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2.
1979~1992年流行性出血热(EHF)监测结果:野鼠密度与EHF发病率呈正相关,野外鼠带毒率为15.74%,显著高于室内鼠带毒率8.94%,其中黑线姬鼠病毒携带率最高,为16.17%,显著高于褐家鼠带毒率10.13%,并认为黑线姬鼠可能是动物间EHF病毒的主要宿主,而褐家鼠可能是鼠与人之间EHF的主要媒介和传染源。  相似文献   

3.
为了解近年来我区流行性出血热的流行状况,为其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我们1998年在我区的郓城县设立监测点1处,现将监测结果报告分析如下。1 监测方法1.1 宿主动物调查 采用夹捕法,每季度捕鼠1次,每次连捕3夜。将捕获的鼠类进行分类,灭菌操作剖取鼠肺置入冰箱速冻,在冷冻条件下速送山东省卫生防疫站病毒科作病毒抗原检测。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流行性出血热(EHF)的发病动态及分布特点。方法:选择市黄河南山区和黄河北平原进行室内外鼠性监测,以常规夹夜法捕鼠,无菌剖取鼠肺,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技术(IFAT)检测EHF抗原、抗体。患者血清来源于医院,疑似EHF依据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及流行病学作为诊断标准。结果:室内鼠密度4.85%,以褐家鼠为主占63.1%,野外鼠密度4.6%,黑线姬鼠占58.6%。室内大小家鼠带毒率为0.58%。野鼠中黑线姬鼠、小家鼠带毒率为6.66%。EHF发病315例分布全市7个县区,56个乡镇。邹平山区发病高达69.0/10万,个别乡镇竟达201.63/10万。多年无EHF的黄河北平原的惠民县发病率亦达4.23/10万。3-4月份,10-11月份发病占88%。21-40岁为高发病年龄占73.3%,男女比为2.1:1。农民占72.4%。病例以免疫荧光抗体检查EHF确诊率为60.17%,临床诊断EHF者再以抗体检查诊断符合率为72.15%。结论:鼠带毒率与EHF发病率有密切关系,是造成EHF发病的直接原因。  相似文献   

5.
赵祥 《职业与健康》2002,18(3):77-78
卢龙县自1988年发生首例流行性出血热(EHF)病例后,1989、1990年2a无病例发生,1991年后发病率急剧上升,至1998年全县共发病110例。1998年发病率最高达8.43/10万。鼠带毒率也急剧上升,1988年鼠带毒率1.83%,1996年鼠带毒率最高,达22.22%。为了解我县几年来EHF流行特征,现将卢龙县1988~2000年EHF疫情及监测结果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6.
对广州市荔湾区1983~1988年流行性出血热(EHF)发病及人间、鼠间监测结果进行了分析。六年共发病30例,分布于17条行政街。布笼19,778个次,捕鼠794只;随着灭鼠活动的开展,鼠密度从6.64%下降至1%以下,人间发病率也逐步下降。768只老鼠中有70只鼠肺EHF抗原阳性,阳性鼠全部为褐家鼠,其阳性率为9.73%,17条行政街曾发现阳性鼠。1,068例健康人血清EHF抗体阳性率为0.66%。  相似文献   

7.
新泰市自 1984年报告了第一例流行性出血热 (EHF)病例以来 ,每年都有疫情发生 ,为全面了解新泰市 17年来EHF的发病动态 ,以便采取有效地控制措施 ,现将 17年的EHF疫情资料分析、总结如下。1 材料与方法1疫情资料来自本站疫情室 ;2鼠密度采用夹夜法 ,鼠带毒率采用直接免疫荧光法 (IFAT)进行检测。2 结果2 .1 流行概况  1984~ 2 0 0 0年新泰市共报告 EHF病例2 0 6 7例 ,年平均发病率 9.5 0 /10万 ,死亡 14例 ,病死率为6 .8‰ ,发病率最高年份是 1998年 ,为 2 4 .87/10万 ,其次是1995和 1986年 ,发病率最低的年份是 1991~ 1993年 …  相似文献   

