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临床上温病须辨卫气营血。透法在温病治疗过程中占有重要位置。清代温病学家叶天氏认为温病邪在卫,“若无汗恶寒,卫偏胜,辛凉泄卫,透汗为要……,入于气分,热未伤津,犹可清热透表”,“可冀其战汗透邪”,“若白苔绛底者,湿遏热伏也,当先泄湿透热”;陷入营血,则...  相似文献   

2.
外感温热之邪多由卫分、气分、营分、血分各阶段逐层深入,因此在治疗上应采用"轻清宣透法"因势利导逐层托透温邪,再根据不同阶段的特性分而治之。卫分疏散表邪,气分透邪外解,营分透热转气,血分托邪外达,总以"轻清宣透法"贯彻始终。宣透邪气,疏畅气机,使邪有出路,契合温病的病机特点,故而贯穿温病证治的始终。  相似文献   

3.
透法是选用轻清、芳香的药物 ,以透达肌表、募原、空窍 ,从而驱邪外出的一种治法。温病学讲究透邪 ,适时恰当地运用透法 ,对各类温病的病程、转归及预后都有积极而重要的意义。有鉴于此 ,笔者将温病学常用透法治则阐述于后 ,以求正于同道。1 辛凉透汗选辛凉轻清透泄之味 ,配少量辛温之品 ,以疏散卫表之邪。用于温病初期 ,邪在肺卫 (上焦 )。常用透药 :金银花、连翘、桑叶、菊花、淡豆豉、薄荷 ,代表方如银翘散、桑菊饮。本法体现了吴鞠通“治上焦如羽”的法则 ,对风温、春温和湿温的治疗尤为重要 ,常关系病邪的去向、病情的转归和病程长短…  相似文献   

4.
温病治疗学中的透法及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透法是温病治疗学的方法之一,体现了中医治疗学的优势,温邪致病应以透邪之法为纲,邪在于卫分,应宣通气机,透邪于外;邪在气分,当调畅气机,寓清于透,透热于外;邪在营分则当"透热转气"使营分之邪转出气分而解;邪入血分则应以清营凉血,使邪热随斑出而向外透解。只有理解和应用好透法,才能更好的应用中医药治疗温热病。。  相似文献   

5.
宋福印 《河北中医》1992,14(2):45-45
《温病条辨》曰:“温病者,有风温、有温热、有温疫、有温毒、有暑温、有湿温、有秋燥、有冬温、有温疟。”对于上述病证吴氏曾多用温热之品治之,而世人考究者甚少,今笔者摭拾其大概,略而论之。因地制宜吴氏云:“太阴风温、温热、温疫、冬温,初起恶风寒者,桂枝汤主之……。”注曰:“盖寒水之病,冬气也,非辛温春夏之气不足以解之,故仍旧用桂枝辛温解肌法,俾得微汗,而寒热之邪皆解矣。据此我们测知,吴氏所列桂枝汤是专为好发于冬春季节的温病而设,因该季节风寒之气当令,虽患温病亦每多  相似文献   

6.
根据《内经》“其在表者,汗而发之”,温病解表法总的作用是“开腠透邪”,其具体作用是发汗、疏表、透疹。使用后多收到皮毛疏通,汗出而解的效果。温病在使用汗法时应把握辨证准、不失误、滋汗源三个重要环节。1选用汗法辨证是关键 温病解表是否需要发汗,关键是辨汗之有无。从汗之有无来判断其腠理属郁闭还是开泄,从而决定是否发汗。一般说,腠理郁闭无汗者,应发其汗。如温病寒遏暑湿之证,其治疗主方是新加香薷饮,运用要点是无汗,其用药不避辛温。寒邪外束,中遏湿邪,故当用辛温之品,如吴鞠通所说:“温病最忌辛温,暑病不忌者…  相似文献   

7.
治疗温病话透邪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温病是感受温邪引起的以发热为主症,具有热象偏重、易化燥伤阴的一类外感热病的总称。如感邪后病邪不及时向外透解,势必向里传变,或传于气分,或由卫分而径入营、血分,引起种种里热亢盛、营(血)阴耗伤等病变。祛邪为治疗温病的第一要务,而透邪为温病祛邪的重要法则,其贯穿于整个温病的治疗体系。透邪之法即透法,是选用轻清、芳  相似文献   

