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 最近几年我国伤寒发病有增多趋势,并岀现多次暴发流行,这是由于流行菌群发生变化,岀现多重耐药的 M_1型菌株所致。近来,我区的南陵、芜湖、繁昌三县亦常发生伤寒的局部暴发流行,且氯霉素治疗效果欠满意。为探讨我区伤寒药敏及临床治疗,现  相似文献   

2.
<正> 自1986年以来伤寒病例增多,且有数起水源性暴发,大多为具有多重耐药性的噬菌体M_1型菌株引起。因此,对其临床有关问题似有重新认识的必要。一、耐药菌株的发现及分布自1950年以来,国外已从散发性伤寒病例中分离出对氯霉素和其他抗生素耐药的伤寒杆菌,之后国内外都有报告。一般而言,对氯霉素耐药者<5~10%。河南曾于1979年分离到25株伤寒杆菌,氯霉素的最低抑菌浓度高达170~230μg/ml。个别地区在流行期间曾有报道90%以上菌株耐药,如1986年  相似文献   

3.
目的 研究中山市多重耐药非伤寒沙门菌株的耐药基因和分子分型特征。 方法 分析2015年7月中山市博爱医院培养出的4例多重耐药NTS菌株的药敏结果,并且对该4例菌株进行脉冲场凝胶电泳分型(PFGE)多位点序列分型技术(MLST)和全基因组测序分析(WGS),并在此基础上对4例菌株进行差异性分析,量化菌株之间的遗传发育距离,确定病例菌株之间的关系。 结果 4例菌株均为鼠伤寒沙门菌变种,并且均为多重耐药菌株,菌株S2、S3和S4药敏结果几乎相同,与S1差异较大。PFGE可将4例菌株分为两个大组(组A和组B),菌株S2、S3、S4落到同一个大组B中,菌株S2、S3、S4抗原式相同并均与S1有差异;MLST发现菌株S1为ST19型,菌株S2、S3、S4为ST34型。菌株S1抗药基因谱与菌株S2、S3、S4差异大,菌株S2、S3和S4 均有blaCTX-M-55基因。菌株S2、S3和S4的WGS形似度非常高,几乎可确定为同一来源。 结论 4例多重耐药菌株均为鼠伤寒沙门菌变种,菌株S2、S3和S4为同一来源。 blaCTX-M-55基因可能是造成本次中山市NTS多重耐药的主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4.
80年代,我国各地不断出现多重耐药伤寒菌株,增加了治疗伤寒的难度。自此以后,开辟了用新型喹诺酮类抗菌药物治疗伤寒,取得了很好的疗效。随着耐药伤寒菌株的减少,敏感伤寒菌株的恢复,重型及  相似文献   

5.
伤寒55例误诊分析王加猛(宿迁市人民医院传染科223800)关键词伤寒误诊中图法分类号R516.3伤寒是由伤寒杆菌引起的一种肠道传染病,近10余年来由于伤寒M1噬菌体型菌株以及多重耐药的伤寒菌株的出现,使伤寒临床表现多样化,从而导致伤寒极易误诊。我院...  相似文献   

6.
对以M_1型为优势的耐氯霉素等抗菌药物的伤寒菌株引起的220例伤寒患者进行了药物治疗观察,发现氟哌酸、氟哌酸与甲氧苄氨嘧啶、氟哌酸与庆大霉素联台治疗组的疗效优于氯霉素或含氯霉素的联合治疗组。采用氟哌酸治疗无严重全身毒副反应,未见复燃或复发病例,费用亦经济。一般病例单用氟哌酸即可,重症病例可与其他抗菌药物联合治疗。在广泛存在耐药菌株流行的情况下,应首选氟哌酸治疗伤寒。  相似文献   

7.
自1986年2月至1988年2月,我院共收治由多重耐药菌株所致的伤寒219例,其临床特点为;氯霉素等常用药物的疗效差、病情重、热程长、并发症多、复发率高,治疗颇感棘手。为拟定疗效高、复发率低、副作用少、药价适中的耐药株伤寒治疗方案,现结合本组治疗情况,就耐药株伤寒非常规疗法做一探讨。  相似文献   

