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1 毫秒
1.
背景:口服胰岛素易被胃酸及胃肠道内的各种酶降解,难以透过胃肠道上皮细胞膜,针剂形式也至少需要36 h注射1次.近年正在不断研究各种肺部给药制剂如干粉型吸入剂、吸入气雾剂、电喷雾剂、胰岛素纳米化技术和吸收增强剂等,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目的:观察胰岛素溶液经正常大鼠吸入后的降血糖作用.方法:体质量(220±30)g的健康雄性大鼠30只,随机分为7组.其中3组分别予吸入胰岛素溶液1.0,5.0,10.0U/kg,每组4只:另3组分别给予吸入2.0 U/kg胰岛素溶液+5%的卵磷脂、2.0 U/kg胰岛素溶液+1%的油酸、2.0 U/kg胰岛素溶液+1%DTPA,每组5只;剩余3只为空白对照组.分别于给药后0,30,60,120,180,240 min从大鼠尾部取血15 Μl,使用ONE TOUCH~(TM)BASIC~(TM)PLUS稳捷基础倍加型血糖仪测定血糖,计算不同条件下胰岛素溶液的药理生物利用度.结果与结论:1 U/kg的胰岛素溶液经大鼠吸入后即有明显的降血糖作用,随着剂量的增加,大鼠体内血糖下降幅度随之增大,10 U/kg的剂量降血糖最低可降至14.5%.1 U/kg的胰岛素溶液经吸入后,在不加吸收促进剂的条件下的药理生物利用度为11.5%.吸收促进剂油酸、DTPA和卵磷酯的加入均能显著地增强胰岛素溶液的降血糖作用.  相似文献   

2.
以酮症为首发症状的成人糖尿病患者随访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明确以酮症为首发表现的糖尿病患者临床及自然病程特征。方法 测定 6 0例初发酮症期平均年龄为 (42 .78± 11.14 )岁、体质指数 (BMI)为 (2 4 .34± 3.4 7) kg/m2 的糖尿病患者的胰岛细胞抗体(ICA)、谷氨酸脱羧酶抗体 (GAD)及空腹和糖负荷后的血糖及胰岛素水平 ;经胰岛素治疗后根据血糖水平调整治疗方案 ;随访期复查上述各项指标。结果 经胰岛素治疗纠正酮症和控制血糖 2周后 ,出院时改为口服药物者 2 7例 ,仍用胰岛素治疗者 33例 ;平均随访时间 2 .6 2年 ;随访期患者 2 7例胰岛素治疗 ,33例口服降糖药治疗。比较随访期间胰岛素与口服药治疗组患者 ,初发酮症期及随访期 ,口服药物组患者 BMI显著增高〔初发酮症期 (2 5 .6 9± 2 .6 6 ) kg/m2 比 (2 2 .6 4± 3.75 ) kg/m2 ,P =0 .0 0 1;随访期 (2 6 .19± 3.11) kg/m2 比 (2 2 .2 9±2 .97) kg/m2 ,P =0 .0 0 0〕,糖负荷后胰岛素水平显著增高〔初发酮症期 (32 .39± 35 .87) m U /L比 (18.5 3±14 .4 3) m U /L ,P =0 .0 17;随访期 (6 7.34± 6 8.4 2 ) m U/L比 (36 .4 0± 4 5 .39) m U /L ,P=0 .0 0 4〕,糖化血红蛋白 (Hb A1 C)降低〔初发酮症期 (10 .76± 1.2 5 ) %比 (12 .0 4± 1.99) % ,P=0 .0 0 6 ;随访期 (6 .97± 1.31) %比(9.36± 3.1  相似文献   

