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宜章县0~7岁农村儿童生长发育现状及20年动态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宜章县0~7岁农村儿童生长发育现状和20年动态变化。方法采用纵向比较方法对宜章县1985—2005年农村儿童体格测量资料进行分析。结果2005年宜章农村0~7岁儿童体重低于和相近WHO生长参考标准,至3~4岁后又追上WHO生长参考值。身长3岁以前均略低于WHO生长参考标准。本次调查结果与1985年体格测量资料相比该县农村0~7岁各年龄儿童的体重和身高均出现增长趋势,体重、身体和体块指数(BMI)平均增长值分别是1.09kg、3.80cm和0.25kg/m^2。结论宜章农村O~7岁儿童的体格生长正进入一个较快的增长趋势。  相似文献   

2.
上海市2005年0~6岁儿童体格发育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0~6岁儿童体格发育状况及十年变化趋势。【方法】随机整群抽样调查17736名健康儿童,对体格发育的两项指标(体重、身高)进行市区与郊区比较、1995年与2005年指标比较、2005年与WHO标准比较。【结果】在出生后前3月,平均每月体重增加均超过了1000 g,3~6月趋缓,后半年每月体重增加平均未超过300 g。出生后第二年,体重增加仅为2~3 kg,但身高增加近12~13 cm,与后几年每年体重2 kg左右,身高7 cm左右相比,1~2岁儿童趋向于瘦而不是胖。市区与郊区比较22个年龄组中有12-14个年龄组市区与郊区有显著性差异,市区高于郊区。2005年与1995年比较,郊区儿童体重、身高增加的幅度明显高于市区儿童增加的幅度。05年与WHO指标比较,市区儿童的体重、身高均高于或等于WHO标准。郊区儿童大部分也超过或等于WHO标准。【结论】上海儿童体格发育市郊差别明显缩小,上海儿童的体重身高超过或等于WHO的标准。  相似文献   

3.
长春市2007年0~6岁儿童体格发育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了解长春市0~6岁儿童体格发育的现状、规律及在国内所处的水平.方法 采取分层整群抽样方法调查4 472名健康儿童,对体格发育的体重、身长(高)进行城区与外县比较,与全国(九市)的0~6岁儿童体格发育指标比较.结果 在出生后头3个月,体重增长最快,平均每月超过1 kg,以后趋缓,身高也有同样规律,出生后第二年体重增加平均为2 kg,而身长增加12 cm,有趋瘦趋势,以后几年体重每年平均增加2 kg,身高增加7 cm.城区儿童体格发育指标优于外县.长春市0~6岁儿童体格发育水平略低于全国. 结论 长春市0~6岁儿童体格发育指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相似文献   

4.
北京市7岁以下儿童体格发育状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了解北京市7岁以下儿童的体格发育状况。 【方法】 采用随机整群抽样方法,调查北京市从出生到不满7周岁城区和郊区的汉族健康儿童的体格发育状况,包括体重、身高、坐高、头围和胸围,调查共分22个年龄组,共调查17 522人。 【结果】 生后前3个月体重每月增加0.99~1.16 kg,身高每月增加3.6~3.8 cm,此后增长速度减慢;城区和郊区的体格发育各项指标平均值之间存在差异,集中于大年龄组。多数年龄组儿童体重、身高、坐高平均值高于中国九市儿童平均水平,头围、胸围与中国九市调查结果基本相同。北京市城区儿童绝大多数年龄组体重、身高均高于WHO标准,郊区儿童较小年龄组大多超过了WHO标准,而较大年龄组多数与WHO标准多没有差异。 【结论】 北京市儿童体格发育生长模式符合正常儿童体格生长的规律;儿童体格发育城郊差异仍然存在;总体上北京市7岁以下儿童体格发育在国内处于较高水平;北京市儿童体重、身高高于2006年WHO公布的新标准。  相似文献   