8.
9.
1998~2002年济南市流行性出血热流行特征与鼠情监测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济南市1998~2002年流行性出血热流行特征与鼠情监测情况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流行性出血热(EHF)的发病动态及分布特点。方法 2003年选择该市黄河南部山区和黄河北部平原进行室内外鼠性监测,以常规夹夜法捕鼠,无菌剖取鼠肺,冷冻切片固定,采取间接免疫荧光技术(IFAT)检测EHF抗原、抗体。患者血清来源于医院。疑似EHF依据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及流行病学作为诊断标准。结果 室内鼠密度4.85%,以褐家鼠为主,占63.07%,野外鼠密度4.60%,黑线姬鼠占58.60%。室内大小家鼠带毒率为0.59%。野鼠中黑线姬鼠、小家鼠带毒率为6.67%。EHF发病315例,分布全市7个县(区)、56个乡镇。邹平山区发病高达69.00/10万,个别乡镇竟达201.63/10万。多年无EHF的黄河北平原的惠民县发病率亦达4.23/10万。3-4月份发病率占47.50%、10-11月份发病率占40.39%。21-40岁为高发病年龄段占(231/315)73.33%,男女之比为2.1:1。农民占72.40%。对发热病例以免疫荧光抗体查EHF确诊率为60.17%,临床诊断EHF者再以抗体检查诊断符合率为72.05%。结论 鼠带毒率与EHT发病率有密切关系,是造成EHF发病的直接原因。  相似文献   

11.
安徽沿江地区洪涝灾害期间流行性出血热的监测与控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 1 998年我省沿江地区洪涝灾害期间出血热疫区 ,通过流行病学、血清学调查 ,论证沿江地区洪涝灾害期间局部地区EHF的疫源地强度有所增加 ,望江县泊湖乡的EHF传染源带毒鼠指数为 0 .1 7;健康人群EHF隐性感染率灾后较灾前明显升高。针对沿江灾后EHF疫源地强度的不同 ,及时采取了综合性防治措施 ,有效地控制了EHF的发生和流行。确保大灾之后无大疫  相似文献   

12.
阜阳市 19932 0 0 0年共监测报告急性弛缓性麻痹 (AFP)病例 439例 ,其中 ,脊髓灰质炎 (脊灰 )临床符合病例 8例 ,非脊灰AFP病例 431例。 1994年以来AFP病例监测报告率均达 1/ 10万以上 ,1999年以来AFP病例各项监测率均达到卫生部要求。 439例AFP病例 0 4岁占 89.98% ,0 2岁占 74.0 3 % ;AFP病例主要集中在5 10月份 ,占 6 5 .2 0 % ;免疫史≥ 3次者的比例逐年上升 ,“零剂次”服苗率逐年下降。有 391例AFP病例采集了双份粪便标本 (782份 ) ,非脊灰肠道病毒 (NPEV)分离率最高 ,达 8.95 % (35 / 391) ;脊灰病毒 (服苗株PV)分离率 5 .6 3% (2 2 / 391) ,其中以PVⅡ型为主 ,在PV分离阳性病例中占 6 8.18% (15 / 2 2 ) ;病毒分离率逐年提高。2 0 0 0年阜阳市如期实现了消灭脊灰目标。  相似文献   

13.
葡萄酒中八种添加剂的检测结果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通过检测葡萄酒中八种添加剂 (苋菜红、胭脂红、柠檬黄、日落黄、亮兰、苯甲酸、山梨酸、糖精钠 ) ,了解市售葡萄酒卫生质量。方法 用高效液相色谱法 ,参照配制酒的卫生标准检测方法 ,对不同品牌的葡萄酒进行检测分析。结果 添加剂总检出率高达 45 .45 % ,其中苋菜红、胭脂红 ,各占检出样品的 86 .67% ,其次为山梨酸、糖精钠、柠檬黄、日落黄、亮兰、苯甲酸 ,依次占检出样品的 40 .0 0 %、33 .33 %、2 6 .67%、2 0 .0 0 %、1 3 .33 %、6 .67%。结论 葡萄酒中加添加剂相当普遍 ,一般同时添加几种添加剂。干红葡萄酒大多数好于一般葡萄酒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掌握成都市蚊虫种群分布及季节消长规律,为防控蚊媒传染性疾病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诱蚊灯法,于每年4-11月在成都市城区和农村开展蚊虫密度监测.结果 共捕获成蚊337 233只,平均蚊密度为3.52只/(灯· h),其中致倦库蚊、三带喙库蚊为优势种,分别占捕蚊总数的50.43%、35.85%.2013-2017年蚊密...  相似文献   

