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小儿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   总被引:44,自引:0,他引:44  
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是机体对各种严重损伤,包括感染、创伤、烧伤、缺氧和再灌注引起的全身反应,它不是一种新发现的疾病,而是基于对感染,炎症和危重症发生、发展机制深入认识后提出的新概念。这种反应有下列四种表现:体温升高或降低,心率和呼吸增快、白细胞增高或减少,分类左移。炎性介质失控性释放是其主要发生机制,其特征是全身的高代谢反应,表现为高能气量、高血糖、蛋白分解增加和高乳酸血症和体内炎怀介质  相似文献   

2.
目前已认识到一些危重症的病理生理过程 ,与炎性介质的参与有关。炎性介质包括细胞因子、内皮素、自由基、活化的中性粒细胞、活化的补体C5a、组织胺、环氧化酶等。细胞因子是细胞自身分泌产生的一种肽类物质 ,当机体受到感染或损伤后 ,受累的组织和网状内皮系统则产生大量的细胞因子 ,如肿瘤坏死因子 (TNF α)、白细胞介素 (IL)、血小板激活因子 (PAF)等 ,引起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TNF α具有广泛的生物活性 ,是机体炎症反应中最重要的炎性介质 ,能诱发多种细胞因子释放 ,引起全身炎症反应。白细胞介素有多种 ,如白…  相似文献   

3.
重症感染时细菌、病毒等或严重创伤均可激活炎症细胞 ,释放多种炎症介  作者简介 :刘建华 ( 1965 -) ,女 ,河北栾城人 ,主治医师。质 ,并促发炎症介质瀑布样释放 ,导致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 (SIRS)。与此同时 ,机体可释放内源性抗炎症介质 ,以对抗促炎介质 ,防止SIRS引起的自身组织损伤。但内源性抗炎症介质过量释放将导致代偿性抗炎症反应综合征(CARS) ,导致细胞免疫功能的抑制 ,增加宿主对感染的易感性。SIRS/CARS之间的平衡决定了机体内环境的稳定性 ,决定了感染、创伤的后果。研究显8181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代偿性…  相似文献   

4.
危重患儿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与临床应用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败血症 (Septicemia)是指细菌在血循环 (菌血症bacteremia)中生长繁殖 ,产生毒素造成的全身感染。随着危重病医学的发展 ,人们认识到 ,单纯从机体某系统或器官受损来描述危重病已不能全面反应疾病的本质 ,因机体对致病因素侵袭的反应往往是全身的。这种全身性的炎症反应称为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 (SIRS)。败血症或全身感染只是一种由感染因素引起的SIRS。SIRS一词的提出更新了既往关于急性感染与炎症的概念 ,颇具新意 ,因此受到医学界普遍关注。其实 ,现今在发展中国家 ,感染性疾病在小儿疾病中仍占首位 ,败…  相似文献   

5.
危重儿全身性炎症反应综合征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为了解全身性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在小儿重症监护室的发生率和病死率,对286例危重儿中发生的173例SIRS患儿作了临床分析。按Saez-Liorens和McCracken综述提出的小儿SIRS的诊断标准和发展阶段,把患儿分为感染组和非感染组,再分为Ⅰ~Ⅵ期。结果显示,危重儿中SIRS的发生率为6049%,病死率为1907%,感染组和非感染组无显著性差异。随着SIRS连续恶化,可发展为多器官功能不全综合征(MODS),死亡机会随之增加。因而及时诊断和治疗SIRS,可降低危重儿的病死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在儿科感染性疾病中发生的情况及导致多器官功能不全综合征(MODS)的机率和危险因素。方法 对938例因单纯感染性疾病住院患儿发生SIRS和MODS的情况进行动态观察和分析。结果 938例感染患儿中出现SIRS的共125例,占13.3%。SIRS组不论是单器官功能不全还是MODS的发生率均高于非SIRS组(P〈0.01)。符合SIRS4项标准中的项目越多,发生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 (SIRS)已成为临床热点 ,但代偿性抗炎症反应综合征在儿科领域研究尚不多。对后者如深入研究 ,对SIRS及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预后将起很大作用。1 代偿性抗炎症反应综合征代偿性抗炎症反应综合征 (Compensatoryanti inflammatoryresponsesyndrome ,CARS)是Bone针对细菌感染、创伤或休克时机体免疫功能降低和感染易感性增强的内源性抗炎反应提出的一种概念。机体炎症反应和抗炎反应作为矛盾的对立面 ,常常是不平衡的 ,如能保持平衡则可维持内环境稳定…  相似文献   

