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孕妇情绪与产后抑郁症相关因素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探讨孕妇抑郁、焦虑情绪、产后抑郁症的发生率,及其关系和有关影响因素,随机抽取1997年1~11月在本院分娩的部分孕妇共1052例进行情绪测定(HAD)问卷调查,其中以艾氏广后抑郁量表(EPDS)跟踪至产后7天的有866例。调查结果:EPDS阳性率为15.01%,HAD问卷中A值总分、D值总分≥11分的分别为5.13%及437%;随着A值、D值的增高,EPDS阳性率也随之升高。据此分析了影响EPDS和A值、D值的有关因素,并提出了相应措施。  相似文献   

2.
为了探索孕妇产后发生抑郁症相关因素,随机抽取1997年1~11月产前门诊中决定在本院分娩的孕妇1052例进行情绪测定(HAD),以产后抑郁量表(EPDS)跟踪调查至产后7天866例。调查结果表明:EPDS阳性率为15.01%,HAD问卷中A值总分、D值总分≥11分的分别为5.13%7Z4.37%。分析了影响EPDS和A、D值的相关因素,提出相应的社区护理措施,把孕妇心理护理工作延伸到社区,进入家庭,以适应新的医学模式的转变,以利母婴身心健康。  相似文献   

3.
农村孕妇产后抑郁症的相关因素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探索本省农村孕妇发生产后抑郁症的相关因素,便于指导基层妇幼保健院(所)护理人员及农村妇幼保健人员对孕产妇提供恰当的心理保健和护理。方法:随机抽取1998年1月-1999年12月在山区县妇幼保健院就诊的孕妇396例,进行孕期情绪测定(HAD),以产后抑郁量表(EPDS)进行产后跟踪调查至产后7天内370例,3个月12例,6个月4例,1年10例。结果:孕期焦虑情绪发生率为6.06%,抑郁情发生率8.08%,产后抑郁症的发生率14.65%,与1997年我省城市调查结果5.13%,4.37%和15.01%相近.结论:要降低农村孕妇产后抑郁症发生率,首先应规范农村孕妇孕期保健并加强孕期心理护理;随之加强产时服务并提倡自然分娩,最后抓住农村社区重点护理人群及其要素实施有针对性的身心护理和面对面的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4.
孕妇情绪影响因素探讨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随机抽取1997年1~11月决定在本院分娩的部分孕妇,采用医院焦虑及抑郁自评量表(HAD)进行孕期情绪测定,其中以艾氏产后抑郁量表(EPDS)跟踪调查至产后7天内866例。结果:HAD问卷中A值总分、D值总分≥11分的分别为5.13%及4.37%,随着A值、D值分值的增高,EPDS阳性率也随之升高。并对孕期焦虑、抑郁的相关因素进行单因素和多元逐步回归分析,发现孕妇焦虑情绪与本人健康状况、孕妇企盼生男孩程度、丈夫企盼生男孩程度及居住环境呈正相关,孕妇抑郁情绪与本人健康状况、孕前夫妻关系呈正相关,孕期焦虑与抑郁情绪均与孕妇文化程度、孕期听课次数呈负相关。提示孕期情绪与产后抑郁症的发生率有密切关系,提出孕期保健的重点和产前宣教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临产前干预措施对产后抑郁症发生率及疗效的影响。方法选择在我院产检和分娩的孕妇2868例,平均随机分成对照组和干预组(各1434例)。对两组孕妇于孕期行医院焦虑-抑郁情绪自评量表(HAD)测试(≥11分诊断为焦虑抑郁情绪),产后行艾迪产后抑郁量表(EPDS)测试(≥13分诊断为产后抑郁症)。对干预组孕妇临产前行6项干预措施,对照组无干预措施。观察两组的产后抑郁症的发生率及疗效。结果①HAD≥11分:对照组135例(9.41%),其中产后抑郁症发病70例(51.85%);干预组139例(9.69%),其中产后抑郁症发症31例,31例(22.30%),两组比较,差异有极显著性(P〈0.01)。②EPD5≥13分,对照组211例,占14.71%,干预组85例,占5.93%,两组比较,差异有极显著性(P〈0.01)。③治愈率比较,对照组半年治愈率及一年治愈率分别为51例(24.17%)和139例(65.88%);干预组半年治愈率及一年治愈率分别为42例(49.41%)和78例(91.76%)。两组比较,差异有极显著性P〈0.01。结论产后抑郁症发生率14.71%,对母婴的影响较大;孕妇临产前焦虑、抑郁情绪是产后抑郁症的高危因素,临产前采用干预措施能够显著降低产后抑郁症的发生率,提高治愈率,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不同年龄段脑血管病(CVD)患者抑郁情绪的差别。方法 应用量表对CVD患者抑郁情绪的临床特征进行量化对照分析。将患者按年龄分为三组:A组40~49岁,B组50~59岁,C组≥60岁。结果 A组“不满”等6项因子均分高于B组(P〈0.05),活动抑制、性欲减退均分显著低于B组(P〈0.01);A组抑郁程度重,“抑郁”等12项因子均分高于C组(P〈0.05),而活动抑制与性欲减退均分显著低于C组(P〈0.01);B组与C组在抑郁程度上无差别,但“失败感”等5项因子均分显著高于C组(P〈0.01),性欲减退因子均分显著低于C组(P〈0.01)。结论 不同年龄段脑血管病患者的抑郁情绪不同。  相似文献   

