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发育支持护理对早产儿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160例早产儿随机分为干预组(80例)与对照组(8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加用发育支持护理,观察两组患儿的基本情况,并对其进行资料分析。结果两组早产儿性别、胎龄、出生体重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患儿住院天数、并发症发生率、院内感染发生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干预组患儿体重增长速度、吸氧时间、睡眠时间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发育支持护理适合早产儿临床护理,患儿并发症和医院感染率降低,体重增长明显,吸氧时间减少,生存能力明显增强,住院时间缩短,从而真正提高了早产儿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早期医院-家庭康复对脑损伤早产儿近期神经系统发育状况的影响.方法选择NICU生后6 h内进行aEEG检查显示脑损伤的早产儿289例,胎龄在28~36周,除外先天畸形和先天遗传代谢性疾病及新生儿期合并严重疾病.将家长不愿意参与早期干预指导者作为对照组;家长积极参与干预指导者为干预组.干预组200例,对照组89例.纠正胎龄满40周后干预组除常规体检,接受常规育儿指导外,建立系统档案监测,在医生的指导下在家中接受视、听、被动婴儿操和主动运动训练,出现异常运动者入院行系统康复训练,直到2周岁.对照组:只接受与干预组相同的常规体检和育儿指导,所有对象定期做体格、神经心理发育检查,1岁和2岁均行aEEG检查.测试者不知被测试者组别,以避免主观干扰.结果 ①两组早产儿头围、身长、体质量的体格发育在纠正胎龄6、12个月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②两组早产儿的发育商在纠正胎龄6、9、12、18、24个月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对象在不同月龄时干预组早产儿神经心理发育水平均高于对照组;③aEEG检查干预组较对照组异常率低,但脑瘫发生率虽然干预组低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早期家庭医院-康复有助于早产儿神经系统、心理、运动系统的发育,降低脑瘫发生率,对早产儿脑损伤的恢复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3.
《中国现代医生》2020,58(23):177-180
目的探讨早产儿脑损伤应用早期护理干预的效果及在神经运动发育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儿科112例于2014年4月~2016年4月收治的早产儿脑损伤患儿进行护理研究,随机均分并设组,依次实施常规护理和早期护理,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6例,对比两组患儿神经发育行为、24月龄后运动发育情况、aEEG检查结果、早产12个月、出生24个月的脑损伤率、满意度及出生24个月患儿的回访率评估方案的应用价值。结果观察组患儿的原始反射能力、行为能力、主动肌张力、被动肌张力、一般反应能力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和观察组早产儿24月龄后运动发育有效率分别为:75.00%、91.07%,观察组早产儿24月龄后运动发育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早产患儿出生12个月和24个月的脑损伤率分别为:7.14%、1.79%,对照组早产患儿出生12个月和24个月的脑损伤率分别为:17.86%、14.29%,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24个月患儿的回访率为98.21%,对照组为78.57%,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对早产儿脑损伤患儿及时对症治疗的同时,配合早期护理干预模式,取得了非常不错的效果,既有效提高了患儿神经及运动发育情况,又降低了脑损伤率,故值得进一步采纳。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发育支持性护理对早产儿生长发育及神经行为的影响.方法 将2016年1月—2019年12月于宜市妇幼保健院出生的65例早产儿,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32例)及观察组(33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接受发育支持性护理,比较2组早产儿生长发育及神经行为.结果 观察组干预后体质量、进奶量及中国...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新生儿神经行为测定在早产儿神经心理发育中的作用和意义。