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生理情况下人类胚胎着床大约发生在排卵后第7d左右,在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等辅助生殖技术中应用药物进行控制性超促排卵(COH),来得到较多的卵子数。但控制性超促排卵使子宫内膜着床窗发生改变,影响胚胎着床率。超促排卵对子宫内膜的影响可能出现在以下方面:①使子宫内膜组织学分日与生理不符、腺体发育和间质发育的同步性发生改变。②扫描电镜观察子宫内膜超微结构-胞饮突表达异常,导致内膜种植窗开放与胚胎发育不同步。③子宫内膜的激素受体表达异常,改变内膜对激素的反应。控制性超促排卵治疗使子宫内膜形态学、组织学、激素受体发生变化,导致子宫内膜种植窗开放异常,影响辅助生殖技术的成功率。  相似文献   

2.
生理情况下人类胚胎着床大约发生在排卵后第7d左右,在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等辅助生殖技术中应用药物进行控制性超促排卵(COH),来得到较多的卵子数。但控制性超促排卵使子宫内膜着床窗发生改变,影响胚胎着床率。超促排卵对子宫内膜的影响可能出现在以下方面:①使子宫内膜组织学分日与生理不符、腺体发育和间质发育的同步性发生改变。②扫描电镜观察子宫内膜超微结构-胞饮突表达异常,导致内膜种植窗开放与胚胎发育不同步。③子宫内膜的激素受体表达异常,改变内膜对激素的反应。控制性超促排卵治疗使子宫内膜形态学、组织学、激素受体发生变化,导致子宫内膜种植窗开放异常,影响辅助生殖技术的成功率。  相似文献   

3.
在种植窗期,子宫内膜形态、组织结构、激素受体、旁分泌以及免疫环境都发生一系列的变化,以达到最大的接受状态,胚胎才能植入.控制性超促排卵(COH)使雌、孕激素异常升高时,影响子宫内膜形态、组织结构、激素受体、旁分泌以及免疫环境,种植窗提前开放,子宫内膜发育与胚胎发育不同步,子宫内膜接受性下降,胚胎植入障碍,妊娠率低下.临床上,在行COH治疗时,密切监测并适当调整雌、孕激素水平,将有助于提高体外受精-胚胎移植的胚胎植入率.  相似文献   

4.
控制性超促排卵对子宫内膜种植窗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种植窗期,子宫内膜形态、组织结构、激素受体、旁分泌以及免疫环境都发生一系列的变化,以达到最大的接受状态,胚胎才能植入。控制性超促排卵(COH)使雌、孕激素异常升高时,影响子宫内膜形态、组织结构、激素受体、旁分泌以及免疫环境,种植窗提前开放,子宫内膜发育与胚胎发育不同步,子宫内膜接受性下降,胚胎植入障碍,妊娠率低下。临床上,在行COH治疗时,密切监测并适当凋整雌、孕激素水平,将有助于提高体外受精一胚胎移植的胚胎植入率。  相似文献   

5.
超促排卵对子宫内膜容受性影响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尽管控制性超排卵治疗较其它促排卵方案理想,但是控制性超排卵仍然对子宫内膜容受性有影响,使胚胎着床发生障碍,妊娠率降低.控制性超排卵主要是影响子宫内膜容受性标志性因子整合素、白血病抑制因子、转化生长因子以及子宫内膜容受性的形态学标记胞饮突的生长发育,并使子宫内膜雌孕激素受体降调不良,干扰内源性激素水平,进而影响临床妊娠率.  相似文献   

6.
胚胎着床是包括人类在内的哺乳动物生命形成和持续发育的最关键的步骤.着床过程需胚胎和母体双方的同步发育,涉及一系列因子的变化.子宫内膜在月经周期中有一个最适于胚胎着床的时间段称"种植窗",在这个阶段,人类子宫内膜细胞增殖分化活动以及与胚胎相互作用的机制,一直是生殖生理和生殖病理研究的最热点问题.目前认为,整合素等与子宫内膜容受性相关,研究这些相关因子在种植窗时期的表达及在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中的变化情况,可能有助于子宫内膜异位症相关性不孕患者的治疗.  相似文献   

7.
胚胎着床是包括人类在内的哺乳动物生命形成和持续发育的最关键的步骤。着床过程需胚胎和母体双方的同步发育,涉及一系列因子的变化。子宫内膜在月经周期中有一个最适于胚胎着床的时间段称“种植窗”,在这个阶段,人类子宫内膜细胞增殖分化活动以及与胚胎相互作用的机制,一直是生殖生理和生殖病理研究的最热点问题。目前认为,整合素等与子宫内膜容受性相关,研究这些相关因子在种植窗时期的表达及在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中的变化情况,可能有助于子宫内膜异位症相关性不孕患者的治疗。  相似文献   

