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目的 探讨超声二维斑点追踪成像(two dimensional speckle-tracking imaging.2D-STI)技术评价慢性心力衰竭(chronic heart failure.CHF)患者左心室运动同步性的应用价值.方法 CHF患者37例,其中QRS≤120 ms者22例(CHF1组),QRS>120 ms者15例(CHF2组);正常对照组30例.心尖长轴及胸骨旁短轴观上描记受试者左室壁运动的应变率曲线.于心尖长轴、胸骨旁短轴观分别测量心电图QRS波起始点至各节段纵向、径向及环向收缩期应越变率达峰时间(Tsrsl、Tsrsr、Tsrsc)以及舒张早期应变率达峰时间(Tsrel,Tsrer、Tsrec),计算左室整体在纵向、径向、环向的达峰时间标准差(Tsrsl-SI)、Tsrel-SD、Tsrsr-SD、Tsrer-SD、Tsrsc-SD、Tsrec-SD)及任意两节段最大达峰时间差值(Tsrsl-diff、Tsrel-diff、Tsrsr-diff、Tsrer-diff、Tsrsc-diff、Tsrec-diff).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较,CHF1及CHF2组左心室收缩不同步指标Tsrsl-SD、Tsrsr-SD、Tsrsc-SD及Tsrsl-diff、Tsrsr-diff、Tsrsc-diff.舒张不同步指标Tsrel-SD、Tsrer-SD,Tsrec-SD及Tsrel-diff、Tsrer-diff、Tsrec-diff均显著延长,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CHF1与CHF2组间在径向、环向舒张不同步指标(Tsrer-SD、Tsrer-diff,Tsrec-SD、Tsrec-diff)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CHF患者的芹窜心肌在纵向、径向及环向上收缩及舒张存在显著不同步性,其与QRS间期无关.2D-STI为评价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左室心肌收缩及舒张运动同步性提供了一种新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应用二维斑点追踪显像(2D-STI)和组织多普勒成像(TDI)技术对比分析直接希氏束起搏(direct His-bundle pacing,DHBP)与右室心尖部起搏(right ventricular apical pacing,RVAP)时左室收缩同步性,并探讨2D-STI 和 TDI 在评价左室收缩同步性中的应用价值。方法24例植入有 DHBP 和RVAP起搏方式的永久起搏器患者,分别在 DHBP 和 RVAP 状态下,采用2D-STI 测量左室18节段收缩期径向应变达峰时间,计算其标准差(Trs-SD)及最大差(Trs-Dif)、左室短轴乳头肌水平的前间隔与左室后壁收缩期径向应变达峰时间的差值(Tas-post);采用TDI测量左室12节段收缩期速度达峰时间,计算其标准差(Ts-SD)及最大差(Ts-Dif)。结果与 RVAP 相比,DHBP 状态下各左室收缩同步性参数均明显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1)。DHBP时2D-STI对左室收缩同步性检出率优于TDI,RVAP时2D-STI对左室收缩不同步检出率亦优于TDI,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结论 DHBP时左室收缩同步性及心功能均优于 RVAP;RVAP可能会引起左室收缩不同步;2D-STI 和 TDI 均能定量评价左室收缩同步性,2D-STI较TDI检出率更高。  相似文献   

3.
