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口服清水、温生理盐水保留灌肠后螺旋CT平扫加增强对结肠癌术前诊断和分期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42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结肠癌患者的螺旋CT表现,并与术后病理结果对照,分析螺旋CT诊断与分期的准确性。结果42例中CT显示肠壁增厚42例,肠腔内肿块34例,浆膜面模糊20例,肠系膜索条状影2例。CT发现淋巴结转移31例(直径≥10mm),病理证实28例。11例无淋巴结转移者中,术后病理发现2例有淋巴结转移,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90.3%和75%,准确率为88.1%。按照改良Dukes分期对照术前与术后病理,35例分期正确,7例分期错误。CT分期准确率为83.3%。结论螺旋CT平扫加增强结合口服清水、温生理盐水保留灌肠检查对结肠癌诊断和分期具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2.
3.
螺旋CT检查在胰腺癌诊疗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螺旋cT多层扫描检查在胰腺癌临床诊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90例胰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cT扫描方案不同分为观察组(60例)和对照组(30例),对照组采用胰腺实质期、门脉期扫描;观察组采用胰腺实质期、门脉期、动脉期等三期扫描,比较两组临床诊疗意义。结果对照组cT扫描不可切除率为63.3%,与术中探查结果(8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6.86,P〈0.05),而观察组CT扫描结果与术中探查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06,P〉0.05);观察组CT扫描的敏感度、特异度分别为88.9%、90.9%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5.0%、60.7%(X^2=6.53、17.53,均P〈0.05)。结论cT三期扫描对胰腺癌诊断敏感度、特异度较高,对临床诊疗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
5.
目的探讨低张与点滴式保留灌肠后螺旋CT检查结肠癌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将86例需保留灌肠的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43例。对照组采用传统保留灌肠方法,实验组肌注654—220mg后,结肠灌注微温生理盐水进行CT扫描。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38例结肠癌资料。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螺旋CT对结肠癌Duke分期的准确率为88.37%,较对照组的41.86%有明显提高。结论低张与点滴保留灌肠CT检查对结肠癌的术前诊断有很大的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多层螺旋CT(MSCT)图像后处理技术在结肠肿瘤检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30例患者行结肠螺旋CT检查,工作站后处理(观察组).利用图形工作站的后处理功能作表面覆盖成像(SSD)技术重建三维CT结肠成像,经透明重建技术后获得与气钡双对比钡剂灌肠相似的透明图像;设定CT阈值和进行图像切割,使病变范围、细节充分显示.与30例钡剂灌肠及纤维结肠镜结果进行对照性研究(对照组).结果 观察组30组获得的三维图像能较好地显示结肠的解剖关系及病灶的定位;所有患者的诊断符合率为100%,明显优于其它检查方法,其仿真内窥镜结果与纤维结肠镜结果吻合.结论 运用多种三维成像方法能有效显示结肠肿瘤,可常规用于结肠肿瘤检查.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螺旋CT检查对超急性期大面积脑梗死的诊断价值. 方法 回顾性分析60例资料较完整的超急性期大面积脑梗死的临床表现和CT征象. 结果 CT平扫显示脑实质密度降低征49例,局部脑组织肿胀征38例,一侧大脑中动脉高密度征18例,基本正常11例;首次常规CT诊断为超急性脑梗死21例(确诊率35%). 结论 螺旋CT检查对超急性期大面积脑梗死有一定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8.
9.
目的 分析甲状腺癌及其颈部转移淋巴结的螺旋CT表现,探讨其对肿瘤侵犯周围重要器官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手术及病理证买的12例甲状腺癌的术前螺旋CT表现.结果 12例原发肿瘤均密度不均匀,7例边缘不规则,5例原发肿瘤内有细颗粒状钙化,3例原发肿瘤及转移淋巴结内有囊性变伴囊壁高密度乳头状结节 手术证实气管受侵3例,CT示气管内壁不规则和肿物突入腔内而明确诊断.食管受侵2例,颈动脉受侵2例 以肿物包绕食管、颈动脉1/3周以上为侵犯的诊断指标,敏感性为100%,特异性75%.同时加上在1.5mm层厚的螺旋CT增强扫描MPR重建图像上肿物与管壁不可分作为侵犯的诊断指标时,敏感性为100%,特异性100%.结论 原发肿瘤及转移淋巴结内细颗粒状钙化及囊性变伴高密度乳头状结节是甲状腺癌的特征性密度变化 薄层螺旋CT增强扫描对甲状腺癌的发现及其与周围结构关系的评估和制定手术方案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0.
目的多层螺旋CT与超声结合对结肠癌诊断的优势。方法回顾分析2008年2月至2013年5月在该科检查的肛肠科患者,以其术后确诊为结肠癌为依据,兼顾术前分别行螺旋CT检查和超声检查,随机选取78例作为研究对象。分析两种检查结合与否的临床应用价值。结果螺旋CT确诊61例,确诊率78.21%;超声确诊58例,确诊率74-36%;两种方法结合确诊75例,确诊率96.15%。螺旋CT与超声确诊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螺旋CT与CT联合超声比较以及超声与CT联合超声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螺旋CT与超声检查相结合,能提高结肠癌的术前诊断。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比较食管癌X线气钡双重造影与CT检查的应用价值.方法 50例食管癌患者分别进行X线气钡双重造影及CT检查,比较两种检查结果.结果 X线气钡双重造影对食管癌诊断符合率为66.0%,表现为黏膜破裂、增粗、迂曲、充盈缺损、龛影、局限性管壁发僵或有钡剂滞留、管腔狭窄、管壁蠕动消失、黏膜紊乱、软组织以及腔内型的巨大充盈缺损而近端管腔增宽等;CT检查诊断食管癌符合率为88.0%,CT表现为管壁增厚、软组织肿块、肿瘤向周围组织侵犯、淋巴结肿大及远处转移等.结论 X线气钡双重造影对于食管早期黏膜病变及功能性改变具有优势;CT对判断食管癌外侵程度准确性高;两种方法结合应用,可为食管癌的术前分期和治疗方案的制定提供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12.
