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王雪利  张全艳 《吉林医学》2009,30(2):118-120
目的:探讨循证护理思维方法在留置双腔气囊导尿管中的应用。方法:将8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从导尿管插入深度、气囊内注入成份、气囊内注入量、导尿管是否固定、更换导尿管时间、拔管困难的原因及处理等方面进行循证,获取最佳证据,指导临床实践;对照组给予常规操作,比较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出现尿路感染、尿道出血、溢尿、尿管自行脱落现象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运用循证护理能减少留置气囊尿管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护理效果。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男性患者留置气囊导尿管拔管困难的原因及护理措施.方法:将收治的19例存在置管后拔管困难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总结与回顾性分析.结果:男性患者留置气囊导尿管发生拔管困难的原因主要是尿道损伤、尿管牵拉变形、尿管结石及尿管质量等因素.结论:对不同患者拔管困难情况应根据不同情况具体对待,加强患者留置气囊导尿管的护理,避免或减少留置尿管拔管困难的发生,从而提高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留置气囊导尿管拔管困难的原因及对策.方法将41例留置气囊尿管后拔管困难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总结,与回顾性分析.结果留置气囊尿管拔管困难的原因是尿管质量问题至气囊液无法抽出,尿管牵拉变形尿管结形成,尿管与尿道粘膜粘连等因素.结论对拔管困难情况不同采用不同的方法,加强留置气囊尿管的护理,避免和减少留置气囊尿管拔管困难的发生,从而提高护理质量,提高病人的满意度.留置气囊导尿管是临床常用的护理技术,具有操作简单,不需外固定,不易脱出外阴部易清洁等优点,目前已广泛应用于临床,气囊导尿管有着特殊的结构,如果对其性能和结构了解不清,插管长度不合适或拔管时违反操作规程可出现拔管困难而造成尿道损伤,现将留置气囊尿管出现拔管困难的原因及对策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留置导尿管拔管后并发症的相关因素分析及护理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蔡柔妹  沈晓虹  曹春燕 《广东医学》2007,28(7):1203-1205
目的 了解留置气囊导尿管拔管后出现并发症的相关因素,为及时有效进行护理干预提供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867例临床留置气囊导尿管患者拔管后78例出现并发症,着重从气囊导尿管性质,留置时间,患者自身因素,拔管时机,拔管、置管护士操作技巧等方面作分析.结果 以尿路感染症状和操作性并发症为主.结论 导尿管留置时间、患者自身因素、拔管时机,护士操作技巧等因素与留置导尿管拔管后并发症存在明显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5.
气囊导尿管留置过程中的护理问题及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玲 《中国民康医学》2009,21(8):865-866
目的:探讨气囊导尿管在临床使用过程中的护理问题及应对措施。方法:对147例使用气囊导尿管导尿患者进行临床观察、回顾分析。结果:气囊导尿管留置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与操作方法、尿管型号、气囊注水量及心理因素有关。结论:为确保患者留置尿管成功、拔管顺利,减少留置并发症,应解除思想顾虑,严格遵守操作规程,根据个体差异选择合适的尿管、气囊注水适量。  相似文献   

6.
目的:通过对留置导尿管拔管困难的原因进行分析,找出拔管困难的相关因素,采取相应对策、护理措施,解决拔管困难问题.方法:选择2006 年3 月-2011 年12 月河南省义马市人民医院收治的6 例拔除导尿管困难的患者,采用刺破气囊、剪断导尿管、气囊注入破裂等方法处理.结果:6 例拔管困难患者经对症处理后,均顺利拔除导尿管,无不良反应.结论:对留置气囊导尿管患者,正确掌握导尿管的插入、拔管方法、操作规程、护理方法及注意事项,以减少并发症发生,提高尿管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7.
目的 总结手术后患者留置气囊导尿管后出现并发症的原因,总结护理经验,提高护理质量.方法 回顾性分析312例手术后留置尿管患者的资料,对其中出现并发症病例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引起并发症的原因,总结护理措施.结果 312例患者中发生主要并发症有漏尿23例;尿路感染21例;拔管困难4例;膀胱痉挛4例;针对各种并发症给于相应的护理措施后,并发症得以控制,效果比较好.结论 总结分析后得知,根据患者具体情况给以有效护理措施,是防止手术后留置尿管后出现并发症的关键.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使用气囊尿管患者的护理方法,总结护理经验,提高护理质量.方法 对163例使用气囊尿管患者实施细致的插管时的护理、加强导尿管留置期间的护理、拔管时精心护理.结果 162例患者使用气囊尿管顺利成功,发生尿道损伤1例.结论 加强使用气囊尿管患者护理,减少了尿道损伤发生,提高了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9.