目的 利用二维斑点追踪显像(2D-STI)技术评价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左室机械运动同步性.方法 37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依据左室射血分数(LVEF)分为两组:A组,LVEF≤35%;B组,35%<LVEF<50%.35例正常人为对照组(C组).采集受试者心尖两腔观、三腔观、四腔观及胸骨旁左室短轴观二尖瓣水平、乳头肌水平的清晰图像,用Qlab软件测量各切面二尖瓣水平和乳头肌水平各节段自QRS起点至收缩期峰值应变、应变率的时间,推算左室12节段纵向、径向及圆周应变、应变率不同步参数:达收缩期峰值时间标准差(Tsb12SD、Ts1r-12SD、Tsr-12SD、Tsrr-12SD、Tsc-12SD、Tscr-12SD)和最大时间差(Ts1-12Dif、Ts1r-12 Dif、Tsr-12Dif、Tsrr-12Dif、Tsc-12 Dif、Tscr-12 Dif),比较三组参数.分析LVEF与各参数的相关关系.根据统计学原理,推算C组各参数的不同步界限,计算A、B组各参数的不同步检出率,组内比较各个率值.结果 与C组比较,A组各项不同步参数均显著增大(P<0.05),B组TsI-12SD、Ts1-12Dif、Ts1r-12SD、Ts1r-12 Dif及Tsr-12SD显著增大(P<0.05).病例组各项不同步参数均与LVEF呈显著线性负相关(P<0.05).A、B两组内各项参数检出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均以TsI-12SD的检出率最高.结论 2D-STI技术能定量评价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左室收缩同步性,纵向参数较径向、圆周参数检出不同步的能力更强.  相似文献   

4.
目的 应用超声斑点追踪成像技术观察慢性心力衰竭(chronic heart failure,CHF)患者左心室长轴及短轴各节段心肌纵向及径向应变达峰时间的变化,对比纵向及径向应变在评价CHF左室收缩的不同步方面的临床价值.方法 采集40例CHF患者与40例正常人的心尖左室长轴切面、心尖四腔切面及心尖二腔切面和左室短轴的二尖瓣口水平、乳头肌水平及心尖水平切面的连续3个心动周期的二维灰阶动态图像.应用GEEcho PAC软件分析图像,测量左室各节段心肌的峰值收缩纵向应变达峰时间和径向应变达峰时间(Tls,Trs),并计算其18节段最大达峰时间差和标准差即Tls-diff,Trs-diff和Tls-SD,Trs -SD,它们作为评价左室收缩不同步的指标.同时应用实时三平面左室容积法测得左室射血分数(LVEF).结果 CHF组左室各节段的Tls,Trs与对照组比较,其达峰时间部分节段明显延迟,部分节段提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CHF组Tls-diff,Trs-diff和Tls-SD,Trs-SD与LVEF间有负性相关趋势(r=-0.78、-0.83、-0.62、-0.69,P<0.05).结论 超声斑点追踪成像技术可作为评价CHF患者左室收缩的不同步性的有效方法之一,其中径向应变的不同步指标更具有敏感性.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速度向量成像(VVI)技术评估正常QRS波群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左室心肌收缩同步性的应用价值。方法 QRS≤120ms CHF患者和健康志愿者各30例,常规测量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Dd)、舒张末期容积(LVEDV)、收缩末期容积(LVESV)和射血分数(LVEF)。在系列心尖长轴及胸骨旁短轴观上,VVI成像显示所有受试者的左室速度向量图。心尖长轴观测量各节段收缩期纵向速度达峰时间(Tvl)和纵向应变达峰时间(Tsl),胸骨旁短轴观测量收缩期径向速度达峰时间(Tvr)和环向应变达峰时间(Tsc),计算节段达峰时间的标准差(Tvl—SD,Tsl—SD,Tvr-SD,Tsc-SD)及任意两节段间最大达峰时间差值(Tvl—diff,Tsl-diff,Tvr-diff,Tsc—diff)。