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残胃癌和残胃再发癌的手术处理方法。方法:对近10年间行根治性切除17例残胃癌和残胃再发癌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残胃癌病例中行残胃切除联合脾切除6例,联合胰体尾脾切除3例,联合横结肠部分切除1例,联合脾切除-横结肠部分切除1例,同时行切口疝无张力修补术1例,残胃再发癌行全残胃联合空肠切除3例。结论:行全残胃切除联合周边脏器整块切除能提高残胃癌和残胃再发癌的根治性。  相似文献   

2.
胃溃疡做完手术后,是不是就可以高枕无忧了呢?其实不然。残胃是一种癌前状态,其癌变率为正常人群的5倍。目前通常将胃良性病变行胃大部切除术后5年以上发生的第1个原发癌肿,或胃癌切除术后10年以上发生的第  相似文献   

3.
1 概念残胃再发癌是一个比较模糊的概念 ,在国内外的文章中常和残胃复发癌、残胃癌等互相混淆。从字面意义上讲 ,残胃再发癌包含三层意思 ,第一 ,以前曾经患过胃癌 ,可能是一次 ,也可能是多次 ;第二 ,以前曾因胃癌手术 ,术后还留有部分胃组织 ;第三 ,在残余的胃组织上又发生了新的癌 ,这种癌应有别于以前手术切除的胃癌。否则应视为胃癌术后复发。但是实际运用中还应当有一定的时间限制 ,因为胃癌术后超过一定时限以后 ,如果在残胃上又发生癌肿 ,即使病理类型与前一次胃癌的病理类型一致 ,也很可能并非由于第一次手术后癌组织残留 ,而是重…  相似文献   

4.
我院共行胃镜检查15208例,其中胃大部切除术后83例,发现残胃内有潴留者24例。现就胃潴留与残胃病变的有关资料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术后残胃功能性排空障碍的临床表现、诊断和处理方法。方法1993—2006年收冶9例术后残胃功能性排空障碍患者,其中毕Ⅱ式胃空肠吻合术1例,胃空肠Roux—en—Y吻合术4例,近端胃大部切除术4例。对此组病例的临床表现、辅助检查、诊断和治疗进行分析总结。结果9例均采用综合保守治疗,除1例自动出院放弃治疗外,其余8例腹胀、呕吐等症状消除后出院。结论本病主要临床表现是术后7d仍需持续胃肠减压或患者已排气,拔除胃管进食后发生上腹饱胀、呕吐,无发热,无腹痛,多为暂时的。残胃功能性排空障碍需与吻合口及输出袢端机械性梗阻鉴别,x线造影和胃镜检查在鉴别诊断上有重要意义。明确诊断后进行保守治疗,一般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6.
封革 《工企医刊》2001,14(5):13-13
TNM分期是由Denoix根据恶性肿瘤的局部和远处转移情况提供,该分类系统与患者的生存期和疗效等密切相关。现将我院128例胃癌患者的术后胃镜检查结果进行分析,探讨残胃病变与胃癌TNM分期的关系。 1 材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本组128例经手术确诊的胃癌病例,其中男99例,女29例。男女之比为3.4:1。年龄28岁~74岁,平均年龄56.3岁。胃癌根治术119例,姑息手术治疗9例。  相似文献   

7.
文成 《家庭健康》2007,(3):36-36
胃溃疡患者做完手术后.是不是就可以高枕无忧了呢?胃癌切除术后10年没有复发,是不是就万事大吉了呢?其实不然。残胃是一种癌前状态,其癌变率为正常人群的5倍。目前通常将胃良性病变行胃大部切除术后5年以上残胃发生的第1个原发癌肿.或胃癌切除术后10年以上残胃发生的第2个原发癌肿统称为残胃癌.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术后残胃功能性排空障碍的临床表现、诊断和处理方法。方法1993~2006年收治9例术后残胃功能性排空障碍患者,其中毕II式胃空肠吻合术1例,胃空肠Roux-en-Y吻合术4例,近端胃大部切除术4例。对此组病例的临床表现、辅助检查、诊断和治疗进行分析总结。结果9例均采用综合保守治疗,除1例自动出院放弃治疗外,其余8例腹胀、呕吐等症状消除后出院。结论本病主要临床表现是术后7d仍需持续胃肠减压或患者已排气,拔除胃管进食后发生上腹饱胀、呕吐,无发热,无腹痛,多为暂时的。残胃功能性排空障碍需与吻合口及输出袢端机械性梗阻鉴别,X线造影和胃镜检查在鉴别诊断上有重要意义。明确诊断后进行保守治疗,一般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9.
我们收集了湖南医科大学附二院 1974年 6月至1997年 6月良性胃病术后 5年、胃癌术后 10年以上病例 2 93例 ,现就术后的临床症状、内镜结果及病理资料进行分析 ,探讨残胃粘膜改变及其与癌变间的关系。1 一般资料2 93例残胃患者中男 2 71例 ,女 2 2例 ,年龄 2 8~70岁 (平均 51 0岁 ) ,平均术时年龄 37 8岁。手术病因 :消化性溃疡及其并发症 2 10例 ,胃癌 17例 ,胃炎10例 ,胃结石 1例 ,球部憩室及息肉各 1例 ,氨水灼伤1例 ,原因不清 52例。手术方式 :毕Ⅰ式 39例( 13 3% ) ,毕Ⅱ式 2 54例 ( 86 7% )。手术至胃镜检查时间 :5~ 14年者 181例 ,…  相似文献   

