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对周围型肺癌的X线片以及CT检查方法进行了对比,从而找出临床诊断的理想方法。方法将我院2011年9月~2014年8月收治的54例周围型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对这些患者肺部检查的X线片以及CT扫描结果进行了对比与分析。结果通过CT扫描的患者,其确诊率基本上达到了89.4%,比X线片检查所得病灶主要征象更加明显,诊断率更高,两种方法所得结果差异性显著(P<0.05),其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CT确诊周围型肺癌的正确率明显高于X线,二者联合在周围型肺癌的检查中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早期成人股骨头缺血坏死(femoralheadnecrosis,FHN)的MR、CT、SPECT和X线平片4种影像学检查的成本效益比,寻找较好的成本效益的检查方法.方法:分析和总结82例129髋随访和病理证实或具有典型影像学表现的早期(ARCOI~II期)成人FHN病人的髋关节影像学资料.全部病例均同期行MRI、CT、单光子发射计算机体层摄影(singlephotonemissioncomputedtomography,SPECT)和X线平片检查.采用成本效果分析法(cost-effectivenessanalysis,CEA),对4种影像学检查诊断效率研究中的数据进行分析,比较其正确检出费用(costofaccuratediagnosis,CAD).结果:4种影像学检查方法的诊断差异有显著性意义.早期诊断成人FHN的检出费用最低的是X线平片,对于X线平片确诊组和诊断可疑组,MRI检出费用并无太大变化,而CT费用最低;对于X线平片诊断阴性组,MRI诊断的敏感性和准确性综合比较高于CT和SPECT,且诊断费用也最低.结论:X线适合早期股骨头坏死的筛选,而MRI诊断的敏感性和准确性综合比较高于CT和SPECT,而且应当作为X线诊断阴性的可疑股骨头坏死患进一步诊断的首选..  相似文献   

3.
目的 分析双排螺旋 CT 联合 X 线平片用于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诊断效果和应用价值。方法 收集 40 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患者,行双排螺旋 CT、X 线平片检查,分析两种检查方法的影像学特征,并以手术病理结果为标准,比较单一检查、联合检查的符合率。结果 以手术结果为标准,腰椎间盘突出单一 X 线平片检查符合率为 47.5%;单一双排螺旋 CT检查符合率为 90%;X 线平片联合 CT 检查符合率为 100%。联合检查与单一 X 线平片检查、单一 CT 检查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双排螺旋 CT 腰椎间盘突出症诊断分型符合率为 95%,与手术病理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X 线平片提示,腰椎间隙宽度和长度明显异常,腰椎生理弯曲,呈弓状、后翘状态。CT 检查提示,椎体边缘可见椎间盘突出,密度稍低于椎间盘,小关节突增生,结节不规则,侧隐窝狭窄,突出块较大时,可见软组织密度影,硬膜囊、神经根表现为变形、移位,甚至消失。结论 X 线平片、CT 检查在腰椎间盘突出症诊断中各具优势,但若单一检查,容易发生误诊、漏诊等不良事件,两者联合诊断,可有效提高诊断符合率,为临床治疗提供可靠的影像学依据,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腰椎滑脱和椎弓峡部裂中X线平片与CT各自的诊断作用。方法首先,随机选取220例检查腰椎滑脱与椎弓根峡部裂的患者,均分成A、B两组。然后,A组行X线平片检查,B组行CT检查。最后,比较分析两种诊断方式对于腰椎滑脱及椎弓峡部裂的检出率。结果腰椎滑脱的检出率A组为95.4%,B组为85.6%;椎弓峡部裂的检出率A组为87.9%,B组为96.6%。结论 CT检查椎弓峡部裂的检出率比X线平片的检出率高,X线平片对腰椎滑脱的检出率比CT的检出率高。  相似文献   