多层螺旋CT在结肠癌诊断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MSCT)在结肠癌诊断和分期中的价值。方法对32例经病理证实的结肠癌病人,回顾分析术前MSCT表现,并参照术后病理结果来评价螺旋CT分期的准确性。结果MSCT能显示肠腔及肠壁的改变、病灶与周围组织关系,并可显示周围组织器官的侵犯及有无远处转移。32例结肠癌病例中,MSCT检出30例,漏诊2例,敏感度为93.75%;淋巴结转移共20例,MSCT显示出15例,敏感度为75%;4例肝脏转移的病人均被MSCT发现;两者的TNM分期均取得了较为满意的一致性(P〉0.05)。结论结肠癌术前MSCT检查对结肠癌的诊断和分期具有重要意义,对能否手术治疗及预后判断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检查对小肠肿瘤的诊断价值。方法对36例小肠肿瘤患者采用多层螺旋cT检查,并对影像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采用多层螺旋cT检查敏感性为94.4%,准确性为88.9%。结论多层螺旋CT检查对小肠肿瘤有较高的检出率。 相似文献
14.
冠状动脉钙化的普通螺旋CT检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评价普通螺旋CT筛查冠状动脉钙化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648例患者行常规胸部螺旋CT扫描,观察冠状动脉钙化等循环系统疾病的情况.其中临床诊断冠心病者648例.男性331例,女性317例,年龄40~96岁.结果 男性和女性分别检出冠状动脉钙化为95例(28.07%)和51例(16.08%),冠心病组平均钙化分数360.2±52.1,无冠心病组平均钙化分数为103.6±19.8,差异有显著性.钙化以左前降支发病率最高,其次为左主干、回旋支及右冠状动脉.结论 普通螺旋CT检查冠状动脉钙化简便易行,无创伤,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胃肠道间质瘤(GISTs)的多层螺旋CT表现及其诊断价值。方法收集经手术病理证实的GISTs23例,术前均行多层螺旋CT平扫及双期增强扫描。结果 23例中,肿瘤发生于胃12例,空、回肠7例,十二指肠2例,食管和小肠系膜各1例。良性间质瘤5例,交界性2例,恶性间质瘤16例。良性平均直径3.6cm,交界性平均直径4.4cm,恶性者平均直径6.7cm。病灶呈圆形或类圆形。平扫:呈均匀等密度7例;肿块周边呈等到密度,中央低密度区15例;混杂密度1例。增强:病灶呈明显均匀强化6例;病毒灶不均匀强化,其中可见散在囊状坏死17例。结论多层螺旋CT是目前GISTs检查的最佳选择,并能通过多方位重建(MPR)更清晰显示病灶各项特征,多层CT血管造影三维成像(3D-MSCTA)寻找肿瘤血管及其他血管变化,显著提高了GISTs的检出率和诊断准确率,对GISTs的定位和定性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胃肠间质瘤(GIST)的多层螺旋CT表现及病理学表现,评价MSCT对该肿瘤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1例经病理证实的胃肠间质瘤的螺旋CT表现,将CT表现与生物学危险性进行对比研究。结果 21例GIST发生于胃12例,小肠7例,大肠2例。6例向腔内生长,15例腔外或同时向腔内外生长。8例肿瘤最长径≥50mm,13例肿瘤最长径〈50mm;14例边界清楚,7例边界不清;平扫密度均匀10例,不均匀11例;增强扫描动脉期轻中度强化18例,3例明显强化。高度危险4例,中度危险7例,低度危险8例,极低危险2例。结论 GIST的CT表现具有一定特征性,多层螺旋CT能准确诊断GIST,并判断其危险程度,对设计治疗方案及预后评估有重要价值,肿瘤最长径≥50mm、形状不规则、边界不清、密度不均匀、呈不均匀明显强化多为中、高度危险性;最长径〈50mm、形状规则、边界清楚、密度均匀、呈均匀强化的病灶多为中度以下危险性。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分析甲状腺癌及其颈部转移淋巴结的螺旋CT表现,探讨其对肿瘤侵犯周围重要器官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手术及病理证买的12例甲状腺癌的术前螺旋CT表现.结果 12例原发肿瘤均密度不均匀,7例边缘不规则,5例原发肿瘤内有细颗粒状钙化,3例原发肿瘤及转移淋巴结内有囊性变伴囊壁高密度乳头状结节;手术证实气管受侵3例,CT示气管内壁不规则和肿物突入腔内而明确诊断.食管受侵2例,颈动脉受侵2例;以肿物包绕食管、颈动脉1/3周以上为侵犯的诊断指标,敏感性为100%,特异性75%.同时加上在1.5mm层厚的螺旋CT增强扫描MPR重建图像上肿物与管壁不可分作为侵犯的诊断指标时,敏感性为100%,特异性100%.结论 原发肿瘤及转移淋巴结内细颗粒状钙化及囊性变伴高密度乳头状结节是甲状腺癌的特征性密度变化;薄层螺旋CT增强扫描对甲状腺癌的发现及其与周围结构关系的评估和制定手术方案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8.
19.
近年来,随着B超、CT等影像学检查手段越来越普遍地应用于腹部常规检查,健康体检,小肾癌(直径≤3cm)的发现机会逐渐增多,充分认识并正确诊断小肾癌意义重大。1999年11月~2003年10月,我们共诊治小肾癌9例,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