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比较腹腔镜胆囊切除和下腹部妇科腹腔镜术后患者肺功能改变的不同。方法:30例女性患者分为3组:腹腔镜胆囊切除组(A组),下腹部妇科腹腔镜手术组(卵巢囊肿、宫外孕)(B组)和微创妇科腹腔镜手术组(诊断、输卵管结扎)(C组),每组10例。手术后第3、6小时和第1、2天各做1次肺功能检查。结果:A组患者术后肺功能明显改变,肺活量、第1秒用力呼气量和最大通气量均下降,B组术后当日肺功能有轻微改变,C组术后肺功能无改变。结论:下腹部妇科腹腔镜手术后肺功能的改变少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腹腔镜手术部位对术后肺功能变化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急性结石性胆囊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对患者术后胃肠功能及C-反应蛋白(CRP)的影响。方法随机将76例急性结石性胆囊炎患者分为2组,每组38例。腹腔镜组实施LC,开腹组行开腹胆囊切除术(OC)。比较2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后肛门恢复排气时间和术前及术第1、3天的CRP水平。结果 2组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腹腔镜组手术时间、术后肛门恢复排气时间均优于开腹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术前血清CRP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组第1、3天血清CRP水平较术前均明显升高,其中开腹组升高幅度明显高于腹腔镜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果对急性结石性胆囊炎患者实施LC,创伤小、术后胃肠功能恢复快,而且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3.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血液凝固性改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近年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后静脉栓塞性并发症报告日见增多,本文从血液凝固性角度探讨其发生机制。方法 观察施行LC患者术后血液凝固性改变,并以开腹胆囊切除组资料作为对照。结果 LC术后平均血小板体积.纤维蛋白原水平及P-选择素.凝血酶敏感蛋白表达阳性血小板比率明显增高。对照组术后凝血酶原时间,激活的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均显著延长.LC组无明显改变,结论 LC术后患者血液处于明显高凝状态。提示对有血栓形成倾向的患者应采取抗凝措施.以预肪血栓栓塞性并发症发生。  相似文献   

4.
目的:比较上腹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LC)、下腹部腹腔镜阑尾切除术(laparoscopic appendectomy,LA)、腹腔镜经腹腔腹膜前疝修补术(transabdominal preperitoneal,TAPP)对患者术后肺功能改变的影响。方法:将50例患者根据疾病分为3组,A组行LC(n=20),B组行LA(n=14),C组行TAPP(n=16)。分别于术后6 h、12 h、24 h、48 h检查一次肺功能。结果:A组患者术后肺功能明显改变,用力肺活量(forced vital capacity,FVC)、一秒用力呼气容积(forced expiratory volume in one second,FEV1)、最大呼气中段流量(maximal midexpiratory flow curve,MMF)等肺功能指标均明显下降,B、C组患者术后当天肺功能仅有轻微改变。3组间,术后6 h、12 h、24 h、48 h痛觉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腹腔镜下腹部手术(LA、TAPP)后肺功能的改变小于上腹部腹腔镜手术(LC),腹腔镜手术部位对肺功能的改变情况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5.
[摘 要] 目的 比较90°左侧卧位腹直肌旁视孔腹腔镜与开腹非解剖性肝右后叶切除术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17年12月在右江民族医学院附属医院确诊并行肝右后叶肿瘤切除术的6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行90°左侧卧位腹直肌旁视孔腹腔镜非解剖性肝右后叶切除术(腹腔镜组)30例,开腹非解剖性肝右后叶切除术(开腹组)30 例。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前后资料,评价其疗效。结果 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非解剖性肝右后叶切除术,术后病理检查示切缘均为阴性,均无围手术期死亡。腹腔镜组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进食时间、腹腔引流管留置时间、VAS疼痛评分、术后并发症、术后总住院时间及生活质量方面均明显优于开腹组(均P < 0.05)。结论 90°左侧卧位腹直肌旁视孔腹腔镜非解剖性肝右后叶切除术安全、有效,具有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少、术后恢复快的优点,且腹腔镜肝脏手术可显著提高肝癌患者术后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6.