5.
目的 儿童青少年的生长发育问题历来被社会广泛关注,准确的体格指标信息是制定公共卫生政策和计划的重要依据。方法 采用追踪调查方法,对大连市933名小学生连续6年进行体格监测。按照WHO 2007的标准计算不同性别、年龄的小学生身高、体重、BMI的Z评分。使用SAS 9.0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大连市7~12岁男女学生的身高、体重均高于WHO 2007 的参照值,小学6年间各年龄组男生BMI Z评分均值均为正值,且远远高于WHO 2007标准。而女生BMI 接近或低于WHO 2007标准。各年龄组男、女生平均身高、体重均高于全国标准;男生9~12岁间BMI超过全国标准;女生8~12岁间BMI超过全国标准。 结论 大连市7~12岁男女学生的身高、体重、BMI的Z评分基本上均高于WHO 2007 的标准和全国标准。这种差异主要归结于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营养及生活条件的改善。应该采取有效措施控制儿童青少年肥胖,尤其是男生。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宁波市7岁以下儿童年龄别身高、体重、BMI变化特点及体格发育现状和规律.方法 随机整群抽样调查64 038名健康儿童的身高、体重,按年龄别性别计算身高、体重、BMI的均值、标准差和百分位数,与WHO(2006年)和中国9市城区(2005年)调查结果的参照标准进行比较.结果男女儿童体重、身高的年增长速度基本一致,各项指标随年龄增加而增长,年龄越小增长速度越快,且存在性别和城乡差异.儿童BMI随年龄和性别不同有明显变化,4~6个月时达高峰,以后随年龄增加而缓慢下降.结论宁波市7岁以下儿童身高、体重平均生长水平已达到甚至超过WHO标准,儿童体重、身高的年增长速度与2005年中国9市城区调查的同年龄人群平均水平总趋势一致.  相似文献   

7.
目的 分析江苏和浙江省15县(市)3~6岁农村儿童体格发育不良的影响因素.方法 研究数据来源于北京大学医学部生育健康研究所2000年对江苏和浙江省15县(市)183 295名3~6岁农村儿童随访研究和相关围产保健监测资料.采用WHO标准对儿童体格发育进行评价,结合儿童母亲的围产期健康资料和儿童出生资料分析儿童体格发育不良的影响因素.结果 江苏和浙江省农村3~6岁儿童的平均生长迟缓率为7.95%,体重低下率为1.55%.儿童性别、出生体重、是否早产、儿童母亲身高、母亲初次孕检BMI、母亲文化程度、母亲职业与儿童体格发育不良明显相关.出生体重对儿童体重影响最大.出生体重<2500、≥2500 g儿童的体重低下率分别为7.77%、1.46%.低出生体重儿童发生体重低下的OR值为3.68(95%CI:3.11~4.37).母亲身高对儿童身高影响最大,母亲身高<155、155~160、160~165、≥165 cm的儿童生长迟缓率分别为13.01%、8.76%、6.21%、4.14%.与母亲身高≥165 cm的儿童相比,母亲身高<155cm的儿童发生生长迟缓的OR值为3.08(95%CI:2.82~3.37).结论 出生体重和母亲身高是儿童体格发育的重要影响因素,为促进儿童体格发育应提高围产保健服务水平,改善孕妇营养状况.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西安市城郊7岁以下儿童体格生长发育的现状和变化趋势。【方法】按照"中国0~7岁正常儿童体格发育研究实施方案"的要求进行体重、身高(长)、头围、胸围、坐高的测量。【结果】各项指标随年龄增长而增长,年龄越小增长速度越快,且存在性别差异;城郊差异各不相同,主要为城区超过郊区;与WHO(1995)资料比较西安市儿童体格发育正在赶上WHO标准,尤其在小年龄段3岁以内超过WHO标准,3岁以后落后于WHO标准。【结论】体格发育在生后第一年增长速度最快;体格发育呈每10年递增趋势;与WHO标准比较,西安市儿童正在赶上并超过WHO标准。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1998~2007年南昌县小兰村7岁以下儿童体格发育动态变化趋势。[方法]1998~2007年每年5月下旬对小兰村7岁以下儿童进行一次体格测量,用WHO标准评价儿童年龄别身高、年龄别体重和身高别体重,并统计每年的营养不良发生率。[结果]1998~2007年该村儿童年龄别身高和年龄别体重高于WHO标准以上的由20%以下提高到30%以上;儿童生长迟缓率下降75%,低体重率下降50%,消瘦率无明显变化。[结论]10年间该村儿童体格发育水平有较大改善,营养不良发生率明显降低,但体格发育水平在WHO标准平均值以下的仍占较大比例,和WHO标准仍有一定距离。  相似文献   

