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研究小儿热性惊厥(FC)的临床特点,分析其复发的相关因素、预后情况及药物预防治疗的必要性.方法:对收治的120例热性惊厥患儿进行回顾性分析,包括首发年龄、体温、持续时间、24 h内惊厥次数、家族史、围产期情况.结果:复发54例(占45%),转为癫(癎)4例(占3.3%),复发的危险因素有首发年龄<2岁,初发体温<39 ℃,首发24 h内惊厥≥2次,持续时间≥10 min,有热厥及癫(癎)家族史及首发为复杂型者.结论:首发FC年龄越小、体温越低、惊厥持续时间越长、首发24 h反复发作2次以上、首发为复杂型、有热厥及癫(癎)家族史者日后越易复发.对于易复发患儿应采取临时性药物进行干预.  相似文献   

2.
目的 调查和了解热性惊厥患儿的复发危险因素、父母心理健康及预后情况。方法 结合2000年1月~2005年10月在我科住院及门诊随访的热性惊厥患儿的临床表现、发作类型、发作频率、脑电图资料、首发年龄、发作时对父母的心理状态进行评定,研究其热性惊厥复发因素,父母心理健康及预后。结果 复发共46例(占56%),复发危险因素与惊厥家族史、首发体温、首发年龄、发作类型、父母(尤其是母亲)焦虑、抑郁、躯体化、恐怖精神症状有关。热性惊厥转为癫痫8例,发生智力障碍及行为异常2例。说明热性惊厥患儿大部分预后较好,智力低下及行为障碍发生率低。结论 对有复发危险因素的患儿应密切随访,采取适当的干预措施,热件惊厥患儿的部分家长,存在不良的心理状态,临床医生应重视其家长,尤其是母亲的心理帮助与支持。  相似文献   

3.
田泽芳  刘晓燕 《四川医学》2007,28(4):432-433
目的探讨小儿高热惊厥(FS)复发的相关因素。方法对85例FS患儿进行回顾性分析,包括首发年龄、体温、持续时间、24h内惊厥次数、家族史、围产期情况。结果复发37例(44%),复发的相关因素有首发年龄<2岁,初发体温<39℃,首发24h内惊厥≥2次,持续时间>10min,有热惊厥和癫痫家庭史及首发为复杂型者易于复发。结论首发FS年龄越小,体温越低,惊厥持续时间越长、首发24h反复发作>2次、首发为复杂型、有热惊及癫痫家族史者日后越易复发。  相似文献   

4.
对169例高热惊厥病儿的脑电图进行了分析,结果发现有明确产科因素者106例(63%),有癫痫或高热惊厥家族史者97例(57%),异常脑电图63例,占37.3%;首发年龄在6个月至3岁者脑电图异常率最高;复发次数越多,脑电图异常率越高,转为无热性惊厥及癫痫的危险性越大;约有1/3病儿发作6天后枕区慢活动明显增多。建议脑电图检查时间应在发作当时、发作后1周及发作1个月后。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高热惊厥患儿复发及转为癫痫的危险因素。方法:结合82例高热惊厥患儿的临床表现及脑电图,研究其复发及转为癫痫的情况。结果:复发38例(占46.34%),复发危险因素与一级亲属有癫痫或高热惊厥史、首发为复杂性高热惊厥、年龄小于15个月有关;热性惊厥转为癫痫9例(10.98%),转为癫痫的危险因素与一级亲属有原发性或遗传性癫痫史、高热惊厥为复杂型、高热惊厥发病前神经系统发育不正常有关。说明高热惊厥的预后良好,因严重惊厥而致脑损伤或后遗症者很少见。结论:对有复发及转为癫痫危险因素的患儿,应积极防治急性发热性疾病,适当干预治疗,长期随访。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高热惊厥(FC)的首发情况及复发危险因素.方法对128例FC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128例FC首发情况中95.3%患儿年龄为6个月至6岁之间,75.8%体温在38.5℃以上,19.5%患儿有惊厥家族史,首发诱因上感占70.3%,居首位.复发67例中,初发体温<38.5℃者15例,复杂型36例,有惊厥家族史者22例,与无复发组比较,P<0.05,差异有显著性.结论 FC首发患儿多为6个月至6岁之间,体温38.5℃以上,部分病例有惊厥家族史,首发诱因以上呼吸道感染(上感)为首位;复发危险因素与初次发作体温>38.5℃,初次发作年龄<1岁,复杂型FC及惊厥家族史有关.  相似文献   

