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观察和分析右美托咪啶在全身麻醉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从2015年2月起到2017年2月期间本院收治的所有需全身麻醉的手术患者中选取其中的260例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根据患者的个人意愿将这260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各130例,对照组给予丙泊酚麻醉,观察组给予右美托咪啶麻醉,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应用效果.结果:从镇静效果RASS评分情况来看,观察组患者的RASS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从麻醉药量来看,观察组的麻醉药量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从两组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情况来看,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与丙泊酚相比,右美托咪啶在全身麻醉中的临床效果显著优于丙泊酚,右美托咪啶能够提高镇静效果、减少麻醉药量,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2.
莫伟波  黎必万 《吉林医学》2012,(31):6850-6853
<正>右美托咪定是一种高选择性的α2肾上腺素受体激动剂,具有镇静、镇痛、抗交感和抗焦虑的作用,但对呼吸无明显的影响。右美托咪定通过降低交感神经活性和镇静作用,有效抑制手术应激状态下异常增高的血压和心率,保持血流动力学稳定。通过抗交感作用,使心脏收缩期延长,增加冠脉血流量,减轻心肌缺血,具有明显心血管保护作用。此外,全身麻醉诱导及复合麻醉维持时联合使用右美托咪定可明显减少其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啶运用在手术需全身麻醉患者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5月‐2015年5月来该院治疗的80例手术需全身麻醉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利用计算机软件将80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分别40例患者。给予观察组患者右美托咪啶麻醉,对照组患者丙泊酚麻醉,比较观察两组临床麻醉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插管时、拔管时的血液动力学明显稳定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率为7.5%,对照组为25%,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将右美托咪啶运用在手术全身麻醉患者中可有效改善患者心率以及血压症状,减少并发症发生,有临床推广意义。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静脉注射右美托咪啶辅助全身麻醉的临床效果以及不良反应。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4年1月,我院行全身麻醉开腹手术患者8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1例。观察组以右美托咪啶辅助全身麻醉,对照组以等量生理盐水辅助全身麻醉,比较两组的麻醉效果与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麻醉5 min和10min后Ramsay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麻醉10min观察组的脑电双屏指数(BIS)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麻醉时间、手术时间、拔管时间以及麻醉清醒时间均无明显差异(P>0.05),但观察组的芬太尼、异丙酚以及异氟烷用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静脉注射右美托咪啶辅助全身麻醉可减少麻醉药物用药剂量,增强镇静效果,且不增加不良反应,是一种安全有效的药物,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王翠宝  饶荣  余亚丁 《中外医疗》2022,(28):122-126
目的 探讨冠心病患者全身麻醉时使用右美托咪定的效果。方法 便利选取2019年12月—2020年12月厦门市第五医院90例冠心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全部行全麻。随机分成对照组(常规麻醉)、观察组(静脉泵注右美托咪定),各45例,观察两组麻醉效果。结果 观察组拔管时、拔管后的心率(HR)(72.81±6.91)、(64.89±7.82)次/min,舒张压(DBP)(73.12±11.03)、(66.13±9.86)mmHg明显低于对照组的(81.59±7.90)次/min、(74.42±7.55)次/min,(89.21±10.05)mmHg、(87.95±10.23)mmHg,拔管后的收缩压(SBP)(121.34±22.57)mmHg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43.01±30.11)mmH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612、5.881、7.233、10.302、3.863,P<0.05)。观察组给药后10、20、30 min的BIS值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6.644、18.725、21.374,P<0.05);观察组给药30 min的镇静、镇痛效果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  相似文献   

6.