10.
随着人们经济条件的改善,孩子吃零食的习惯普遍增多,导致小儿龋齿发病率也越来越高。为了解龋齿对小儿体格发育的影响,找们随机抽了2所幼儿园共638名小儿进行小儿龋齿患病及体格发育情况的调查,以引起对小儿防龋工作的重视。现报告如下:~、对象与方法1对象南桥镇解放路幼儿园和古华幼儿园1996年“六一”体检及8‘9月入国体检的全体3~6岁小儿,共638人。2方法以不同年龄、不同的龋齿数与小儿体格发育的关系进行分析。3标准体重、身高的评定以1995年上海市效区0~6岁男、女儿童体重、身高的评定标准为依据,巳。为均值,表明生长正常,…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荆门中心城区母乳喂养婴幼儿体格发育特点,以提供城市母乳喂养儿童体格发育参考数据。方法借鉴WHO 2006年新标准制定方法,在荆门中心城区纵向随访200名0~36月龄儿童共24次,记录体重、身长/身高、头围3项指标,其中136名儿童完成24次随访,对这136名儿童的体格发育数据进行分析。结果婴幼期最大生长速率出现在生后3月内,体重增速2月龄>1月龄>3月龄,身长和头围增速1月龄>2月龄>3月龄;3月龄后,随月龄增长生长发育速度趋缓。与WHO 2006年标准比较,①体重:男童除出生至满月、女童除出生至2月龄外,其他年龄点均高于WHO标准;②身长:男童除出生至7天、满月、30~36月龄,女童除出生、21~36月龄外,其他年龄点均高于WHO标准;③头围:男童除7~14天、2月龄、36月龄,女童除出生至21天、24~36月龄外,其他年龄点均高于WHO标准。结论荆门中心城区母乳喂养婴幼儿生长发育轨迹与WHO 2006年标准一致,各年龄点体格发育指标达到或超过WHO 2006年颁布标准。  相似文献   

12.
季节对上海地区婴幼儿体格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目的】 研究婴幼儿生长的季节性变化及出生季节对生长的近期和远期影响。 【方法】 对上海市枫林街道 0~ 2岁婴幼儿纵向健康监测资料进行分析。 【结果】 上海地区婴幼儿的生长有着明显的季节性。身高速率在春夏季长得快 ,体重和身体重指数 (BMI)在秋冬季增加较多。出生季节对出生后生长有影响作用。夏季出生的小儿在 0~ 2岁各年龄段的身高均比其他季节出生的同龄儿高。小儿 1月龄的身高、1~ 2 4个月身高增值和 2 4月龄身高均与出生月份呈显著的曲线相关 (P <0 .0 5 )。 6月份出生的小儿在 1月龄时身高比 1月份出生的同龄儿高约 2 .0cm ,二者差距随年龄的增加逐渐减少 ,到 2周岁时差值减至约 0 .7cm。 【结论】 婴幼儿的生长呈明显季节性变化 ,出生季节对出生后生长有较长远的影响。在生长的监测和研究中 ,季节应作为一个影响因素给予考虑。  相似文献   

13.
天津市2~6岁儿童37年身高体重变化趋势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目的】 了解天津市 2~ 6岁儿童 195 9~ 1995年身高、体重的变化趋势。 【方法】 采用天津市195 9、1975、1985、1995年儿调资料中 2~ 6岁 5个年龄组儿童身高、体重的均值、标准差进行统计学分析。 【结果】  3 7年间 2~ 6岁儿童身高、体重均值变化趋势 :各年龄组男女童身高均值及 2岁~、3岁~组男女体重均值呈平稳增长趋势 ,4~ 6岁组儿童体重均值呈明显增长趋势 ,尤其是第三阶段。除 1975年 2岁~组男、女童体重、1985年 3岁~组女童体重、4岁组~男童身高、体重出现负增长外 (P >0 .0 5 ) ,其余均为正增长。 3 7年间男童身高均值增长 3 .93~5 .42cm、女童 3 .11~ 6.40cm ,男童体重均值增长 0 .65~ 3 .0 2kg ,女童 0 .5 8~ 3 .0 8kg。  【结论】 儿童体格生长在遵循着自然增长规律的同时 ,与其生活环境因素 (政治、经济、文化、营养等 )密切相关 ,并对儿童体格生长产生直接影响 ,只要儿童处于安定的社会和良好的生活环境中 ,体格生长的潜力必将会得到充分发挥  相似文献   