3.
赵杰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3,(12):2706-2706
将100例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两组均口服降糖药,观察组给予地特胰岛素注射,对照组给予甘精胰岛素注射。比较两组患者血糖变化、体重变化、用量等指标。结果观察组空腹血糖7.11±0.33mmol/L,体重增加2.11±0.78kg,用药计量0.4U/kg;对照组空腹血糖7.09±0.61mmol/L,体重增加6.44±1.12kg,用药计量0.8U/kg。地特胰岛素结合口服降糖药可以维持血糖稳定、维持体重、低血糖发生次数也低,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4.
目的:比较一种简易的甘精胰岛素剂量调整方案——按体重调整剂量与按经验调整剂量在控制住院2型糖尿病患者空腹血糖(fasting blood glucose,FBG)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住院2型糖尿病患者需要胰岛素治疗者随机分为“0.1组”和“经验组”.0.1组甘精胰岛素起始剂量为0.2 U/(kg·d),调整剂量方案为每天增加0.1 U/kg;经验组甘精胰岛素的起始剂量及调整剂量方案依据内分泌专业高级职称医师个人经验而定.FBG的目标值定为≤7.0 mmol/L.结果:0.1组与经验组FBG达标时FBG水平(5.9±0.9 vs 6.0±0.9) mmol/L、达标时间(3.3±1.4 vs 3.2±1.3)d、甘精胰岛素日剂量(0.43±0.14vs 0.48±0.17)U/(kg·d)及低血糖发生率(3/35 vs 5/36)均无差异(均P>0.05).结论:对于控制住院2型糖尿病患者的FBG,按体重调整甘精胰岛素剂量的方案简单易学,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短期极低热量限制饮食对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血脂代谢及降糖药用药剂量的影响。方法回顾性选择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合肥市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2型糖尿病住院患者共32例,采用短期极低热量限制饮食的方法,比较限食前后和限食后3个月患者体重、腰围、血糖、血脂指标及降糖药用药剂量的变化。结果限制饮食前、限制饮食后、限制饮食3个月后患者的体重分别为(70. 43±9. 32) kg、(68. 23±7. 52) kg、(66. 12±8. 34) kg,腰围分别为(90. 44±7. 43) cm、(87. 01±6. 63) cm、(85. 72±6. 09) cm。患者限制饮食后和限制饮食3个月后的体重和腰围显著低于限制饮食前;限制饮食前、限制饮食后、限制饮食3个月后患者的空腹血糖分别为(8. 12±2. 43) mmol/L、(6. 21±0. 98) mmol/L、(6. 44±1. 08) mmol/L,空腹胰岛素分别为(14. 34±3. 75)μU/L、(7. 84±2. 56)μU/L、(8. 11±2. 44)μU/L,HOMA-IR分别为(5. 18±1. 01)、(2. 16±0. 41)、(2. 32±0. 45),TC分别为(4. 98±0. 67) mmol/L、(4. 88±0. 67)mmol/L、(4. 90±0. 69) mmol/L,TG分别为(2. 87±0. 66) mmol/L、(1. 56±0. 34) mmol/L、(1. 66±0. 32) mmol/L,LDL-C分别为(4. 35±0. 78) mmol/L、(4. 25±0. 74) mmol/L、(4. 29±0. 71) mmol/L,HDL-C分别为(1. 10±0. 09) mmol/L、(1. 05±0. 08) mmol/L、(1. 07±0. 09) mmol/L。患者限制饮食后和限制饮食3个月后的血糖、空腹胰岛素和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均显著低于限制饮食前;患者限制饮食后和限制饮食3个月后的血清甘油三酯水平显著低于限食前,其余血脂代谢指标无明显变化。8例使用胰岛素治疗的患者随访期间内胰岛素使用剂量显著降低[(18. 21±7. 44) U/d vs.(14. 43±4. 21) U/d,t=4. 434,P=0. 015]; 19例使用口服降糖药物的患者中4例(21. 95%)由2种口服降糖药物改为1种,3例(15. 79%)由使用1种降糖药物改为不使用降糖药物即能控制血糖。结论短期极低热量限制饮食可明显降低2型糖尿病患者的体重、腰围、空腹血糖和空腹胰岛素水平,并能明显减少患者的降糖药用药剂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低血糖对肌肉损伤影响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研究胰岛素剂量和低血糖持续时间对血清酶活性影响,确定低血糖损伤的脏器。方法:根据胰岛素剂量和低血糖持续时间的不同,将30只家兔分为5组:A2组,胰岛素2U/kg低血糖持续30min;A10组,胰岛素10U/kg低血糖持续30min;B2组,胰岛素2U/kg低血糖持续60min;B10组:胰岛素10U/kg低血糖持续60min;C对照组:胰岛素10U/kg加50%葡萄糖注射不诱发低血糖。胰岛素注射前后对血清酶的活性及肌酸激酶(CK)同功酶的分布进行观察。结果:所有低血糖组其血清CK的活性较对照组明显增高,且在A10和B10组CK活性的升高持续24h,而血清ALT、AST、LDH的升高仅见于B10组。此外,主要存在于心肌和骨骼肌中的CK-Band4在B10组可见显著升高。结论:低血糖所致血清酶活性及CK-Band4的升高是由于肌肉损伤的结果而非肝脏的损伤,低血糖持续的时间和胰岛素剂量可以影响脏器损伤的程度。  相似文献   