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CHF组LVDd,LVESV,LVEDV均显著增加(P〈0.05或0.01),LVEF显著降低(P〈0.01)。左室心肌收缩不同步指标Tvl—SD,Tsl—SD,Tvr—SD,Tsc-SD及Tvl—diff,Tsl-diff,Tvr-diff,Tsc-diff均显著增加(P〈0.01)。结论 QRS波群正常的CHF患者左室心肌在纵向、径向与环向上均存在显著的收缩不同步。VVI技术可准确评价CHF患者左室心肌收缩的同步性。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CLBBB)及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CRBBB)患者左心室短轴方向的收缩同步情况.方法 选取28例CLBBB患者[包括左心室收缩功能正常(CLBBBa组,15例)及左心室收缩功能不全(CLBBBb组,13例)者]、29例CRBBB患者[包括左心室收缩功能正常(CRBBBa组,16例)及左心室收缩功能不全(CRBBBb组,13例)者]及对照组25例无心血管疾病者,应用斑点追踪显像技术分析左心室二尖瓣水平、乳头肌水平及心尖水平径向应变、周向应变以及旋转角度收缩期达峰时间,计算收缩期达峰时间标准差.结果 除CLBBBa组心尖水平周向应变收缩期达峰时间外,CLBBB患者径向应变、旋转角度及周向应变收缩期达峰时间较对照组明显增加(P均<0.05),CRBBBb组径向应变收缩期达峰时间较对照组明显增加(P均<0.05).CLBBB患者径向应变、周向应变及旋转角度收缩期达峰时间标准差较对照组明显增加(P均<0.05).CRBBBb组径向应变收缩期达峰时间标准差大于CRBBBa组和对照组(P<0.05).结论 CLBBB患者存在明显心肌收缩不同步现象,左心室收缩功能不全CRBBB患者心肌存在径向应变上收缩不同步现象.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速度向量成像(velocity vector imaging,VVI)技术评估DDD起搏前后左心室心肌收缩同步性的应用价值.方法 13例DDD起搏患者,于手术前后应用VVI在系列心尖长轴及胸骨旁短轴观上显示左室速度向量图.心尖长轴观测量各节段收缩期纵向速度达峰时间(Tvl)和纵向应变达峰时间(Tsl),胸骨旁短轴观测量收缩期径向速度达峰时间(Tvr)和环向应变达峰时间(Tsc),并计算节段达峰时间的标准差(Tvl-SD,Tsl-SD,Tvr-SD,Tsc-SD)及任意两节段间最大达峰时间差值(Tvl-d,Tsl-d,Tvrd,Tsc-d).结果 与术前相比,术后左室收缩不同步指标Tvr-SD,Tsc-SD,Tsl-d,Tvr-d,Tsc-d均显著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DDD起搏后左室心肌在纵向、径向和环向上均存在显著的收缩不同步.VVI技术可准确评价DDD起搏前后左室心肌收缩的同步性.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全方向M型超声与二维应变技术对心力衰竭患者左心室径向收缩不同步评价结果的一致性.方法 对30例心力衰竭患者(心力衰竭组)和28名健康志愿者(正常对照组)同时行全方向M型和超声二维应变分析.选取全方向M型超声测定的左心室12节段收缩期运动位移达峰时间的标准差(T_m-12-sd)和最大差值(T_m-12-dif)、二维应变技术测定的左心室12节段径向收缩期应变达峰时间的标准差(T_(SR)-12-sd)和最大差值(T_(SR)-12-dif)作为左心室内不同步指标.以正常对照组各测定指标的均数加上2倍标准差作为单侧97.7%上限值.心力衰竭组各测定指标大于该值判定为存在左心室收缩不同步.对两种方法评价心力衰竭组左心室不同步的结果进行一致性检验.结果 心力衰竭组左心室12节段的T_m-12-sd、T_m-12-dif、T_(SR)-12-sd与T_(SR)-12-dif均大于正常对照组(P<0.001);T_m-12-sd与T_(SR)-12-sd,T_m-12-dif与T_(SR)-12-dif对心力衰竭组左心室不同步的检出结果有一致性(Kappa值:0.661、0.733).结论 全方向M型超声与二维应变技术对左心室径向运动同步性的评价结果一致,两种技术均能评价左心室径向运动同步性.  相似文献   

9.