7.
产后抑郁症及其产科因素相关性探讨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目的 调查产后抑郁症的发病情况;探讨与产后抑郁症相关的产科因素。方法 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方法,抽取长沙市2所三级甲等医院和2所二级甲等医院从2004年9月~2005年1月在这4所医院进行产后6周复查的300例初产妇,并对其进行问卷调查。调查问卷包括Edinburgh产后抑郁量表(EPDS)、自编产妇一般资料及产科因素调查问卷。采用Epidata3.02软件建立数据库,所有资料均采用SPSSll.5统计软件处理。统计方法包括描述性的统计分析、X^2检验、单因素和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分析。结果 L300例产妇中,EPDS总分≥13分抑郁阳性并确诊为抑郁症者52例,产后抑郁症的发病率为17.30%。2,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第一产程时间(P=0,024)、顺产(P=0,003)、阴道助产(P=0,000)、新生儿畸形(P=0.000)、母乳喂养(P=0.037)与产后抑郁症相关,有统计学意义。其OR值分别为:2.269、0,151、49.767、28,386、0,299。结论 1.一部分妇女在产后6周内出现不同程度的抑郁性障碍,应引起高度重视。2,产后抑郁症相关的产科危险因素有阴道助产、新生儿畸形、第一产程时间长;保护性因素有顺产、母乳喂养。3,针对影响因素,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有助于预防其发生。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呼和浩特地区孕妇产前感染传染性疾病的情况。方法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和快速血浆反应素(RPR)环状卡片试验,对城市1388例及农牧区1074例孕妇的血液进行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BsAg)、丙型肝炎病毒(HCV)抗体、抗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抗体(HIV)和梅毒的检查结果进行了统计与比较。结果HBsAg阳性率:城市为6.84%,农牧区为6.14%;HCV抗体阳性率:城市为0.22%,农牧区为0.28%;抗人类HIV抗体在城市与农牧区所检的孕妇中均未发现阳性;梅毒检查阳性率:城市为0.29%,农牧区为0.28%,2组结果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孕妇通过产前检查,能有效地预防或控制母婴垂直传播性疾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产后抑郁症的影响因素及干预措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产后抑郁症的影响因素,观察干预措施对产后抑郁症发病率的影响。方法选择在浙江永嘉人民医院行产前检查并在本院分娩的孕妇1100例,按单双号随机分为对照组(550例)和干预组(550例)。对两组孕妇于孕期行医院焦虑一抑郁情绪自评量表(HAD)测试,于产后3天至8周行艾迪产后抑郁量表(EPOS)测试。对干预组孕妇实施干预,对照组孕妇采取普通产科护理措施,观察两组产妇的产后抑郁症发生率变化情况。结果在98名焦虑一抑郁情绪者中,产后抑郁症的发生率为41.8%,高于正常人群的6.2%,二者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1)。对照组产妇产后抑郁症发生率为13.1%。干预组产妇产后抑郁症的发生率为5.6%,干预组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1)。在产前有焦虑一抑郁情绪的人群中,干预组的产后抑郁症发生率为25.0%,对照组的产后抑郁症发生率为58.0%,二者差异也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产前焦虑一抑郁情绪是产后抑郁症的高危因素。采取综合干预措施能够显著降低产后抑郁症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改善产后抑郁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80例产妇随机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实验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加用综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产后1周及3周SAS及EPDS评分。结果:与产后1周比较,两组产后3周SAS及EPDS评分较均明显降低,差异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产后3周SAS及EPD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有助于改善产妇心理状况,缓解抑郁情绪,进而保证母婴安全,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