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76例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患者的细胞遗传学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MDS)是一种恶性的造血干细胞疾病 ,以高危发展为急性白血病为特征 ,具高度的异质性。染色体畸变的检测对于MDS的诊断、治疗及预后具有重要意义。我们回顾性分析了本院门诊或住院的 76例MDS患者染色体核型 ,结合临床分期及IPSS计分系统进行评估。病例和方法1 病例选择  1994年 1月~ 2 0 0 1年 11月本院门诊或住院MDS患者 ,初发未治或短期雄激素或全反式维甲酸 (ATRA)治疗 ,经骨髓细胞形态学或骨髓病理学检查确诊 ,按FAB标准分型[1 ] 。其中原发性MDS 6 9例 ,继发性MDS 7例 (5例有明确的…  相似文献   

2.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是一组异质性,克隆性造血干/祖细胞疾病。细胞遗传学的异常是评价生存和进展到急性髓细胞白血病(AML)预后的独立的因子。本文综述MDS遗传学特征包括染色体缺失、丢失、单倍体、多倍体和易位等,以及研究MDS遗传学方法包括荧光原位杂交、cDNA芯片、异源双链分析等方面的进展。  相似文献   

3.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患者细胞遗传学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研究探讨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患者中染色体异常核型在MDS亚型中的分布及其数目异常和结构异常特点。常规培养骨髓细胞,采用G显带技术对染色体核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27例患者中异常核型比例为42.5%(54/127),其中各亚型异常发生率MDS.RA为30%(3/10),MDS.RCMD为35.9%(23/64),MDS.RAS为22.2%(2/9),MDS-RAEB-Ⅰ为45%(9/20),MDS-RAEB-Ⅱ为66.7%(14/21),5q-综合征100%(3/3)。54例异常核型中仅数目异常者21例,仅有结构异常者14例,同时有结构异常和数目异常者19例。常见染色体异常依次为复杂核型(11.02%,14/127),单纯+8(10.24%,13/127),-7/7q-(3.9%,5/127),1q+(3.15%,4/127),-X/-Y(3.15%,4/127),20q-(2.36%,3/127),5q-(2.36%,3/127)。MDS-RAEB(包括RAEB-Ⅰ和RAEB-Ⅱ)患者中复杂核型发生率为31.71%(13/41),明显高于非RAEB(包括RA、RCMD、RAS、5q-综合征)患者中复杂核型发生率为1.16%(1/86)(P〈0.05)。平衡易位核型发生率为1.57%(2/127),明显低于非平衡易位发生率为40.94%(52/127)(P〈0.05),2例平衡易位患者均为MDS-RAEB。结论:MDS是一组高度异质性的克隆性疾病,染色体异常比较复杂,存在多种重现性异常;平衡易位较少见,仅存在于RAEB患者中;RAEB患者复杂异常核型发生率较高,本研究中伴dup(1)(q21q32)重现性异常核型所占比例较高。  相似文献   

4.
多年来围绕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MDS)的临床表现 ,细胞形态、干细胞培养、染色体和癌基因等 ,人们进行了大量研究 ,取得了一些进展。我们在对MDS患者进行染色体分析同时 ,进行骨髓细胞免疫分型的检测 ,试图找出两者之间的某种联系 ,现报告如下。1 病例和方法1 1 病例 来自我院 1 996年 6月~ 2 0 0 0年 6月骨髓报告诊断为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MDS)的 2 1例患者。1 2 试剂 单克隆抗体CD13、CD14 、CD15 、CD33、CD34(美国B D公司产品 )。1 3 实验方法 流式细胞仪检测 ,染色体分析 (直接法加短期培养法 ,中山…  相似文献   