14.
  目的  了解2013—2018年鄂伦春聚居区鄂伦春自治旗实验小学7~12岁儿童身体体格发育情况,为开展体质与健康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根据《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2014年修订版)》和2018年由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发布的“学龄儿童青少年超重与肥胖筛查”标准,分析鄂伦春自治旗实验小学7~12岁儿童近6年身高、体重和体质量指数(BMI)均值及增长率。  结果  2013—2018年7~12岁男女童的身高和体重均呈现增长趋势,身高增长值男童分别为1.8,1.7,1.9,2.6,5.7,5.9 cm,女童分别为2.8,4.5,1.9,1.8,3.6,2.9 cm;体重增长值男童分别为2.2,2.5,5.1,6.3,6.4,7.2 kg,女童分别为2.4,3.6,3.1,1.3,4.6,3.0 kg。其中7~8岁女童增长率高于男童,9~12岁男童增长率高于女童。随着年龄增加,7~12岁男女童BMI均值均呈现上升趋势,同年龄男童BMI始终高于女童。其中,2018年7~12岁男童BMI均值均超过超重的临界值。  结论  鄂伦春族7~12岁儿童的身体形态随着年龄增加而增加,但发展趋向于超重肥胖。  相似文献   

15.
杭州市城区0-6岁儿童体质指数百分位分布研究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目的通过调查杭州市城区0-6岁儿童的身高、体重等体格发育资料,研究体质指数(BMI)百分位分布情况及曲线图,提供杭州0-6岁儿童体质指数的参考值。方法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方法,采集杭州市城区0-6岁儿童的身高、体重等资料进行BMI百分位分布情况及曲线图研究。结果杭州市男性儿童超重和肥胖的BMI百分位值随着年龄增长先下降后上升,在大年龄段4-6岁随着年龄增长而增长;女性儿童则基本随着年龄增长呈下降趋势,年龄越大趋势越缓。杭州市男童肥胖的流行水平可能高于女童。结论杭州市0-6岁儿童BMI标准的研究对于本市城区0-6岁儿童肥胖的界定、流行趋势及预防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6.
【目的】对江苏省开展出生缺陷干预项目以后出生的24 683例1.5~3.5岁出生儿童进行身高、体重测量,了解其生长发育状况。【方法】由经过培训的专业医务人员,使用统一制定的儿童随访调查表,进行身高、体重测量,将得到的结果和1995年我国九市城、郊区以及2006年世界卫生组织(WHO)参考标准进行比较。【结果】①无论城区还是农村,男童身高、体重都高于女童;②城市男童各个年龄组身高、体重数值均高于农村男童。大多数年龄组城市女童身高、体重高于农村女童;③江苏省无论城区还是农村儿童身高、体重都高于1995年九市城、郊区儿童;④除了33个月和3.5岁组男、女童身高略低于WHO参考标准以外,其余各组身高、体重都高于WHO参考标准参考标准;⑤超重和肥胖检出率分别为9.96%和3.32%;低体重2.72%;营养不良0.39%。【结论】江苏省1.5~3.5岁儿童的体格发育存在城乡和性别差异,超重和肥胖可能成为影响儿童身体健康的隐患,应引起足够的重视。  相似文献   