10.
本文对 2 4 0例热性惊厥 ( FC)中的 12 0例再发性FC的再发因素进行了探讨。1 临床资料1.1 发病年龄  2 4 0例 FC中男 152例 ,女 88例。其中男性再发 71例 ,女性 4 9例。 <6个月初发 2 3例 ,再发 15例 (≤ 4次 10例 ,>4次 5例 ) ;~ 1岁初发 194例 ,再发 93例 (≤ 4次 78例 ,>4次 15例 ) ;~ 3岁初发 2 3例 ,再发 12例 (≤ 4次 5例 ,>4次 3例 )。1.2 发病时体温  <38℃ 2 5例中再发 19例 ,38.1~39℃ 97例中再发 55例 ,>39℃ 118例中再发 4 6例。1.3 惊厥时间  <1min2 8例中再发 5例 ,177例中再发 95例 ,<10 min35例中再发 2 0例。…  相似文献   

11.
胃大部切除术是普通外科常用手术,但如何做好这种手术,减少其手术并发症仍然是每个手术医生所面临的问题。一些远期并发症,如返流性胃炎、倾倒综合症和低血糖综合症、复发性溃疡、贫血等的预防是学术界讨论和亟待解决的问题。但一些早期并发症的发生则与手术操作及处理不当有很大关系,如术中加以注意是可以预防的。本文收集了两院近20年来胃大部切除术后早期并发症再手术病例 31例,找出了再手术原因,加以分析,并提出了预防措施。1 临床资料  相似文献   

12.
我院1986年至1992年共收治残胃癌1例,残胃再发癌4例和华东医院收治的残胃癌10例,残胃再发癌4例共19例,现作一回顾性分析,并对本病的早期诊断、治疗、预防等加以讨论,以期引起临床重视。 临床资料 1性别和年龄 19例中男18例,女1例,其中残胃癌11例,中位年龄为63.6岁,残胃再发癌8例,中位年龄为63.1岁,两者无显著差异。本组病例中年龄最大76岁,最小53岁,中位年龄63.4岁,其中57~67岁发病率最高。  相似文献   

13.
张新梅  江水 《工企医刊》1997,10(5):51-51
所谓阑尾术后的再发阑尾炎,系指阑尾次全切除,或术中没有切除真正的阑尾的“阑尾切除术”(阑尾脓肿的切开引流术不属本文所指范围)术后再发生的阑尾炎。由于阑尾已被“切除”,而使临床感到困惑,常常导致误诊误治。为减少此症的临床误诊,现将作者25年间所遇到的7例分析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4.
15.
目的 探讨胃体癌经全胃切除术后消化道重建的方式.方法 对2003年1月至2008年1月间我院收治的胃体癌患者行手术治疗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所有患者行全胃切除术后,根据情况分别行Orr式Roux-en-Y空肠食管吻合术和P形空肠袢空肠食管Roux-en-Y吻合术重建消化道,患者预后良好,远期存活率较高.结论 胃体癌经全胃切除术后选择合适的消化道重建方式,对于减少并发症发生和提高患者存活率具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6.
残胃癌亦称胃手术后胃癌因其既可发生于胃大部切除后的残胃内,亦可发生单纯胃肠紊乱。  相似文献   

17.
兰杰  徐建民 《工企医刊》1999,12(5):51-52
目前,初发脑梗死的病死率有所降低,但再发脑梗死的病例逐渐增多,且其死残率较高。本文进一步探讨再发脑梗死的危险因素,为脑血管病的二级预防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不同胃大部切除术患者术后残胃幽门螺杆菌(Hp)感染的影响,为预防治疗残胃Hp感染提供参考,降低残胃Hp感染率。方法回顾性分析122例胃大部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毕Ⅰ式53例、毕Ⅱ式45例、胃空肠吻合术式24例,采用快速尿素酶试验法、组织切片染色镜检法、14 C尿素呼吸试验检测残胃组织Hp感染率,对残胃病变、Hp感染、胆汁反流及反流程度进行分层比较。结果 Hp感染率毕Ⅰ式组为64.44%,高于毕Ⅱ式组的32.08%及胃空肠吻合术式组的20.8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毕Ⅱ式组胆汁反流发生率为54.72%,高于毕Ⅰ式组的33.33%及胃空肠吻合术式组的2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胆汁反流阴性组Hp感染率为55.56%,高于胆汁反流阳性组的22.00%(P<0.01),但不同程度胆汁反流与Hp感染率无明显相关性;残胃癌与残胃吻合口溃疡患者Hp感染率分别为66.67%、55.56%,明显高于残胃炎组的29.5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不同手术吻合方式残胃的Hp感染率不同,胆汁是Hp感染的保护因素,为降低术后胆汁反流及Hp感染,胃大部切除术可考虑胃空肠吻合术式。  相似文献   

19.
残胃病变临床分析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为探讨术后残胃病变与不同手术方法治疗结果的关系。本文分析207例胃大部切除患者的临床资料、胃镜检查结果、手术方式、残胃病变表现及幽门螺杆菌(Hp)感染情况。表明采取BillrothⅡ(BⅡ)式手术残胃发生残胃炎、吻合口炎及食管下段炎的发病率高,胆汁反流明显;残胃癌发病率也相对高。建议对溃疡病要严格掌握手术指征,BⅡ式手术方式有待进一步改进。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胃大部切除术后残胃功能性排空障碍(FDGE)的发病机理、诊断及治疗.方法 对1999~2007年我科156例胃大部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 本组共发生FDGE 10例,发生率为6.4%,均发生于术后3~12 d.于1 w内治愈1例(10%),2 w内治愈5例(50%),3周内治愈4例(40%).所有患者于32 d之内保守治疗治愈出院. 结论 术后残胃和远端空肠正常的运动功能破坏是发生FDGE的主要原因,消化道造影及胃镜检查是诊断本病及与机械性梗阻相鉴别的重要方法 ,采取非手术治疗一般可治愈,针对胃排空动力学机理采用促胃肠动力能收到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