方法选择2006年1月至2011年1月在北京市宣武区妇幼保健院产科分娩的早产儿90例,分别于出生后23 d、123 d、1214 d、2614 d、2628 d(纠正胎龄40周后算起)采用20项新生儿神经行为测定(NBNA)法进行神经行为测定。结果 90例早产儿中,NBNA异常的有21例,出生时伴有不同程度的低体质量、身长与头围不足等现象,经干预后患儿不同时间段的身长、体质量及头围较出生时显著增加(P<0.05);21例NBNA异常患者均进行针对性干预,1228 d(纠正胎龄40周后算起)采用20项新生儿神经行为测定(NBNA)法进行神经行为测定。结果 90例早产儿中,NBNA异常的有21例,出生时伴有不同程度的低体质量、身长与头围不足等现象,经干预后患儿不同时间段的身长、体质量及头围较出生时显著增加(P<0.05);21例NBNA异常患者均进行针对性干预,1214 d、2614 d、2628 d(纠正胎龄至足月后)NBNA评分较纠正胎龄后228 d(纠正胎龄至足月后)NBNA评分较纠正胎龄后23 d显著上升(P<0.05)。结论 NBNA可及时发现早产儿中枢神经系统功能异常,及时采取有效措施实施干预,对促进早产儿神经功能的恢复,改善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医疗技术的水平也随着提高,特别是产科和新生儿重症监护技术的快速发展,使早产儿的存活率不断提高,而随之而来的是早产儿脑损伤的发病率也不停的增加。国内外对早产儿脑损伤的研究有了很大的发展,从概念,诊断标准和早期干预方法上都有了深入的研究跟工作的开展。纵观国内外的文献,早产儿脑损伤还没有一个明确的概念和诊断标准,而治疗上主要以早期干预为主。现国际上比较公认的早期干预主要有早期教育、视听刺激、PT、抚触和水疗。而中国的中西医结合的干预方法,就是在西医的基础上在加上中医传统疗法,如中药浴,针灸和推拿等。而中医传统疗法,对早产儿脑损伤的患儿的作用是否有明显不同于单纯西药干预的效果,中医在这个方面是否有它独特的治疗作用和优势,成为今后产科领域探讨的一个方向。 相似文献
7.
8.
9.
10.
目的探讨运用早期干预的方法对早产儿神经发育的影响。方法选取2008年1月~2009年1月我院门诊接诊的早产儿80例,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每组各40例,观察组采取医护指导与家庭干预相结合的模式,对照组采取常规的养育方式,比较两组早产儿的神经发育情况。结果经CDCC(child development center of China)量表测定比较发现在6、12、18及24月龄时,观察组早产儿的智力发育指数(MDI)及运动发育指数(PDI)均高于对照组,除6月龄时两组早产儿智力发育指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外(P〉0.05),其余各月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Gesell发育量表检测,观察组早产儿在大运动、精细动作、语言、个人一社交和适应性方面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医护指导及家庭共同参与下的早期干预,能够改善早产儿神经发育状况。 相似文献
11.
《中国现代医生》2020,58(2):80-83
目的探讨早期营养支持策略对早产儿神经行为发育与体格发育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6月~2018年6月期间住院治疗的早产儿8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3例。对照组早产儿均根据体重规划每天所需能量予以常规的营养支持,观察组早产儿在此治疗的基础上采用早期营养支持策略干预。两组疗程均到纠正胎龄40周。观察两组早产儿体重增长情况、恢复出生体重时间及并发症发生情况,并在纠正胎龄40周时比较两组神经行为发育检测(NBNA)的差异。结果观察组早产儿恢复出生体质量时间、营养支持时间和住院时间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早产儿恢复出生体质量后体重增长量明显大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早产儿NBNA测试各项评分及总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早产儿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χ~2=4.02,P0.05)。结论早期营养支持策略能增快早产儿神经行为发育与体格发育速度,缩短营养支持时间与住院时间,减少并发症发生。 相似文献
12.
早产儿脑损伤的预后及早期干预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早产儿是一组易引起不同程度神经系统发育障碍的高危人群,好发脑损伤,随着月龄的增长,脑损伤所致神经发育后遗症改变愈发明显。而脑损伤早产儿在新生儿期常无明显的临床症状,易被忽视,因此,需要通过影像学检查来确诊早产儿脑损伤。目前对早产儿脑损伤尚无特异性的治疗方法,只有尽早确诊和早期干预,才能促进脑损伤早产儿的智力发育,减少伤残率,改善脑损伤早产儿的预后。 相似文献
13.