7.
定量吸入器或喷雾器均可用于止喘药气雾吸入疗法。定量吸入器似乎比喷雾器更有效,而且用药较省,但使用时需要患者手的动作与呼吸运动相协调,而婴儿、老年人或残疾人往往难于做到。 为了使药物能有效地被吸入下呼吸道,气雾装置所产生的气雾粒子直径应为1~5μm(大多数粒子直径为0.5~3.5μm),以保证粒子在下呼吸道内最大程度的惯性运动和重力性沉积。患者应缓慢呼吸(作深呼吸更好)以增加达到下呼吸道的气雾量,然后患者屏气约10秒,让粒子沉降。在哮喘急性严重发作时,由于患者吸气率增加,屏气时间缩短、以及手的动作同呼吸运动不相协调等原因,气雾不能充分地吸入下呼吸道。因此,必须增加雾  相似文献   

8.
泽泻醇提取物对高血糖小鼠血液生化指标及胰岛素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泽泻醇提取物 (rhizoma alismatic extract,RAE)对正常动物及糖尿病动物的血糖、血脂、胰淀粉酶及胰岛素的影响 , 为泽泻用于治疗糖尿病及康复措施的介入提供理论依据. 方法选择雄性昆明种小鼠 29只,按随机抽签法分为 4组生理盐水组、格列齐特组、 RAE 10 g/kg组、 RAE 20 g/kg组.给小鼠尾静脉注射四氧嘧啶 90 mg/kg, 造成高血糖动物模型. 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血糖、血脂和胰淀粉酶. 放免法测定血清胰岛素.光镜下观察胰腺和胰岛的组织学变化. 结果RAE一次灌胃 20 g/kg,可使正常小鼠血糖明显降低 [对照组 (7.6± 1.1) mmol/L; RAE 20.0 g/kg组( 5.6± 1.5) mmol/L,(t=2.329,P< 0.01)]. 重复治疗 7 d, RAE 10,20 g/kg使四氧嘧啶小鼠血糖降低 [对照组 ,RAE 10 g/kg组, RAE 20 g/kg组血糖值分别为( 21.9± 2.8), (15.7± 5.7),( 9.3± 3.9) mmol/L( t=2.329,P< 0.05,t=3.118,P< 0.01) ].光镜下观察 四氧嘧啶小鼠胰岛数量减少 ,形态也明显缩小,而用 RAE 治疗动物的胰岛组织学未见明显变化. RAE 20 g/kg还使正常小鼠 [对照组, RAE 20 g/kg组的胰岛素水平分别为 (16.4± 4.0),(24.6± 8.1) μ U/L]及四氧嘧啶小鼠的胰岛素水平 [对照组, RAE 20 g/kg组的胰岛素水平分别为 (13.5± 4.3),(20.1± 9.1)μ U/L]增加. 结论RAE具有明显的降血糖和降血脂作用,并能保护胰岛组织免受损伤; RAE降低血糖作用与促进胰岛素的释放有关.  相似文献   

