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韦中阳 《基层医学论坛》2016,(22):3174-3175
目的:分析肩胛骨骨折严重移位的手术治疗效果。方法35例肩胛骨骨折严重移位患者接受非手术保守治疗为对照组,35例肩胛骨骨折严重移位患者接受肩胛骨外侧缘入路手术治疗为观察组,比较分析2组的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并发症发生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肩胛骨骨折严重移位患者采用胛骨外侧缘入路手术治疗,有利于关节功能早日恢复,应用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后入路手术治疗肩胛骨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选取42例肩胛骨骨折患者为治疗组,经后入路手术治疗;另选同期收治的42例保守治疗的肩胛骨骨折患者作为观察组,两组患者治疗后,对比分析临床治疗效果及并发症情况。结果:治疗组42例患者,优18例,良好15例,尚可7例,差2例,总有效率为95.24%;观察组42例患者,优11例,良好13例,尚可10例,差8例,总有效率为80.95%。治疗后3个月随访,治疗组患者未见并发症发生,观察组出现2例关节活动障碍。治疗组显著优于观察组,P<0.05有显著性差异。结论:后入路手术治疗肩胛骨骨折的临床效果可靠,术后关节功能恢复效果好,无并发症发生,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3.
目的比较外侧缘入路和传统Judet入路手术对肩胛骨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南阳市骨科医院2011年5月至2015年5月收治的肩胛骨骨折患者66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3例。对照组采用传统Judet入路手术治疗,观察组选择肩胛骨外侧缘入路。对比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骨折愈合时间及Constant-Murley评分情况。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以及骨折愈合时间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6个月随访,观察组日常活动以及肌力Constant-Murley评分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外侧缘入路治疗肩胛骨骨折相比于传统Judet入路手术疗效更佳,且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肩胛骨骨折患者的手术治疗效果。方法:将50例肩胛骨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5例。观察组采用后入路手术治疗,对照组采用保守治疗。比较2组患者的优良率。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优良率为96%,对照组患者的优良率为68%,观察组显著优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后入路手术治疗肩胛骨骨折效果显著,有利于肩关节早期功能康复,并发症少,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许海燕   《中国医学工程》2013,(7):108-108,112
目的探讨肩胛骨骨折严重移位的手术治疗效果。方法我院收治的肩胛骨骨折严重移位患者7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5例。观察组患者均给予手术治疗,对照组患者均给予非手术保守治疗。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肩胛骨骨折严重移位患者根据骨折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手术入路以及内固定方法,并于术后早期进行功能训练,可以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6.
目的:评价后外内侧联合入路治疗三踝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三踝骨折患者40例,将其按照治疗方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给予闭合复位石膏托或夹板外固定治疗,观察组患者均以切开复位内固定术进行治疗,手术入路均选择后外侧联合入路,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5%,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的8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后外内侧联合入路治疗三踝骨折临床效果显著,可促进骨折愈合,促进患者踝关节功能恢复,降低对患者生活、工作的影响,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经内侧入路单切口内固定术治疗胫骨平台后内侧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2例胫骨平台后内侧骨折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6例。对照组胫骨平台后内侧骨折患者采取后侧入路术式治疗,观察组患者采取经内侧入路单切口内固定术治疗,对比分析2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情况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同时观察组患者骨折愈合时间明显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3.9%,观察组患者治疗之后并发症发生率为5.6%,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胫骨平台后内侧骨折患者采取经内侧入路单切口内固定术治疗,不仅可缩短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同时也有助于患者骨折的快速愈合,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究膝关节后侧入路治疗累及胫骨后侧平台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选取20例累及胫骨后侧平台骨折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并且由于其所选用的临床治疗方式不同,便随机的将这20例累及胫骨后侧平台骨折患者分为观察组(采用膝关节后侧入路治疗方式)和对照组(采用膝关节内侧入路治疗方式),各10例,对比性研究2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10例累及胫骨后侧平台骨折患者中,5例患者痊愈,4例患者临床治疗显效,其总有效率为90.0%(9/10)明显的高于对照组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30.0%(包括2例痊愈,1例临床治疗显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并发症比较结果显示,观察组10例累及胫骨后侧平台骨折患者,其发生率10.0%明显的低于对照组6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累及胫骨后侧平台骨折患者进行膝关节后侧入路治疗,所产生的临床疗效优于传统膝关节内侧入路治疗方式。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Stoppa入路结合髂窝入路治疗髋臼前柱或双柱骨折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为推广Stoppa入路结合髂窝入路治疗髋臼骨折患者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择髋臼前柱或双柱骨折患者63例,随机分为采用Stoppa入路结合髂窝入路治疗组(Stoppa组)32例和采用髂腹股沟入路治疗组(对照组)31例,评价2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骨折复位质量及术后髋关节功能等情况。结果:与对照组比较,Stoppa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明显减少(P<0.05),手术时间减少(P<0.05),骨折复位质量优者所占比例高(P<0.05),临床功能评分明显提高(P<0.05)。结论:Stoppa入路结合髂窝入路是治疗髋臼前柱或双柱骨折患者的一种有效方法,其具有手术视野显露充分、组织损伤小、手术时间短、失血量少、解剖复位率高和临床功能好等优势。  相似文献   

10.