曹迎东  李慧  李阳   《中国医学工程》2015,(2):159-160
目的了解留置气囊导尿管拔管后并发症的相关因素,根据相关因素制定相关的护理措施。方法利用实习的便利观察97例留置尿管的患者,并对其病历资料进行分析。结果拔管后17例出现并发症,尿路感染6例,尿潴留4例,血尿3例,尿失禁4例,采取相关护理措施后均恢复正常。结论导尿管的保留时间、拔管的时间、患者的自身原因、护士操作的规范程度等与留置尿管拔管后的并发症有很大的相关性,在护理工作中应尽量避免上述因素的影响,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
陈俊 《中外医疗》2012,31(12):78-79
目的 探讨如何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解除男性患者留置气囊导尿管拔除尿管时疼痛.方法 选择19例留置气囊导尿管的男性患者作为样本病例,均自诉拔尿管时存在疼痛,分两个阶段连续6周,用2种不同的方法实施拔尿管,记录患者是否疼痛及程度,将记录结果汇总并进行比较.结果 第一阶段按常规方法拔尿管,在3周57例次中96.5%的患者自诉有疼痛感;第二阶段通过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在3周57例次中仅14%的患者自诉有疼痛感.结论 解除留置气囊尿管拔管时存在疼痛感的男性患者,可采取抽尽尿管球囊内液体后不立即拔出尿管,让患者休息30~60min,休息期间待气囊有效回缩,并给予腹部膀胱区轻柔按摩、热敷和双下肢屈伸运动等有效的护理措施后再行缓慢转动拔管的方法,能明显减轻或消除其疼痛.  相似文献   

11.
循证护理在预防留置尿管致尿路感染中的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在预防留置导尿致尿路相关感染中的作用。方法护理人员先确定留置尿管病人需要解决的问题,然后查阅大量的文献,选择护理科研证据,制订最佳的护理措施。结果实施循证护理后留置尿管患者的尿路感染率为3.06%,与2009年比较感染率有所下降(χ2=6.87,P〈0.01)。结论运用循证护理理论指导临床护理可提高护理质量,降低留置尿管致尿路感染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婴幼儿留置双腔气囊导尿管气囊的最佳注水量。方法将90例需留置双腔气囊导尿管3岁以下婴幼儿,随机分配到相应的试验1、2组和对照组,各30例。试验1组注入水2 ml,试验2组注入4 ml,对照组按尿管标注容量注入3 ml。通过相关指标的观察,探讨婴幼儿留置气囊导尿管气囊的最佳注水量,以降低留置尿管出现漏尿、脱管、尿路感染、尿路损伤等并发症发生,为婴幼儿临床留置尿管提供参考。结果试验1组出现漏尿14例、血尿0例;试验2组出现漏尿9例、血尿11例;对照组漏尿5例、血尿4例。结论婴幼儿留置双腔气囊导尿管气囊的最佳注水量为3 ml,可减少尿道损伤出血、尿液外渗、尿管脱出的现象,减少对膀胱刺激,降低泌尿系感染的发生率,对临床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3.
循证护理对导尿管伴随性尿路感染的护理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对导尿管伴随性尿路感染的影响。方法将我院216例留置尿管的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108例)和对照组(108例)。观察组运用循证护理进行插尿管及留置尿管的护理,对照组按《临床护理技术操作标准》进行插尿管和留置尿管护理。比较两组预防尿路感染的护理方法和预防措施的有效性。结果观察组留置尿管第1周和第2周尿路感染发生率较对照组低,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留置尿管第3周和第4周,观察组尿路感染发生率分别为12.04%、23.15%,对照组分别为25.93%、45.37%,观察组较对照组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运用循证护理干预进行插尿管及留置尿管的护理,能有效降低尿路感染发生率。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泌尿外科儿童留置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的临床特征及护理对策。方法:对532例泌尿外科住院患儿留置导管尿路感染发生率、相关因素、感染病原菌分布、耐药性监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患儿留置导管尿路感染发生率为13.3%。尿路感染率女性患儿明显高于男性患儿(P<0.01);7~15岁患儿尿路感染率显著高于1~6岁患儿(P<0.01);导尿管留置8~14 d患儿尿路感染率亦明显高于导尿管留置1~7 d患儿(P<0.01)。尿路感染的病原菌以粪肠球菌、大肠埃希菌和屎肠球菌为主,分别占28.0%、22.7%和21.3%。21株粪肠球菌对氨苄西林和青霉素敏感性为100.0%,对庆大霉素、利福平和米诺环素耐药率较高;14株屎肠球菌对青霉素和氨苄西林耐药率均为87.5%,对万古霉素、呋喃妥因、替考拉宁、利奈唑胺敏感度较高;16株大肠埃希菌对氨苄西林和哌拉西林的耐药率均为94.1%,而17株均对亚胺培南敏感。结论:尿路感染率与性别、年龄和留置时间有关。有必要采取有效护理措施减少减少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5.