9.
泽泻醇提取物对高血糖小鼠血液生化指标及腋岛素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探讨泽泻醇提取物(rhizoma alismatic extract,RAE)对正常动物及糖尿病动物的血糖、血脂、胰淀粉酶及胰岛素的影响,为泽泻用于治疗糖尿病及康复措施的介入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择雄性昆明种小鼠29只,按随机抽签法分为4组:生理盐水组、格列齐特组、RAE10g/ks组、RAE20g/kg组。给小鼠尾静脉注射四氯嘧啶90mg/kg,造成高血糖动物模型。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血糖、血脂和胰淀粉酶。放免法测定血清胰岛素。光镜下观察胰腺和胰岛的组织学变化。结果:RAE一次灌胃20g/kg,可使正常小鼠血糖明显降低[对照组(7.6&;#177;1.1)mmol/L;RAE20.0g/kg组(5.6&;#177;1.5)mmol/L,(t=2.329,P&;lt;0.01)]。重复治疗7d,RAE10,20g/kg使四氧嘧啶小鼠血糖降低[对照组,RAE10g/kg组,RAE20g/kg组血糖分别为(21.9&;#177;2.8),(15.7&;#177;5.7),(9.3&;#177;3.9)mmol/L(t=2.329,P&;lt;0.05,t=3.118,P&;lt;0.01)]。光镜下观察:四氧嘧啶小鼠胰岛数量减少,形态也明显缩小,而用RAE治疗动物的胰岛组织学未见明显变化。RAE20g/kg还使正常小鼠[对照组,RAE20g/kg组的胰岛素水平分别为(16.4&;#177;4.0),(24.6&;#177;8.1)μU/L]及四氧嘧啶小鼠的胰岛素水平[对照组,RAE20g/kg组的胰岛素水平分别为(13.5&;#177;4.3),(20.1&;#177;9.1)μU/L]增加。结论:RAE具有明显的降血糖和降血脂作用,并能保护胰岛组织免受损伤;RAE降低血糖作用与促进胰岛素的释放有关。  相似文献   

10.
基因重组人胰岛素致过敏反应二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病例资料【例1】男,62岁。因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入院。20年前诊断为2型糖尿病,长期口服降糖药,平素未能定期监测血糖,血糖控制不佳(12.0~20.2mmol/L)。入院诊断:2型糖尿病,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糖尿病肾病。给予基因重组人正规胰岛素(诺和灵R)和基因重组人低精蛋白锌胰岛素(诺和灵N)餐前皮下注射,应用初期无任何不良反应,住院1个月后血糖控制满意,出院。出院后坚持应用基因重组人混合胰岛素(诺和灵50R)笔芯早26U、晚22U皮下注射,血糖控制良好。5个月后每次注射胰岛素后1~2分钟均出现局部皮肤红肿、发硬,并伴严重瘙痒…  相似文献   

11.
糖尿病病人清晨高血糖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清晨高血糖在糖尿病治疗过程中经常碰到,探讨其引起的原因对指导治疗有较强的实用价值。本文报告21例清晨高血糖患者的原因及处理方法。1对象与方法1.1对象:按WHO糖尿病及其分类的标准确诊的住院患者21例,其中胰岛素依赖型(IDDM)5冽(男1例,女4例),非胰岛素依赖型(NIDDM)16例(男7例,女9例)。年龄17~61岁(41.7±5.2岁),病史0.1~17年(5.4±3.2年),体重在标准体重±10%之内,无严重的肝肾功能损害。1.2方法:用胰岛素和/或口服降糖药治疗,住院治疗2~3周以上,仔细调整胰岛素或口服降糖药之后,午晚餐前及…  相似文献   