目的讨论研究胫骨平台后柱骨折采用后侧入路方式治疗的临床疗效与意义。方法选择我院骨伤科胫骨平台后柱骨折患者7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患者行前侧入路手术进行治疗,观察组采用后侧入路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不同方式手术后疾病治疗总有效率,HSS膝关节功能评分等指标。结果观察组行后侧入路治疗患者疾病治疗总有效率97.2%显著优于前侧入路治疗组患者74.3%且HSS膝关节功能评分优良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后侧入路手术用于治疗胫骨平台后柱骨折一方面能充分暴露骨折部位并对周围血管、神经发挥保护作用,可在降低手术损伤程度的前提下进一步扩大手术视野,对促进患者术后恢复,提高其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陕西医学杂志》2019,(4):499-501
目的 :探讨后外侧入路和后内侧入路治疗胫骨平台后外侧骨折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收集94例胫骨平台后外侧骨折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47例,研究组给予后外侧入路+后内侧倒L型联合入路手术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后内侧倒L型入路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研究组患者膝关节功能恢复优良率为91.49%,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26%,对照组膝关节功能优良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72.34%和21.28%,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手术时间明显长于对照组手术时间,骨折愈合时间、住院时间少于对照组相应时间,膝关节HSS评分高于对照组评分(P<0.05)。结论:胫骨平台后内侧骨折患者实施后外侧入路联合后内侧倒L型入路行钢板内固定术治疗,能够有效的改善膝关节功能,减少骨愈合时间、住院时间和不良反应发生率,安全性较好,不良反应发生率低,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2.
伊涛 《当代医学》2016,(5):65-66
目的:探究应用后侧入路治疗胫骨平台后柱骨折患者的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胫骨平台后柱骨折患者40例,用随机数字方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n=20)采用传统手术治疗,观察组(n=20)采用后侧入路治疗手段,比较2组患者应用不同治疗方法后的内外侧平台后倾角的愈合参数以及患者的骨折愈合时间。结果观察组治疗优良率为85.0%较对照组的60.0%更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在后侧入路手术治疗后的内外侧平台后倾角的愈合参数分别为为(8.89±1.47)°、(7.88±0.78)°,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44±0.83)°、(5.45±0.89)°,而且骨折愈合时间(10.09±1.37)周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4.88±1.35)周,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采用后侧入路治疗胫骨平台后柱骨折,患者骨折后康复得更快、更好。而且内外侧平台后倾角的愈合程度也大大地提高了许多,提高了该医院的治疗质量,值得医疗界引进及推广使用该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13.
目的对后侧入路治疗胫骨平台后柱骨折的临床效果作探讨。方法选入对象为我院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收治的胫骨平台后柱骨折患者64例作研究,将其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均分组为:对照组32例用前侧入路手术治疗,观察组32例用后侧入路手术治疗。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68.45±7.17)min与骨折愈合(11.53±2.75)周、功能恢复时间(16.78±4.46)周均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96.9%比对照组75.0%高,P0.05。结论后侧入路治疗胫骨平台后柱骨折的临床效果更佳。  相似文献   

14.