金永学 《中外医疗》2014,(35):120-121
目的评价右美托咪定全身麻醉的临床镇静效果,为其临床使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取某院2012年5月—2014年7月收治的100例需要实施全身麻醉手术治疗的患者为研究对象,经该院伦理委员会批准及患者知情同意情况下分为对照组及研究组各50例,对照组麻醉诱导前经静脉泵注射1%氯化钠溶液,研究组则输入等量的右美托咪定注射液,麻醉诱导药物均采用丙泊酚,术中以七氟烷维持。观察两组患者输注药物后5 min、10 min、0.5 h镇静评分及血压、心律、麻醉诱导药物使用剂量、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1研究组患者在输注等量右美托咪定后,5 min、10 min、0.5 h镇静评分分别为(2.84±0.16)分、(4.20±0.24)分、(7.58±0.40)分,与对照组(1.62±0.05)分、(2.82±0.15)分、(5.25±0.35)分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研究组患者血压、心律在三个时间节点数值与对照组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研究组患者麻醉诱导药物使用剂量(90.00±32.25)mg,与对照组(125.32±28.58)mg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研究组患者术中共出现不良反应4例,不良反应率8%,与对照组5例、10%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右美托咪定相较于传统镇静药物效果更佳,可以有效降低术中麻醉诱导药物使用剂量,提高患者手术治疗效果,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值得在今后临床手术工作中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右美托咪啶联合瑞芬太尼在全身麻醉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收集需进行全身麻醉手术的94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给予右美托咪啶联合瑞芬太尼麻醉,对照组给予瑞芬太尼联合丙泊酚进行麻醉,对比分析两组患者麻醉诱导前、麻醉2 min后、拔管时、拔管后20 min其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与麻醉诱导前比较,两组患者麻醉2 min后、拔管时、拔管后20 min等时间点MAP、HR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拔管时及拔管后20 min两组患者MAP、HR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51%,低于对照组的25.5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右美托咪啶联合瑞芬太尼在全身麻醉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显著,建议在临床上推广。  相似文献   

8.
目的:通过右美托咪定对全身麻醉镇静的研究,为临床有效的应用提供参考。方法:通过探讨右美托咪定药理、作用及其机制、临床应用,提高对右美托咪定全麻中应用的认识。结果:右美托咪定应用于全身麻醉的镇静,具有稳定血流动力学,减少应激、躁动,无呼吸抑制,减少其他镇静镇痛药物用量等优势。结论:基于其诸多优势,右美托咪定逐步成为适用于全身麻醉的辅助用药。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右美托咪定对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全身麻醉苏醒期的影响。方法将146例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随机分入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患者在手术前静脉注射右美托咪定治疗,对照组患者手术前静脉注射生理盐水,两组患者麻醉和手术方法相同,比较两组患者苏醒期反应的差异。结果两组患者在切皮时和拔管时心率(HR)、舒张压(DBP)、收缩压(SBP)和脑电双频指数(BI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患者的苏醒时间[(29.62±12.05)min]、拔管时间[(35.08±12.45)min]和离开 PACU 时间[(54.05±16.32)min]显著短于对照组患者(P <0.05)。观察组苏醒期躁动、呕吐恶心和术后疼痛等术后不良反应情况少于对照组(P <0.05)。结论右美托咪定对全身麻醉苏醒期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的麻醉效果良好,值得推广借鉴。  相似文献   

10.
目的评价右美托咪定在小儿全身麻醉苏醒期躁动防治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120例择期行骨科手术的患儿随机分入右美托咪定0.4μg/kg组、右美托咪定0.2μg/kg组、丙泊酚1mg/kg组、0.9%氯化钠溶液组,每组30例。右美托咪定0.4μg/kg组、右美托咪定0.2μg/kg组和0.9%氯化钠溶液组分别于手术结束前经静脉输液泵注射相应药物10min,丙泊酚1mg/kg组于手术结束时经静脉输液泵注射丙泊酚。4组的药物容积均为10mL。小儿苏醒期躁动评分采用Aono的四分评级法和儿童麻醉苏醒谵妄(PAED)评分,记录拔除气管导管后15min时的Aono评分、PAED评分和躁动发生率。结果右美托咪定0.4μg/kg组的Aono评分、PAED评分、躁动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右美托咪定0.2μg/kg组、丙泊酚1mg/kg组和0.9%氯化钠溶液组(P值均<0.05),但后3组间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所有患儿在麻醉诱导和维持中均无呕吐、误吸、呼吸暂停和喉痉挛等不良反应发生。结论手术结束前10min给予右美托咪定0.4μg/kg能够降低小儿苏醒期的术后躁动率。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在老年全身麻醉患者术后复苏期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11月至2016年10月遵义市第一人民医院行全身麻醉下手术的老年患者66例,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各33例。观察组于手术结束前约30 min静脉输注右美托咪定,对照组相同时间静脉输注等量生理盐水。