目的:比较腹腔镜与开腹胃癌根治术的疗效及对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3年内收治的1 14例胃癌患者临床资料,其中55例行腹腔镜胃癌根治术(腹腔镜组)和59例行开腹胃癌根治术(开腹组),比较两组术后免疫功能的变化,以及术中、术后情况.结果:术后24,72 h免疫指标检测显示,两组患者IL-2和IL-6浓度均较术前明显升高(均P<0.05),但开腹组两者升高程度大于腹腔镜组(均P<0.05);开腹组外周血CD3+,CD4+,CD8+细胞水平均较术前明显下降(均P<0.05),但以上T细胞亚群在腹腔镜组未见明显变化(均P>0.05).与开腹组比较,腹腔镜组术中出血量、止痛药物使用次数、并发症均明显减少,首次排气时间、进食时间和下床活动时间,以及术后住院时间均明显缩短(均P<0.05).结论:腹腔镜胃癌根治术对患者术后免疫功能影响少,机体损伤小,临床效果优于开腹手术.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不同术式治疗肝包虫病的临床疗效和随访结果。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18年4月行腹腔镜手术治疗的76例肝包虫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A组(行腹腔镜肝包虫外囊完整剥除术)患者23例,B组(行腹腔镜肝包虫内囊摘除术)患者25例,C组(行腹腔镜解剖性肝切除术)患者28例。应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围术期各项指标用( ±s)表示,多组间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组间两两比较用t检验;术后并发症和1年复发率行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C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明显高于A组和B组(P<0.05);B组患者的拔管时间和住院时间明显长于A组和C组(P<0.05);B组胆漏、残腔积液、残腔感染发生率明显高于C组(P<0.05);术后随访发现B组患者术后复发3例(12.5%),其余两组患者均无复发病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腹腔镜外囊完整剥除术和腹腔镜解剖性肝切除术均安全可靠,术后复发率低。腹腔镜解剖性肝切除术有利于患者术后恢复,并发症发生率低,可作为治疗肝包虫病的主要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8.
目的:比较开腹手术与腹腔镜手术治疗粘连性肠梗阻的近期疗效,探讨腹腔镜手术诊治粘连性肠梗阻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分析2008年1月至2014年12月手术治疗的粘连性肠梗阻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48例行腹腔镜手术(腹腔镜组),36例行开腹手术(开腹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后肠道功能恢复时间、术后住院时间等指标。结果:两组患者均痊愈出院,术后随访6~36个月。腹腔镜组中位手术时间50 min,中位术后肠道排气时间2 d,中位术后住院时间6 d;发生切口感染2例,随访无复发。各项指标均优于开腹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手术治疗粘连性肠梗阻具有患者创伤小、术后康复快、并发症少、复发率低等优点,是治疗粘连性肠梗阻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9.
目的:比较腹腔镜联合纤维胆道镜与开腹手术治疗老年胆总管结石对患者术后疼痛及胃肠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4月—2014年6月接受治疗的老年胆总管结石患者58例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式分为腹腔镜组(n=34)和开腹组(n=24),腹腔镜组在腹腔镜联合纤维胆道镜辅助下行手术治疗,开腹组行开腹手术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肠鸣音恢复时间、肛门排气时间、排便时间、胃肠不良反应发生率、疼痛持续时间、术后12 h疼痛发生率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并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定两组患者术后12 h的疼痛程度。结果:腹腔镜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均明显优于开腹组患者(P0.05);腹腔镜组患者术后肠鸣音恢复时间、肛门排气时间、排便时间、胃肠不良反应发生率等均明显亦优于开腹组患者(P0.05);两组患者术后疼痛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腹腔镜组患者疼痛持续时间和VAS评分均优于开腹组(P0.05)。结论:腹腔镜联合纤维胆道镜下手术治疗后,患者胃肠功能恢复速度快,可有效减轻术后疼痛,有利于促进患者术后康复。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宫腔镜子宫肌瘤电切术(transcervical resection of myoma,TCRM)与腹腔镜子宫肌瘤切除术(laparoscopic myomectomy,LM)对子宫肌瘤患者卵巢功能及性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100例子宫肌瘤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腹腔镜组与宫腔镜组,每组50例,其中腹腔镜组行LM,宫腔镜组行TCRM,对比观察两组患者手术情况、术后卵巢功能及性生活质量变化的情况。结果:腹腔镜组手术出血量低于宫腔镜组,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术后下床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明显长于宫腔镜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前两组患者卵泡刺激素(follicle-stimulating hormone,FSH)、黄体生成素(luteotropic hormone,LH)、雌二醇(estradiol,E2)、窦卵泡计数(antral follicle count,AFC)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3个月E2水平明显下降,FSH、LH水平明显上升,与术后6个月、术前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时间段,两组患者FSH、LH、E2水平与AFC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两组患者性欲望、性唤起、阴道润滑度、性高潮、性生活的满意度及性交疼痛等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两组患者相关指标评分均明显提高,与术前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间各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TCRM对患者机体损伤相对LM小,两种手术方式均对卵巢功能影响轻微,可有效改善患者的性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不同手术方式治疗老年子宫良性病变的效果。方法将40例子宫良性病变患者随机分为开腹组及腹腔镜组,各20例。腹腔镜组行腹腔镜下子宫切除或子宫肌瘤剔除术,开腹组经腹子宫切除或子宫肌瘤剔除术,比较两组手术情况及术后生活质量。结果与开腹组比较,腹腔镜组手术时间、术后肛门排气时间及住院时间明显缩短,术中出血量明显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腹腔镜组患者的术后病率明显低于开腹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开腹组比较,腹腔组术后并发症淋巴囊肿、切口脂肪液化、粘连性肠梗阻明显减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腹腔镜组患者的满意率明显高于开腹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治疗老年子宫良性病变与开腹治疗疗效相当,但缩短了手术时间,减少手术创伤,提高了术后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2.