李志强 《基层医学论坛》2016,(17):2361-2362
目的:比较人工关节置换术与切复内固定术治疗高龄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将2013年11月—2014年11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84例高龄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分为人工关节置换术组(观察组,44例)及切复内固定术治疗组(对照组,40例),观察组患者实施人工关节置换术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切复内固定术进行治疗,并记录和比较2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以及术后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0.9%,对照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75.0%,2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显著优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切复内固定术比较,人工关节置换术在治疗高龄不稳定股骨粗隆间骨折方面临床效果更明显,且后者具有手术时间短以及术中出血量少等优点。  相似文献   

15.
邢雨旸 《基层医学论坛》2016,(22):3156-3157
目的:探讨创伤关节镜下手术治疗胫骨后侧平台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6月—2014年6月收治的62例复杂胫骨后侧平台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1例。对照组行传统胫骨平台后侧或后外侧入路手术治疗,观察组行创伤关节镜下手术治疗,比较2组患者手术后膝关节功能恢复情况以及骨折复位优良率。结果观察组膝关节功能恢复优良率为87.1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7.74%(P<0.05);观察组患者骨折复位优良率为87.10%,显著优于对照组的61.29%,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胫骨后侧平台骨折患者,采用创伤关节镜下手术治疗效果确切,具有创伤小、骨折复位效果较好、术后膝关节功能恢复好的优点,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手术联合中医治疗四肢骨折的效果。方法:选择我院骨科2011年6月至2013年6月收治的四肢骨折患者120例,将其随机分为单纯手术治疗组(对照组)与手术联用中药治疗组(观察组),并对两组患者的预后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第7d,观察组肢体肿胀恢复正常率9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26.7%,有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肿胀消失时间早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脂肪栓塞、感染、骨不愈合率为3.3%,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手术配合中药治疗四肢骨折,可明显改善患者预后,保障其生存质量,具有积极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单独绑扎钢绳3个8字内固定治疗髌骨骨折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5月至2020年5月在惠州仲恺高新区人民医院骨科收治的各类型髌骨骨折手术患者4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观察组患者手术方式分为单独绑扎钢绳3个8字内固定,对照组患者手术方式为克氏针张力带内固定。术后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手术指标、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患者满意度及AKS评分。结果:术后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为100%,较对照组的91.3%显著提高(P<0.05)。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首次锻炼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均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4.3%,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3.0%(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满意度为95.7%,对照组患者术后满意度为87.0%,两组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患者的AKS评分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单独绑扎钢绳3个8字内固定治疗髌骨骨折的临床疗效良好,可促进患者术后康复,提高治疗满意率,且并发症低,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8.
目的:对比手术与石膏外固定治疗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11月—2014年11月收治的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患者50例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给予石膏外固定治疗,观察组患者予以手术治疗,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对照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68.00%,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为96.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手术治疗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患者,临床疗效显著优于石膏外固定治疗,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后侧入路手术治疗胫骨平台后柱骨折的可行性。方法研究时段:2017年7月至2018年8月,研究对象:本院在以上时段内收治的70例胫骨平台后柱骨折患者,分析所有患者病例资料,以不同的治疗措施,将70例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35例。对照组用前侧入路手术治疗,观察组用后侧入路手术治疗,对比临床观察指标、膝关节功能、治疗总有效率。结果相较于对照组,手术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功能恢复时间观察组均较短,统计学有意义(P0.05);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膝关节功能较高,统计学有意义(P0.05);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较高,统计学有意义(P0.05)。结论后侧入路手术治疗胫骨平台后柱骨折,不仅可以改善膝关节功能,还可以提高治疗总有效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摘要】:目的:探究小骨窗经侧裂入路高血压脑出血的手术治疗疗效。方法:基于本院自2013年7月-2015年7月期间收治的50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临床治疗方式的不同,随机的将这50例患者分为观察组(采用小骨窗经侧裂入路手术治疗方式)和对照组(采用切管切开手术治疗方式),两组各25例,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以及患者对手术治疗工作的满意程度。结果:观察组25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总有效率为88%)明显的优于对照组25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总有效率为60%)(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25例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36%明显的低于对照组25例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60%(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25例患者对手术治疗工作的满意度(总满意率为84%)明显的高于对照组25例患者对手术治疗工作的满意度(总满意率为56%)(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高血压脑出血行小骨窗经侧裂入路手术治疗,具有创伤小、救治率高、术后并发症少等优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