对比两组输注前(T0)、输注后(T1)、拔出气管导管后(T2)、拔出气管导管后30 min(T3)SBP、DBP波动情况;统计对比两组复苏期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T1、T2、T3时段SBP、DBP呈平稳下降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T1、T2、T3时段SBP、DBP较T0时段出现明显波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复苏期并发症发生率[15.15%(5/33)]低于对照组[36.36%(12/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右美托咪定应用于老年全身麻醉患者,能稳定血压,降低复苏期并发症发生率,有利于术后恢复。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辅助全身麻醉的镇静及全身麻醉药物的效果。方法选取120例全身麻醉患者,随机将这些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在全身麻醉诱导前,对照组患者经静脉泵输入0.9%氯化钠溶液,观察组患者则经静脉泵输入等量的盐酸右美托咪定注射液,麻醉诱导均采用丙泊酚。记录2组患者手术前后Ramsay镇静评分(RSS)、收缩压、舒张压及心率的变化,并记录丙泊酚的用量,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给药后5 min和10 min时的RSS值(3.33±0.69)、(4.38±0.77)以及给药后10 min内RSS的升高值(2.73±0.96)均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1.89±0.30)、(2.01±0.45)、(0.36±0.2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麻醉后,观察组患者的收缩压、舒张压及心率的情况(91.2±7.6)mmHg、(62.7±6.9)mmHg、(60.8±11.6)次/min均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86.5±7.9)mmHg、(58.2±5.9)mmHg、(69.9±13.8)次/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观察组患者丙泊酚的用量(37.87±13.24)mg要显著少于对照组患者(108.12±45.21)m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右美托咪定辅助全身麻醉的镇静效果显著,同时还能改善患者手术过程中血压和心率情况,降低过低情况发生率,此外还能减少丙泊酚的用量,提高它的单位有效率。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右美托咪定辅助全身麻醉患者镇静及对全身麻醉药物的节俭作用。方法选取该院2013年3月‐2014年3月收治的100例全身麻醉患者,采用随机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各50例。观察组患者采用静脉注射右美托咪定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静脉注射氯化钠治疗,两组患者均采用丙泊酚进行全身麻醉诱导。比较两组患者镇静效果、心率等。结果观察组患者用药后10 min Ramsay评分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观察组患者丙泊酚、芬太尼用量均小于对照组患者(P0.05);全身麻醉前两组患者心率、舒张压和收缩压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过程中观察组患者心率、舒张压和收缩压均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右美托咪定辅助全麻患者的镇静显著,具有显著的节俭作用,可降低丙泊酚和芬太尼用量,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4.
金震  文艳  张晓群 《吉林医学》2013,(36):7645-7646
目的:研究分析右美托咪啶用于全身麻醉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临床手术时需要进行全身麻醉患者93例,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51例,对其采用右美托咪定进行辅助全身麻醉。对照组42例,采用与观察组相同剂量的生理盐水辅助全身麻醉。在全身麻醉的过程中注意观察并记录患者的血压、心跳、拔管和清醒时间、异丙酚、芬太尼的用量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在对患者进行全身麻醉给药后510 min内,观察组患者的镇静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的镇静效果;观察组使用异丙酚、芬太尼的用量少于对照组的用量,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两组患者在麻醉期拔管及清醒时间、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效果不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右美托咪定在用于临床辅助全身麻醉醉的效果显著,且疗效安全,具有较强的镇静作用,适合临床辅助全身麻醉,值得广泛推广。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胃部手术患者应用右美托咪啶对在全身麻醉苏醒期躁动的镇静效果。方法:收集需要采用气管插管全身麻醉下行胃部择期手术患者104例,使用随机方法分为两组各52例。在其苏醒期分别对对照组和观察组微量泵输注生理盐水和右美托咪啶,分析两组患者的镇静效果。结果:在输注前两组患者的镇静评分、咳呛评分、躁动评分以及拔管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苏醒期输注后,观察组患者咳呛评分、躁动评分、镇静评分以及回忆度评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两组患者均未出现呼吸抑制、气道痉挛以及缺氧等并发症,而呕吐、恶心以及咽喉疼痛的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胃部手术患者在全身麻醉苏醒期,应用右美托咪啶能够明显减少躁动、咳呛等情况,对镇静以及恢复回忆有着较好效果,同时不会导致患者出现严重并发症,在临床上有着较高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6.