7.
张兆兄 《甘肃医药》2011,(5):314-315
目的:分析小儿高热惊厥(FC)的临床特点,探讨治疗和预防复发的措施,以减少癫痫、智力低下等后遗症的发生。方法:对208例FC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分析其复发因素、影响转归的因素,并设立发热对照组(100例,发热,无惊厥),检测2组血钠、钾、糖水平。结果:208例0-6岁FC患儿首次发作年龄6月-5岁176例(84.61%),其中1~3岁156例(75%);年龄〈6个月和〉5岁32例(15.39%);首次发作体温≥38.5℃161例(77.4%);基础疾病多为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共164例(78.84%);首发惊厥为全身强直-阵挛性发作176例(84.61%);惊厥持续时间〈15min168例(80.76%)。首发年龄〈6个月或〉5岁、首发体温〈38.5℃、FC类型为复杂型FC(CFC)及有惊厥家族史者易复发。具有上述复发因素以及惊厥持续时间≥15min、惊厥次数〉5次、体温正常2周后脑电图仍有异常者易转为癫痫及合并智力低下。结论:FC首发年龄多为6月-5岁,与发热相关;FC多存在低血钠和高血糖。在常规治疗时应注意纠正电解质紊乱和高血糖。其复发与首发年龄、首发体温、FC类型、惊厥家族史有关。FC大多预后较好,少数可发展为癫痫,要进行积极的干预治疗。  相似文献   

8.
68例小儿热性惊厥复发与转为癫痫危险因素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小儿热性惊厥复发与转为癫痫的危险因素。方法 根据68例热性惊厥患儿初次发作年龄、体温、热性惊厥分型、家族史、复发情况、脑电图等临床资料,分析其复发与转为癫痫的相互关系。结果 复发共39例(S7.3%),复发危险因素与惊厥家族史、初次发作体温〈38.5℃、初次发作年龄〈1岁及复杂型热型惊厥有关。热性惊厥转为癫痫共15例(22.1%),转为癫痫的危险因素与复杂型热性惊厥、初次发作年龄〈1岁、热性惊厥反复发作、惊厥家族史有关。结论 对有复发及转为癫痫危险因素的热性惊厥患儿应密切随访,采取预防性治疗。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小儿首次热性惊厥后复发的危险因素及预后。方法对135例首次热性惊厥患儿的临床及脑电图资料进行分析并跟踪随访,研讨其复发、转为癫痫的相关因素。结果复发59例(43.7%),远期转为癫痫病例3例(2.2%);复发危险因素与患儿热性惊厥和/或癫痫家族史、首发惊厥形式(局限性惊厥)、首发惊厥持续时间(>15min)以及首发惊厥时体温(<38.5℃或≥40℃)密切关联(P<0.01),同时还与初发惊厥时患儿年龄(<6个月或>72个月)、首发24h内多次惊厥关联(P<0.05)。结论对有复发危险因素的热性惊厥患儿应密切随访,必要时采取相应干预。  相似文献   

