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对青岛市内5区3-6岁1600名集体儿童体格发育进行了连续4年纵向监测,得出该年龄组男女童身长、体重、头围、胸围4项形态指标的指标均值、标准差及身长、体重的增长值和增长率,对调查结果进行比较;本市3-6集体儿童身长、体重测量数值高于1983年山东省与青岛市城区儿调测量数值,及1985年全国9市标准且生长发育指标数值叶逐年上升趋势,证实了集体儿童保健的重要性和儿童体格发育纵向监测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2.
3.
对青岛市内5区3~6岁1600名集体儿童体格发育进行了连续4年的纵向监测,得出该年龄组男女童身长、体重、头围、胸围4项形态指标的均值、标准差及身长、体重的增长值和增长率.对调查结果进行比较:本市3~6岁集体儿童身长、体重测量数值高于1983年山东省与青岛市城区儿调测量数值,及1985年全国9市标准(P<0.01)且生长发育指标数值呈逐年上升趋势,证实了集体儿童保健的重要性和儿童体格发育纵向监测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4.
姜少琼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2004,15(4):66-67
儿童体格发育是评价儿童健康和儿童保健的重要指标,不同的健康儿童其体格生长发育可能存在较大的差异。国内外许多专家认为应用生长速率来研究儿童生长发育更为合理,因其可全面了解每个儿童发育的增长趋势;同时进行动态观察,可早期发现生长偏离,及早采取干预措施,促进儿童体格发育。为此,对鄂钢集团公司所属4所幼儿园学龄前儿童体格发育情况进行连续4年的观察分析, 相似文献
5.
上海市2005年0~6岁儿童体格发育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0~6岁儿童体格发育状况及十年变化趋势。【方法】随机整群抽样调查17736名健康儿童,对体格发育的两项指标(体重、身高)进行市区与郊区比较、1995年与2005年指标比较、2005年与WHO标准比较。【结果】在出生后前3月,平均每月体重增加均超过了1000 g,3~6月趋缓,后半年每月体重增加平均未超过300 g。出生后第二年,体重增加仅为2~3 kg,但身高增加近12~13 cm,与后几年每年体重2 kg左右,身高7 cm左右相比,1~2岁儿童趋向于瘦而不是胖。市区与郊区比较22个年龄组中有12-14个年龄组市区与郊区有显著性差异,市区高于郊区。2005年与1995年比较,郊区儿童体重、身高增加的幅度明显高于市区儿童增加的幅度。05年与WHO指标比较,市区儿童的体重、身高均高于或等于WHO标准。郊区儿童大部分也超过或等于WHO标准。【结论】上海儿童体格发育市郊差别明显缩小,上海儿童的体重身高超过或等于WHO的标准。 相似文献
6.
7.
8.
上海市0~6岁儿童体格发育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了解上海市儿童生长发育的状况和变化趋势。方法:采用整群抽样,对全市20个区县的25132名儿童进行体重、身高、头围、胸围、坐高等体格发育指标调查,并与1985、1975年资料进行比较。结果:体格发育水平1995年较1985、1975年有明显增重和增高,市区与郊县相比,仍有差异,市区高于郊县。本次结果与世界卫生组织(WHO)标准相比较,市区基本接近WHO标准,郊县仍有相当差距。 相似文献
9.
宜章县0~7岁农村儿童生长发育现状及20年动态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宜章县0~7岁农村儿童生长发育现状和20年动态变化。方法采用纵向比较方法对宜章县1985—2005年农村儿童体格测量资料进行分析。结果2005年宜章农村0~7岁儿童体重低于和相近WHO生长参考标准,至3~4岁后又追上WHO生长参考值。身长3岁以前均略低于WHO生长参考标准。本次调查结果与1985年体格测量资料相比该县农村0~7岁各年龄儿童的体重和身高均出现增长趋势,体重、身体和体块指数(BMI)平均增长值分别是1.09kg、3.80cm和0.25kg/m^2。结论宜章农村O~7岁儿童的体格生长正进入一个较快的增长趋势。 相似文献
10.
长春市2007年0~6岁儿童体格发育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了解长春市0~6岁儿童体格发育的现状、规律及在国内所处的水平.方法 采取分层整群抽样方法调查4 472名健康儿童,对体格发育的体重、身长(高)进行城区与外县比较,与全国(九市)的0~6岁儿童体格发育指标比较.结果 在出生后头3个月,体重增长最快,平均每月超过1 kg,以后趋缓,身高也有同样规律,出生后第二年体重增加平均为2 kg,而身长增加12 cm,有趋瘦趋势,以后几年体重每年平均增加2 kg,身高增加7 cm.城区儿童体格发育指标优于外县.长春市0~6岁儿童体格发育水平略低于全国. 结论 长春市0~6岁儿童体格发育指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相似文献
11.
12.
13.