17.
青岛市府幼儿园1993~2002年4~5岁儿童体格生长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解青岛市府幼儿园儿童体格生长水平和体形发展趋势 ,作者对青岛市政府幼儿园 4~ 5岁儿童身高、体重、体块指数 (BMI)及其年增长水平在 1993~ 2 0 0 2年的变化进行了比较分析 ,结果如下。1 对象和方法1.1 对象 儿童身高、体重数值来源于各年度 5月所有在园 4~ 5岁儿童 ,其中大部分 3岁时入园。身高、体重年增长值取自上一年度与下一年度 5月查体时均在我园的可比儿童测量值的差值。 10年的身高、体重、BMI资料分成三个年度组 ,分别为 1993~ 1996年组 ,1997~ 1999年组 ,2 0 0 0~ 2 0 0 2年组。 4岁~ 4岁 11月为4岁~年龄组 ;…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新疆2016-2017年全区免费体检0~6岁儿童贫血及体格发育状况,了解新疆各地区0~6岁儿童贫血程度及发育不良状况,为0~6岁儿童营养健康保健与干预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2016-2017年参与全区免费体检0~6岁儿童为研究对象,描述贫血检出情况及体格发育评价。采用χ2 检验比较不同年份、地区、贫血程度以及体格发育评价,多组率两两比较用Bonferroni方法调整检验水准。结果 2016、2017年儿童贫血检出率分别为28.46%和23.21%。全区1~24月龄儿童身高、体重尚可达到WHO标准,但2~6岁儿童身高、体重均低于WHO标准。不同地区、年份3~6岁儿童体格发育评价比较结果显示:新疆3~6岁儿童体格发育状况已达到我国平均水平,但新疆各地区间存在差异(P<0.01),东疆超重检出率(0.25%)高于南疆(0.05%)、北疆(0.10%),而南疆低体重(0.17%)、生长迟缓(0.19%)检出率高于东疆(0.08%,0.12%)、北疆(0.08%,0.07%)(P<0.05)。结论新疆0~6岁儿童体格发育情况良好,营养不良指标处于国内平均水平,其最值得关注的儿童营养问题是贫血控制,应制定适合于当地的个性化健康管理方案与政策,促进儿童保健工作。  相似文献   

19.
<正> 合理喂养是供给小儿生长发育重要的物质基础,婴幼时期是一生中生长最迅速阶段,需要大量营养素,但消化功能尚未发育完善,这就决定了婴儿食物特点和喂养方式。为了进一步提高小儿生长发育水平,摸索合适的喂养方法,调查了城乡6个月内婴儿不同喂养方法对体重和身高增长的影响。 一、调查对象 调查对象分为城(枫林组)乡(虹桥组)两组。枫林组为上海市徐汇区枫林街道小儿,共247例(1980年7月~1981年3月出生),男性136例(55.1%),女性111例(44.9%),出生体重均在2500~4000克之间。其中192例(77.7%)有出生身长。出生体重及身长由产  相似文献   

20.
目的调查2017年苏州市姑苏区0~3岁儿童体格发育状况。方法抽取2017年在苏州市姑苏区进行体检的82 405名0~3岁儿童,从妇幼信息系统中收集身高、体质量与体型评价资料,比较男童和女童的身高、体质量,并与2006年WHO儿童生长标准进行比较。结果苏州市姑苏区0~3岁儿童的身高和体质量均随年龄增加而增加,3月龄之前生长最快,此后渐趋平缓。每个月龄组的男童身高均高于女童,差值为1~2 cm;每个月龄组的男童体质量均大于女童,差值为0. 3~0. 7 kg。苏州市姑苏区0~3岁儿童的身高、体质量均高于同月龄儿童WHO标准。男童身高比同月龄儿童WHO标准高约1. 5 cm,体质量比同月龄儿童WHO标准重约0. 7 kg;女童身高比同月龄儿童WHO标准高约1. 3 cm,体质量比同月龄儿童WHO标准重约0. 6 kg。相同月龄组的男童肥胖率、超重率均高于女童。6月龄男童肥胖率最高(8. 9%),8月龄男童超重率最高(23. 0%),6月龄女童肥胖率最高(6. 3%),8月龄女童超重率最高(20. 7%)。1月龄男童和女童的消瘦率分别为1. 3%和1. 2%,其余月龄儿童的消瘦率均在1%以下。结论苏州市姑苏区0~3岁儿童体格发育状况良好,明显高于同月龄儿童WHO标准,但超重和肥胖发生率较高,应引起社会各界广泛重视,卫生系统需及时做好管理和指导工作,全面提升儿童身体素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