10.
小儿高热惊厥(febrile Seizure,FS)是儿科常见疾病之一,占小儿惊厥的60%左右。FS首发年龄在6个月~6岁,常伴呼吸道和消化道感染,体温在38.5℃以上,出现全身性惊厥发作,持续数分钟,发作后无神经症状和体征,临床排除中枢神经系统感染及其他脑损伤病症。该病有复发倾向,反复发作可引起脑损害及癫痫、遗留智力低下及行为异常等。为了解高热惊厥复发因素,笔者对2004年6月~2008年6月因高热惊厥在本院门诊及住院治疗患儿进行回访调查,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判断发热惊厥小儿在发作期血锌水平的变化。方法:全部病儿分为A、B、C3 组,分别检测血锌浓度,其中A组有高热惊厥组两次采血送检。结果:发热惊厥时血锌值明显减低( P<0-01) ,且在1 周后检测依然偏低。结论:发热惊厥患儿应及时检测血清锌水平以及时确定是否补锌,对预防高热惊厥发生可能有益。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高热惊厥小儿预后现状和影响因素。方法采崩自编问卷收集2010年8月~2011年8月在湖南省永州市祁阳县人民医院儿科住院治疗的43例高热惊厥患儿临床资料。结果在本研究入选的43例患儿巾,35例患儿预后良好,预后良好率为81.40%,而预后不良葺墨为18.60%.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初次发作年龄〈1岁.高热惊厥持续时间≥15min、高热惊厥次数≥2次和脑电图异常是高热惊厥患儿预后差危险因素。结论高热惊厥患儿总体预后欠佳,预后影响因素较多,在对高热惊厥进行治疗的过程中,积极治疗高热惊厥,发作时尽可能在最短时间内止痉,改善患儿的预后。  相似文献   

13.
胡源 《中国现代医生》2012,50(7):144-145,148
目的分析小儿热性惊厥复发、转为癫痫、出现脑损伤的影响因素。方法根据169例热性惊厥患儿初发年龄、缺铁性贫血、发作时体温、惊厥分型、持续时间、围产期异常、脑电图、惊厥家族史等临床资料及随访情况,对复发、转为癫痫、出现脑损伤的影响因素分别进行单因素分析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复发的危险因素有:初发年龄〈1岁、SFC、惊厥家族史;转为癫痫的危险因素有:惊厥≥2次、持续≥15min、SFC;出现脑损伤的的危险因素有:持续≥15min、SFC。结论对热性惊厥患儿应密切随访,采取积极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小儿惊厥的临床特点及治疗体会。方法将我院儿科的惊厥患儿共128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临床特点给予相关治疗。短暂热性惊厥患儿给予物理降温,酌情选用口服布洛芬,惊厥时给予安定静注;简单性热性惊厥患儿采用问歇服药法,反复发作或单次持续时间超过5min以上的患儿,使用甘露醇脱水,同时查找病因,给予病因治疗和支持治疗;复杂性热性惊厥患儿在上述基础上,采用长期药物维持治疗,如苯巴比妥、扑痫酮、丙戊酸钠和卡马西平等。结果128例惊厥患儿均治疗有效。除复杂性高热惊厥和无热惊厥患儿各有1例发展成为癫痫,其他患儿均无明显的后遗症。结论小儿惊厥的发病因素较为复杂,但除去先天性或外伤性因素外,一般预后较好。惊厥复发频率与发育程度有关,应该在治疗有效的基础上,避免诱发因素,降低复发率,使之能尽量顺利成长,顺利度过惊厥危险期。  相似文献   

15.
彭建霞  王淑玲  武国霞  郝立成 《西部医学》2011,23(12):2377-2379
目的探讨小儿惊厥发生的临床因素及预防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578例小儿惊厥的病因及防治措施。结果小儿惊厥的发生率为3.92%,小儿惊厥男女比为1.46:1,不同年龄组的性别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070,P=0.899)。小儿惊厥的主要病因是代谢紊乱(23.01%)、高热惊厥(22.49%)、癫痫(21.45%)和颅内感染(19.72%),不同年龄组的病因构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97.205,P=0.001)。结论小儿惊厥病因繁杂,通过对小儿惊厥临床因素分析,有助于判断病因,并针对不同年龄段的患儿尽早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控制病情,防止并发症及后遗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6.
小儿高热惊厥236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分析小儿高热惊厥(FC)的临床特点,探讨治疗和预防复发的措施,以减少癫疒间、智力低下等后遗症的发生。方法对236例FC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分析其复发因素、影响转归的因素,并设立发热对照组(185例,发热,无惊厥),检测2组血钠、钾、糖水平。结果FC组首次发作年龄1~3岁178例(75.42%);首次发作体温≥38.5℃183例(77.54%);基础疾病多为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共186例(78.81%);首发惊厥为全身强直-阵挛性发作202例(85.59%);191例(80.93%)惊厥持续时间〈15 min。首发年龄〈6个月或〉5岁、首发体温〈38.5℃、FC类型为复杂型FC(CFC)及有惊厥家族史者易复发。首发年龄〈6个月或〉5岁、首发体温〈38.5℃、惊厥持续时间≥15 min、FC类型为CFC、惊厥次数〉5次、有惊厥家族史及体温正常2周后脑电图仍有异常者易转为癫疒间及合并智力低下。FC组血钠明显低于发热对照组(P〈0.01),FC组血糖明显高于发热对照组(P〈0.01)。结论FC首发年龄多为1-3岁,与发热相关;FC多存在低血钠和高血糖。在常规治疗时应注意纠正电解质紊乱和高血糖。其复发与首发年龄、首发体温、FC类型、惊厥家族史有关。FC大多预后较好,少数可发展为癫疒间,要进行积极的干预治疗。  相似文献   

