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目的调查杭州市医务人员接触传染性非典型肺炎(SARS)感染状况,探讨流行因素,评价防制措施.方法对2003年杭州市密切接触SARS病例的48名医务人员进行了流行病学调查和SARS抗体测定.结果调查的48名医务人员中,发病前接触1名,发病后接触48名;经常接触的有35名(72.9%),偶尔接触13名(27.1%).在隔离病房接触的有48名,门诊接触2名;以诊治病人接触为主(占80%),其次是给病人打针和护理病人等;有70.8%的人接触病人的血液和分泌物,有52.1%的人接触病人的排泄物;与SARS病人在1米以内接触的有47名(占97.9%),在1~2米接触的1名(占2.1%).48名医务人员接触SARS病人时,防护措施严密,双份血清测定SARS抗体IgG均阴性.结论杭州市密切接触SARS病例的医务人员未发现感染,采取严密防护是预防SARS感染的关键措施.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SARS)流行期间不同地区人群及SARS临床诊断病例血清特异性抗体(SARS-CoV IgG)变化规律以及健康人群是否存在隐性感染。方法采用酶联免疫方法(ELISA)及间接免疫荧光法(IFA),对香港、澳门、北京、广州地区1453名健康人及广州和北京地区257例SARS临床诊断病例进行血清SARS—CoV IgG抗体检测,并跟踪检测患者病后不同时间(发病3~270d)血清抗体变化情况。结果4个地区健康人群(包括160名密切接触者)中,用ELISA法检出2例SARS—CoV IgG抗体阳性,阳性者进一步用IFA检测则为阴性;广州地区200名健康体检者同时采用ELISA和IFA检测,结果均为阴性。ELISA和IFA同时检测257例临床诊断病例发病20d后的血清SARS—CoV IgG抗体,2种方法检出的阳性率均为90%。ELISA法跟踪检测257例临床诊断病例发病后3~270d血清IgG抗体,抗体滴度在发病后4~6个月内随时间延长逐渐升高,多数病人抗体在第4~6个月达到高峰,并持续到第8个月,部分病人抗体达高峰后开始下降,但至第9个月仍阳性。结论健康人群中隐性感染率极低,血清SARS—CoV IgG抗体在病程后期有诊断价值,血清特异性抗体可持续9个月以上。  相似文献   

3.
一起公共场所传染性非典型肺炎暴发的流行病学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对一起公共场所传染性非典型肺炎(SARS)暴发的流行状况和因素进行调查分析,为制定预防控制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用统一的个案调查表对一起公共场所聚餐所致的SARS暴发病例及相关的所有病例进行调查,采集部分病例咽漱液、血清分别用荧光定量PCR测定SARS抗原和用ELISA测定SARSIgG、IgM。结果 2003年2月21~28日广州市芳村区某酒楼9名就餐聚餐后全部陆续发病,其中1人死亡,所有病例临床表现符合卫生部SARS临床诊断标准。用荧光定量PCR测定3例患咽漱液,2例SARS冠状病毒阳性;用ELISA法测定5例患血清,3例SARS冠状病毒特异性IgG抗体阳性,1例(指示病例)IgM抗体阳性。本起暴发发生于通风不良小型餐厅包房内,聚餐停留玩纸牌和进餐,时间长达3h。首例患于聚餐后次日(21日)发病,聚餐前多次到过SARS收治医院的呼吸病区看护患肿瘤的父亲(父亲和曾去医院看护的另2名亲属也分别在指示病例发病同日及10d内发病),其余8名聚餐病前除这次聚餐外无其他明确的接触史或暴露史。病例发病潜伏期为2~8d,平均5d。结论 证实本次暴发是因长时间在通风不良的公共场所聚会所导致的SARS暴发,主要传播途径可能为近距离的飞沫传播和密切接触传播,潜伏期末的病人具有传染性。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汕头市传染性非典型肺炎(SARS)密切接触者血清流行病学特征及预防控制效果,为制订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防制措施提供依据。[方法]于2003年4~5月份采集已发病的5名SARS病例的密切接触者恢复期血清,作SARS-CoVIgM抗体测定;2004年2月10日至3月31日,收集未发病的4名SARS的密切接触者血清,并以与未发病的密切接触者分别同性别、同年龄、同一居住社区的100名正常人为对照组,采集血清作抗-SARS-IgG检测。[结果]5名已发病的SARS的密切接触者恢复期血清SARS-CoVIgM抗体测定均为阳性;4名未发病的SARS的密切接触者血清及100名对照组人群血清抗-SARS-IgG检测结果全部阴性。[结论]SARS病毒在人体中受生物种群特异性的影响,在传染链中感染性和致病性可能会逐步减弱,以致最后连隐性感染都不能发生;汕头市SARS的发生为一过性事件,尚未在社区蔓延即被扑灭,普通人群中未有出现隐性感染者。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明湖南省SARS流行状况,分析SARS流行的影响因素,为进一步完善SARS防制策略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方法应用ELISA方法检测病例及不同正常人群血清标本的SARS-CoV IgG抗体;采取回顾性调查研究方法,评价湖南省2003年采取的SARS干预措施。结果湖南省共发现7例SARS-COV IgG抗体阳性病例,均为传人性病例。密切接触人群和流行区返湘正常人群中分别检出2例抗体阳性者(病例从返乡到发现的时间间隔中位数为0d,发现到报告的时间间隔为0h,流调在报告后1h内进行,隔离与报告同步,疫点的消毒率为100%,密切接触者均被调查、医学观察)。结论 2003年全省发生了SARS的传入,但未出现续发病例,主要原因是湖南省党政高度重视,行动迅速,疫情监测报告灵敏,“四早”措施落实,疫情处理及时规范。已建立的早期症状监测预警系统,能及时发现鉴别可疑病例。  相似文献   