8.
叶天士提出的“在卫汗之可也,到气才可清气,入营犹可透热转气,入血就恐动血耗血,直须凉血散血”(以下简称“叶法”),长期以来,对温病卫气营血四期的治疗发挥了重要的指导作用。然而在临床实践中可以看到,部分患者的病情仍得不到控制,说明叶法存在着不足,因此有必要作进一步的探讨。l叶法含义分析“在卫汗之可也,到气才可清气”,是叶氏治疗卫分、气分证之大法。其意为温邪在卫表,用辛凉轻透之品微取其汗,宣肺透邪外出;邪入气分,表证已解,里热炽盛,用辛寒清气之品,透邪外达。在《温病学》五版教材里,将风温、湿温、暑温…  相似文献   

9.
“到气才可清气”是著名温病学家叶天士对温病气分阶段提出的总的治疗原则。现将笔者对“到气才可清气”的认识简述于下: 一、“到气才可清气”的指导思想综观《外感温热篇》叶氏对温病的治疗,处处体现了“透邪达表”的精神,如温邪初入营,“犹可透营转气”;邪在气分流连,可“冀其战汗透邪”;邪留三焦,“犹可望其战汗之门户”;邪入膜原,应“急急透解”;邪虽入里,“热未伤津,犹可清热透表”等等。可以看出,叶氏  相似文献   

10.
《金匮要略》治湿八法探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没邪是临床较为常见的致病因素之一,笔者在《金区要略》中探讨仲景治疗本病8法。若辩证论治准确,灵活运用,获效满意,观介绍如下:1发开祛凤胜湿法此法用于风湿表实证,在表之湿可从发汗而解,恒湿性粘滞,与风邪善行易解不同,治表温应取微汗而解,则湿去病愈,但切忌过汗,否则风邪虽去,而湿邪滞留,久则导致化燥伤阴,寒化伤阳。一般方用麻黄加术场。麻黄加白术,虽发开而不致多汗,而术得麻黄可化表里之湿。总之治表湿直取微评为宜。2轻对空气化湿法此法功能宣通气机,透化湿邪,所谓“气化湿亦化”。常用于风湿内阻,郁遏气机,在…  相似文献   

11.
温病学中的和法适应于温邪既不在卫分之表,又未结于阳明气分之里,而是介于表里之间邪郁于少阳,留连三焦,以及邪伏募原等证。温邪不在卫表,汗之损伤卫气,病证不属阳明之里,下之又徒伤胃气,惟宜和解表里,以宣通气机,透解邪热,以冀外解里和。温病和解四法不同于伤寒,其作用各别,清透少阳法偏于清透胆经郁热,分消走泄法着重宣展三焦气机,泄化痰浊,清透分消法是上两法合用,为和法之合法,开达募原法在于透达募原秽浊之邪。所用药物以清热不伤阴,清气不寒凝,轻平灵动为选药特点。  相似文献   

12.
化湿法适用于湿温病、暑温挟湿证和伏暑等湿热相关的病证。是由于湿热之邪侵入人体所致的一种热性病 ,其内因与人体正气和脾胃的功能状态有密切关系。常用化湿七法 :如芳香宣肺化湿法 ,适用于湿阻上然 ,湿重于热 ;燥湿化浊法 ,适用湿阻中焦 ;疏利湿浊 ,透达膜原法适用膜原证 ;化湿清热法 ,适用湿温病湿渐化热 ;清热化湿法 ,适用湿温病湿热并重 ;清热湿热 ,豁痰开窍法 ,适用湿热之邪阻于气分 ;淡渗利湿法 ,适用于湿阻下焦 ,下阻膀胱之证。  相似文献   

13.
一、明确范围解表法针对表证而立,运用辛散透发之剂,使之挚挚汗出、邪随汗解;或病位在表,因势利导,引邪外出。因此,解表法主要适用于六淫邪之在表,或各种杂病病位在表,尚须从表散者。其总的特点是,病位在肌肤、皮毛、经络之间;病理为邪正交争于营卫,腠理闭塞,营卫不通;主症为恶寒、脉浮、舌苔薄白或微黄。如伤寒之太阳经证,温病之卫分或上焦病证,感冒、麻疹初期,风寒(热)湿痹证、水肿之风水等。均可藉此以表散。  相似文献   