目的 应用二维斑点追踪显像(2D-STI)技术评价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HOCM)化学消融术前后患者左室收缩同步性,并探讨左室收缩同步性与左室流出道压差的关系.方法 21例HOCM患者于化学消融术前及术后6d,超声心动图测量左室流出道压差;获取左室短轴观(二尖瓣环、乳头肌和心尖水平)二维灰阶图像,应用2D-STI测量左室短轴观各节段收缩期径向应变达峰时间(TRS).计算左室整体径向应变达峰时间的标准差(TRS-SD).结果 21例HOCM患者左室流出道压差术后较术前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后6d,前间隔基底段及中段径向TRS较术前明显延迟(P<0.05),左室短轴观水平整体径向TRS-SD与术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前间隔基底段TRS延迟与左室流出道压差下降呈中等相关(r =0.657,P<0.01).结论 2D-STI能准确检测HOCM患者化学消融术前后左室收缩同步性.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二维斑点追踪成像技术定量评价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左室同步性临床价值.方法 46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和40例对照者接受二维超声检查,用斑点追踪成像软件分析测量收缩期纵向应变达峰时间(tssl)、收缩期径向和环向应变达峰时间(tssr,tssc).计算左室各节段达峰时间标准差(tssl-SD,tssr-SD,tssc-SD)及节段达峰时间最大差值(tssl-dif,tssr-dif,tssc-dif),测量纵向应变延迟指数(LSDI),LSDI≥25%作为左室不同步标准.同时运用改良Simpson双平面法测量左室射血分数LVEF.结果 急性心肌梗死组同步性参数较对照组增加(P<0.001或P<0.05);LSDI与LVEF呈负向线性相关(r=-0.786,P<0.001).结论 二维斑点追踪技术能准确评价左室不同步性,纵向应变延迟指数LSDI与LVEF呈线性负相关.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应用超声斑点追踪成像研究2型糖尿病患者左室短轴应变及左室扭转特征,探讨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2型糖尿病患者60例.根据左室射血分数(LVEF)分为心功能正常组(A组,LVEF≥50%)40例,心功能衰竭组(B组,LVEF<50%)20例;正常对照组35例.获取胸骨旁左室短轴二尖瓣水平、乳头肌水平、心尖水平二维图像,测定左室收缩期各水平径向和圆周局部及整体峰值应变,二尖瓣水平、心尖水平收缩期旋转角度及左室整体扭转角度.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糖尿病A组左室径向收缩期各室壁节段峰值应变、各水平平均峰值应变及左室整体应变减低不明显(P>0.05),左室圆周部分室壁节段峰值应变、各水平平均峰值应变及左室整体应变减低(P<0.05~0.01),心尖水平各室壁节段、各平面平均旋转角度、左室整体扭转角度增大(P<0.05~0.001).在糖尿病B组,左室各径向应变和圆周应变参数、左室局部及整体旋转角度、左室整体扭转角度较糖尿病A组和对照组明显减小(P<0.5~0.001).结论 超声二维斑点追踪成像技术能够早期评价2型糖尿病患者左室收缩功能异常.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应用三维斑点追踪(3D-STI)技术评价阻塞型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伴高血压(HT)患者左心室整体收缩功能。方法 OSAHS 40例,分为单纯OSAHS组20例和OSAHS+HT组20例;另选择20名健康正常人作为正常对照组。行常规超声心动图检查,采集左心室心尖四腔三维全容积图像,存储图像并应用3D-STI分析软件在线分析,计算左心室整体纵向收缩峰值应变(GLS)、左心室整体径向收缩峰值应变(GRS)、左心室整体圆周收缩峰值应变(GCS)及左心室整体面积收缩峰值应变(GAS)。结果 与正常对照组相比,OSAHS组 左心室GLS、GRS、GAS减低(P均<0.05),OSAHS+HT组左心室GLS、GRS、GCS、GAS均减低(P均<0.05)。与OSAHS组比较,OSAHS+HT组 左心室GLS、GCS、GAS均减低(P均<0.05)。结论 OSAHS合并HT患者存在左心室收缩功能受损。3D-STI能早期、准确有效地评估其左心室整体收缩功能改变。OSAHS患者心脏结构及功能变化独立于HT而单独存在,二者同时存在时改变加重。