6.
目的查明杭州市首起输入性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的传染来源,探讨控制措施的效果和可行性.方法对杭州市首起输入性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的病人及其密切接触者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分析病例与密切接触者的关系、接触时间、接触方式以及接触环境等.结果杭州市首起3例输入性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的传染来源为陪同来自北京的SARS病人在湖北黄岗市中心医院看病而感染.杭州市输入3例病人后,由于政府重视,控制措施严格,未发生二代病人和医务人员感染.结论SARS的传染性,除了少数"超级传播者",一般的SARS病人,包括重症病人的传染性还是有限的.  相似文献   

7.
广州市传染性非典型肺炎流行病学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 分析广州市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的流行特点 ,为有效制定SARS防制策略和方案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现场流行病学与血清流行病学调查相结合的方法 ,对广州市SARS疫情进行总结和分析。结果 广州市共报告SARS病例 12 74例 ,经初步订正后为 10 6 2例 ,死亡 4 3例 ,病死率 4 0 5 % ;有明显接触史或传染性的病例与无明显接触史或传染性的病例比较 ,IgG阳性率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1) ;可溯源病例比例和IgG阳性率随疫情变化逐月下降 ,但在 3月中旬以前均在 5 0 %以上 ;病人接触者和动物接触者的IgG抗体阳性率 (分别为 10 36 %和 37 5 0 % )明显高于疑似病例和健康对照人群 (分别为 1 95 %和 0 92 % )。结论 广州SARS病例病死率低于全球病死率 ;可能存在临床上症状轻微的不典型病例 ,部分密切接触者可能有隐性感染。可溯源病例的比例和血清抗体阳性率的变动 ,可用于SARS疫情流行态势监测和预测。血清学结果提示 ,引起人类发病的SARS冠状病毒与动物间的冠状病毒在生物学特性上可能并不相同。  相似文献   

8.
一起SARS爆发的血清流行病学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探讨SARS密切接触者的隐性感染和SARS患者血清中特异性抗体的消长情况。方法 采用中和试验法、间接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和免疫粘连法对北京一起SARS爆发案例中与重症SARS患者无防护密切接触的未发病者和续发SARS病例进行血清SARS特异性IgG抗体检测,采血时间为发病后或接触后24周左右。结果 共采集到32份血清,其中未发病密切接触者的血清19份,SARS康复期患者血清13份。三种方法检测结果:57份次未发病密切接触者的血清标本SARS-CoV抗体检测,结果均为阴性;39份次SARS康复期患者血清标本SARS-CoV抗体检测,38份次结果为阳性,1份次(用免疫粘连法检测)结果为阴性。病后24周左右的中和抗体效价为1:43(1:16~1:203)。结论 研究中未发现SARS密切接触者存在隐性感染;SARS患者病后24周左右血清IgG抗体仍维持在较高水平。  相似文献   