5.
目的 观察胸部外伤的X线平片、CT扫描影像学表现,探讨诊断价值.方法 收集46例胸部外伤患者的临床检查资料,回顾性分析其X线及CT扫描表现.结果 将影像学诊断结果与手术证实结果对比,CT扫描的确诊率高于X线胸片;X线扫描可准确诊出肋骨骨折,可部分诊出气胸、肺挫伤、胸腔积血等,CT扫描的漏诊率较X线低.结论 临床首选X线检查,加上CT扫描辅助检查,能够较准确地诊断胸部外伤的具体病情,两者结合可提供可靠影像学依据,对临床抢救工作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6.
毛小平 《医学信息》2020,(1):167-168
目的 比较螺旋CT与腹部X线平片对急性肠梗阻早期诊断效能。方法 回顾分析2017年6月~2019年6月在我院诊治的104例急性肠梗阻患者临床资料,患者均行腹部X线平片及螺旋CT检查,比较两种检查方法敏感度、特异度以及诊断准确性。 结果 螺旋CT诊断急性肠梗阻敏感度86.53%、特异度80.00%,高于腹部X线平片的67.30%、65.71%(P<0.05);螺旋CT诊断小肠梗阻、结肠梗阻、机械性肠梗阻、绞榨性肠梗阻的准确率均高于腹部X线平片(P<0.05)。结论 螺旋CT对急性肠梗阻的早期诊断准确率高,并且可以更加准确定位肠梗阻位置、原因,为临床的有效治疗提供可靠的参考依据,具有重要临床应用的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血清阴性脊柱关节病(SpA)骶髂关节病变X线和 CT表现及其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50例诊断为SpA住院患者的影像资料,对其X线平片及 CT成像诊断骶髂关节的病变分级及征象进行比较分析.结果:X线平片诊断为Ⅰ-Ⅱ级骶髂关节改变的病例中有59.2%(29/49)在CT诊断中提高了诊断级别.骶髂关节面模糊在X线平片中检出率较CT高(P<0.05),而关节软骨及骨侵蚀则在CT中检出率较高(P<0.05).结论:CT扫描对 SpA骶髂关节早期病变的诊断具有较高价值;X线平片与CT对SpA非早期骶髂关节病变诊断的敏感性相同.  相似文献   

8.
研究骶髂关节 CT 检查对早期诊断强直性脊柱炎的临床价值。对100例临床及 X 线平片疑有强直性脊柱炎,但不能确诊者,进行骶髂关节 CT 扫描检查,并根据 CT图像与临床资料及 X 线平片作对比分析。结果强直性眷柱炎的主要临床特点均有骶髂关节周围及腰腿痛,晨僵。实验检查 HLA-B27阳性,平片及 CT 图像表现骶髂关节模糊,硬化及囊样变。结论:CT 检查骶髂关节侵蚀情况是诊断强直性脊柱炎的较可靠、满意的检查,尤其对临床高度疑诊而平片显示正常或可疑者的鉴别及确诊意义甚大。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X线平片与CT影像诊断脊柱爆裂型骨折的应用,为临床应用提供参考。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2月~2014年2月收治的70例(80处)脊柱爆裂型骨折患者,对其采取X线平片及CT检查,观察CT图像、横断面及多平面进行重建后的图像、X线平片、CT的影像结果、扫描时间。结果70例(80处)患者中,手术之前接X线平片均可以显示患者具有椎体压缩骨折。对于骨折细节方面,X线平片可以检测41处,占51.25%;CT影像能够检测78处(97.50%),对比分析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6.021,<0.05)。而经过CT影像检查后,但没有检测出的2处,是由于患者具有神经功能障,之后经过MRI后被检测出。X线平片检查患者的时间为(2.3±0.5)min,经过CT影像检查的时间分别为(8.1±1.0)min,对比分析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028,<0.05)。结论对于脊柱爆裂型骨折患者,首先应该先拍摄X线平片将其作为诊断病情的基础,若难以确定患者骨折的损伤的细节及椎管受累情况等,可结合CT影像方式进行正确诊。  相似文献   

