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 观察高压氧治疗一氧化碳中毒后迟发性脑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对30例一氧化碳中毒后迟发性脑病患者进行高压氧治疗,作治疗前、后临床疗效分析.结果高压氧治疗后患者临床症状改善的总有效率为 86.6%.结论高压氧对一氧化碳中毒后迟发性脑病有显著疗效.  相似文献   

2.
目的 一氧化碳中毒患者的高压氧治疗是治疗中最重要的措施,具有特殊疗效和不可替代的作用.方法 对一氧化碳中毒患者进行高压氧治疗与护理.结果 一氧化碳中毒患者无迟发性脑病发生.结论 发现一氧化碳中毒患者应及早就医、及早高压氧治疗,并且坚持足够的疗程,这样可以提高一氧化碳中毒患者的治愈率,减少甚至避免迟发性脑病的发生;同时在整个高压氧治疗过程中做好每个环节的护理工作,是一氧化碳中毒患者救治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3.
机体在短时间内吸入了高浓度的一氧化碳毒性气体即可导致急性一氧化碳中毒,它是冬季较为常见的中毒性疾病之一,尤其在我国的北方地区发病率较高.此病在临床上的致残致死率极高,是急诊科常见的急危重症.患者多在经历一定时间的“假愈期”后发生一氧化碳中毒迟发性脑病,并且无法完全治愈,从而给社会和家庭造成严重的经济负担.但直到现在,一氧化碳中毒迟发性脑病的具体发病机制仍未完全阐明,并存在着多种学说.在此对一氧化碳中毒迟发性脑病发病机制的研究进行探讨,以期为其临床治疗提供新的思路及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4.
王萍 《医学信息》2010,23(13):2169-2170
目的一氧化碳中毒患者的高压氧治疗是治疗中最重要的措施,具有特殊疗效和不可替代的作用。方法对一氧化碳中毒患者进行高压氧治疗与护理。结果一氧化碳中毒患者无迟发性脑病发生。结论发现一氧化碳中毒患者应及早就医、及早高压氧治疗,并且坚持足够的疗程,这样可以提高一氧化碳中毒患者的治愈率,减少甚至避免迟发性脑病的发生;同时在整个高压氧治疗过程中做好每个环节的护理工作,是一氧化碳中毒患者救治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迟发性脑病高压氧治疗的护理措施.方法 对本科29例迟发性脑病患者高压氧治疗的护理经验进行总结.结果 29例病例中有27例治愈,恢复生活自理能力.无效2例,是因家属放弃治疗.结论 对一氧化碳中毒的患者高压氧治疗越早越系统,疗效就越好,能有效减少或减轻迟发性脑病发生,对迟发性脑病治愈率高.  相似文献   

6.
本文报道2例一氧化碳中毒迟发性脑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并结合文献分析其临床表现、MRI及脑电图特点.  相似文献   

7.
吕娜 《医学信息》2008,21(7):1140-1141
急性一氧化碳中毒迟发性脑病(DEACMP)系指急性一氧化碳中毒患者经过常规抢救治疗后,症状缓解,数天以至数周后再出现以中枢神经系统功能障碍为主的多脏器病变,其发病率较高(2%~30%)[1]、致残率高,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8.
背景:国内多采用药物治疗和高压氧治疗一氧化碳中毒迟发性脑病,但存在疗程长,见效慢,花费高等问题。 目的:观察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治疗一氧化碳中毒迟发性脑病前后神经元及细胞凋亡的变化。 方法:将SD大鼠抽签随机分为假手术组、对照组与干细胞移植组。制作一氧化碳中毒迟发性脑病模型后,干细胞移植组在造模后第0,3,6,12,24,72小时及1周时脑内注射同种异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对照组不进行细胞移植;假手术组扎闭颈外动脉,用PBS代替细胞悬液。 结果与结论:造模后3,6,12,24 h干细胞移植组脑内神经元核心抗原表达明显高于对照组与假手术组(P < 0.01),干细胞移植各组脑内神经元核心抗原表达无明显差异(P > 0.05)。造模后0,3,6 h干细胞移植组脑内细胞凋亡平均吸光度值明显低于对照组与假手术组及其他干细胞移植组(P < 0.05),且移植后第1周明显低于第2,3,4周(P < 0.05)。提示在一氧化碳中毒迟发性脑病大鼠体内移植间充质干细胞可以增加成熟神经元数量,其机制与减少细胞凋亡有关;移植的最佳时机为发病后0~24 h之间,细胞移植后的积极作用在第1周最明显。关键词:一氧化碳中毒迟发性脑病;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神经元;凋亡;干细胞移植 doi:10.3969/j.issn.1673-8225.2012.19.025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急性一氧化碳中毒迟发脑病的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影像学改变,高压氧治疗和预后,加深对这种疾病的认识。方法对30例急性一氧化碳中毒迟发脑病患者的临床分析。结果急性一氧化碳中毒迟发脑病患者临床表现为情感障碍,肌张力增高,震颤及步态不稳等表现,头颅CT及MRI常显示基底节区,放射冠低密度改变,脑电图均有不同程度慢波表现。经高压氧治疗痊愈10例,好转12例,有所好转8例。结论急性一氧化碳中毒迟发脑病是急性一氧化碳中毒较为常见的一种并发症,治疗上应遵循早,足,综合治疗原则,尤其早期高压氧的综合治疗对预防和治疗一氧化碳中毒迟发脑病有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0.
目的 了解急性一氧化碳中毒后迟发性脑病与 P30 0电位之间的联系 ,为诊疗本病提供更多的依据。方法 对 36例急性一氧化碳中毒后迟发性脑病患者与 4 0例健康者分别进行了 P30 0测定和智商测定 ,并将两组结果进行了比较。结果 患病组与对照组比较 ,P30 0电位成份中 N2、P3潜伏期延长 ,P3波幅降低与对照组存在显著性差异 ( P<0 .0 1 )。智商测定中 1 1分量表得分低于对照组 ,存在显著性差异 ( P<0 .0 1或 P<0 .0 5 )。结论 P30 0电位对急性一氧化碳中毒后迟发性脑病的认知功能及疗效判定有一定的价值。  相似文献   