9.
88例SARS密切接触者流行病学调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 探讨SARS密切接触者中是否有隐性感染者及评估防制措施的落实情况。方法 对广元市 88名SARS患者密切接触者进行随访 ,用“SARS病例密切接触者调查问卷”调查密切接触者的人口学特征、接触情况、防护情况及身体状况 ,用酶联免疫双抗原夹心法检测血清中特异性SARS冠状病毒总抗体水平。结果  4名医务工作者检出SARS病毒总抗体阳性 ,阳性率 4 5 % ;密切接触者的个人综合防护率为 14 8% ;医务防疫人员在国家将SARS纳入法定传染病管理前后 ,个人综合防护率有显著提高 (R控制前 =9 5 % ;R控制后 =2 9 1% ,P <0 0 5 )。结论 SABS密切接触者中存在隐性感染者 ;及早采取综合防制措施可有效控制SARS的流行 ;加强高危人群个人防护和控制医院内感染是防制工作的重点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分析山西省太原市严重急性呼吸系统综合征(SARS)患者及其密切接触者和社区人群中血清SARS抗体水平。方法 采用ELISA方法检测3组人群的SARS特异性抗体,并进行分析比较。结果 SARS患者、密切接触者和社区健康人群的SARS冠状病毒(SARS-CoV)抗体阳性率分别为52.08%,4.63%和1.88%.3组人群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组人群中不同年龄组及性别间抗体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密切接触者既往各类接触史中,除“接触时有无洗手”与血清SARS-CoV抗体阳性有关外,未发现其它有关因素。结论 太原SARS病例存在过度诊断现象,密切接触和普通人群中可能存在SARS的隐性感染。  相似文献   

11.
A total of 1,068 asymptomatic close contacts of patients with 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ARS) from the 2003 epidemic in Hong Kong were serologically tested, and 2 (0.19%) were positive for SARS coronavirus immunoglobulin G antibody. SARS rarely manifests as a subclinical infection, and at present, wild animal species are the only important natural reservoirs of the virus.  相似文献   

12.
医院工作人员SARS感染的原因及预防对策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目的 探讨医院工作人员在收治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ARS)过程中受到感染的原因及预防对策,以减少医院感染的发生。方法 对我院从2003年2~4月约3个月收治SARS过程中受到感染的医院工作人员的临床特征及感染的原因及在此过程中所不断完善的预防对策做一回顾性分析。结果 我院感染SARS19名工作人员中11名护士、8名医生,通过近距离接触患者或接触患者的呼吸道分泌物等途径传播,在收治过程中,通过不断完善消毒隔离及个人防护措施、加强宣传教育,医院感染得到有效控制。结论完善医院感染管理监督机制、强调个人防护是减少SARS医院感染的关键。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山西省太原市SARS临床确诊病例半年后的血清抗体水平、胸部和股骨头影像学的变化。方法对132例太原市2003年3月11日~7月5日临床确诊的SARS病例进行随访问卷调查、血清学抗体检测及肺部和股骨头影像学检查,并分析比较。结果SARS临床确诊病例半年后的主要症状为气短、关节肌肉痛、心悸和烦躁;女性患者各种症状的发生率均高于男性;血清抗体与心悸、烦躁和肌肉关节痛的发生情况有统计学关联;血清抗体阳性率与入院时间有关联。结论太原市SARS病例存在过度诊断现象,血清抗体阳性率随着入院时间的推移逐步下降;部分确诊病例出院后合并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改变。  相似文献   