8.
子宫内膜接受性是影响胚胎着床的重要因素.子宫内膜在"种植窗期"出现特有的形态学变化,并分泌表达特有的蛋白,同时子宫内膜受激素、细胞因子、黏附分子及糖蛋白等多种因素的调节和影响.监测这些因素有助于确定"着床窗",预测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的结局,从而指导辅助生殖技术(ART)的应用,提高助孕成功率.  相似文献   

9.
白血病抑制因子与种植窗期子宫内膜容受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胚胎着床是从胚泡植入子宫内膜开始的一系列细胞、分子信号传递过程.子宫内膜容受性是决定胚胎成功着床的重要因素.对子宫内膜容受性进行评估是辅助生育技术中的重要环节.白血病抑制因子在胚胎种植过程中的作用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白血病抑制因子的生物效应是通过结合靶细胞膜上的白血病抑制因子受体启动细胞内一系列信号分子而完成信息传递,使细胞产生一系列生理或病理变化,在胚胎着床的各个环节发挥重要的作用.目前,对于种植窗期及白血病抑制因子的研究仍有限,白血病抑制因子的作用机制和调节因素也值得进一步探讨.对白血病抑制因子进一步的研究有助于确定种植窗期,并预测体外受精.胚胎移植的结局,进而提高辅助生殖技术的成功率.  相似文献   

10.
在辅助生殖技术中,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GnRHa)长方案已被广泛应用于超促排卵过程中,GnRHa有效解决了单纯促排卵所致早发的黄体生成激素(LH)峰造成卵子质量下降和周期取消率高的问题.有研究表明超促排卵过程中子宫内膜容受性较自然周期发生改变,总结GnRH-a的生理功能,讨论GnRHa对子宫内膜容受性相关细胞因子(整合素、转化生长因子)、超微结构及颗粒细胞凋亡的影响,探究GnRHa对于内膜内分泌环境和早期胚胎着床的作用,综述新近GnRHa在超促排卵过程中的使用策略,旨在为制定合理科学的GnRHa个体化使用方案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影响子宫内膜接受性的相关因素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子宫内膜接受性是影响胚胎着床的重要因素。子宫内膜在“种植窗期”出现特有的形态学变化,并分泌表达特有的蛋白,同时子宫内膜受激素、细胞因子、黏附分子及糖蛋白等多种因素的调节和影响。监测这些因素有助于确定“着床窗”,预测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的结局,从而指导辅助生殖技术(ART)的应用,提高助孕成功率。  相似文献   

12.
子宫内膜接受性是影响胚胎着床的重要因素。子宫内膜在“种植窗期”出现特有的形态学变化,并分泌表达特有的蛋白.同时子宫内膜受激素、细胞因子、黏附分子及糖蛋白等多种因素的调节和影响。监测这些因素有助于确定“着床窗”,预测体外受精一胚胎移植(IVF-ET)的结局,从而指导辅助生殖技术(ART)的应用,提高助孕成功率。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观察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GnRHa)促超排卵对子宫内膜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1)蛋白表达的影响,及其与胞饮突和血清E2、P水平之间的相关性,探讨GnRHa方案低妊娠率的原因,为临床提高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妊娠率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随机将96只雌鼠分成两组,自然周期组和控制性促超排卵组.应用扫描电镜观察子宫内膜胞饮突的表达,应用免疫组化SP法观察子宫内膜TGFβ1蛋白的表达,应用放射免疫法检测雌二醇(E2)、孕酮(P)水平.结果 GnRHa促超排卵可能通过改变血清E2、P水平,使子宫内膜TGFβ1蛋白表达高峰前移,使子宫内膜种植窗异常,导致子宫内膜发育与胚胎发育不同步,降低子宫内膜容受性,影响IVF-ET妊娠率.结论 GnRH促超排卵影响子宫内膜的植入窗.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辅助生殖技术迅速发展,但胚胎着床率一直较低,成为一个主要制约因素.子宫内膜容受性是影响着床的重要方面,由多种因素共同调节,尤其在体外受精-胚胎移植中使用控制超排卵,超生理剂量的甾体激素可能损害黄体功能,影响内膜容受性和妊娠率.通过总结卵巢刺激周期中子宫内膜发育和容受性变化,分析胞饮突、整合素、白血病抑制因子和相关基因等标志物的变化,寻找理想的内膜容受性标志物,以期为认识着床机制和提高体外受精成功率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体外受精(IVF)-胚胎移植(ET)中,影响女性能否成功妊娠的两个重要环节是胚胎的质量和子宫内膜的容受性.随着控制性超促排卵、IVF和胚胎培养等方面的改进,胚胎数量、质量已逐渐得到优化,但由于条件的限制,对子宫内膜容受性的研究尚未得到平行发展,致使子宫内膜容受性成为决定IVF-ET成功与否的关键因素之一.子宫内膜容受性是指子宫内膜对胚胎的接受能力,即允许胚胎黏附其上直至植入完成的特定阶段,其受严格的时间和空间限制.人类能接受胚胎种植的内膜环境只存在于某一特定时期,即种植窗,一般是排卵后5~7 d.IVF-ET着床失败的病例中南于子宫内膜容受性原因导致的约占2/3[1].  相似文献   