14.
温病是由温邪侵袭人体所致 ,其必然导致正邪相争 ,伤津耗气 ,导致机体功能失调和实质损伤 ,其正邪力量消长的结果 ,决定着病势的进退。由于其病因、病机及正邪消长所在部位的不同 ,临床表现错综复杂 ,变化多端 ,只有积极正确而灵活地审时度势 ,透泄达邪 ,才是辨治温病的关键。1 审时度势 ,透泄达邪是温病治疗的精髓温病大师叶天士根据温邪从外感受 ,由浅入深的传变规律 ,审时度势 ,提出卫、气、营、血层次辨证 ,因势利导确立汗、清、透、散等透泄达邪大法。吴鞠通在此基础上针对三焦所属脏腑特性 ,审时度势提出“始上焦 ,终下焦”的三个阶…  相似文献   

15.
仲景《伤寒杂病论》中桂枝的配伍用法非常精妙 ,兹举隅如下 :1 桂枝配麻黄 ,发汗解表桂枝辛温气薄 ,解肌和营 ,善透营分之邪 ;麻黄辛温气厚 ,开膝理发汗 ,能解卫分之郁 ;二者合用 ,一透营分之邪 ,一解卫分之郁 ;使汗从玄府出 ,邪随汗外除。凡风寒外束 ,表实无汗者 ,最宜用之 ;方如麻黄汤。2 桂枝配芍药 ,调和营卫桂枝辛温 ,辛能散邪 ,温从阳而扶卫 ;芍药酸寒 ,酸能敛汗 ,寒走阴而益阴 ;桂枝君芍药 ,发汗中寓敛汗 ;芍药臣桂枝 ,固表中有微汗 ;相须为用 ,有安内攘外之能 ,调和营卫之功。外感风寒 ,汗出恶风 ,卫强营弱者 ,用之尤宜 ,方如桂枝…  相似文献   

16.
透与泄,是温病两大治法,均属祛邪方法。于八法中大致可包括在汗、清、下法范畴之内,其适应范围甚广,几乎涉及温病卫、气、营、血全过程中。现就叶天士《温热论》中透与泄的应用,谈些肤浅认识: 一、透法应用“透”的涵义,具有使邪由里达外的意思,隶属于汗法范畴。(一)轻透卫分之邪叶天士说:“温邪上受,首先犯肺……肺主气属卫……”盖肺合皮毛,而位居最高,又主一身之表,外感温热之邪入侵,肺首当其冲,故起病即可出现一系列肺卫症状,如发热,微恶风,头痛,口渴,咳嗽等证。邪在卫分,其病轻浅,由  相似文献   

17.
温药宜于温病之理,其要有二:温病主要由于感受温热病邪所致,病后以热化伤阴为其主要矛盾。但温病亦常因感邪的兼挟,每易耗伤正阳而致寒化。如暑多挟湿,“暑伤气分,湿亦伤气,汗则耗气伤阳”。若湿热为病,湿为阴邪,与热相合虽有化热的一面,也有肃杀人体元火,损伤脾肾阳气的一面,故吴鞠通指  相似文献   

18.
陈林囡 《时珍国医国药》1999,10(10):769-770
临床温病辨治应从卫、气、营、血四个层次考察病机。病邪既有由表传里,亦有由里达表的可逆性。病邪在表之卫分用汗法;邪之气分始能用清,亦即清气透表外达;若邪虽有入营时,还可以由气宣透;只有邪热入血,才能用凉血清血。1 温病初起,以宣为先温病初起,邪在卫气,证见形寒或恶寒、发热、头痛、无汗等症,此时证与伤寒太阳证无异。叶天士指出“温邪上受首先犯肺”故可用辛温解表,佐以宣肺化痰等品。如紫苏、豆豉、藿香、佩兰、香薷之类,宣肺则有杏仁、桔梗、前胡、紫菀、牛蒡之属。例:张某,男,35岁,春节感寒,发热恶寒3d,…  相似文献   

19.
透乃宣透、透达之意,并不单纯指透散在表之邪,凡能宣畅气机,使在深层之邪向浅层转出的,均应视之为“透”。透法在温病治疗中应用较为广泛。其主要包括透散表邪和透达里邪几个方面。吴鞠通在《温病条辨》中就多处提及此法。以下仅就个人理解试述之。1温邪在表宜宣透温...  相似文献   

20.
温病透法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月辰 《山东中医杂志》1996,15(9):389-389
温病透法的应用山东中医药大学(250014)月辰关键词透法,温病,卫分证,气分证,营分证,血分证,治疗应用透法,就是透达邪热,通其郁闭,宣其气机,使邪由深出浅、向外透达的一种治法。通常,人们多习惯将透达表邪的治法称之为透邪,但临床实践中,透法的运用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