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浅谈灸法在"治未病"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治未病”的预防思想是中医养生保健的理论精髓之一,灸法是强身保健的重要方法。灸法“治未病”的理论及临床应用被延用两千余年,受到历代医家的推崇。今天,灸法仍以其独特的疗效和无毒副作用、方便经济等特色在预防保健医学领域中占有一席之地。  相似文献   

2.
试论灸法治"未病"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张淑君 《中国针灸》2008,28(10):739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防病保健的意识也逐步提高。灸法在用于防病保健、延年益寿方面,方法简便易行,疗效确切。本文结合灸法"治未病"的作用、合理选穴及临床研究等方面,对灸法防病保健"治未病"进行探讨。认为灸法可促进人体的新陈代谢,提高机体的免疫功能,从而达到防病延年"治未病"的目的。  相似文献   

3.
《金匮要略》"治未病"学术思想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笔者谨对《金匮要略》“治未病”学术思想、精神实质以及如何治未病试析如下。  相似文献   

4.
所谓预防,就是指治未病,未病先防,既病防变,是祖国医学中的一个防治体系,历史渊源流长。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内经》中就有关于治未病的记载,并指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上工治未病,中工治已病,下工治重病。”简言之再好的刀伤药,不如不开口,高水平的医师是防病之技。所谓保健,是指保障健康的措施,心脑血管病中老年人患者居多。中老年人冬季的预防保健应注意:(1)冬季具有“寒冷痹阻气血,滞塞经脉,给血液循环造成威胁,导致心脑血管疾病高发”的特点;(2)结合…  相似文献   

5.
论中医学中的"治未病"思想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不治已病治未病”是中医理论的重要思想之一,其内涵包括“未病先防”和“既病防变”两个方面。饮食有节、起居有常、调摄情志;顺应四时等是预防疾病发生的重要措施;既病之后则应尽早诊治和先安未受邪之地,以防疾病加重或传变。  相似文献   

6.
张仲景"治未病"的预防医学观探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1《内经》、《难经》“治未病”思想是张仲景预防医学观的理论基础《内经》有三处明确提出“治未病”一词,《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曰:“是故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此之谓也。夫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素问·刺热》曰:“肝热病者,左颊先赤;心热病者,颜先赤;脾热病者,鼻先赤;肺热病者,右颊先赤;肾热病者,颐先赤。病虽未发,见赤色者刺之,名曰治未病。”《灵枢·逆顺》云:“上工刺其未生者也;其次,刺其未成者也……故曰,上工治未病,不治已病,此之谓也。”《内经》中除上述三段明确…  相似文献   

7.
浅谈"治未病"思想的现实意义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治未病”较早提出见于《黄帝内经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是故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此之谓也。夫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这一思想的主要精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上工治未病”(2)“预防为先”(3)“未病先防”(4)“见微知著”(5)“已病防变”(6)“未病先治”。中医学的这一伟大思想,在今天看来也极具先进性,富有唯物辩证法的思想品格,也是解决老百姓“看病难”“看病贵”的最根本的方法。两千多年以前,祖国医学就已经认识到,疾病的发生固然与外在的邪气侵袭人体有关,但必须是在…  相似文献   

8.
《金匮要略》治未病思想与肿瘤病学三级预防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治未病是中医预防医学思想的高度概括,在疾病的预防、诊治方面都有重要意义。对当代医学界尚难治愈的恶性肿瘤,中医以“治未病”为中心,开展研究工作,应用于中医肿瘤学领域,与现代肿瘤病学的三级预防有异曲同工之妙。“治未病”早在《黄帝内经》中就有记载,是古代医家对疾病提出的预防学术思想。《难经》、《金匮要略》承先启后而发挥之,使中医预防学理论倍受推崇而日臻完善。“治未病”一词最早见于《素问·四气调神大论》:“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治”有治疗、医治;治理;调理、调养;条达、条顺;安定之义。“未病”包含…  相似文献   

9.
《内经》、《难经》、《金匮要略》所言“治未病”,是祖国医学预防思想的精华,其与疾病的预防保健、医疗临床有密切关系,故有必要对其渊源,含义及其价值等作以探讨。一、知“治未病”之渊源“治未病”的预防医学思想最早由《内经》提出,之后《难经》、《金匮要略》等著作中也有不少论述。 1.《素问·四气调神大论》  相似文献   

10.
金成强  宋敏 《中医研究》2010,23(5):56-59
“治未病”源于《素问·四气调神大论》:“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以乱治未乱,此之谓也。夫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系指在疾病未发生和(或)未发展、传变、复发、后遗之时,预先采取针对措施的预防思想。治未病是中医预防医学的精髓与核心,与现代的三级预防思想接近。  相似文献   