蒋敢  常江 《海南医学》2020,31(16):2067-2070
目的探讨胃癌根治术中右美托咪定辅助全身麻醉对患者围术期血流动力学、免疫和炎性因子的影响。方法选择武警陕西省总队医院2017年2月至2019年6月收治的98例拟行胃癌根治术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9例。对照组采用全身麻醉,观察组采用右美托咪定辅助全身麻醉。记录并比较两组患者围术期的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呼吸(RR)、血氧饱和度(SpO2);检测并比较两组患者围术期的T淋巴细胞(CD3+、CD4+、CD8+)水平;检测并比较两组患者围术期的白介素-6 (IL-6)、白介素-10 (IL-10)、白介素-1β(IL-1β);采用Ramsay镇静评分、视觉模拟量表(VAS)评价两组患者的镇静和镇痛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麻醉诱导前(T1)、切皮时(T2)、手术结束时(T3)、苏醒时(T4)的HR、RR、SpO2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观察组患者的MAP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  相似文献   

17.
观察右美托咪啶(Dexmedetomidine,DXM)用于全身麻醉(全麻)苏醒期拔管时的镇静效果及其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选取全麻腹部手术患者50例,手术结束后转入苏醒室。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2组:右美托咪啶组(Dex组,n=25)静脉输注右美托咪啶0.4μg.kg-1(将右美托咪啶稀释成4μg.mL-1,输注时间为10min),生理盐水对照组(NS组,n=25)给予同等容量生理盐水,给药方法和时间同Dex组。记录给药前(T1,基础值)及给药后10min(T2)、拔管即刻(T3),拔管后5min(T4)、10min(T5)、20min(T6)患者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镇静评分(RSS)。记录患者呼吸恢复时间、拔管时间、出室时间,以及患者躁动、寒战等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2组患者在年龄、体质量、麻醉时间、手术时间、拔管时间、出室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Dex组患者苏醒期各时间点MAP差异无统计学意义;Dex组患者拔管时HR无显著升高,拔管后HR(T4,T5)比基础HR慢(P<0.05),而NS组患者T3和T4的MAP、HR显著高于Dex组及基础值(P<0.05)。在T3-T6时间点Dex组RSS评分显著高于NS组(P<0.05),Dex组躁动发生率显著低于NS组(P<0.05)。结论全麻苏醒期静注0.4μg.kg-1右美托咪啶,能维持拔管期间患者血压和HR稳定,降低躁动发生率。  相似文献   

18.
右美托咪定是一种较新的α2肾上腺素能受体激动剂,兼具有镇静镇痛作用.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提高以及人口老年化现象的出现,手术量越来越多,手术复杂度越来越高,这就对麻醉水平的要求越来越高,麻醉医师面临的挑战也越来越大,这不仅要求麻醉医师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更需要应用各种新型的药物,以提高病人的舒适度和减轻围术期的不良反应.右美托咪定是一种较新的α2受体激动剂,已广泛应用于临床,但其仍然频繁出现于近期的临床及基础研究.  相似文献   

19.
20.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啶在预防小儿全身麻醉后躁动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接受手术治疗的120例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均分为观察组与参考组(n=60),均采用全身麻醉,2组患儿手术结束前30 min分别静脉推注右美托咪啶或生理盐水,观察2组患儿麻醉效果、苏醒后躁动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儿自主呼吸恢复时间、苏醒时间分别为(25.63±6.32)、(8.26±2.11)min,参考组患儿自主呼吸恢复时间、苏醒时间分别为(30.11±7.13)、(9.66±2.34)min,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躁动情况为:观察组1级占比22例,2级30例,3级6例,4级2例;参考组1级15例,2级20例,3级12例,4级13例,观察组患者1级躁动情况中,1级占比及2级占比显著高于参考组,3级及4级占比显著低于参考组(P<0.05)。结论小儿全身麻醉时采用右美托咪啶有助于预防患儿麻醉后躁动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