柱畸形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半椎板切除入路可以切除大多数椎管内外沟通性肿瘤,保留了其余椎体关节的完整,有利于维护手术后椎体稳定性,减少对脊柱稳定性的影响,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椎间孔镜下经椎板间入路L_5S_1髓核摘除术的疗效。方法:将67例L_5S_1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分为椎间孔镜组(n=32)和椎板开窗组(n=35)进行手术治疗。对两组患者切口长度、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天数进行观察记录;术后患者随访,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s,VAS)记录其切口疼痛程度;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和Mac Nab标准评分评价两组患者术后疗效及功能恢复情况。结果:所有患者均得到随访,平均随访时间5.3个月。椎间孔镜组在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术后切口VAS评分、住院天数等方面均明显优于椎板开窗组(P<0.01);术后疗效及腰椎功能恢复在ODI评分和Mac Nab标准评分方面,两组患者术后较术前恢复明显(P<0.01),两组患者组间比较差异不明显(P>0.05)。结论:椎间孔镜下经椎板间入路L_5S_1髓核摘除术的疗效优于椎板开窗术疗效。  相似文献   

6.
许思亮 《中外医疗》2009,28(36):78-78
目的评价小切口椎板间开窗髓核切除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方法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行椎板切除术,观察组采用小切口椎板间开窗髓核切除术。结果观察组切口长度、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和卧床时间等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小切口椎板间开窗髓核切除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疗效佳,可建议临床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通过半椎板入路显微手术对颈椎椎管内肿瘤的效果评价。方法:从我院确诊为颈椎椎管内肿瘤患者中,挑选94例颈椎椎管内肿瘤患者作为研究目标。按照随机分组法把其分为观察组(48例)和对照组(46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切除肿瘤方法,观察组采取半椎板与显微技术结合方式对患者进行治疗。结果:经治疗后,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手术过程总花费时间、留院观察所需时间、手术过程中失血量、康复时间均显著降低。疗效亦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颈椎椎管内肿瘤患者在半椎板与显微技术结合手术治疗过程中,手术全过程所需时间较少,患者治疗后康复时间明显缩短,脊柱的稳定性显著提高,对脊柱内部构造损伤较小。值得临床推荐。  相似文献   

8.
单侧半椎板开窗切除椎管内髓外良性肿瘤16例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单侧半椎板开窗切除椎管内髓外良性肿瘤的优缺点及适应证。方法对采用单侧半椎板开窗方式切除椎管内髓外良性肿瘤16例患者的手术和术后情况进行分析。结果16例患者中,15例术后症状与体征明显好转,随访脊柱稳定性好,1例术中改全椎板手术。结论单侧半椎板开窗切除椎管内髓外良性肿瘤,且肿瘤大部分偏向椎管一侧的患者,具有创伤小,有利于维持脊柱稳定性的优点,也有暴露受限的缺点。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半椎板切除脊髓前后减压治疗胸腰椎爆裂性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1月~2011年6月收治的胸腰椎爆裂性骨折患者43例作为观察组,采用半椎板切除脊髓前后减压和椎弓根钉系统复位内固定方法治疗,与采用传统后入路手术治疗的42例对照组胸腰椎爆裂性骨折患者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24h伤口引流量、骨折愈合时间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2.3%)明显低于对照组(14.3%,P〈0.05);观察组术后伤椎前缘高度和伤椎后缘高度均明显大于术前,术后Cobb角和椎管容积减少比较术前明显缩小,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Frankel分级评定情况明显好于对照组。结论采用半椎板切除脊髓前后减压治疗胸腰椎爆裂性骨折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手术方法,手术操作简便且创伤小,术后并发症少且固定可靠,对患者脊柱结构造成的损伤较小,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0.
《陕西医学杂志》2017,(11):1576-1578
目的:探讨经半椎板切除入路显微操作摘除椎管内髓外硬膜下肿瘤(IDEM)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IDEM患者25例,行经半椎板切除入路显微操作摘除术治疗,观察患者的手术情况、术后病理分型、术后临床疗效及随访情况。结果:27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术后病理结果显示回报:神经鞘瘤16例,神经纤维瘤3例,脊膜瘤6例。仅有1例患者术后出现切口感染,所有患者术后神经压迫症状改善,均未见术后复发或脊柱畸形,脊柱的稳定性良好。结论:应用经半椎板切除入路显微操作摘除术治疗治疗IDEM,手术过程中创伤小,出血少,恢复快,临床疗效确切,较好的保护了脊柱稳定性。  相似文献   