手助腹腔镜与开腹肝癌切除的对比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探讨手助腹腔镜肝癌切除的微创性和安全可行性。方法40例肝癌切除患者随机分为手助腹腔镜(HALH)和开腹肝癌切除术(OH)两组,比较两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切口长度、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及C反应蛋白的动态变化。结果HALH组平均出血量、切口长度、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术后第7天C反应蛋白均明显少于OH组(均P<0.05)。两组平均手术时间相仿,均无严重并发症发生。两组复发率差异无显著性。结论手助腹腔镜肝癌切除安全可行,具有创伤小、术后恢复快等特点。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LC)治疗高龄结石性胆囊炎患者的疗效。方法对93例高龄结石性胆囊炎患者分别采用LC术和传统开腹术。比较2组疗效。结果与开腹组比较,腹腔镜组术中出血量、切口长度、手术时间、术后下床活动时间、疼痛评分、住院时间均明显缩短或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开腹组术后血红蛋白浓度、血糖水平和C反应蛋白含量等指标变化比腹腔镜组显著。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LC治疗高龄结石性胆囊炎安全、效果肯定。  相似文献   

14.
目的:对比分析腹腔镜与开腹手术治疗直肠癌的近期疗效与远期疗效,评价腹腔镜手术的优越性。方法:选取2007年10月至2010年9月接受腹腔镜或开腹手术的直肠癌患者45例,20例行腹腔镜手术(腹腔镜组),25例行开腹手术(开腹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肠道功能恢复时间、术后并发症及住院时间;采取EORTC QLQ-C30量表评估两组患者术前、术后3 d、术后3个月、术后6个月的生活质量。采用生存分析Kaplan-Meier法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术后2年生存时间分布情况。结果:腹腔镜组术中出血量、术后肠功能恢复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明显优于开腹组(P<0.01或P<0.05),手术时间稍长于开腹组(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评价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 d两组患者生活质量指标出现明显下降(P<0.01),术后3~6个月生活质量指标均有不同程度改善,术后3 d及术后3个月腹腔镜组患者生活质量指标评分均优于开腹组(P<0.05或P<0.01)。术后2年腹腔镜组死亡率较低,死亡患者平均生存时间较长,但与开腹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直肠癌手术近期疗效确切,手术创伤小,术后康复快,可明显改善患者术后近期生活质量,但远期疗效尚待进一步大样本量的研究证实。  相似文献   

15.