5.
306例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染色体核型的研究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3  
本研究目的是探讨染色体异常克隆在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MDS)诊断及预后评估中的重要地位。运用染色体常规G显带技术及FISH技术对 30 6例MDS患者的染色体核型进行分析 ,并对其中 93例进行临床追踪观察。结果表明 :30 6例MDS中有 14 4例检出异常克隆 ,总的核型异常率为 4 7.1% ,发生频率较高的染色体畸变依次为 : 8,易位型 ,复杂及高度复杂异常核型 ,- 7/ 7q - ,2 0q - / - 2 0 ,三体 1或部分三体 1, 9/ 9q ,-Y , 11/ 11q - ,- 9/ 9q - ,dup(1q) , 2 1。难治性贫血伴原始细胞增多 (RAEB)与转化性难治性贫血伴原始细胞增多(RAEBT)的核型异常率明显高于难治性贫血 (RA)及难治性贫血伴缺粒幼细胞 (RAS) (P <0 .0 5 )。有诱变剂接触史者染色体畸变率高于无诱变剂接触史者。随访 93例中核型异常者生存时间明显短于核型正常者 (P <0 .0 0 5 ) ,向急性白血病转化的机率明显高于核型正常者 (P <0 .0 5 ) ,其中复杂或高度复杂核型 ,- 7/ 7q - , 11/ 11q -者预后差。结论 :MDS是一组高度异质性的克隆性疾病 ,染色体核型分析对MDS的正确诊断、病情监测、治疗方案选择及预后评估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6.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yelodysplastic syndrome,MDS)是一组获得性的、造血功能严重紊乱的、造血干细胞的恶性克隆性疾病。这种异常的干细胞克隆以失调和低效的方式分化成熟,导致外周血细胞数量减少、功能及形态异常,最终可丧失分化成熟能力演变成急性白血病[1],目前其病因及发病  相似文献   

7.
本研究旨在探讨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患者与正常对照者造血细胞(HC)及经分离所得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MSC)的细胞遗传学特征,分析其是否同时受累并参于MDS的发病及进展.收集我院血液科收治初诊的22例MDS患者及7例体检者(正常对照)骨髓,建立贴壁培养体系,分离并体外扩增BMMSC.根据形态学特征及流式细胞仪检...  相似文献   

8.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系造血系统的克隆性疾病,主要表现为无效造血及发育异常.因此,细胞形态学及细胞遗传学改变在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的诊断中具有重要地位.本文就此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9.
10.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染色体核型连续性监测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MDS)患者染色体核型演变与病情变化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及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对高危患者的疗效。方法 采用骨髓短期培养和G显带技术对 4 1例MDS患者的染色体核型进行连续性监测至少 2次 ,同时密切追踪随访其临床病情进展情况。结果 4 1例患者中初诊时具有异常克隆者 2 4例 ,占 5 8.5 %。随访 7~ 72个月 (中位随访时间为 34个月 ) ,病情有进展者 12例 ,其中 6例具有染色体核型异常克隆演变 ,病情无进展者 18例 ,其中只有 1例出现核型演变。 7例核型演变的附加异常主要累及 2 ,4 ,7,8,10 ,11,17,2 1号染色体。 4 1例中 4例患者经治疗后临床病情缓解的同时染色体异常克隆消失 ,7例接受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除 1例早期死亡外 ,6例完全治愈 ,染色体异常克隆消失。结论 连续监测证实MDS染色体核型演变与病情进展密切相关 ,病情有进展者出现克隆演变的比例远高于病情稳定者。在MDS疾病进展过程中出现附加染色体异常者预后更差 ,提示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可作为具有克隆性染色体异常的MDS患者的首选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评价间期荧光原位杂交(fluorescence in situ hybridization,FISH)在检测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5/5q-染色体异常中的价值。方法 应用荧光素SpectrumRed直接标记的5q31单一序列特异性DNA探针,对48例MDS患者和10名正常对照者的骨髓细胞进行间期FISH检测,每例分析200-300个细胞,以1个红色荧光杂交信号>6%(x^- 3SD)为阳性标准,并与常规细胞遗传学检测结果相比较。结果 48例MDS患者中,间期FISH检测13例(27.1%)为阳性,其中7例常规细胞遗传学检测也为阳性,6例为阴性;经配对x^2检验,间期FISH和常规细胞遗传学两种方法阳性检出率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间期FISH是检测MDS-5/5q-染色体异常的有力的分子遗传学工具,其敏感性高于常规细胞遗传学检测法,是常规细胞遗传学检测法的一个重要补充。  相似文献   