17.
目的讨探新生儿惊厥的病因、临床表现特点,以有效控制惊厥的发作,早期干预减少后遗症。方法对我院新生儿科的176例新生儿惊厥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显示以缺氧缺血性脑病和颅内出血多见,发病时间多在生后3 d内;其次为低血钙和低血糖,发病时间多在生后1周;而感染多发生于1周后。结论早期发生惊厥者主要与围产期窒息有关,本组缺氧缺血性脑病占首位,其次是颅内出血,常在出生12~24 h发病,出生1周后发病者应考虑感染和电解质紊乱。因此强调加强围产期保健,提高产科技术,建立高危新生儿监护的重要性,早期干预,有助于降低发病率、病死率及后遗症。  相似文献   

18.
俞栋  邵晓丽 《中华全科医学》2022,20(11):1930-1933
目前我国儿童预防接种疫苗已全面普及,而疫苗接种不良反应也不断出现,受到社会普遍关注。疫苗让人体产生免疫力的同时,极小部分可引起人体不良反应,例如发热、局部红肿硬结、过敏性水肿、休克及喉头水肿等。发热是最常见的不良反应,大部分儿童对于疫苗引起的发热可以耐受,然而小部分儿童接种疫苗后可能会出现热性惊厥这类严重的不良反应。热性惊厥(febrile seizures, FS)好发于年龄为3个月~6岁的儿童,此时期是儿童接种疫苗的主要时期。热性惊厥是影响国内外儿童预防接种普及的重要原因之一。现研究认为热性惊厥主要由遗传、环境等多因素引起,且部分研究认为热性惊厥的发生与体内细胞因子水平的变化有关。疫苗接种可引起体内细胞因子水平变化,如白细胞介素-1、白细胞介素-6等,且不同疫苗导致的细胞因子水平变化情况可能不一样。疫苗接种后导致发热,可能引起部分热敏感相关的癫痫综合征的发作,例如Dravet综合征。本文通过免疫和遗传因素2个方面对儿童疫苗接种与热性惊厥的相关性进行综述,从而正确认识疫苗接种对儿童热性惊厥发生的影响,为惊厥儿童的预防接种提供一些建议与指导。  相似文献   

19.
用放射免疫分析技术测定大鼠在600kPa高压氧暴露下海马、纹状体和额叶皮质中生长抑制素含量的变化,并在700kPa高压氧暴露下,观察腹腔内注射半胱胺及侧脑室内注射SS抗血清对大鼠氧惊厥始发时间、惊厥严重程度和氧厥大鼠存活时间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本文对我院住院治疗的265例惊厥病儿进行病因分析。显示惊厥以低钙血症性最多(30.2%),依次为散发性病毒性脑炎,高热惊厥,颅内出血、癫痫,结核性脑膜炎、化脓性脑膜炎。因此认为小儿惊厥的防治重点是婴幼儿,应加强对低钙血症、高热惊厥,颅内出血及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的防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