16.
除了胚胎质量,子宫内膜容受性对成功着床也同样重要.子宫内膜在分化发育过程中受多种生物因子的调控,其中整合素αvβ3及其配体骨桥蛋白在子宫内膜表面呈周期性高表达,与子宫内膜"着床窗"期同步,是目前公认的子宫内膜容受性标志物,其表达异常与不孕症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本文对整合素αvβ3、骨桥蛋白与子宫内膜容受性的关系及其在胚胎着床中的作用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7.
蛋白酪氨酸激酶(protein tyrosine kinases,PTKs)类癌基因在胚胎和妊娠期的子宫内膜有不同的表达.其表达产物通过受体或非受体酪氨酸激酶的活性,参与信号传导,在胚胎发育和着床过程中发挥作用.PTKs可受类固醇激素、生长因子、胚胎本身和一些化学因子的调控.对PTKs类癌基因在胚胎和妊娠期子宫内膜的不同表达的研究,可为不孕症的防治和辅助生殖技术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8.
体外受精(IVF)。胚胎移植(ET)中,影响女性能否成功妊娠的两个重要环节是胚胎的质量和子宫内膜的容受性。随着控制性超促排卵、IVF和胚胎培养等方面的改进,胚胎数量、质量已逐渐得到优化,但由于条件的限制,对子宫内膜容受性的研究尚未得到平行发展,致使子宫内膜容受性成为决定IVF-ET成功与否的关键因素之一。子宫内膜容受性是指子宫内膜对胚胎的接受能力,即允许胚胎黏附其上直至植入完成的特定阶段,其受严格的时间和空间限制。人类能接受胚胎种植的内膜环境只存在于某一特定时期,即种植窗,一般是排卵后5-7d。IVF-ET着床失败的病例中由于子宫内膜容受性原因导致的约占2/3m。因此明确子宫内膜容受性的特征性改变及相关治疗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9.
辅助生殖技术(assisted reproductive technology,ART)是治疗不孕症的重要手段,胚胎成功着床是ART获得成功妊娠的关键因素之一。着床是胚胎黏附和侵入子宫内膜的过程,而正常形态的宫腔和子内膜是胚胎着床和维持妊娠的关键;子宫异常(包括先天性子宫发育异常及各种后天性子宫病理状态)可导致胚胎着床失败和妊娠失败。本文通过文献复习,介绍对ART助孕结局有影响的各类型子宫因素,包括薄型子宫内膜、子宫内膜息肉、宫腔粘连、子宫肌瘤、子宫腺肌病、子宫内膜蠕动波、子宫畸形、子宫内膜血流灌注,旨在进一步探讨如何改善ART的临床结局。  相似文献   

20.
辅助生殖技术(assisted reproductive technology,ART)是治疗不孕症的重要手段,胚胎成功着床是ART获得成功妊娠的关键因素之一。着床是胚胎黏附和侵入子宫内膜的过程,而正常形态的宫腔和子内膜是胚胎着床和维持妊娠的关键;子宫异常(包括先天性子宫发育异常及各种后天性子宫病理状态)可导致胚胎着床失败和妊娠失败。本文通过文献复习,介绍对ART助孕结局有影响的各类型子宫因素,包括薄型子宫内膜、子宫内膜息肉、宫腔粘连、子宫肌瘤、子宫腺肌病、子宫内膜蠕动波、子宫畸形、子宫内膜血流灌注,旨在进一步探讨如何改善ART的临床结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