8.
目的 了解危重儿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时高血糖发生情况。方法 收集SIRS患儿210例,分为应激性高血糖(SHG)组和无应激性血糖(NSHG)组。结果 SHG组在SIRS严重程度、多器官功能障碍(MODS)发生率、病死率均高于NSHG组。结论 SHG可影响SIRS的病程进展及转归。  相似文献   

9.
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 (SIRS)是机体炎症反应与抗炎反应失衡的一种表现 ,在其发病过程中 ,凝血及抗凝系统的改变起着决定性作用。本研究通过测定不同程度SIRS患儿血管性假性血友病因子 (VW因子 )、D 二聚体 (D D)、C反应蛋白 (CRP)水平 ,探讨SIRS患儿上述指标的变化与病情的关系。资料与方法一、对象  2 0 0 1年 6月~ 12月我科的住院患儿。根据Hayden等提出的儿科SIRS诊断标准[1] ,并按达SIRS 2项、3项、4项标准分为 3组即SIRS2 、SIRS3 及SIRS4组 ,每组各 2 0例。原发病为呼吸系统感染 2 5…  相似文献   

10.
脓毒症是创伤、烧伤、休克、感染等临床急危重患儿的严重并发症之一.也是诱发脓毒性休克、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的重要原因.脓毒症是指由感染引起的全身炎症反应,其诊断标准同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目前认为其发生的根本原因在于机体细胞因子和炎性介质过度释放导致的炎症反应失控和免疫机能紊乱.  相似文献   

11.
探讨肿瘤坏死因子(TNFα)在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发病中的作用。用双抗体夹心产免疫吸附(ELISA)法测定51例中枢感染患儿(其中SIRS23例,非SIRS28例)和29例正常健康儿童的血清TNF。含量。结果3组患儿血清TNF。含量的几何均数分别为SIRS组386.81(范围227.38~90.690)、非 277.59(范围186.61~420.51),对照组80.88(范围34.52  相似文献   

12.
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与脓毒症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一、定义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ystemic inflammato-ry response syndrome,SIRS)是机体对各种严重损伤,包括感染、创伤、烧伤、缺氧和再灌注等引起的全身反应。机体受到严重打击后引起免疫系统的应激反应,包括多种炎性介质的大量释放,导致抗炎反应与致炎反应系统失衡,若过度的炎症反应继续发展或恶化,可导致急性肺损伤(ALI)、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多器官障碍综合征(MODS)或MSOF等。SIRS的含义比脓毒症(sepsis)更广泛,更有意义,它不是一种疾病,而是基于对感染、炎症和危重症发生、发展机制深入认识提出的新…  相似文献   

13.
机体受到各种致伤因子作用后都可表现出炎症反应和免疫应答过程 ,正常情况下是适度的 ,具有保护作用。在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 /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 (SIRS/MODS)时这种反应超常持久 ,多种细胞因子等炎性介质失控性释放 ,这种炎症反应造成正常组织损伤〔1〕。本文监测急性危重病患儿血浆炎性介质的水平 ,以此反映重症患儿炎症反应的程度。1 材料与方法1 1 临床资料 选择我院ICU 1998年 7月 - 12月收治抢救的各种急性危重患儿 92例 ,均合并一个以上器官功能衰竭。其中男 6 9例 ,女 2 3例 ,年龄<1岁 6 5例 ,>1岁 2 7例。原发病中…  相似文献   