11.
尹先达 《光明中医》2008,23(11):1661-1662
人体之所以发生疾病,自然界气候的异常变化等只是外在因素,而机体正气不足,抵抗力下降才是发病的根源。祖国医学既注意脏腑间的整体关系,即:五脏之间有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作用,一脏有病可以影响它脏;又注意治未病,预防疾病的传变,即:在治病时照顾整体,先安未受邪之脏,及早截断疾病传变途径,防止衍生它证,确保患者早日康复。“肝病实脾”这一治疗原则,即充分体现了祖国医学防微杜渐的治未病思想,为后世预防医学和临床辨证论治奠定了基础,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12.
"治未病"理论是中医学的重要思想境界和精华,也是现代预防医学的最高体现,其基本内容主要涉及"未病先防,已病早治,既病防变,瘥后防复."即积极预防疾病的发生,发病早期则积极干预、治疗,防止疾病加重、传变,并促进疾病的愈合,病情向愈后采取对应措施防止疾病复发."治未病"理论的精髓是"未病先防""既病防变",对于疾病的防治意...  相似文献   

13.
中医"治未病"的思想源远流长,内容丰富,几千年来一直指导着中医临床和养生。"治未病"的理论在当前由疾病医学向健康医学转变的过程中日益引起重视。研讨中医古籍,联系临床,试从"治未病"的核心内容未病先防、既病防变、瘥后防复的角度浅析其在肝脏疾病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4.
"治未病"之说,不仅基于《内经》,而且见于《淮南子》。《伤寒论》从既病早治,救于萌芽;见微知著,防微杜渐;安内攘外,截断病传;瘥后防复,防贯始终等四方面阐述了"防寓于治,防治结合"的治未病思想特点,揭示祖国医学的预防医学学术思想虽来源于《内经》,实发展完善于《伤寒杂病论》。"防寓于治,防治结合"的思想一直有效地指导着临床实践。  相似文献   

15.
《黄帝内经》中"治未病"的主要内容包括未病先防、既病防变和瘥后防复。将中医"治未病"思想运用到慢性肾脏病的防治中,把疾病防治工作的重心前移,控制疾病进程的关键环节,使患者整体状态及肾脏微观病理得到有效改善,可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患病率和死亡率,还能有效提高其知晓率、早期诊断率及治疗率,阻止本病向终末期肾脏病发展,对于改善慢性肾脏病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逆灸对心肌缺血大鼠HSP70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逆灸对心肌缺血大鼠HSP70表达的影响,并与缺血预处理的效果进行比较,探讨逆灸有效性和对心肌的保护机制。方法:①选用健康Wistar大鼠30只,雄性,体重(250±20)g,随机分成5组:正常对照组、假手术组、心肌缺血组、心肌缺血预处理组、逆灸组,每组6只。②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大鼠心肌组织HSP70表达。③计量资料差异比较采用SPSS软件统计。结果:逆灸"内关"膻中"穴可明显增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型大鼠心肌组织中HSP70的表达,与IR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且与IP组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逆灸与缺血预处理均可增加HSP70的表达,减轻心肌缺血再灌注对心肌造成的损伤,丰富了"治未病"理论。  相似文献   

17.
在中医"治未病"理论指导下,根据糖尿病骨质疏松症的发病机制及病情进展,从未病先防、既病防变两个方面对糖尿病骨质疏松症进行综合干预,探讨其对糖尿病骨质疏松症患者发病率及并发症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In the present paper the author reviews the viewpoint of “preventive treatment of diseases” in the ancient literature of traditional ① Chinese medicine (TCM) and its clinical application from prevention first before the occurrence of diseases; and ② preventing development after onset of diseases. In the preventive treatment of diseases, the ancient Chinese doctors usually ① regulated qi of both Conception Vessel and Governor Vessel for health care; ② performed regular moxibustion; and ③ applied plaster to the acupoint in summer for treating winter-diseases. In the treatment of diseases after onset, the ancient Chinese usually ① tried best to make early diagnosis and early treatmerit;and ② strengthened the related internal organ in advance to check their development; and ③ employed appropriate remedies to recuperate the patient‘s health.  相似文献   

19.
中医"治未病"理论与现代医学的三级预防理论(病因预防、临床前期预防、临床预防)不谋而合。针对不同痔瘘疾病高发病人群,采用未病先防、既病防变、瘥后防复的"治未病"方法,在疾病的预防、诊治方面都有重要意义与临床价值。重视一、二级预防、把疾病发展控制在社区工作范围、甚至是自我管理,以缓解三甲医院的压力,亦是近年来医疗改革提出的新方向。患者对痔瘘疾病知晓率低且缺少保健意识,社区医生可以通过定期门诊时进行简单有效的健康指导,并利用好电视、网络等媒体。我国医学的发展已从被动治疗提高到主动预防的水平,中医中药在疾病预防、治疗方面仍具有巨大潜力。  相似文献   

20.
从"治未病"理论看高血压的三级预防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通过高血压三级预防理论进一步认识"治未病"思想中"未病先防、既病防变"在临床中的应用,并由此进一步探讨中西医结合模式在临床的运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