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究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采用针刺配合龙氏手法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8年1月—6月收治的60例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成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用单纯的龙氏手法治疗,研究组采用针刺配合龙氏手法治疗,对比2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前,2组患者的颈性眩晕症状及功能评分、椎动脉血流速度对比均无显著差异(P 0. 05),治疗后,研究组患者颈性眩晕症状及功能评分(26. 4±2. 3)分、椎动脉血流速度(40. 2±6. 4) cm/s、治疗的总有效率96. 7%均显著高于对照组(18. 6±1. 2)分、(29. 6±5. 5) cm/s、83. 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采用针刺配合龙氏手法治疗,不仅能改善患者颈性眩晕症状及功能,还能提高其椎动脉血流速度,从而有助于提升患者整体的预后效果。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毫刃针配合龙氏手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68例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采用毫刃针配合龙氏手法治疗,对照组予电针治疗,对比两组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1.2%,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0.6%(P<0.05)。结论:毫刃针配合龙氏手法是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较理想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 :观察中成药配合手法综合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 90例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 2组。治疗组以中成药骨筋丸合颈椎手法按摩治疗 ;对照组 4 0例口服西比灵治疗。结果 :治疗组治愈率为 34% ,有效率 94 % ;对照组治愈率 10 % ,总有效率 6 2 5 % ,二组治愈率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 ,P <0 0 1。结论 :中成药配合按摩手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疗效好 ,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4.
手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在椎动脉型颈椎病的手法治疗中,一般认为慎重运用"扳法",我们在临床治疗中发现,针对不同情况,分别采用不同手法,疗效很好,多数1次治愈.现将所观察的40例病例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5.
按摩手法治疗150例椎动脉型颈椎病临床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椎动脉型颈椎病,是因颈椎退行性改变或寰枢关节半脱位,椎周组织痉挛等原因压迫椎动脉,或使椎动脉瘀血造成脑供血不足引起眩晕,甚至卒倒,头恢复中立位时症状消失,伴恶心、呕吐等一系列脑缺血症状而言.  相似文献   

6.
手法配合针灸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105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手法配合针灸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疗效.方法:将2004年12月至2006年12月的105例推动脉型颈椎病患者运用手法配合针灸治疗,2个疗程后进行数据统计分析.结果: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1994年发布的<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1]:本组患者治愈82例占78.1%,好转17例占16.2%,无效6例占5.7%,总有效率为94.3%.结论:手法配合针灸治疗,在针对椎动脉型颈椎病的治疗方面是一组较优组合,其在提高治愈率、总有效率等方面有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7.
我院自1990年以来采用手法为主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疗效较为满意.现将316例的疗效观察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龙氏正骨手法对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颈椎X线片及动脉血液流速的影响。方法:将200例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100例,治疗组采用龙氏正骨手法治疗,对照组采用传统推拿疗法治疗,观察两组临床疗效及颈椎X线片、双侧椎动脉和基底动脉血流速度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颈椎X线影像、双侧椎动脉及基底动脉血流速度改善程度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龙氏正骨手法治疗对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的颈椎X线片中颈椎生理曲度、棘突偏歪、寰枢关节紊乱及双侧椎动脉、基底动脉血液流速改善明显,其临床疗效显著优于传统推拿疗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中药配合手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50例给予中药配合手法治疗;对照组30例以颈椎牵引治疗.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86.0%,对照组为56.7%,2组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中药配合手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疗效优于颈椎牵引治疗.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中药配合手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50例给予中药配合手法治疗;对照组30例以颈椎牵引治疗.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86.0%,对照组为56.7%,2组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中药配合手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疗效优于颈椎牵引治疗.  相似文献   

11.
叶家旭 《河南中医》2014,(12):2447-2448
目的:观察中药内服配合手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疗效。方法:选取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166例,采用隐匿数字随机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83例。对照组采用颈椎牵引治疗,观察组采用中药内服配合手法治疗。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PSV提高幅度明显大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药内服配合手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2.
针灸配合手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51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针灸配合手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效果.方法 102例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采用针灸配合手法治疗,对照组予以针灸治疗;3个疗程后(21 d)对所有患者进行疗效评定.结果 治疗组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 针灸配合手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3.
手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临床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14.
手法配合牵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陆强 《广西中医药》2007,30(2):39-40
椎动脉型颈椎病是骨伤推拿科临床上的常见病多发病,是一种严重影响到工作能力与生活质量的疾病.临床表现多以眩晕为主,常伴有偏头痛、项枕部胀痛、恶心欲呕、失眠健忘、耳鸣、颈椎活动受限及一过性晕厥等一系列的临床症状及体征,且眩晕的发作或加重与颈椎的活动有着密切的关系.本文收集自1999年3月至2002年12月的87例病例,运用传统中医推拿手法配合枕颌牵引进行治疗,取得了满意的疗效.  相似文献   

15.
穴位注射配合手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120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1997年8月以来,笔者在临床上应用穴位注射配合手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120例,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介绍如下。1 临床资料 由于椎动脉型颈椎病的诊断目前存在着较大的争议,本组病例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及1992年10月在青岛举行的“第二届颈椎病专题座谈会”所确立的“椎动脉型颈椎病诊断疗效标准”。本组120例,其  相似文献   

16.
2000年起近4年中运用静脉滴注复方血塞通注射液配合牵引及手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207例,其中60%的患者随访2~6月,无复发,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7.
自身牵引配合手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针灸配合仰卧位拔伸整复手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临床疗效。方法治疗组采用针灸取穴双侧风池、双侧肩井、双侧翳风、双侧风府、大椎、等穴,先针刺,配合仰卧位拔伸整复手法;对照组采用单纯针灸治疗。结果治疗组32例,总有效率达96.9%,较单纯针刺治疗(有效率为53.6%)差异有显著性意义。结论针灸诸穴配合仰卧位拔伸整复手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可疏通经络,活血化瘀,改善代谢,舒筋利节松解粘连,改善颈项部肌肉、血管痉挛并改善血液循环,增加血供,消除炎症神经、肌肉的血液循环,减轻头晕、头痛症状,取得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19.
手法牵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65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笔者自90年以来,采用手法不同角度“拔伸、捺正”牵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65例,疗效满意,总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情况 65例患者全部为男性,年龄最大63岁,最小40岁,平均51.5岁,治疗时间最长30天,最短6天,平均18天。治疗前均对临床症状进行记录,治疗后对照症状、体征改变情况。  相似文献   

20.
椎动脉型颈椎病是由于椎动脉受压而引起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从而产生与颈部活动有关的眩晕、耳鸣、耳聋、呕吐,视物模糊,复视倾倒等脑于缺血症状。多见于中老年患者。据报道约70%的颈椎病伴有程度不同的椎动脉受累表现。其发病后突出的特点是脑部症状多于四肢症状。笔者以手法牵引为主的按方法治疗本病,效果满意,现介绍如下。1一般资料 本组64例中,男性21例,占32.8%;女性43例,占67.2%。年龄26-82岁,平均53.4岁,其26-40岁26例,40-55岁29例,55岁以上9例。体力劳动者19例,脑力劳动者45例,占70.3%。使用电脑2年以上者24例,占37.5%;驾龄3年以上者22例,占34.4%。有反复落枕者42例,有颈部外伤者3例。病史最长3年,最短2周,平均半年。治疗次数最少2次,最多45次,平均26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