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比较缺血性心脏病与扩张型心肌病两类病因引起的慢性心力衰竭(心衰)患者左室收缩同步性.并分析两组患者不同步性指数(SDI)与左室射血分数(LVEF)的相关性.方法 43例心衰患者分为两组,A组为17例缺血性心脏病引起的心衰患者;B组为26例扩张型心肌病引起的心衰患者.应用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RT一3DE)的全容积显像模式采集左室三维数据库,并用Qlab定量分析软件对其进行分析,获得左室舒张末容积(EDV)、收缩末容积(ESV)和左室射血分数(LVEF)、17节段"牛眼"图,16节段(除外心尖帽)收缩达最小容积时间的标准差并以心率校正后(Tmsv 16-SD/R-R)的百分数作为左室SDI.结果 A、B两组人选患者的年龄、心率、LVEF和EDV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的SDI略低于B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7节段"牛眼"图显示两组患者左室收缩延迟节段的位置分布各有不同;对数回归分析显示A、B两组的SDI与LVEF均呈良好的负相关(r=-0.83,r=-0.71,P< 0.01).结论 缺血性心脏病与扩张型心肌病心衰患者左室均存在一定程度的收缩不同步,SDI与左室整体收缩功能存在负相关,随收缩功能的减低而增加,两组收缩延迟节段的位置分布各有不同.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应用三维斑点追踪(3D-STI)技术评价高尿酸血症(HU)患者左室心肌收缩功能.方法 选取25例高尿酸血症患者(HU组)和30例与之性别、年龄相匹配的健康志愿者(对照组),两组均行常规二维超声心动图测量左房收缩末前后径(LAD)、左室舒张末内径(LVEDD)、左室收缩末内径(LVESD);Simpson双平面法测...  相似文献   

15.
目的应用三维斑点追踪成像(3D-STI)定量评价血液透析伴发瓣膜钙化患者的左室收缩功能。方法 55例血液透析患者根据是否伴发瓣膜钙化分为钙化组26例和无钙化组29例,另选健康志愿者30例为正常对照组。各组分别行常规超声心动图和3D-STI检查,测量室间隔厚度(IVST)、左室后壁舒张末期厚度(LVPWT)、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整体峰值纵向应变(GLS)、整体圆周应变(GCS)、整体面积应变(GAS)、整体径向应变(GRS)及左室心肌质量(LVM),计算左室心肌质量指数(LVMI);分析各组上述参数的差异。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钙化组和无钙化组IVSd、LVPWd及LVMI均显著增加,GLS、GCS、GAS、GRS均显著降低(均P<0.05),LVEDD、LVESD、LVEF各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与无钙化组比较,钙化组IVSd、LVPWd及LVMI均显著增加,GLS、GCS、GAS、GRS均显著降低(均P<0.05)。结论血液透析患者左室收缩功能减低,伴有瓣膜钙化者左室重构和左室收缩功能受损更明显;3D-STI可准确评价血液透析伴发瓣膜钙化患者的左室收缩功能,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三维斑点追踪成像(3D-STI)对系统性红斑狼疮(SLE)左心室整体收缩功能变化的诊断价值。方法 分别对30例SLE患者(SLE组)及30名健康志愿者(对照组)行二维超声心动图和3D-STI检查。二维超声心动图测量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每搏输出量(SV)、舒张早期二尖瓣跨瓣血流速度(E)和舒张晚期二尖瓣跨瓣血流速度(A)。应用3D-STI行心肌运动分析,测量左心室整体纵向、圆周、径向及面积收缩期峰值应变(GLS、GCS、GRS、GAS)。对两组上述参数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SLE组二维超声心动图的测量数值(LVEDD、LVESD、LVEF、SV、E、A)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SLE组左心室GLS、GCS、GRS、GAS均较对照组减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GLS诊断SLE的敏感度及特异度分别为93.3%、96.7%,GAS分别为90.0%、83.3%,高于GCS(80.0%、86.7%)和GRS(73.3%、76.7%)。结论 3D-STI可早期检测SLE左心室收缩功能异常。  相似文献   

17.