11.
一氧化碳中毒迟发性脑病的脑电图改变赵君保一氧化碳(CO)中毒迟发性脑病又称CO中毒神经系统并发症。本文就35例CO中毒迟发性脑病的脑电图(EEG)改变经过作一临床分析。1资料和方法一般资料35例系本院神经内科住院病人,其中男16例,女19例,39~4...  相似文献   

12.
目的:检测一氧化碳中毒后迟发性脑病(DEACMP)患者血清中IL-4、IL-10、IFN-γ、TGF-β1的水平,探讨DEACMP与神经免疫的相关性。方法:实验分为一氧化碳中毒后迟发性脑病组(DEACMP组)、急性一氧化碳中毒未发生迟发性脑病组(ACOP组)及健康对照组。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30例DEACMP患者、27例ACOP患者及28例健康对照者中血清IL-4、IL-10、IFN-γ、TGF-β1水平,运用相关统计方法分析比较各组数值的差异。结果:DEACMP组IL-4水平低于健康对照组(P<0.05),ACOP组低于健康对照组(P<0.05);DEACMP组IL-10水平低于ACOP组(P<0.05),ACOP组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DEACMP组IFN-γ水平高于ACOP组及健康对照组(P<0.05),ACOP组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DEACMP组TGF-β1水平低于ACOP组及健康对照组(P<0.05),ACOP组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结论:一氧化碳中毒后迟发性脑病的发生与神经免疫损伤机制有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丁苯酞及针刺联合高压氧治疗急性一氧化碳中毒后迟发性脑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标准的120例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研究组在高压氧等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丁苯酞及针刺治疗,对照组给予高压氧等常规治疗。观察和比较两组治疗效果及治疗前后MMSE评分、脑电图变化。结果研究组简易智能精神量表评分及脑电图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能明显改善MMSE评分且脑电图异常率比对照组低;研究组在痊愈率和总有效率方面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丁苯酞及针刺联合高压氧治疗急性一氧化碳中毒后迟发性脑病可以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和生存质量,有良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4.
背景:研究表明一氧化碳中毒迟发性脑病症状的出现与一氧化碳中毒后神经组织细胞凋亡持续发生关系较大。有关血红素加氧酶的细胞保护作用尤其在脑损伤中的细胞保护作用还存在争议。 目的:观察一氧化碳中毒后不同时间点小鼠脑内血红素加氧酶1 mRNA和蛋白的表达变化。 方法:雄性昆明小鼠随机分为2组,一氧化碳中毒组腹腔注射一氧化碳制备一氧化碳中毒迟发性脑病模型,空气对照组腹腔注射空气。应用原位杂交及Western blot法观察两组在不同时间点海马区血红素加氧酶1 mRNA及蛋白表达变化。 结果与结论:空气对照组血红素加氧酶1 mRNA表达阳性细胞较少,染色较浅;一氧化碳中毒组海马阳性细胞数较多,染色较深。血红素加氧酶1 mRNA在1 d表达增加(P < 0.01),3 d达高峰(P < 0.01),5 d时下降(P < 0.01),21 d时仍高于空气对照组(P < 0.01)。血红素加氧酶1蛋白表达与血红素加氧酶1 mRNA表达变化相一致。结果表明血红素加氧酶1 mRNA及其蛋白的表达增加可能在一氧化碳中毒所致迟发性脑病的发病机制中起重要作用。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杂志出版内容重点:肾移植;肝移植;移植;心脏移植;组织移植;皮肤移植;皮瓣移植;血管移植;器官移植;组织工程全文链接:  相似文献   