11.
杨志刚  杨成蓉  蔡联军 《医学综述》2014,(16):3049-3050
目的比较不同手术方法治疗脊髓肿瘤的效果。方法选取2003年1月至2013年6月雅安市人民医院收治的脊髓肿瘤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小切口单侧半椎板切除入路组(小切口单侧组)50例,传统全椎板入路组(传统全椎板组)50例。比较两组患者手术肿瘤切除情况,术后神经功能情况;最早下床时间(d)、住院时间(d)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小切口单侧组患者手术肿瘤切除情况,术后神经功能情况均显著优于传统全椎板组(P<0.05)。小切口单侧组患者术后最早下床时间、住院时间分别为(11.8±4.2)d、(15.3±5.1)d,均显著短于传统全椎板组[(18.7±5.6)d、(27.1±7.3)d,(P<0.05)]。小切口单侧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8.0%,显著低于传统全椎路组(26.0%)(P<0.05)。结论小切口单侧半椎板切除入路术式治疗脊髓肿瘤手术效果优于传统全椎板入路术式,而且对患者创伤小,患者术后恢复较快,并发症少,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2.
《中国现代医生》2017,55(19):50-52
目的探讨经眶上外侧入路与单侧冠状入口经额入路治疗鞍区肿瘤的效果。方法选择在我院治疗的50例鞍区肿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入路方式的不同分为观察组(经眶上外侧入路)与对照组(单侧冠状入口经额入路),每组各25例。比较两组肿瘤切除情况、围手术期指标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肿瘤全切率为88.00%(22/25),对照组全切率为72.00%(18/25),两组肿瘤全切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稍高于观察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鞍区肿瘤采用经眶上外侧入路与单侧冠状入口经额入路治疗均能取得较好效果,但经眶上外侧入路在缩短手术时间、减少出血量方面更具优势,有利于患者术后恢复,缩短住院时间。  相似文献   

13.
胡兵兵 《安徽医学》2016,37(7):887-889
目的 探讨椎管内肿瘤行半椎板入路显微手术围手术期的护理要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3~2016年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34例椎管内肿瘤行半椎板入路显微手术切除的患者临床资料,对术前评估,针对性健康指导及心理护理措施,术后的病情观察、功能锻炼以及并发症的预防和护理进行总结分析。结果 本组34例患者中32例行肿瘤全部切除,2例大部切除。术后有3例患者肢体功能障碍较术前加重,经积极治疗并给予循序渐进的功能锻炼,症状得到了改善;2例患者出现切口脑脊液漏,经治疗护理后切口愈合良好,所有患者未出现护理并发症,全部康复出院,达到预期效果。结论 对于椎管内肿瘤行半椎板入路显微手术的患者,术前培养良好的心理状态,组织有效的功能训练是手术顺利进行的基础,术后认真的病情观察和悉心的护理,为预防并发症发生和促进患者康复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相似文献   

14.
椎管内硬膜下肿瘤经半椎板入路切除的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经半椎板切除入路行椎管内硬膜下肿瘤切除术的可行性及疗效。方法:1999年10月~2008年7月共手术治疗86例颈、胸、腰椎管内硬膜下肿瘤患者,均在偏肿瘤侧对应肿瘤节段切除半侧椎板、棘突根部、关节突内1/3,切开硬膜,游离并切除肿瘤。结果:86例肿瘤均获得顺利切除,手术时间45~70分钟,平均54分钟;出血量80~120ml,平均90ml。3例患者术后出现脑脊液漏,每日切口旁局部穿刺抽出漏出液,并采取头低脚高位,术后3周愈合。61例获得4个月~8年1个月,平均3年5个月随访,无颈、胸、腰痛等症状,获得随访的42例术前不完全性瘫痪患者肌力由术前3~4级恢复至术后5级。结论:位于椎管内脊髓背侧、腹侧及突入椎间孔的硬膜下肿瘤,采用半椎板切除入路可顺利切肿瘤组,该方法出血少,创伤小,可最大限度地保护脊柱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15.
半椎板切开治疗椎管内肿瘤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李进  张跃康  黄思庆  鞠延 《四川医学》2007,28(4):410-412
目的探讨半椎板切开入路切除椎管内肿瘤的优缺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2006年经手术切除病理证实的椎管内肿瘤196例的临床资料。其中80例行了半推板入路肿瘤切除,与同期的116例全椎板切除患者进行比较。结果半椎板切除患者手术住院时间明显缩短,术后起床反应轻微,远期效果较全椎板好,对脊柱的稳定性影响小。结论单侧半椎板入路切除椎管内肿瘤损伤小,最有利于脊柱稳定性的维持。患者手术后住院时间短,反应轻微,远期疗效好。但也有暴露局限的缺点。  相似文献   