陈雪梅  李春花  段敏 《吉林医学》2013,34(19):3877-3878
目的:探讨双腔导尿管应用于男性患者置管长度的临床改良。方法:将200例神经内科住院需要置双腔导尿管的男性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00例。试验组采用改良的置管长度方法,对照组采用常规的置管长度方法。观察两组患者在置管术后尿路感染率及尿道损伤率。结果:试验组在置管术后尿道感染率和尿道损伤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男性患者采用改良的置管长度可减少尿路感染和尿道损伤。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观察护理干预对术后留置导尿管减轻尿路感染的控制效果.方法 选取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2010年3月~2013年3月收治的460例术后留置导尿管的患者,并随机分为两组,每组23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一般的护理干预,治疗组患者在一般护理的基础上应用全面护理干预措施,观察两组患者的尿路感染率、住院天数及临床满意度,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治疗组护理工作满意率(87.4%)、护理干预的效果(95.7%)、患者尿路感染发生情况及出院时间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护理工作满意率(73.0%)、护理干预的效果(62.6%)、患者尿路感染发生情况及出院时间,两组数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结论 实施全面护理干预,预防尿路感染对于提高泌尿外科留置尿管患者有明显的临床效果,值得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前列腺电切术后两种引流袋对尿路感染的作用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燕娇  许利卷 《海南医学》2011,22(7):141-142
目的探讨抗返流引流袋在减少前列腺电切术后尿路感染中的作用。方法前列腺电切术后留置导尿的179例患者被随机分成抗返流引流袋组(A组94例)和普通集尿袋组(B组85例),抗返流引流袋每周更换一次,普通集尿袋每天更换一次。对两组一周以内及一周以上的尿培养结果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两组在一周以内及一周以上的尿培养细菌阳性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24.37,P〈0.01;χ2=33.13,P〈0.01)。结论抗返流引流袋可以减少前列腺电切术后留置导尿患者的尿路感染。  相似文献   

18.
护理干预对拔除尿管后排尿效果的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预防骨科病人术后留置尿管拔管后排尿困难和尿潴留、减少拔管后再次导尿的效果。方法:随机选择骨科手术后留置尿管患者60例,分观察组30例,拔除尿管后热敷尿道外口;对照组30例,拔除尿管后热敷下腹部。两组术后均定时开放尿管,且均在膀胱充盈有尿意时拔管。观察拔管后自行排尿情况。结果:观察组拔管后第1次排尿时间为(28.6±4.4)min,第1次排尿成功率为93.3%;对照组拔管后第1次排尿时间为(68.3±4.6)min,第1次排尿成功率为63.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术后早期尿管定时开放+拔除尿管后热敷尿道外口的护理干预能明显改善拔管后排尿效果,降低再次导尿率。  相似文献   

19.
《中国现代医生》2020,58(34):182-184+188
目的 分析在ICU 重症患者留置导尿管的护理中应用循证护理模式,对于预防患者尿路感染的临床作用。方法 选取我院2019 年1~12 月收治的100 例入住ICU 留置尿管的患者进行分析,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采用循证护理模式。对比两组患者的住院情况、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护理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患者住院时间为(6.72±1.04)d,明显短于对照组的(12.47±2.78)d,观察组的住院费用为(39 820.12±29.58)元低于对照组的(81 505.59±42.27)元(P<0.05);观察组的留置尿管时间为(10.32±1.63)d,对照组的留置尿管时间为(15.61±2.37)d,观察组留置尿管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不良事件总发生率为4.00%,对照组为22.00%,观察组不良事件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为96.00%,高于对照组的78.00%(P<0.05)。结论ICU 患者通常都会留置导尿管,其可能导致患者出现感染等情况,而在ICU 重症患者留置导尿管护理中,应用循证护理模式,能有效减少脱管的发生,显著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减少经济费用降低患者的经济压力,且能有效促进留置尿管时间的减少,降低尿路的感染率,取得了较好的护理效果,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 观察物理抗菌材料对男性经尿道手术后预防尿路感染的临床护理疗效.方法 选择2011年7月~2012年8月南方医科大学附属南方医院泌尿外科住院患者160例,随机分为常规组和用药组,每组各80例.两组术后3d均静脉滴注相同抗感染药物以预防术后感染,按护理常规实施导尿管留置护理方案.用药组则在常规组治疗基础上用新型物理抗菌材料喷洒导尿管和尿道口.两组患者拔尿管前,在严格无菌操作下留取中段尿液行尿培养,比较培养结果.结果 常规组菌尿率为38.75%(31/80),用药组菌尿率为10.00%(8/80),两组间菌尿率比较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x2=17.936,P< 0.01).结论 新型物理抗菌材料对男性经尿道手术后尿路感染有明显的预防作用,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