目的:应用组织速度成像(TVI)、应变成像(SI)、应变率成像(SRI)技术及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RT-3DE)评价心力衰竭患者左室心肌收缩不同步性。方法:57例研究对象分为2组,A组为27例正常者,B组为30例心衰患者。将B组患者根据LVEF值分为轻度(6例)、中度(18例)和重度(6例);根据心电图QRS波宽度分为窄QRS波组(22例)和宽QRS波组(8例)。分别测量其左室心肌各节段组织速度收缩达峰时间(Tv)、应变率收缩达峰时间(Tsr)、应变收缩达峰时间(Ts)、最小容积达峰时间(Tmv)和心动周期,并计算其SDI。应用RT-3DE测量LVEF。结果:TVI、SI、SRI及RT-3DE均可检测心衰患者左室心肌收缩不同步性。正常组和轻、中、重度心衰组相比较,4组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A组心肌的组织速度、应变、应变率及RT-3DE容积-时间曲线排列有序,而B组曲线却杂乱无章。宽QRS波组和窄QRS波组心衰患者的SDI无显著性差异。LVEF和SDI有良好的负相关性。同时发现,LVEF和SDI相关性方面,RT-3DE和TVI优于SRI和SI技术。结论:TVI、SI、SRI及RT-3DE均可无创、定量评价左室心肌收缩不同步性, 但RT-3DE提供了一种更加快速、简便、准确的检测方法。  相似文献   

18.
【摘要】目的 运用三维斑点追踪成像技术(3D-STI)测定左心室整体心肌变化,评价2型糖尿病(T2DM)患者的左心室整体心肌的收缩功能。方法 选取2型糖尿病患者81例,依据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分为收缩功能正常组(n=46例)和左心室收缩功能减低组(n=35例),另入选35例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组。使用3D-STI技术测定左心室收缩期短轴整体峰值环向应变(GCS)、径向应变(GRS)、长轴纵向应变(GLS)、面积应变(GAS)及左室扭转(LVTW),并与健康对照组比较。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患者组的GLS、GAS和LVTW均有显著减低(P<0.05);左心室LVEF减低组的GAS和LVTW均低于LVEF正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左心室GAS和GLS同LVEF呈负相关(r分别为﹣0.81和﹣0.62)。 结论3D-STI能准确测定T2DM患者的左心室整体应变,其中GLS、GAS等参数具有一定的临床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9.
二维斑点追踪成像评价急性心肌梗死后左心室收缩同步性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 采用超声二维斑点追踪成像(STE)评价急性心肌梗死(AMI)后左心室收缩同步性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65例QRS宽度正常的AMI患者在AMI发作72 h之内及60名正常人行STE检查,检测心肌峰值纵向应变(LSpeak)代表心肌收缩功能,并测量左心室短轴水平心肌节段收缩期达峰值径向应变的时间(TRS),将前间壁和后壁TRS的差值(TAS-POST)≥130 ms定义为左心室收缩不同步.以心肌室壁运动评分指数(WMSI)代表AMI面积(MIS).结果 AMI患者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和LSpeak减小,TAS-POST延长.AMI导致左心室收缩不同步的发生率为64.62%(42/65).TAS-POST 与LVEF、LSpeak和MIS(WMSI)显著相关,与QRS宽度无相关性.MIS(WMSI)是TAS-POST最有力的独立预测因素.结论 QRS宽度正常的AMI患者可出现左心室收缩不同步,且MIS是收缩不同步的主要影响因素.STE能够准确评价左心室收缩同步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