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残余肾功能(RRF)是指肾组织受损后尚健存肾单位的残留功能。腹膜透析(PD)较血液透析(HD)的优势在于保护RRF的缓慢下降。保护RRF不仅有利于维持水电解质平衡,而且有利于改善贫血和营养状况,降低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率。多项研究均提示RRF能够预测透析患者的病死率。因此,在减少并发症及预测PD患者预后方面,维持RRF较PD治疗本身所起的作用更大,因而越来越多的专家开始重视PD患者RRF的保护。  相似文献   

2.
腹膜透析致余肾功能减退及其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残余肾功能(RRF)与腹膜透析的透析充分性及预后密切相关,然而,腹透患者的RRF随透析时间延长会不可抗拒的丢失,其影响因素可能包括:原发疾病的发展,透析液的生物不相容性反应,透析过程中不恰当超滤脱水致血液动力学改变,终末期肾病患者脂质代谢系乱等,合并腹膜炎时的炎性介质释放,也可引起肾毒性反应,导致残余肾组织的损害,另外在治疗腹透感染时不恰当的使用肾毒性药物也是加速RRF减退的重要因素,预防,RRF减退的对策应包括:积极治疗原发病,制定合理的腹膜透析方案,慎用肾毒性药物,有效的控制血压,降低血脂等。  相似文献   

3.
腹膜透析致残余肾功能减退及其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残余肾功能 (RRF)与腹膜透析的透析充分性及预后密切相关。然而 ,腹透患者的RRF随透析时间延长会不可抗拒的丢失。其影响因素可能包括 :原发疾病的发展 ,透析液的生物不相容性反应 ,透析过程中不恰当超滤脱水致血流动力学改变 ,终末期肾病患者脂质代谢系乱等。合并腹膜炎时的炎性介质释放 ,也可引起肾毒性反应 ,导致残余肾组织的损害。另外在治疗腹透感染时不恰当的使用肾毒性药物也是加速RRF减退的重要因素。预防RRF减退的对策应包括 :积极治疗原发病 ,制定合理的腹膜透析方案 ,慎用肾毒性药物 ,有效的控制血压、降低血脂等。  相似文献   

4.
CKD患者残存肾功能的意义及保护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残存肾功能( residual renal function, RRF)是指肾组织受损后健存肾单位的残留功能,包括清除毒素、调节体内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以及多种内分泌功能。2006年K/DOQI的RRF定义为:GFR≥5.0ml·min^-1·1.73m^-2,或尿量≥100ml/d。对慢性肾脏病(CKD)患者,尤其是终末期肾病(ESRD)和进入透析治疗的患者而言,  相似文献   

5.
应充分重视和保护透析患者残余肾功能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透析患者的最终目标是提高生活质量,延长生命时间。近年来的研究提示,无论是腹膜透析(PD)还是血液透析(HD)患者,残余肾功能(RRF)的存在是一个至关重要的影响因素。它不仅可改善透析患者的营养状态和生活质量,减少透析的时间,维持较好的血红蛋白水平,同时能降低患者病死率,是病死率强有力的预测因子。  相似文献   

6.
目的腹膜透析(peritoneal dialysis,PD)患者超滤量可受到腹膜功能、尿量、营养状态、透析方式等诸多因素的影响,而且有无残肾功能患者的超滤量显然会受到不同因素的影响,故分析这些因素在超滤中发挥的作用可为控制PD患者体液平衡和改善其生存状况提供参考。方法选择武汉市第一医院符合纳入标准的PD患者178例,以UF的四位数将入选患者分成四组(UF1、UF2、UF3、UF4),再将所有患者按有无残肾功能(residual renal function,RRF)分为2组,有RRF组和无RRF组。收集各项临床资料,并计算残肾Kt/V、残肾肌酐清除率(Ccr)等值。最后将具有统计意义的相关因素与总UF、有RRF组UF、无RRF组UF做多重线性回归,评估各因素在UF中发挥的作用。结果无RRF患者组与UF相关的因素有体质量指数(body/mass index,BMI)(P0.01)和留腹时间(P0.05);有RRF患者组与UF呈正相关的因素有2.5%葡萄糖透析液(P0.01)、腹膜运转功能(D/P值)(P0.05),呈负相关的因素为残肾Kt/V(P0.01)和SGA评分(P0.05)。D/P值随腹膜炎发生次数的增多而逐渐增加。多重线性回归分析发现D/P和2.5%葡萄糖透析液是影响总UF的因素,D/P的影响更大;残肾Kt/V、D/P和2.5%葡萄糖透析液是有RRF者UF的影响因素,残肾Kt/V的影响最大;BMI是无RRF患者UF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 D/P是影响PD患者'UF的主要因素,RRF是有RRF者UF的主要影响因素,BMI是无RRF者UF的独立影响因素。因而保护PD患者的腹膜功能和RRF,监测无RRF患者的体质量,避免其增长或减少过快是合理控制PD患者UF的重要方式。  相似文献   