8.
1987~1988年从苏州地区分离的259株伤寒沙门氏菌,209株(80.7%)为多重耐药,耐药种类达9~11种之多。质粒电泳显示均一的质粒图谱,耐药菌株都有1条分子量约为98.6Mdal的大质粒带。耐药菌  相似文献   

9.
目的 了解中山市沙门菌的血清型分布、分子分型特征以及对抗生素的耐药情况。方法 对2018—2019年中山市哨点医院以及食物中毒事件采集检出的沙门菌进行血清型分型,采用微量肉汤稀释法(MIC)对15种药物进行药物敏感试验,应用脉冲场凝胶电泳法(pulse-field gel electrophoresis, PFGE)对3种优势血清型沙门菌进行分子分型。结果 509株沙门菌共鉴定出44种血清型,优势血清型为鼠伤寒沙门菌单相变种(173/509,34.0%)、鼠伤寒沙门菌(107/509,21.0%)、肠炎沙门菌(93/509,18.3%)和斯坦利沙门菌(21/509,4.1%)。179株沙门菌中耐药菌株占93.9%(168/179),多重耐药菌株占85.5%(153/179)。共产生82种耐药谱,最常见的耐药谱为AMP-AMS-TET-CHL-SXT-CFZ-Sul和AMP-TET-CHL-SXT-Sul。暂未检出对亚胺培南耐药的菌株,对其余14种试验药物均存在耐药现象,其中对氨苄西林、四环素、磺胺异噁唑、氯霉素、复方新诺明耐药率均超过60%。耐受10种及以上抗生素的菌株有22株,占12.3%(22/179)。42株鼠伤寒沙门菌单相变种分出40个PFGE带型,各型别相似度为52.2%~100.0%;32株鼠伤寒沙门菌分出24个PFGE带型,各型别相似度为48.9%~100.0%;21株肠炎沙门菌分出9个PFGE带型,各型别相似度为55.5%~100.0%。结论 中山市沙门菌血清型主要为鼠伤寒沙门菌单相变种、鼠伤寒沙门菌和肠炎沙门菌,多重耐药现象严重,PFGE分子分型结果呈多样性。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中山市沙门菌的血清型分布、分子分型特征以及对抗生素的耐药情况。方法对2018—2019年中山市哨点医院以及食物中毒事件采集检出的沙门菌进行血清型分型,采用微量肉汤稀释法(MIC)对15种药物进行药物敏感试验,应用脉冲场凝胶电泳法(pulse-field gel electrophoresis, PFGE)对3种优势血清型沙门菌进行分子分型。结果 509株沙门菌共鉴定出44种血清型,优势血清型为鼠伤寒沙门菌单相变种(173/509,34.0%)、鼠伤寒沙门菌(107/509,21.0%)、肠炎沙门菌(93/509,18.3%)和斯坦利沙门菌(21/509,4.1%)。179株沙门菌中耐药菌株占93.9%(168/179),多重耐药菌株占85.5%(153/179)。共产生82种耐药谱,最常见的耐药谱为AMP-AMS-TET-CHL-SXTCFZ-Sul和AMP-TET-CHL-SXT-Sul。暂未检出对亚胺培南耐药的菌株,对其余14种试验药物均存在耐药现象,其中对氨苄西林、四环素、磺胺异噁唑、氯霉素、复方新诺明耐药率均超过60%。耐受10种及以上抗生素的菌株有22株,占12.3%(22/179)。42株鼠伤寒沙门菌单相变种分出40个PFGE带型,各型别相似度为52.2%~100.0%;32株鼠伤寒沙门菌分出24个PFGE带型,各型别相似度为48.9%~100.0%;21株肠炎沙门菌分出9个PFGE带型,各型别相似度为55.5%~100.0%。结论中山市沙门菌血清型主要为鼠伤寒沙门菌单相变种、鼠伤寒沙门菌和肠炎沙门菌,多重耐药现象严重,PFGE分子分型结果呈多样性。  相似文献   