14.
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 (SIRS)是由各种严重损伤引起的 ,是机体对各种刺激 (包括感染和非感染性因素 )产生的一种全身炎症反应。为探讨儿童SIRS特点 ,对本院儿科 1997— 2 0 0 0年部分住院SIRS患儿进行回顾分析。1 临床资料1 1 诊断标准 目前国内多数学者认为 ,符合以下 2项或 2项以上条件者可确定为SIRS :①体温 >38℃或 <36℃ ;②心率 >各年龄组正常平均值加两个标准差 ;③呼吸频率 >各年龄组正常平均值加两个标准差 ;④血WBC >12×10 9/L或 <4× 10 9/L ,或杆状核白细胞>0 1。1 2 一般资料 符合上述诊断标准患儿…  相似文献   

15.
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 (SIRS)是一组出现于各种严重打击后的持续高代谢、高动力循环状态以及过度炎症反应的综合征。持续高代谢表现为高耗氧量、氧耗与氧输送依赖、通气量增加、高血糖、蛋白质分解增多、负氮平衡及高乳酸血症等 ;高动力循环状态表现为高心输出量 ,低外周血管  相似文献   

16.
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患儿血清C—反应蛋白测定的意义   总被引:13,自引:2,他引:11  
目的 了解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患儿在不同阶段血清C-反应蛋白(CRP)测定的意义。方法 随机选择60例符合SIRS诊断的患儿,分别于急性期和恢复期行血清CRP测定。同时选择同期住院无SIRS的非危重病儿30例作为对照组。观察CRP水平的改变与病情严重程度的关系及对MODS发生率的影响。结果 SIRS患儿血清CRP水平在急性期显著升高(92.8mg/L),急性期与对照组(15.1mg/L)  相似文献   

17.
小儿SIRS凝血系统的变化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ystemic inflammationresponse syndrome,SIRS),是机体对包括感染和非感染等严重刺激所产生的一种失控的全身炎症,这种炎症反应如果继续失控恶化,最终不可避免地引起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炎性介质失控性释放是其主要发生机制。但近年来研究已经初步了解了在SIRS和MODS的炎症反应启动和发展过程中,凝血和抗凝血系统的改变起着关键性作用,而凝血系统激活又可促进SIRS的发展、恶化。国内外学者已对SIRS时部分凝血、纤溶系统的检测指标作过研究,但在小儿全面系统的研究不多。为此,我们对SIRS患儿的凝血…  相似文献   

18.
1 SIRS、MODS的概念及两者的关系炎症是机体抗病和修复的反应 ,是一种保护性防御过程。多年来 ,人们普遍认为炎症与细菌感染密切相关 ,但是 ,随着抗生素、营养支持疗法及临床监测技术、器官支持疗法的发展 ,危重患者的生命逐渐延长 ,人们发现威胁危重患者生命的主要原因 ,是一种由多种原因启动的失控性炎症介质释放所引起的过度炎症反应 ,即全身炎症反应。因此 ,1991年美国胸科医师学会 /危重病医学会 (ACCP/SCCM )在芝加哥联合召开的讨论会上提出了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 (SystemicInflammatoryResp…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在肺炎引起的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发病过程中的意义。方法 51例肺炎患儿分为SIRS组(36例)和非SIRS组(15例),SIRS组根据其分别符合SIRS诊断标准2项或3项分为S1组(28例)和S2组(8例),于入院第1,3,5天分别测定血清TNF-α含量。结果 SIRS组第1天TNF-α为(26.05±18.27)ng/L,高于非SIRS组[(9.54±4.33)ng/L](P <0.05),入院后第1,3,5天S2组比S1组血清TNF-α均升高(P<0.05),且S2组有持续升高趋势。结论 TNF-α可作为肺炎导致的SIRS的辅助诊断指标,动态观察持续升高的TNF-α对判断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自1991年美国胸科医师学会 /危重病医学会 (ACCP/SCCM)提出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 (systemicinflammatoryresponsesyndrome ,SIRS)及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 (multipleorgandysfunctionsyndrome ,MODS) [1] 的概念以来 ,人们对SIRS的发病机制已有较深入研究。本研究旨在通过SIRS患儿外周血肿瘤坏死因子 α(TNF α)、白细胞介素 1β(IL 1β)、白细胞介素 6 (IL 6 )的动态观察 ,探讨细胞因子在SIRS/MODS中的作用及其与SIRS/M…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