12.
目的 研究骨髓及外周血荧光原位杂交(FISH)检测在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患者细胞遗传学评估中的作用.方法 前瞻性对比了112例初诊MDS患者的常规染色体核型分析和骨髓FISH检测结果,同时对56例患者骨髓及外周血FISH结果进行了比较.结果 在41例检出克隆性异常核型的病例中,有22例骨髓FISH检测与核型分析结果不完全一致,16例是探针组合不能覆盖异常染色体区段所致,涉及到探针检测位点不同仅有6例,FISH检测结果并未改变这6例患者的细胞遗传学预后分组.在71例未检出克隆性异常核型的病例中,15例(21%)通过骨髓FISH检出异常,在<20个分裂相和≥20个分裂相的病例中FISH异常检出率分别为27%(14/51)和5% (1/20).72%(21/29)的骨髓FISH异常病例同时检出外周血异常,4%(1/27)的骨髓FISH结果正常病例外周血检出异常.结论 对于染色体核型分析少于20个正常中期分裂相的MDS患者,应使用组合探针进行骨髓标本的间期FISH检测.外周血标本FISH检测有相对高的假阴性率,但对于骨髓标本取材失败的病例也是合理的选择.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分析单纯11三体异常与恶性血液病的临床,血液学,免疫学及预后的关系。方法 对所有病例采用骨髓细胞直接法或短期培养法制备染色体标本,采用R显带技术进行核型分析。对5例患者作了白血病细胞表面免疫标记分析,10例急性髓系白血病(AML)患者接受HA(高三尖杉酯碱,阿糖胞苷)为主的方案治疗,并随访治疗结果和生存期。结果 在1763例恶性髓系血液病患者中发现11例有单纯11三体异常,发生率为0.6%,疾病类型为AML10例(M26例,M52例,M1和M4各1例),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1例,10例患者均无肝,脾肿大(1例资料不详),5例白血病细胞免疫标志检测显示CD34( ),CD13( )和CD33( ),随访的10例患者总缓解率为40%,中位生存期为10个月。结论 单纯11三体异常主要见于急性髓系白血病,以M2最多见,其预后不良。  相似文献   

14.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的早期诊断研究   总被引:24,自引:0,他引:24  
目的:联合应用四种克隆性分析法对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的早期诊断进行研究。方法:对临床上怀疑为MDS的50例患者应用常规染色体核型分析,姐妹染色单体分化(SCD)染色,荧光原位杂交(FISH)和聚合酶链反应-单链构象多态性分析(PCR-SSCP)等技术分别检测染色体畸形,细胞周期时间,8三体(+8)和N-ras突变。结果:45例符合FAB诊断标准;5例不符合FAB标准,其中2例患者只有红系病态造血改变,形态学诊断均为可疑RA,另3例患者无涉及三系的病态造血改变,形态学诊断分别为增生性贫血(1例),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2例),在这5例患者中,当色体核型分析发现4例具有克隆性当色体异常;SCD检测证实2例细胞周期时间延迟;FISH检测发现3例存在+8异常;PCR-SSCP发现1例存在N-ras外显子1突变,证实它们实际上均为RA患者。结论:联合应用染色体核型分析,SCD、FISH和PCR-SSCP等方法可对形态学检查无病态造血或仅有一系病造血改变的不典型MDS患者有效进行早期诊断。  相似文献   

15.
目的:评价荧光原位杂交(FISH)组合探针在检测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患者的常见染色体异常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采用CSF1R/D5S23,D5S721(5q33),EGR1/D5S23,D5S721(5q31),D7S486/CSP7(7q31),D7S522/CSP7(7q31),D20S108/CSP8(20q12/CSP8)和X/Y共6组探针,对69例初治的MDS患者进行FISH检测,并与常规细胞遗传学分析(CC)结果相比较。结果:联合应用2种技术共检出染色体异常者28例,核型和FISH均正常者为41例。核型分析的异常检出率为30.9%(21/68),FISH的阳性率为31.9%(22/69),两者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90)。28例染色体异常者中核型与FISH均异常者共15例(53.6%),核型异常但FISH正常者6例(21.4%),核型正常而FISH异常者7例(25.0%)。结论:联合应用FISH及染色体分析技术检测MDS患者可优势互补,尤其可提高核型阴性患者的染色体异常检出率。  相似文献   