11.
<正> 近年来,由于多重耐药伤寒菌株的出现,伤寒的病死率有增高趋势。为提高伤寒治愈率,我们将1987年9月至1988年9月分离的45株伤寒菌株进行药敏试验,同时对同期住院病人进行治疗研究,现将结果报告如下。临床资料一、病人来源:本组病人来源于合肥市及郊县。其中男45例,女23例;年龄4~63岁,以青壮年为主。68例病人中仅5例入院前未用抗菌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一起食源性伤寒暴发疫情的伤寒沙门菌的耐药情况和分子分型特点,为伤寒防制工作提供依据。方法病例及外环境标本采用分离培养、生化鉴定与血清学分型进行菌株鉴定,并对菌株进行10种抗生素的敏感性试验,同时运用脉冲场凝胶电泳(Pulsed field gel electrophoresis,PEFG)技术对菌株进行分子分型和流行病学特征分析。结果共培养分离出93株伤寒沙门菌,分别为92份病例和1份外环境井水标本。选取14株本次暴发疫情、7株往年菌株、1株邻市和1株外环境井水标本进行PFGE检测,结果显示井水与江阴市13株和邻市1株沙门菌带型一致,从分子流行病学角度可基本确认是由一种型别的病原菌引起的伤寒局部流行。来自病例标本的73株伤寒沙门菌对阿莫西林、头孢噻吩、头孢噻肟敏感率100. 00%,对萘啶酸、利福平耐药率100. 00%。结论加强PFGE和耐药监测的运用,可以及时掌握伤寒菌株型别、耐药变迁情况,准确治愈伤寒病例,采取针对性防控措施,防止伤寒疫情扩散和蔓延。  相似文献   

13.
开封地区临床致病菌耐药性监测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我们用 WHO 推荐的 Kirby-Bauer 药敏试验法对开封医学地区常规分离、鉴定的2065株各类菌株作耐药频谱和变迁状态调查,结果表明1990年比1989年菌株的耐药性呈普遍上升态势,菌株的多重耐药趋势严重。根据监测结果,为临床医生绘制了“致病菌药敏图”和“9种常见致痫菌对20种抗菌药物耐药率分析表”.供临床用药时的参考。对本地连年发生的多重耐药株引起的鼠伤寒肠炎有关问题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4.
据美国疾病控制中心(CDC)报道,最近15年内从人体分离的沙门氏菌菌株已增加到31倍,其中鼠伤寒沙门氏菌(Salmonella typhimurium STM)最为常见,约占50%川。近2年来,该菌型变异严重、多重耐药、流行季节  相似文献   

15.
<正>近年来,多重耐药菌株引起的伤寒流行在国内外屡见不鲜。传统的抗菌药物如氯霉素、氨苄青霉素,复方新诺明等的治疗效果每况愈下。患者病程迁延,并发症  相似文献   