15.
我市是肾综合征出血热稳定的重要疫区 ,监测结果提示有Ⅰ型和Ⅱ型 (HFRS)存在可能 ;稳定重疫区集中在沿淮河水系的阜南、颍上、临泉、太和 ;发病高峰集中在冬季 ,占 49.2 0 % ;发病率逐年下降 ,一是以灭鼠为主综合性防治措施得到落实 ;二是在高发老疫区改变种植农作物 ,可能使鼠类生存、活动受到限制 ,鼠密度降低疫情下降 ;三是出血热疫苗预防接种保护了部分高危人群。但不能排除本病周期性的可能 ,仍应加强监测与控制工作的研究以提高防治水平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阜阳市肾综合征出(HFRS)血热流行特征和发病趋势,为防治工作提供依据。方法对2001~2005年的监测资料进行分析。结果2001~2005年全市各县(市、区)均有发病,发病率最高的为颍州区(1.35/10万),发病率最低的为颍上县(0.54/10万);年发病率平均为0.93/10万,2001年发病率最高为1.48/10万,2005年发病率最低为0.67/10万。冬季为发病高峰,高峰月份由12月份提前到11月份,11月份发病数占总数的17.33%;春季发病构成增加。各年龄组均有发病,最大年龄76岁,最小年龄3岁,26~60岁年龄组占69.80%,以农民为主,但发病呈逐年下降趋势,男多于女,为2.66:1。室内鼠密度年平均为4.70%,鼠种构成以小家鼠为主,占63.13%;野外鼠密度为3.96%,以黑线姬鼠为主,占72.86%;室内外鼠肺带毒率年平均分别为2.33%、5.81%,2005年室内外鼠肺带毒率分别为7.41%、7.41%。结论阜阳市肾综合征出血热发病率呈逐年下降趋势,2005年室内外鼠肺带毒率及野外鼠密度明显上升,需进一步加强人、鼠间疫情监测。  相似文献   

17.
马鞍山市1991~2000年餐饮业食具卫生监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安徽省马鞍山市 19912 0 0 0年餐饮业食具卫生状况分析显示 :餐具总合格率为 6 3.8% ,大、中、小饭店及街头摊点食具合格率分别为 :82 .3%、75 .3 %、5 9.4%、47.6 % ;三种消毒方法中 ,以蒸汽或煮沸消毒效果最佳 ,卫生合格率 75 .4% ,其次为化学药物 71.9% ,电子消毒柜最低 6 6 .6 % ;不同食具中 ,以盘杯卫生合格率最高 6 9.4% ,筷子合格率最低 5 3.3 %。提出加强食具消毒方法的宣传教育 ,规范消毒程序 ,强化餐饮业食具消毒效果考核 ,加大卫生监督处罚力度是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18.
进上步考查论证巩固灭鼠成果可有效地控制流行性出血热(EHF Epidemic hemorrhage fever)发病率。1998年再次采用了不同类型的投铒方法进行了灭鼠防病效果对照。平均鼠密度室内粉迹法1.8%,野外夹夜法0.4%,一年中出现外源性EHF病人1例,仍然保持了原有的成果。充分证明了鼠密度降低EHF发病亦明显下降的规律。  相似文献   

19.
目的 了解安徽省伤害分布特征 ,为伤害的预防与控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安徽省 1 993~2 0 0 0年国家疾病监测点居民病伤死亡原因年报数据进行流行病学统计与分析。结果 安徽省伤害死亡率略低于全国水平 ,但伤害死亡构成比略高于全国水平 ;婴幼儿、青壮年和老年人是伤害的高发人群 ;自杀、机动车辆交通事故和溺水居伤害死亡构成比前三位 ;自杀死亡率由高到低依次为 :农村女性、农村男性、城市女性、城市男性 ;机动车辆交通事故死亡率由高到低依次为 :农村男性、城市男性、农村女性、城市女性。结论 伤害的防制应该成为安徽省疾病预防控制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其重要性和必要性决不低于传染病、寄生虫病和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防治  相似文献   

20.
西安市出血热疫苗接种控制出血热疫情效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志军  龚建人  蔡正华 《职业与健康》2008,24(13):1281-1283
目的评价接种流行性出血热双价疫苗控制出血热疫情的效果。方法选择西安市出血热高发的6个区县,在2004-2006年度对16~60岁的高危人群进行出血热疫苗的免费接种,比较2004与2006年的出血热发病情况来评价免疫接种的效果。结果共完成接种483504人次,抽样调查接种人群的疫苗阳转率为45.6%。6个区县出血热发病率有所下降,试点区县的出血热发病率由2004年的16.88/10万下降到2006年的11.09/10万。结论经过3a的出血热疫苗免费接种,西安市6个高发区县的出血热疫情得到一定程度的控制,但除周至、户县外,其余地区的人群接种率仍未达到要求,应进一步加强人群出血热疫苗的接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