10.
纵隔型肺癌的X线CT诊断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纵隔型肺癌的影像学表现,提高诊断及鉴别诊断能力,为临床提供准确的信息。方法回顾性总结分析13例经临床手术或/和病理证实的纵隔型肺癌的X线和CT资料。13例病人均行胸部正侧位平片和CT平扫检查,6例病人做了强化扫描。结果13例纵隔型肺癌病人中有右上肺4例,左上肺2例,右肺门5例,左肺门2例。平片表现气管测移位,纵隔不规则块影,纵隔增宽,2例胸腔积液。CT表现肿块位于纵隔胸膜下,与纵隔分界清楚或模糊,显示分叶征、毛刺征、血管纠集征及支气管完全或不完全阻塞、纵隔淋巴结肿大,增强后肿块轻度不均匀强化。结论密切结合临床症状及体征,深入观察影像学表现,全面综合分析,对纵隔型肺癌可以做出准确的影像学诊断。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膝关节自发性骨坏死(SONK)的影像学表现。方法在临床和影像学资料,对20例确诊患者膝关节自发性骨坏死。均行膝关节MRI检查,行CT检查4例,行平片检查4例。结果MRI显示软骨病变,位于股骨髁负重的地方14例。这表明2例软骨下骨折裂隙综合征;显示软骨状长T1短T2信号,2例骨髓水肿在信号;显示软骨下焦稍长T1长T2信号10例。CT检查45例,清晰显示病变2例;X线平片检查4例,仅1例病变。结论MRI能显示膝关节自发性骨坏死病变比CT,X射线敏感。结合临床表现和MRI诊断可以。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双源CT和普通X线影像技术在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诊断准确性的对比研究.方法 用双源CT和X线对224例血尿酸在正常范围内的急性关节炎患者进行双源CT和X线等影像学检查,同时,对38例临床排除痛风的急性关节炎患者也进行双源CT和X线检查,评估痛风石的检出率.结果 224例血尿酸不高的患者,通过双源CT发现32例病人的肿痛关节周围有痛风石沉积,检出率为12.4%,而X线仅发现1例有痛风性骨侵蚀,检出率为1.8%,经卡方检验两种检查方法所得结果有统计学差异(x 2 =23.861,P<0.001);而无痛风的对照患者,都未查出痛风石.结论 在血尿酸正常的急性关节炎患者,双源CT比X线更特异敏感地检测出痛风石.因此,对于血尿酸正常的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患者需要进行双源CT检查,有重要的从而与其他急性关节炎鉴别.  相似文献   

13.
吕鸿斌  张东友 《医学信息》2010,23(5):1477-1477
目的 探讨、分析急性脊柱损伤的影像学检查特征,评估常规X线平片、CT及MR在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71例经X线平片、螺旋CT扫描及MR检查的脊柱损伤患者的病例.结果 CT与MR在显示椎间盘病变与椎体内细小骨折线优于X线平片,CT在显示椎弓与椎板骨折上优于X线平片与MR,MR在显示脊髓损伤上优于X线平片与CT.结论 X线平片是脊柱损伤的首选方法,但最好同时辅以CT检查,明确脊柱损伤的类型.对于怀疑有脊髓损伤的患者应及时进行MR检查.  相似文献   