16.
间期荧光原位杂交检测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8号染色体三体   总被引:25,自引:4,他引:21  
目的 探讨间期荧光原位杂交(FISH0技术在检测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8号染色体三体(8三体)中的价值。方法 同时应用常规细胞遗传学(CC)和荧光素SpectrumGreen直接标记的8号染色体着丝粒特异性探针间期FISH检测69例MDS患和6名正常人骨髓的8三体。结果 分析200个间期细胞,以〉3%的3个绿色杂交信号定为阳性标准。  相似文献   

17.
目的 研究不同细胞遗传学预后分组对原发性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患者的预后分层意义.方法 染色体核型可供分析的532例原发性MDS患者,按国际预后积分系统(IPSS)、修订的IPSS (IPSS-R)和德国-奥地利(G-A)细胞遗传学预后分组标准进行分组,随访患者,分析部分常见的单独染色体异常核型和不同预后分组标准的预后价值.结果 532例患者中检出染色体核型异常者346例(65%),其中单一异常者200例(38%),2种异常者61例(11%),复杂异常者85例(16%).最常见的克隆性异常是+8,占所有异常核型的31%,其后依次为-7/del(7q)( 13%)、del(20q)( 12%)、del(5q) (9%)、- 18(5%)、- 21 (5%)、i(17q)(5%)、-Y(4%)、- 17 (4%)、+21(4%)、- 13/del(13q) (4%)和-22(4%).IPSS中预后差的核型更常见于WHO分型的难治性贫血伴有原始细胞过多(RAEB)Ⅰ和RAEBⅡ.310例患者随访资料完整,中位随访时间14.5个月.染色体核型正常患者中位生存(MS)时间为59个月,核型异常患者MS时间为26个月.IPSS细胞遗传学预后好、中、差3个亚组患者的MS时间分别为59、43和12个月(P<0.01).IPSS-R细胞遗传学预后好、中、差、非常差4个亚组患者的MS时间分别为59、36、15和10个月(P<0.01).G-A细胞遗传学预后好、中危Ⅰ、中危Ⅱ、差4个亚组患者的MS时间分别为59、44、15和11个月(P<0.01).常见的单独染色体核型异常中,+8患者的MS时间为44个月,i(17q)患者为12个月,- 7/del( 7q)患者为14个月.结论 与IPSS和G-A细胞遗传学分组比较,IPSS-R细胞遗传学分组能够起到更细致、更有效的预后分层作用,但其中一些核型异常的预后意义还需进一步验证.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的临床特点、诊断及鉴别诊断。方法 对全部患者的临床特征,常规血液学及骨髓细胞形态学检查进行分析。结果 49例中难治性贫血(RA)占36.7%,难治性盆身伴环状铁粒幼细胞增多(RAS)占8.2%,原始细胞增多性难治性贫血(RAEB)占20.4%,转变中的RAEB占30.6%,慢性粒单型白血病(CMML)占4.0%。三系均不同程度表现病态造血特征,并有向白 病转化的趋势。结论 MDS诊断(特别是RA)较困难,应以明确的病态造血为依据,外周血查见原幼粒细胞有助于RA与慢性再障(CAA)的鉴别,MDS/AML与AML-TMDS的鉴别有待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19.
目的通过2例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合并单克隆免疫球蛋白增高罕见病例分析,研究其发病原因、临床特点、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分析我院收治的2例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合并单克隆免疫球蛋白增高患者的病情发展过程,研究其发病原因、临床特点、诊断及治疗效果,并复习有关文献。结果 2例患者经小剂量马法兰化疗,均疗效不佳,病情逐渐恶化死亡,中位生存期25.5月。结论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合并单克隆免疫球蛋白增高患病率低,病因尚不明确,预后不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