16.
罗淑华  黄鹏飞  李燕  汪东篱  易政兵 《热带医学杂志》2012,12(11):1370-1372,1387
目的 分析辖区内沙门氏菌的流行特征及药敏结果,为防治沙门氏菌感染提供流行病学及病原学依据.方法 对2010-2011年从腹泻病人中分离的47株沙门菌进行菌型分布、流行特征及药敏分析.结果 沙门菌感染的主要人群为10岁以下年龄组,其中以鼠伤寒、肠炎沙门菌为流行优势株,除碳青霉烯类未见耐药,其它类抗生素均有耐药,菌株出现多重耐药,耐药与分离病例年龄存在相关性.结论 鼠伤寒沙门菌、肠炎沙门菌是感染性腹泻的流行株,感染趋向低龄化,低龄病例分离菌株耐药趋势严峻,对萘啶酸、四环素、甲氧苄啶及氨苄西林耐药较严重,提示规范合理使用抗生素,尤其是婴幼儿抗生素的选用,对降低耐药株的产生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肺炎克雷伯菌对复方新诺明的耐药性、整合子分布及其对耐药性的影响。方法收集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2013年1月至2015年5月临床分离的肺炎克雷伯菌共812株,采用VITEK2Compact全自动微生物分析仪测定肺炎克雷伯菌临床分离株对临床常用的以复方新诺明为代表的抗菌药物耐药性,PCR方法筛查其Ⅰ、Ⅱ、Ⅲ型整合子,分析不同耐药表型菌株内整合子分布的差异。结果肺炎克雷伯菌对多种抗菌药物耐药率呈上升趋势,仅对复方新诺明耐药率呈逐年递减趋势,亚胺培南和厄他培南耐药肺炎克雷伯菌对复方新诺明保持相对较低的耐药率;肺炎克雷伯菌中Ⅰ型整合子总阳性率为37.2%,未检测到Ⅱ、Ⅲ型整合子,复方新诺明耐药菌株组Ⅰ型整合子阳性率明显高于敏感组(P<0.01);整合子阳性菌株组对临床常用抗菌药物的非敏感率(中介率与耐药率之和)几乎均明显高于整合子阴性菌株组(均P<0.05);复方新诺明耐药组和敏感组中,多重耐药菌株的Ⅰ型整合子阳性率均显著高于非多重耐药菌株,广泛耐药菌株的Ⅰ型整合子阳性率也均显著高于非广泛耐药菌株(均P<0.01)。结论2013至2015年,肺炎克雷伯菌仅对复方新诺明的耐药率呈现逐年降低趋势,且耐碳青霉烯肺炎克雷伯菌对复方新诺明敏感性良好;肺炎克雷伯菌主要携带Ⅰ型整合子,由整合子介导的耐药基因的传播与复方新诺明耐药性、多重耐药表型、广泛耐药表型均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大理地区伤寒、副伤寒杆菌的感染状况及耐药状况,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科学依据。方法用回顾性方法统计分析3年来,本院分离出的96株伤寒、副伤寒杆菌的标本来源、菌型分布、耐药状况。结果96株感染菌株中,有84株来自于血液培养标本,12株来自粪便培养标本。菌型分布以甲型副伤寒杆菌为主,占85.42%;其次为伤寒杆菌和乙型副伤寒杆菌,分别占11.45%和3.12%;未检出丙型副伤寒杆菌。分离出的96例感染菌株对亚胺培南的耐药率为零;对所选头孢菌素类、喹诺酮类、氨基糖甙类抗菌素的耐药率均小于15%;对氨苄西林的耐药率较高,为39.58%。结论大理地区伤寒、副伤寒杆菌感染菌型以甲型副伤寒杆菌为主。除氨苄西林外,感染菌株对其它所选抗菌素表现出较好的抗菌活性,耐药率较低。为防止耐药菌株增加,建议临床医生依据培养、鉴定及药敏结果,正确诊断及使用敏感抗菌素。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北京市153株沙门菌分离株多重耐药情况和流行病学特征,为本地区的沙门菌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通过WHO全球沙门菌监测系统及北京市肠道门诊监测系统分离到的153株沙门菌进行生化鉴定、血清分型同时采用K-B纸片法检测药物敏感性,并统计相关流行病学资料。结果 153株沙门菌药敏结果显示多重耐药菌株为61株(39.87%),其中以肠炎沙门菌和鼠伤寒沙门菌为主要的多重耐药血清型。61株多重耐药菌株中以耐4~5种抗生素为主,占55.74%(34/61);主要耐药模式为耐五种抗生素:氨苄西林、链霉素、磺胺异噁唑、萘啶酸、四环素,占27.87%(17/61)。61株多重耐药菌株中男女比例1.54:1,以男性为主。年龄分布以0~10岁(占24.59%)和21~30岁(占27.87%)为主。结论沙门菌多重耐药性分析提示耐药模式更加多样化,耐药人群趋于年轻,进一步强调合理选择及使用抗生素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20.
2005-2009年贵州省伤寒和副伤寒沙门菌耐药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贵州省伤寒和甲型副伤寒沙门菌的耐药状况,为临床用药及防控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改良K-B法对伤寒、甲型副伤寒沙门菌株进行药物敏感试验。结果贵州省9个市(州、地)26个县(区)的113株伤寒沙门菌和518株甲型副伤寒沙门菌对10种抗生素进行药物敏感性测定。其中伤寒沙门菌除对C IP不耐药,对其余9种抗生素均有不同程度的耐药,甲副沙门菌仅对CFT、NAL、SMZ有不同程度耐药,耐药率达0.88%~95.95%,个别地区出现了对第三代头孢类药的多重耐药株。结论贵州省伤寒、甲副沙门菌耐药情况已较为严重,尤其是多重耐药菌可能会造成伤寒和甲型副伤寒的流行或暴发。加强耐药性监测,指导临床合理用药,对预防控制伤寒和甲型副伤寒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