14.
目的:通过探讨X线和CT检查对肩锁关节脱位的诊断效果的比较,评价两种检查方法的诊断价值。方法98例疑似肩锁关节脱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进行X线与CT检查比较两种检测方法诊断价值。结果研究对象确诊肩锁关节脱位63例,CT检查诊断准确率(95例,98.57%)明显高于X线检查(76例,84.2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16.551,<0.05);并且CT检查的灵敏度(96.83%)、特异度(97.14%)、<登指数(0.940)、阳性预测值(98.39%)和阴性预测值(94.44%)均高于X线检查(分别为80.95%、71.43%、0.524、83.61%和67.5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 X线扫描检查对肩锁关节脱位的诊断具有较高价值,值得在临床诊断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胸椎黄韧带骨化的影像学研究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胸椎黄韧带骨化的影像学表现,评价X线、CT和MRI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3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胸椎黄韧带骨化的X线、CT和MRI影像学资料.结果:所有病例的X线平片显示胸椎退行性改变,仅其中3例的侧位片显示椎间孔处模糊骨化影.CT扫描显示胸椎椎板前缘凸向椎管的高密度影,椎管变窄,外侧型7例,弥漫型8例,结节增厚型8例.MRI显永黄韧带骨化病变呈低信号影,脊髓不同程度受压.23例患者共发现黄韧带骨化节段57个,骨化节段为单发病灶6例,多发病灶17例.病变累及上胸段(T1-4)3例,中胸段(5-8)7例,下胸段(T9-12)16例.合并后纵韧带骨化6例,合并胸椎间盘突出2例.结论:胸椎黄韧带骨化有典型的CT和MRI影像学表现,但在X线平片上容易漏诊;CT结合MRI检查是确诊胸椎黄韧带骨化的蕈要诊断手段.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常规X线平片、CT及MRI三种影像学检查手段在脊柱胸腰段骨折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对131例脊柱胸腰段骨折患的X线平片、CT和MRI资料进行回顾性对比分析。结果:本组131例,151个椎体骨折,共198个骨折部位,其中83例合并椎管狭窄,73例合并脊髓损伤。结论:在脊柱胸腰段骨折影像学检查中,常规X线平片能同时检出多段椎骨骨折,并对脊柱稳定性有初步预测;CT扫描能清晰显示骨折细节,准确判断骨折类型和椎管狭窄程度;MRI检查对脊髓损伤显示最佳。三种检查方法互补性强。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周围型肺癌早期X线诊断的价值。方法分析10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周围型肺癌影像学表现的动态变化,并结合病灶大小、部位,总结其影像特点。结果本组周围型肺癌的X线特征性表现为颗粒征4例(40%),毛刺征5例(50%),分叶征2例(20%),血管集束征4例(40%),并有5例(50%)并发肺气肿。结论动态观察对周围型肺癌病变的确诊有较高价值,早期X线诊断是周围型肺癌重要的诊断依据之一。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新生儿先天性巨结肠的X线表现,探讨新生儿先天性巨结肠的X线诊断,重视影像学检查的作用,提高对本病的认识,提高早期诊断水平。方法对21例新生儿先天性巨结肠的临床表现和腹部平片、钡灌肠的X线表现进行回顾分析。结果本组病例21例,腹部平片X线表现中结肠梗阻征10例,结肠淤张征8例,阴性X线征3例。钡剂灌肠X线表现中短段型1例,常见型16例,长段型2例,全结肠型2例。结论 X线检查是诊断新生儿先天性巨结肠最简单、最常用、确诊率较高的检查方法。只要密切结合临床,注意检查注意事项,检查中仔细观察,并坚持24 h复查,即可提高早期诊断正确率。  相似文献   

19.
刘清华   《四川生理科学杂志》2022,44(7):1244-1246
目的:对比多层螺旋CT(Multi-slice spiral CT,MSCT)三维重建与数字化X线摄影(Digital radiography,DR)平片对外伤性肋骨骨折的诊断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18年12月至2021年10月收治的84例外伤性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将DR及MSCT的诊断结果进行讨论和分析,对比DR、MSCT检查对外伤性肋骨骨折的诊断价值.结果:外伤性肋骨骨折患者中共174处骨折,以多发骨折多见;肋段分布集中在4~10肋;水平节段以腋段居多.MSCT共检出骨折169处,检出率为97.13%,DR共检出骨折111处,检出率为63.79%,明显低于MSCT检查(χ2=62.926,P<0.05).MSCT检查诊断外伤性肋骨骨折准确率为97.62%;DR诊断准确率为64.29%,明显低于MSCT检查(P<0.05).结论:MSCT三维重建、DR平片均可有效诊断外伤性肋骨骨折,但MSCT三维重建诊断准确率更高,漏诊率更低,应用价值更高.  相似文献   

20.
李百鑫 《医学信息》2019,(3):173-174
目的 分析螺旋CT结合钼靶X线在乳腺癌早期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7年4月~2018年4月至我院就诊的乳腺癌患者80例,均接受螺旋CT检查与钼靶X线检查,以病理检查为标准,比较两种检查方法单独检查及联合检查的准确率。结果 钼靶X线检测阳性率及CT检查阳性率均较病理检查阳性率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钼靶X线联合CT检查阳性率与病理检查阳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单独采用螺旋CT、钼靶X线与二者联合诊断检测乳腺癌的特异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钼靶X线的检测准确率低于联合诊断 (P<0.05),而螺旋CT与联合诊断的检测准确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诊断的灵敏度为96.00%,高于单独使用钼靶X线的84.00%及螺旋CT 的85.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螺旋CT与钼靶X线二者联合应用相较于二者单项诊断,其在准确率、灵敏度上具有一定优势,可以作为临床乳腺癌早期诊断的可靠手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