14.
太原市336例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的流行病学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山西省太原市传染性非典型肺炎[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ARS)]的流行病学特征.方法对太原市2003年3月23日到5月15发生的SARS病例进行个案调查和描述性分析.结果期间太原市常住人口中临床诊断病例336例,疑似病例484例.疑似病例中转为确诊病例253例,其余排除.临床诊断病例中18例死亡.SARS发病率、死亡率和病死率分别9.55/10万、0.51/10万和5.34%.流行期间可划分为输入扩散期、上升期、高峰期、低谷期、下降期和终止期6个阶段.SARS病例的年龄构成男性以20~49岁为主,女性为20~59岁为主;各类职业中医务人员74(22.02%)、学生(13.9%)、干部职员(12.2%)、离退人员(10.42%)和工人(9.52%)占前5位;SARS病例以迎泽区为中心,向四周扩散,距离越远,疫情越轻.在SARS流行期间各阶段,新发病例有明确接触史的比例呈逐渐下降趋势,整个过程共有62.69%的病例无明确接触史.提示SARS病例有在潜伏期传染的可能,这有待于进一步的研究.结论太原市SARS病例的传播和流行符合新发传染病的流行特征,其病死率与全国其他流行区相似,但低于全球平均水平.  相似文献   

15.
SARS流行时期医务人员防护及效果评价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了解广东省有急性传染性非典型肺炎(SARS)接触史的医务人员在防治SARS时期的个人防护状况,评价防护措施对预防SARS感染的效果. 方法对广东省9所诊治SARS的医院中所有有SARS接触史的工作人员进行调查. 结果1 645名调查对象中有 152例感染SARS,其中有79.61%的确诊时间在2003年2月,随时间推移而确诊病例数迅速减少;同时,所有调查对象在第1次接触SARS时对各项防护工具的使用率随时间推移而增加,趋势检验均有统计学意义;第1次接触SARS时使用各项防护工具的医务人员感染SARS的频率均低于没有使用者;9所医院医务人员对防护工具使用率和感染率也呈负相关关系,相关系数为-0.7386,P值为0.023. 结论对与SARS患者接触的医务人员,采取积极有效的防护措施能大大降低感染的风险,从而保护其身体健康.  相似文献   

16.
SARS感染的预防管理先行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 探索预防医务人员感染SARS的措施。方法 采取标准预防原则和一系列相应的预防措施。结果 早期医务人员感染率为2.43%,在后来新开的3个SARS病房和1个ICU工作的526名医务人员无1例发生SARS感染。结论 我院医务人员感染SARS情况得到有效控制,充分说明采取控制SARS感染的措施是有效的、科学的。  相似文献   

17.
广东省不同人群SARS病毒抗体水平调查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目的对不同人群进行SARS-IgG抗体水平检测,分析SARS流行规模和特征,评价暴露的危险性,了解人数中是否存在SARS病毒隐性感染,为寻找SARS病毒传染源提供线索。方法抽取7708份不同人群标本,按临床症状和暴露因素分为临床确诊SARS病人、病人或污染物的接触者、普通健康人群和动物销售人员4类,采用酶联免疫方法(ELISA)进行SARS-IgG抗体检测,用免疫荧光法(IFA)复核,并结合流行病学资料进行分析。结果127例临床确诊SARS病人抗体阳性率为66.9%;密切接触者中女性发病率高于男性;SARS病人或其污染物的密切接触者抗体阳性率为0.88%;动物销售人员为13.4%;野生哺乳动物销售者的抗体阳性率显著高于其他动物销售者,普通健康人群未检出抗体阳性。低年龄健康人群ELISA检测阳性率为2.06%,高于总体水平。结论人群总体抗体水平很低,普通健康人群无SARS冠状病毒抗体,但可能存在某种可与SARS冠状病毒起交叉反应的抗体;有无接触史是影响抗体阳性率的重要因素;密切接触者可能存在隐性感染;野生动物可能是本次SARS的传染源。  相似文献   

18.
广州市SARS社会负担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估计2003年SARS对广州市社会经济负担所造成的影响。方法:对16所SARS病人指定收治医院或收治病人数超过10例医院2002、2003年医院业务收入进行比较;对受SARS影响较大的部分行业2003年业务收入,以及广州市政府有关部门关于SARS的有关政策规定及有关开支情况进行分析。结果:SARS对广州市的社会负担主要表现为收入减少、支出增加。粗略估计总社会负担约为110亿元人民币。其中16所SARS病人收治医院业务收入,与2002年同期相比,2003年减少约1.7亿元;其它受影响较大行业社会负担超过100亿。结论:作为一种新的重大传染病,SARS造成的社会负担要远高于病人群体的直接负担和间接负担,公共卫生突发事件应对处理不仅仅是公共卫生问题,所产生的是一个社会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