7.
腹膜透析是目前终末期肾脏病常用的肾脏替代治疗手段之一,血流动力学稳定,较血液透析具有更优的保护残余肾功能(RRF)的价值[1]。维持一定的RRF对于保证透析的充分性、减少透析并发症的发生、延长腹透时间、节省治疗费用等方面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2],因此积极有效地提高腹膜透析患者RRF水平越来越受到临床重视。祖国医学历史悠久,在治疗慢性肾脏病方面具有其独特的优势,研究证实肾衰宁胶囊对改善肾脏纤维化,延缓肾功能进展具有一定的作用。本研究观察了肾衰宁胶囊对维持性腹膜透析患者RRF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肾衰合剂对维持性腹膜透析患者残余肾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观察肾衰舍剂对连续不卧床腹膜透析(CAPD)患者残余肾功能的影响,探讨中药治疗对CAPD患者残余肾功能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将56例脾肾气(阳)虚型的CAPD患者随机分为常规腹膜透析对照组,及加服中药肾衰合剂治疗组。治疗6个月,比较残余肾KT/V、残余肾CCr的变化及下降速率。结果:在维持总体透析效能的前提下,治疗组残余肾KT/V、残余肾CCr下降速度较对照组明显缓慢。结论:肾衰合荆能有效延缓PD患者的RRF的下降。  相似文献   

9.
目的 研究血清白蛋白水平对腹膜透析患者残余肾功能的影响.方法 54例腹膜透析患者以血清白蛋白35 g/L为界,血清白蛋白≥35 g/L为A组,血清白蛋白<35 g/L为B组,测定血清白蛋白、血肌酐、血尿素氮,白细胞介素6、肿瘤坏死因α,留取24 h尿量及腹透液、记录总量并检测尿素氮、肌酐;残余肾功能等.随访过程中观察以上指标和残余.肾功能(RRF).结果 B组中糖尿病肾病患者的比例高于A组,相关分析结果显示血清白蛋白水平与炎症介质白细胞介素6及肿瘤坏死因α水平呈负相关(r分别=-0.48、-0.64,P均<0.05),随着透析时间的延长两组患者RRF均下降,而B组RRF自腹膜透析6个月时即开始下降,与透析初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2个月时A组RRF与透析初月时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B组RRF比较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分析结果显示残余肾功能下降绝对值(△RRF)与血清白蛋白水平呈负相关(r=-0.31,P<0.05),与白细胞介素6及肿瘤坏死因α水平呈正相关(r分别=0.45、0.58,P均<0.01).结论 营养不良导致低水平的血清白蛋白是促进腹膜透析患者残余肾功能下降的因素之一,高水平的炎症介质也加速了残余肾功能的恶化.  相似文献   

10.
腹膜透析(peritoneal dialysis,PD)作为常用的肾脏替代疗法,它对延长患者生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有着明显的临床疗效。大量研究表明,PD对残余肾功能(residual renal function,RRF)的保护作用优于血液透析(hemodialysis,HD),并且认为PD应作为一线透析选择。但是,由于高渗腹透液及超滤过多等原因,PD患者的RRF仍可能在数月至数年内丧失殆尽。据报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