了解掌握儿童体格发育状况,不但可以积累本地区儿童体质调查资料,而且对于制订本地区儿童体格发育标准、做好本地区儿童保健、防治疾病及提高儿童健康水平都具有重要指导意义。近年来国内已有一批地区对7岁以下儿童体格发育进行了调查,[1-4],本文于1988年对包头市1~6岁儿童体格发育作了深入研究。1对象与方法1.1对象包头市城区公办托幼机构1~6岁发育正常的儿童,共计2553人,其中男孩1153人,女孩14O0人。1.2方法按性别分为6个年龄组;1岁、2岁、3岁、4岁、5岁、6岁。每组不少于150人。根据我国正常儿虽少年体格发育调查研究实… 相似文献
14.
唐新红 《中国初级卫生保健》2023,37(10):60-69
目的:了解上海市金山区0~3岁低出生体重儿体格发育状况,为其生长发育监测及科学喂养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7年3月出生,定期在金山区妇幼保健所儿童保健门诊接受系统管理的低出生体重儿69例作为干预组,随机抽取金山区同期正常出生体重儿69例作为对照组,干预组儿童在常规指导的基础上给予发育筛查、营养指导、早期教育等综合干预。结果:干预组男童体重、身长分别在出生后6个月、12个月左右逐渐追上对照组;女童体重在出生后0~36月内始终落后于对照组,身长在36月左右完成追赶。干预组和对照组组男童、女童各阶段的月均体重增长速率、月均身长增长速率均随着年龄增长逐渐降低,干预组男童、女童的月均体重增长速率在0~6月、0~9月明显高于对照组,干预组男童、女童的月均身长增长速率在2~6月均高于对照组。结论:低出生体重儿在0~3岁期间存在追赶性生长,营养指导、抚触训练、早期教育等综合干预可促进低出生体重儿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15.
为了解本县0~6岁儿童的生长环境、各年龄段发育指标水平和体格发育状况的变化趋势,根据《全国0~7岁儿童体格发育调查实施方案》,于2009年4—9月对本县0~6岁的学龄前儿童进行了有关项目的调查,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对0-14岁儿童维生素A、锌营养状况与体格生长的相关性进行分析.方法 取在本院体检健康儿童50例为对照组,另取同期在本院诊治的体格生长发育不良患儿50例为观察组,对儿童维生素A与锌营养状况及一般情况进行统计.结果 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不同组别儿童在年龄与性别之间无明显差异,观察组中维生素A偏低与锌营养状况偏低率均...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长春市0~6岁儿童体格发育的现状、体内矿物质水平、影响因素,为政府制定儿童保健方面的政策提供依据。方法:采取家长问卷、体格检查和末梢血中矿物质检测。结果:我市0~6岁儿童体格发育水平略低于全国水平,高铅率低于全国水平,属于低流行区。0~6岁儿童矿物质缺乏率由高向低依次为:铁、锌、钙、铜、镁,体格发育与矿物质水平与父母职业、文化程度、家庭收入、儿童饮食特点有关。结论:应重视0岁组婴儿的辅食添加,重视普及家长的科学育儿知识,特别是对农村家长的健康教育迫在眉睫。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掌握城市婴儿生长速率纵向发育规律,获得本地区城市婴儿生长速率正常参考值及生长曲线图,建立城市婴儿生长轨迹数据模型。【方法】按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抽取2007年7月1日—2008年7月l日出生的192个正常婴儿,监测至2009年6月31日止,其中男婴97人,女婴95人,每个婴儿分16个月(周)龄组进行体重、身长、头围测量。【结果】男女婴儿16个月(周)龄组体重、身长、头围,除体重1周组外,均随月龄增长而增长,同一月(周)龄段,均表现为男婴均值大于女婴。【结论】男女婴儿体重、身长、头围与月龄呈对数曲线经验回归方程,为制定促进儿童健康、预防和控制儿童期成人病的相关预防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提示婴儿月(周)龄越小,生长速率越快,儿童保健工作应抓早、抓小。 相似文献
19.
我院于2001年9~12月对都安县三只羊瑶族乡0~5岁儿童进行了体格发育调查。1对象与方法1.1对象本次调查对象为户口在本县三只羊瑶族乡的0~5岁儿童。共调查818名 ,其中男童468名 ,女童350名 ,按要求进行体检和调查。1.2方法 (1)体检包括身高、体重、坐高、头围及胸围5项指标测量、内科和五官科检查。身高、坐高、头围、胸围采用1995年全国儿童调查资料9省市各年龄组男女童标准[1]。体重采取1983年世界卫生组织推荐各年龄组男女童标准评价 (参照1995年卫生部妇幼司编写材料 ) ,在标准线正负1… 相似文献
20.
深圳特区6—36月小儿精神及体格发育纵向监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儿童体格及心理发育的纵向监测经验。方法 本文对地段骨115名6-36月小儿精神及体格发育纵向监测3年,并子小儿4-5岁时作行为调查。结果 115名小儿精神发育良好。2岁、3岁时中度生长迟缓发生率为2.2%、1.12%;中度体重低于发生率为1.1%、1.2%,2岁时消瘦发生率为1.1%;6月、1岁、3岁时中度肥胖发生率分别为2.6%、3.1%、3.6%、;行为异常发生率为17.97%,男孩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