12.
目的 研究布地奈德混悬液联合沙丁胺醇及沐舒坦氧气驱动气雾吸入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6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及对照组,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布地奈德联合沙丁胺醇及沐舒坦氧气驱动气雾吸入治疗,对照组则是加用沙丁胺醇及沐舒坦氧气驱动气雾吸入治疗,记录两组患者用药7 d前后的临床症状、体征、祛痰及肺功能.结果 治疗组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布地奈德联合沙丁胺醇及沐舒坦氧气驱动气雾吸入治疗AECOPD能促进排痰、畅通呼吸道、改善肺功能,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3.
1病例资料【例1】男,62岁。因发现血糖高1天入院。1天前体检查随机血糖18.6 mmol/L,糖化血红蛋白≥0.14。否认原发性高血压、冠心病史。入院后查心电图基本正常。入院诊断:2型糖尿病。给予基因重组人胰岛素(诺和灵)R早12 U、午10 U、晚12 U加基因重组人胰岛素N 6 U皮下注射,14天后血糖控制良好,空腹血糖5~7 mmol/L,餐后血糖7~9 mmol/L。于入院后第28天患者突然出现心前区闷痛,应用常规扩冠治疗效果不佳。心电图示:Ⅱ、Ⅲ、aVF导联ST段弓背向上抬高,并呈心肌梗死演变过程;肌酸激酶(CK)344 U/L,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58 U/L,天冬氨…  相似文献   

14.
毛细支气管炎 (毛支 )是婴幼儿常见的急性下呼吸道感染 ,迄今对其尚无特异性治疗药物。我们对 1998年 12月至1999年 3月收入住院的 2 7例婴幼儿毛支患儿采用普鲁卡因和速尿氧气驱动气雾吸入治疗 ,取得较好临床疗效 ,现报告如下 :1 对象与方法1.1 病例选择及分级研究对象为我科诊断为婴幼儿毛支的 5 4例住院患儿 ,诊断按小儿肺炎防治方案中毛支的诊断标准[1] ,诊断按小儿肺炎防治方案中毛支的诊断标准[1] 。随机分为两组 ,治疗组与对照组各 2 7例。两组患儿性别、年龄、临床表现及实验室资料经统计学处理均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 ,具…  相似文献   

15.
姚琴 《国际护理学杂志》2004,23(11):508-509
19岁的糖尿病患者Grannell诉口渴、疲倦和多尿 ,每晨注射中效胰岛素 (低精蛋白胰岛素NPH) 6单位 (U) ,正规胰岛素(INS) 8U ,睡前NPH8U。定期测血糖 ,血糖范围在 1 0 2~ 2 87(正常为 80~ 1 2 0 )mg/dL。医师让她测糖化血红蛋白(HbA1c) ,A1c可以作为评估长期血糖控制的标准 ,当葡萄糖穿透红细胞 (BRC)与血红蛋白缓慢相结合。A1c可以提供过去 1 2 0d的血糖状态 (RBC的寿命为 1 2 0d)。表 1 A1c与平均血糖水平关系表A1c (% ) 平均血 (浆 )(mg/dL)糖水平(mmol/L)6 135 7 57 170 9 582 0 5 11 592 4 0 13 510 2 75 15 511310 17 5…  相似文献   

16.
植皮治疗糖尿病足溃疡的护理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糖尿病 (DM )足溃疡是糖尿病的严重并发症 ,在美国每年因此而截肢者逾 5万人[1] 。我科应用刃厚植皮术治疗 (DM )足溃疡病人 45例 ,皮片全部成活 ,创面愈合 ,解决了 (DM )足溃疡难治愈的难题 ,取得了满意的临床效果 ,现将护理介绍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 45例 ,其中男 2 0例 ,女 2 5例 ,年龄 5 9.5 3岁± 16.2 5岁。血糖 7.0mmol/L~ 9.0mmol/L者 18例 ,9.1mmol/L~14 .3mmol/L者 2 7例。口服降糖药 3 8例 ,胰岛素治疗 7例 ,溃疡面直径 5cm~ 10cm者 10例 ,11cm~ 2 5cm者 3 5例。植皮后 18d~ 2 0d痊愈…  相似文献   