目的:比较腹腔镜根治术与传统开腹手术治疗结直肠癌的近期疗效及远期生存的差异。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6年1月间黔南州人民医院胃肠外科收治的行腹腔镜根治术的220例结直肠癌患者为腹腔镜组,另选取同期于我院行开腹根治术的220例结直肠癌患者为开腹组。比较两组患者近期疗效、术中情况、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3年生存率,应用胃肠生活质量量表(GIQLI)比较两组患者生活质量的差异。结果:腹腔镜组患者手术时间较开腹组略长,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中出血量少于开腹组(P0.05);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术后进食时间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开腹组(P0.05),但两组清扫淋巴结数目无明显差异(P0.05)。腹腔镜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4.09%,而开腹组则为22.27%,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两组患者GIQLI评分间无明显差异(P0.05);术后1个月,两组患者生活质量均出现明显下降,但腹腔镜组仍明显优于开腹组(P0.05);术后6个月,两组患者生活质量均得到恢复,腹腔镜组患者生活质量大致恢复至术前水平,而开腹组则恢复较差,组间差异明显(P0.05);术后12个月,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均得到较大幅度提高,且腹腔镜组明显优于开腹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随访3年,Kaplan-Meier分析显示,腹腔镜组3年生存率为47.63%,开腹组为45.26%,组间比较无明显差异(P=0.639)。结论:腹腔镜根治术治疗结直肠癌疗效确切,创伤较小,术中出血量少,胃肠道功能恢复较快,可明显缩短住院时间,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患者生活质量得到明显改善,远期疗效与开腹术相当,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开腹胆囊切除术(OC)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对急性结石性胆囊炎患者术后胃肠功能的影响。方法随机将60例急性结石性胆囊炎患者分为开腹组(26例)和腹腔镜组(34例)。开腹组实施OC,腹腔镜组实施LC。比较2组患者术后肠鸣音恢复时间、肛门排气排便时间、进食时间及血清CRP水平。结果 2组均顺利完成手术。腹腔镜组术后肠鸣音恢复时间、肛门排气排便时间、进食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手术后血清CRP水平低于OC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OC比较,LC治疗急性结石性胆囊炎,对术后肠胃功能影响小,可促进患者早期康复。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行结肠癌根治术与肝转移灶切除术的安全性及疗效。 方法:选择2009年3月―2011年4月收治的50例结肠癌同时性肝转移患者,其中25例患者行腹腔镜下结肠癌根治术及肝转移灶切除术(腹腔镜组),另25例在传统开腹手术(开腹组)。比较两组患者的术中情况、术后恢复情况以及术后1、2、3年生存率。 结果:腹腔镜组的术中出血量、术后镇痛时间、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及并发症均明显少于开腹组(P<0.05),但两组的手术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1、2、3年生存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 结论:完全腹腔镜治疗结肠癌伴同时性肝转移安全可行,与开腹手术疗效相同,同时具有创伤小、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少等优点。  相似文献   

18.
[摘 要] 目的 探讨腹腔镜脾切除术治疗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diopathic thrombocytopenic purpura,ITP)的安全性和可行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皖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2014年6月至2017年6月期间收治的确诊ITP患者27例,按照手术方法不同分为两组:腹腔镜组行腹腔镜脾切除术,共17例;开腹组行开腹脾切除术,共10例。观察两组手术基本情况,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通气时间、术后脾窝引流管拔除时间、术后住院天数,以及术后第1、3、7天患者外周血血小板计数。 两组患者均顺利出院,术后第7天两组患者外周血血小板计数均大于100×10 9 /L。两组手术时间、结果 术中出血量、术后第1、3、7天外周血血小板计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腹腔镜组在术后通气时间、术后脾窝引流管拔除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均较开腹组明显缩短(P<0.05)。结论 腹腔镜脾切除术治疗ITP创伤相对小、术后恢复快,安全、可行,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腹腔镜阑尾切除术的疗效,并与开腹阑尾切除术进行比较。方法选取306例腹腔镜阑尾切除术患者和302例开腹阑尾切除术患者资料,对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疼痛评分,术后肛门排气时间,平均住院天数,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比较。结果腹腔镜阑尾切除术组患者术后肛门排气时间、平均住院天数、切口感染发生率、粘连性肠梗阻发生率均低于开腹阑尾切除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疼痛评分、腹腔脓肿发生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腹腔镜阑尾切除术治疗阑尾炎疗效确切,具有创伤小、恢复快、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等优点,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腹腔镜胃癌根治术对术后胃肠动力恢复及胃肠激素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12月至2015年12月期间我科对289例行腹腔镜胃癌根治术的患者作为观察组,选取同期325例行传统开腹胃癌根治术的患者作为对照组,分析比较2组患者术后肠鸣音恢复时间、首次肛门排气时间及术前12 h、术后24 h时血液中胃泌素、胃动素、血管活性肠肽水平。结果 2组患者的基线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肠鸣音恢复时间及首次肛门排气时间较对照组明显缩短(P0.05)。2组术后24 h时血液中胃泌素和胃动素水平均较术前12 h时明显下降(P0.05),而2组术后24 h时血液中血管活性肠肽水平均较术前明显上升(P0.05);观察组术后24 h时血液中胃泌素和胃动素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而观察组术后24 h时血液中血管活性肠肽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腹腔镜胃癌根治术后患者胃肠道动力恢复明显快于开腹胃癌根治术,术后血液中胃泌素、胃动素及血管活性肠肽改变亦与手术方式有关,其可能是腹腔镜胃癌手术后胃肠动力恢复更快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