15.
背景:国内有关一氧化碳中毒迟发性脑病治疗的报道,多采用药物治疗和高压氧治疗,但存在治疗疗程长,见效慢,花费较高等问题。 目的:首次观察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治疗一氧化碳中毒迟发性脑病前后星形胶质细胞及神经髓鞘的变化。 方法:以随机抽签方法将SD大鼠分为3组:对照组、假手术组及干细胞移植组。采用腹腔注入一氧化碳方法制作一氧化碳中毒迟发性脑病模型,干细胞移植组在注射后第0,3,6,12,24,72小时及1周时将同种异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经左侧颈动脉植入到大鼠脑内;假手术组扎闭颈外动脉,用PBS代替细胞悬液;对照组不进行细胞移植。移植后1,2,3,4周采用免疫组织化学的方法检测胶质纤维酸性蛋白和固绿-FCF染色法观察髓鞘着色情况。 结果与结论:造模后6,12,24 h干细胞移植组大鼠脑内胶质纤维酸性蛋白表达明显高于对照组及假手术组(P < 0.05),干细胞移植组移植后1~4周大鼠脑内胶质纤维酸性蛋白表达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 > 0.05)。造模后6,12,24 h干细胞移植组大鼠脑内髓鞘平均吸光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及假手术组(P< 0.05),且细胞移植后第2周明显高于第1,3,4周(P < 0.05)。 提示经左侧颈动脉在一氧化碳中毒迟发性脑病大鼠体内移植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可以增加星形胶质细胞反应性,促进髓鞘再生,移植的最佳时机为发病后6~24 h,细胞移植后的积极作用在一两周最明显。  相似文献   

16.
八九年以来,我们应用自血(采血不便者用库血)紫外线照射光量子疗法治疗一氧化碳中毒迟发性脑病37例,疗效较满意。其中男26例,女1l例。年龄21~71岁,平均60岁。发病时间为一氧化碳中毒“痊愈”后7~56天,平均31.5天。误诊13例,占35.1%。起病方式缓慢显著多于急骤。临床多以智能、人格改变和痴呆为主,伴有其它神经系统功能障碍。计算与定向力障碍28例;记忆力障碍32例;行为失调,生活不能自理26例;精神抑郁、表情淡漠、反应迟钝、呼之不应,完成日常工作不能14例;精神躁动、幻视、幻听4例;全身僵直13例;震颤麻痹13例;血压不稳、植物神经紊乱26例;偏瘫8例;中枢性面瘫5例;掌领反射、强握反射阳性19例;锥体束征阳性22例;癫痫样大发作1例。应用本法治疗3~12次,临床治愈23人,好转9人,死亡5人,总有效率86.5%,未发现任何副反应。 血液经紫外线照射充氧回输后,引起了一系列的生化反应。一则经照射后的血红蛋白氧结合速度快,维持时间长;二则可催化相激活未被照射的血浆质,促进组织氧化还原;再则可使血液粘滞性降低,血流加速。这些均可使脑组织血氧供应增强,病变区域微循环改善,减轻了神经细胞损伤,防止了脑组织软化、坏死。因此,该疗法是一氧化碳中毒迟发性脑病的有效治疗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急性CO中毒迟发性脑病与脑电及肌电图特征。方法:选择31例急性一氧化碳中毒患者进行脑电和肌电动态观察。结果:脑电图异常率为100%,主要以弥慢性慢波活动为主,严重者可见单个尖波或尖慢波。31例患者均有神位源损害的表现,可见自发神经电位延长、纤颤、正锐波。小力收缩时限延长,大力可呈单纯相。结论:脑电图及肌电图对CO中毒脑病及脑病并发周围神经病变有不可忽视的参考价值,可更好地指导临床医生用药及治疗。  相似文献   