17.
我们2000~2006年对口服降糖药继发失效的2型糖尿病100例在原治疗基础上睡前加用优泌林N皮下注射,疗效显著,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均为我院门诊及住院患者,其中男38例,女62例,平均年龄54.2岁,平均病程8.6a,平均体重68.3kg。本组均口服优降糖15mg/d,二甲双胍1500mg/d0.5a以上,并进行严格的饮食控制及运动,空腹血糖平均≥10mmol/L。1.2方法本组均在治疗前测体重、空腹血糖、胰岛素及果糖胺、餐后2h血糖。在原治疗基础上于睡前行优泌林N(美国礼来公司生产的中效人胰岛素)皮下注射,起始剂量4U,逐渐加量至血糖控制满意。最大36U…  相似文献   

18.
老年高血压患者左心室重构与胰岛素抵抗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邹广涛 《临床荟萃》2003,18(23):1348-1349
高血压患者左心室肥厚是心血管事件的独立危险因素 ,而左心室相对室壁厚度 (RWT)增加亦和心血管事件的发生密切相关。高血压常合并胰岛素抵抗 ,近年研究表明 ,胰岛素抵抗与左心室肥厚有关。本研究旨在探讨老年高血压患者胰岛素抵抗与左心室重构的关系。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根据 1999WHO/ISH诊断标准[1] ,选择1999年 1月至 2 0 0 2年 12月在我院就诊的未经正规治疗的高血压患者 78例 ,男 5 7例 ,女 2 1例 ,年龄 6 2~ 83岁 ,平均(70 .3± 7.8)岁。体重指数 (BMI) (2 3.6 7± 1.86 )kg/m2 ,排除继发性高血压、糖尿病、其他心血…  相似文献   

19.
临床关于降糖药应用不当造成低血糖的报道较多,而应用极化液(胰岛素、钾、葡萄糖组成)造成低血糖脑病的报道少见。我院1992~2005年收治4例应用极化液后引起低血糖脑病的病例,现报告如下。1病例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4例中,男2例,女2例;年龄72~88岁。诊断为冠心病伴心律失常2例,脑梗死、脑供血不足各1例。既往有慢性肾功能衰竭3例,有酗酒史1例。1·2临床表现及诊断入院时空腹血糖正常2例,7·3 mmol/L、6·8 mmol/L各1例,患者均有近期饮食量小或有呕吐病史。极化液的配比为5%葡萄糖500 m l、胰岛素6~8 U、10%氯化钾10 m l,缓慢静脉滴注。用药…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自身抗体 (oxLDL Ab)、高敏C 反应蛋白 (hs CRP)与冠心病之间的关系以及oxLDL Ab与hs CRP之间的相关性。 方法 对 6 1例确诊的冠心病患者、116例高血压病患者和 12 3名健康对照进行血清oxLDL IgG、IgM和hs CRP水平进行检测 ,并作相关性分析。结果 冠心病患者oxLDL IgG 2 1 4 8(17 5 8~ 2 9 0 1)U/L、oxLDL IgM 4 71(3 88~ 7 0 6 )U/L和hs CRP 3 2 7(1 32~ 6 80 )mg/L均显著高于高血压组 15 93(11 12~ 2 2 2 6 )U/L、2 5 4 (1 17~ 5 0 5 )U/L、0 79(0 4 2~ 1 87)mg/L和健康对照组 11 12 (4 70~ 16 5 7)U/L、1 6 1(0 6 0~ 3 0 3)U/L、0 74 (0 4 8~1 5 0 )mg/L ,P均 <0 0 0 1,而hs CRP在高血压病组和健康对照组之间差异无显著意义 ,P >0 0 5。在这3组中均未发现oxLDL Ab与hs CRP之间有相关性。 结论 oxLDL Ab与hs CRP在冠心病患者中显著升高且无明显相关性 ,提示二者在冠状动脉硬化进程中可能各自起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