16.
目的:对单鼻孔经蝶入路与经颅入路手术切除脑垂体瘤疗效进行深入分析和对比。方法:收集我院2015年04月至2016年04月期间的脑垂体瘤患者80例,然后将8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分别通过单鼻孔经蝶入路与经颅入路手术对脑垂体瘤进行切除,然后对比两组患者的脑垂体瘤全部切除率和并发症发生率,同时比较患者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以及术中出血量。结果:观察组患者脑垂体瘤全部切除率明显高于对照着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住院时间以及术中出血量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两组之间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单鼻孔经蝶入路切除手术对于脑垂体瘤的治疗有良好的应用效果,可以有效缩短患者的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减少患者的术中出血量,因此可以进行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比较Wiltse入路与后正中入路腰椎椎间融合术治疗单节段退变性腰椎间盘疾病的疗效。方法将手术适应症明确的42例单节段退变性腰椎间盘疾病连续病例随机分为两组,其中Wiltse入路组22例在自行设计拉钩辅助下,行经椎间孔腰椎椎间融合术(transforaminal lumbar interbody fusion,TLIF),后正中入路组20例行后路腰椎椎间融合术(posterior lumbar interbody fusion,PLIF),记录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采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VAS)、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评估两组患者手术后的临床疗效;采用suk法评价两组患者术后椎间融合情况。结果全部病例平均随访14个月。Wiltse入路组术中出血量为(130.5±16.5)mL、术后住院时间为(7±1.5)d,后正中入路组分别为(390.8±24.8)mL、(13±2.5)d,Wiltse入路组明显优于后正中入路组(P<0.05),两组患者术后腰痛、腿痛VAS评分和ODI均较术前明显降低,术后3个月及末次随访Wiltse入路组腰痛VAS评分和ODI均低于后正中入路组(P<0.05),腿痛VAS评分、椎间融合率、手术时间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Wiltse入路与后正中入路治疗退变性腰椎间盘疾病均能达到满意的疗效,但Wiltse入路手术出血少,术后住院时间短,术后腰背痛残留率低,更好的解决了退变性腰椎间盘疾病患者的病痛。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观察经肛门微创手术(TAMIS)治疗男性直肠癌的肿瘤学疗效及生存率。方法 纳入2012年2月~2014年2月于笔者医院接收的84例直肠癌患者(男性)为对象,采用数字表法随机分成两组,其中观察组42例行TAMIS术,对照组42例接受传统经肛门局部切除术,观察两组手术治疗情况(术中出血量、肿瘤距肛门距离、手术时间、住院天数、并发症)及术后恢复情况(术后首次排气时间、首次排便时间、开始进食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与远期疗效(局部复发率、远处转移率及生存率)。结果 观察组术中出血量明显低于对照组,且住院天数及手术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9.52%)低于对照组(38.0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局部复发率、远处转移率及生存率分别为4.76%、2.38%、95.24%,对照组依次为2.38%、2.38%、92.86%,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AMIS可获得与传统经肛门局部切除术相似的疗效及远期预后改善,但其手术微创性更佳,术后恢复更快,可作为优选手术方案。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中段胰腺切除术治疗胰腺颈体部良性肿瘤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36例胰腺颈体部良性肿瘤患者,随机分为中段胰腺切除术治疗组(观察组)和远端胰腺切除术治疗组(对照组),各18例,观察两组患者的手术指标及术后并发症。结果:两组患者手术均成功切除肿瘤,观察组患者术中出血量和住院天数明显少于对照组患者,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手术时间上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中段胰腺切除术治疗胰腺颈体部良性肿瘤临床疗效好、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垂体腺瘤切除术经翼点入路和经鼻蝶入路不同入路的对照研究.方法 分析2008年10月~2013年10月80例资料完整的垂体瘤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经翼点入路的患者46例,为对照组;经鼻蝶途径的患者34例,为观察组.对比两组手术情况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手术情况(手术时间、术中出血及住院时间)明显优于对照组,术后并发症发生少,且复发率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经鼻蝶入路行垂体腺瘤切除术的手术时间、手术出血量、住院天数均优于经翼点入路,且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和复发率低于经翼点入路,临床疗效确切,值得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