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 毫秒
1.
王芸  蒋岩 《实用预防医学》2008,15(2):611-613
全球范围内,艾滋病疫情日益严重。近十年来,女性HIV感染率不断上升成为艾滋病流行的一个明显趋势。杀微生物剂将成为女性能自主控制的预防HIV感染的新方法。全球正在研制的杀微生物剂按照作用机理可分为五大类,共包括60种以上杀微生物剂,其中18种进入了临床试验阶段。进入临床III期试验的6种杀菌剂有望在2010年上市。  相似文献   

2.
在人类对抗艾滋病的挑战中,由于技术方面的不足及社会人文环境的复杂性,目前尚没有一定现实的,有效的方法能被广泛应用,阴道杀微生物剂正在积极研制的中,并逐渐被人们所重视。  相似文献   

3.
2007年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UNAIDS)与世界卫生组织(WHO)估计,全世界HIV感染者中46.39%为女性[1].尽管采取了各种预防HIV/AIDS的措施,如使用安全套、减少性伴等,但HIV/AIDS的流行趋势并未减弱,特别是女性感染者数量逐年增加.  相似文献   

4.
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叉称艾滋病,是一种由人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引起的性传播疾病。HIV病毒感染的妇女在妊娠期、分娩期或产后哺乳过程中可将HIV病毒传播给胎儿或新生儿。截至2003年,全世界约有250万儿童受到HIV母婴传播的威胁,新感染儿童为70万,其中80%~90%为母婴垂直传播。当前,我国艾滋病处于快速增长期,已开始从高危人群向普通人群蔓延。截至2003年底,全国感染人数超过84万,至2004年上半年,妇女感染比例达39%。  相似文献   

5.
杀微生物剂的应用是预防艾滋病毒性传播的重要途径.本文阐明了艾滋病毒的性传播机制和杀微生物剂的作用机理,进一步综述了杀微生物剂的类型及其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6.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感染是儿童死亡率增加的重要因素之一,本文综述了引起HIV感染的主要因素及HIV母婴感染的预防及治疗措施。  相似文献   

7.
预防HIV-1性途径传播的杀微生物剂的基础研究进展迅速.截至2008年底,国外约有45个杀微生物剂产品已进入临床试验阶段.在此阶段不得不面临的一个关键的问题就是如何将实验室初步证明有效的杀微生物剂候选以恰当的剂型与给药方式作用于临床试验的研究对象.本文对杀微生物剂在临床试验中所采用的各种剂型进行了介绍,并对各种剂型的优缺点及给药方法进行了概述.  相似文献   

8.
试论健康教育在预防控制艾滋病中的作用及其策略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艾滋病全称“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IDS),是一种由人免疫缺陷病毒(HIV,也称艾滋病病毒)感染所导致的病死率极高的慢性传染病。自1981年在美国同性恋男人中首先被发现至今,全球AIDS流行已经进入了第3个10年。AIDS在全球的迅速蔓延,对社会所造成的巨大破坏严重阻碍了社会的发展,已经成为危及人类健康的全球性公共卫生问题,更可怕的是,对这样一种危害严重的传染病,迄今尚无真正有效的根治办法,更没有疫苗进行免疫预防。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对此束手无策,我们完全可以通过开展健康教育向公众传播AIDS的有关知识、增强预防控制AIDS的…  相似文献   

9.
孕期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健康教育研究现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是减少和避免儿童感染艾滋病病毒的重要措施.在孕期开展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健康教育,是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的重要干预活动之一.通过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健康教育,提高孕妇艾滋病知识水平,改善孕妇对其他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措施的接受和利用程度.孕妇接受孕期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健康教育后,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知识知晓率有明显提高,孕期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抗体检测率、检测前咨询率、检测后咨询率也均有提高.  相似文献   

10.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母婴传播的致病机制研究已有所进展。HIV母婴传播大部分发生在分娩时和产后哺乳时,因此,中断这种传播主要针对围产期和哺乳期,采取的措施有抗病毒治疗、选择性剖宫产和避免母乳喂养。从用药方案和药物安全性两方面综述了抗病毒药物预防HIV母婴传播的最新研究及进展。  相似文献   

11.
12.
HIV抗体阳性孕产妇母婴阻断措施实施情况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了解商丘市预防艾滋病病毒母婴传播措施的实施情况及母婴阻断效果,探讨预防艾滋病病毒母婴传播对策.方法 对2005-06/2007-07发现的48例HIV抗体阳性孕产妇进行问卷调查及随访,收集其妊娠结局、抗病毒药物服用情况、分娩方式、婴儿喂养方式、婴儿HIV感染情况等资料并进行分析.结果 23例孕妇实施人工流产,2例自然流产,4例处于妊娠期,19例已分娩.分娩的产妇有84.2%规律服用过抗病毒药物,47.4%采用了剖宫产;19例新生儿中,89.5%规律服用过抗病毒药物,94.7%采用人工喂养.10例婴儿在满18月龄时检测HIV抗体为阴性.结论 现行的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措施是可行的.完善妇幼保健服务网络,提高孕期保健率,促进孕产妇HIV咨询检测工作,及时发现HIV感染孕产妇以及加强对阳性育龄妇女的随访是深化母婴阻断工作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3.
14.
15.
16.
17.
18.
Childhood sexual abuse (CSA) is associated with HIV sexual risk behavior. Although many psychosocial correlates of sexual risk among HIV-positive persons have been identified, studies predicting continued risk among HIV-positive adults with histories of CSA are limited. This cross-sectional study identified variables predictive of sexual transmission risk behavior among an ethnically diverse sample of 256 HIV-positive adults (women and men who have sex with men; MSM) with CSA histories. Participants were assessed for trauma symptoms, shame related to HIV and sexual trauma, substance use, coping style, and sexual risk behavior. Logistic regression analyses were conducted to identify variables predictive of unprotected sexual behavior in the past 4 months. Unprotected sex was significantly associated with substance use and trauma-related behavioral difficulties among women and men, and less spiritual coping among men. Unprotected sex with HIV negative or serostatus unknown partners was significantly associated with greater trauma-related behavioral difficulties, more HIV-related shame, and fewer active coping strategies. Thus, trauma symptoms, shame, coping style, and substance use were significantly associated with sexual risk behavior among HIV-positive adults with histories of CSA, with models of prediction differing by gender and partner serostatus. HIV prevention intervention for persons with HIV and CSA histories should address trauma-related behavioral difficulties and enhance coping skills to reduce sexual transmission risk behavior.  相似文献   

19.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