发育支持护理模式对早产儿神经行为及智能运动发育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发育支持护理模式对早产儿神经行为及智能运动发育的影响。方法:将早产儿15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76例,对照组76例。对照组采用传统方法护理,观察组采用发育支持模式进行护理。在纠正年龄12~14d或27~28d对2组患儿进行神经行为(NBNA)测试,包括新生儿行为能力,被动肌张力,原始反射,一般反射5大项;纠正年龄1岁时,采用婴儿智能发育量表(CDCC)行智能(MDI)和运动发育(PDI)测试。结果:观察组在行为能力、被动肌张力、主动肌张力、原始反射、一般反应5个方面的NBNA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1岁时CDCC评分MDI、PDI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发育支持护理模式可促进早产儿神经行为、智能及运动的发育。 相似文献
14.
早期干预对早产儿行为发育影响的初步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早期干预促进早产儿的行为发育.方法将60例早产儿随机分成干预组(30例)和未干预组(30例),干预组从新生儿期开始接受早期干预,定期随访,未干预组患儿仅进行常规体检和育儿指导,用CDCC婴幼儿智能量表进行评估.结果 6、9月龄、1岁时干预组患儿智力发育指数(MDI)及运动发育指数(PDI)均优于未干预组(P《0.05).1岁时干预组患儿智力发育指数(MDI)及运动发育指数(PDI) 达到正常百分数89.4%,高于未干预组(P《0.05).结论对早产儿进行早期干预可以促进其行为发育,降低伤残率,提高远期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5.
目的调查分析20项(NANB)神经测试对早产儿脑损伤和脑发育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0年11月—2011年11月在该新生儿科住院的早产儿136例,按照是否具有脑损伤的高危因素随机分为具有高危因素的病例组和无高危因素的对照组,观察两组NANB神经测试的评分差异及NANB神经与DQ值的关系。结果病例组早产儿在3、7、14、28d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8d时NBNA评分≤35分的早产儿组发生DQ值异常的比例在6个月和9个月明显高对NBNA评分〉35分的早产儿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NBNA评分在早产儿中进行应用能准确的早产儿脑损伤,并且能对远期预后进行评估,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汪旭东 《贵阳中医学院学报》2013,35(3):270-272
目的:探讨发育支持对早产儿生长发育的影响。方法:将80例早产儿采取抽签的方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发育支持,比较两组早产儿的体重和神经发育情况。结果:观察组住院期间的体重、头围、身长增加均大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新生儿行为能力、被动肌张力、主动肌张力、原始反射、一般反应等5项神经行为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发育支持能够显著促进早产儿体重增加和神经发育,显著改善早产儿的预后,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7.
目的 研究分析早期护理干预对早产儿发育的干预意义.方法 选取本院于2014年7月~2016年3月期间接收的86例早产儿,征得家长同意后,按照入院的先后顺序将86例早产儿分成相等例数的两组,常规组43例和干预组43例,其中常规组在住院期间施予常规护理,干预组予以早期综合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早产儿发育情况,并实施比较分析.结果 经4个月的护理,常规组早产儿适应性、大运动、语言、社交、精细运动评分明显低于干预组,同时早产儿睡眠时间、进奶量以及体质量也明显比干预组差,并发症发生率明显多于干预组,两组早产儿各指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对早产儿施予早期综合护理干预,可促其期运动、神经、语言等各方面的发育,提高其睡眠质量和体质量,且降低并发症的发生,意义重大,值得运用以及推广.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发育支持护理对早产儿胃肠道功能、神经行为、运动及智能发育的影响。方法选择130例早产儿随机分为观察组65例和对照组6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早产儿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发育支持护理,包括胃肠功能发育护理、吸吮吞咽反射训练、听觉及视力发育护理、抚触护理。结果观察组腹胀消退时间、开始经口喂养时间、达足量喂养时间、喂养不耐受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对安慰的反应、前臂肌张力、下肢肌张力、手握持能力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出生3、6、12个月运动发育及智能发育得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发育支持护理可有效促进早产儿吸吮吞咽反射、肠道菌群建立及胃肠道功能发育,提高早产儿感官、感觉及运动神经发育,有利于运动和智能发育追赶,提高早产儿生长发育预后。 相似文献
20.
发育支持护理是通过改变NICU的环境和照顾方式,预先保障新生儿及其家人的身心健康的护理方法。本文从发育支持护理的理论基础、实施方法和效果评价等几个方面进行综述,并对其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