18.
背景:研究报道在特定的体内外环境下,脐血间充质干细胞能够诱导分化成为包括神经干细胞在内的多种组织细胞。 目的:评价人脐血单个核细胞经腰穿途径移植后治疗急性一氧化碳中毒后迟发性脑病的疗效及安全性。 方法:一氧化碳中毒后迟发性脑病患者60例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给予高压氧及药物治疗;治疗组采用鞘内注射法将经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出的人脐血单个核细胞移植到一氧化碳中毒性脑病患者的蛛网膜下腔,余治疗方法同对照组。分别于人脐血单个核细胞移植前、移植后3,9,12个月对患者进行简易精神状态检查法、改良Asworth肌肉痉挛程度分级及日常生活量表评分检查;比较两组患者MRI变化;同时对随诊患者行胸片、心电图及血生化检查,客观评价人脐血单个核细胞移植的安全性。 结果与结论:人脐血单个核细胞移植3,9,12个月,治疗组Asworth肌肉痉挛程度分级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32);移植后9,12个月简易智力状况检查法及日常生活量表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 < 0.05);两组患者神经功能在各时间点的变化趋势相似。人脐血单个核细胞移植后12个月MRI检查结果显示,治疗组患者MRI改善程度较对照组明显。提示鞘内注射移植人脐血单个核细胞治疗一氧化碳中毒后迟发脑病疗效优于高压氧治疗。中国组织工程研究杂志出版内容重点:干细胞;骨髓干细胞;造血干细胞;脂肪干细胞;肿瘤干细胞;胚胎干细胞;脐带脐血干细胞;干细胞诱导;干细胞分化;组织工程全文链接:  相似文献   

19.
脑电图技术在精神科临床应用主要有以下几方面:1.精神心理障碍性疾病诊断与鉴别诊断的辅助依据:(1)功能性与器质性精神障碍的鉴别,如精神障碍为首发症状的脑炎,癫癎所致精神障碍,脑卒中后抑郁障碍、慢性酒精依赖性脑病、煤气中毒迟发性脑病、毒鼠强中毒性脑病、阿尔茨海默病、精神发育迟滞、睡眠障碍性疾病、酒精海洛因依赖、肝/肺/肾性脑病。(2)发作性精神行为障碍与癫癎精神运动性发作、癫癎性精神障碍以及非惊厥性癫癎持续状态的鉴别诊断;精神障碍的司法鉴定。(3)睡眠障碍性疾病的诊断与鉴别诊断。2.辅助评估脑认知功能障碍:精神发育迟滞、精神疾病患者伴认知功能障碍、抗精神病药物对认知功能的损害。3.精神科用药的辅助监测:监测EEG变化有助于指导剂量调整和药物种类选择,避免第Ⅰ代抗精神病药与三环类抗抑郁药的使用过量和疗程过长引起EEG慢波化异常甚至出现癫癎样波发放。避免催眠镇静药物(如苯二氮卓类、巴比妥类)过量可引起脑电背景活动弥漫性快波分布与嗜睡、记忆力下降。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究高压氧改善一氧化碳中毒后迟发性脑病大鼠学习记忆能力可能的机制。方法选择雄性SD(Sprague Dawley)大鼠32只,鼠龄3个月,体质量(220±10)g。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NC组)、一氧化碳中毒组(COP组)、一氧化碳中毒后迟发性脑病组(DNS组)、高压氧治疗组(HBO组),每组8只。利用腹腔注射空气建立NC组模型;利用腹腔注射CO气体、Morris水迷宫、动物高压氧舱建立大鼠COP组、DNS组及HBO组模型。通过Morris水迷宫采集各组大鼠平均逃逸潜伏期、平台穿越次数、平台象限游泳距离等参数评估其学习记忆能力,通过流式细胞仪检测海马神经细胞凋亡程度;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及蛋白免疫印迹法检测各组大鼠海马组织c-Jun蛋白表达情况,并将c-Jun蛋白表达情况与各参数进行双变量相关分析。结果与NC组相比,COP组、DNS组、HBO组学习记忆能力下降;HBO组学习记忆能力较DNS组提高(P0.05),与NC组相比,COP组、DNS组、HBO组海马神经细胞凋亡程度上升;HBO组海马神经细胞凋亡程度较DNS组下降。与NC组相比,COP组、DNS组、HBO组大鼠海马组织中c-Jun蛋白表达升高(P0.05);HBO组大鼠海马组织中c-Jun蛋白表达较DNS组下降(P0.05)。双变量相关分析结果显示,COP组、DNS组、HBO组中c-Jun蛋白表达与平均逃逸潜伏期呈正相关,与平台穿越次数、平台象限游泳距离呈负相关。结论一氧化碳暴露,尤其是一氧化碳中毒后迟发性脑病的发生可以引起c-Jun蛋白过度表达,导致学习记忆能力下降。高压氧治疗能够改善一氧化碳中毒后迟发性脑病大鼠学习记忆能力,其机制可能与调控海马组织c-Jun蛋白表达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