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 总结结合不同的皮瓣和外固定架治疗严重胫骨干骨折的经验.方法 1990-2007年,共治疗GustiloⅢB和GustiloⅢC型胫骨干骨折190例,其中GustiloⅢB型160例,GustiloⅢC型30例.男169例,女21例;平均年龄42.5岁.交通伤132例,机器压砸伤32例,石块砸伤26例.治疗措施包括抗生素、清创、植皮、各种组织瓣(游离胸脐皮瓣20例,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108例,隐神经营养血管皮瓣12例,腓浅神经营养血管皮瓣2例,筋膜皮瓣26例,腓肠肌内、外头肌皮瓣22例)、各种外固定架(半环架84例,单边轴动力外固定架12例,AO外固定架12例,潍坊三维外固定架42例,组合式外固定架40例).平均随访7.3年.结果 所有皮瓣成活.186例骨折愈合,平均骨愈合时间:84例半环架为7.5个月,8例单边轴动力外固定架11.2个月,12例AO外固定架8.5个月,42例潍坊三维外固定架8.1个月,40例组合式外固定架7.8个月.除半环架外,其他外固定架都需植骨.4例骨折未愈合,为单边轴动力外固定架固定后发生骨髓炎,经再次手术后愈合.最近随访发现所有患者的膝、踝关节功能正常,无患肢疼痛.结论 皮瓣与外固定架结合是治疗GustiloⅢB和GustiloⅢC型胫骨干骨折的较好方法.  相似文献   

2.
游离小腿內侧皮瓣修复小儿严重肢体损伤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高能量损伤导致的、需实施显微外科手术修复的小儿严重肢体损伤近年逐渐多见。不同于成年人,其病理生理耐受限度低,长时间麻醉、较大创伤的复杂手术及大量输血可能潜在严重并发症。小腿内侧皮瓣需牺牲重要的肢体供血血管,一般不做首选,但解剖概念简单,可在止血带下快速切取,皮瓣含全套深浅血管、皮神经,可用于桥接重建循环,感觉修复方便,几乎适用于所有复杂情况下的严重肢体损伤修复,针对小儿有其特殊意义。我院自1999年1月至2005年7月对9例合并软组织缺损的小儿严重肢体损伤运用吻合血管的小腿内侧皮瓣修复,取得满意疗效。  相似文献   

3.
文章介绍了用背阔肌肌皮瓣治疗4例高压电损伤创面的结果及手术方法。提出了深度电损伤创面扩创的时机及原则。并介绍了典型病例。背阔肌肌皮瓣具有血供丰富、容易切取、抗感染能力强等优点,是修复肩、背部及上臂大范围深部组织缺损的理想皮瓣。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皮神经营养皮瓣很大程度上代替了吻合血管的游离皮瓣,而游离皮瓣对局部血供的主动改善是皮神经营养皮瓣无可比拟的[1].小腿内侧皮瓣可在止血带下快速切取,含全套深浅血管、皮神经,可用于桥接重建循环,修复方便,针对小儿肢体创伤可进行Ⅰ期修复,具有良好外形及功能修复以及减轻患儿痛苦、经济负担等特殊意义.1999年1月~2006年7月我院对10例合并软组织缺损的小儿严重肢体损伤运用吻合血管的小腿内侧皮瓣修复,取得满意疗效,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  相似文献   

5.
胸脐皮瓣修复下肢严重损伤的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者于1984年设计了胸脐皮瓣[1],经修复下肢损伤120例临床应用观察,发现用其修复下肢严重损伤具有独特优点。1临床资料本组男90例,女30例,年龄5~45岁,平均29.5岁。交通工具损伤85例,绞伤25例,摔伤10例。损伤部位:腹股沟及髂嵴14例,会阴部6例,髋关节5例,大腿及膝关节15例,小腿22例,小腿及踝关节38例,全足20例。急诊15例,晚期105例。其中骨外露及溃疡50例,贴骨瘢痕25例,感染创面30例。创面大小为25cm×10cm~38cm×8cm。皮瓣大小为26cm×10cm~46cm×10cm,胸脐皮瓣通过二种方法修复创面获得愈合。随访2~6年,皮瓣外现良…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应用负压封闭引流(VSD)技术序贯背阔肌皮瓣游离移植治疗胫腓骨严重开放性骨折骨外露的临床效果。方法 2002年2月~2012年6月,应用VSD技术序贯背阔肌皮瓣游离移植修复19例GustiloⅢB和ⅢC型胫腓骨骨折骨外露患者,男性13例,女性6例;年龄17~68岁,平均37.3岁。其中GustiloⅢB型11例,GustiloⅢC型8例,骨外露创面面积16cm×13cm~25cm×17cm。所有患者入院后先行清创,VSD覆盖创面,抗感染治疗,待创面清洁无感染后行背阔肌皮瓣游离移植修复骨外露。结果术后随访12~36个月,平均22个月。本组19例移植肌皮瓣均成活,2例出现皮瓣尖端坏死,1周后行坏死组织清除并植皮修复,其余小腿创面均Ⅰ期愈合,术后无感染及血管危象发生。19例中13例骨折于术后8~21个月达到骨性愈合;4例胫骨缺损者于术后3个月行取自体髂骨植骨并更换为钢板内固定,9~14个月骨折愈合;2例胫骨骨折术后3~6个月X线摄片示骨折局部骨质吸收,骨折端萎缩,无骨痂生长,于术后6个月时行取髂骨植骨并钢板内固定,分别于10、13个月达骨性愈合。5例因皮瓣臃肿,影响日常生活,后期给予皮瓣修整术后明显改善;5例吻合神经的皮瓣感觉功能有不同程度恢复。膝关节功能活动基本正常,6例踝关节功能部分受限,主要表现为背曲受限,与胫前肌群损伤有关。结论应用VSD技术序贯背阔肌肌皮瓣游离移植治疗GustiloⅢB和ⅢC型胫骨骨折骨外露,能获得良好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7.
张彦凌  杨路  毕建国 《武警医学》2001,12(11):698-699
1997年5月,我科收治1例右上肢严重毁损伤的患者.我们采用背阔肌皮瓣转移修复上肢软组织缺损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罗晓华 《西南国防医药》2009,19(12):1261-1262
外伤性小腿软组织缺损是导致小腿功能障碍的一个重要原因,由于小腿包裹的软组织少,伤后常伴骨外露,修复不好,易导致骨髓炎、骨坏死,使小腿失去功能,甚至截肢.搭桥供血与背阔肌肌皮瓣移植术是利用游离背阔肌皮瓣作为第一供区,健全肢血管作为第二供区,建立桥式血供,以修复缺损的软组织.该手术创伤大,术后外固定架固定双腿,护理及康复指导尤其重要.我科自2004年3月~2008年5月共收治15例,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9.
姚芳  彭小丹 《武警医学》2010,21(5):457-458
交腿皮瓣移植,是指采用健侧小腿胫前或胫后血管作为血管蒂,直接切取皮瓣或者另外切取游离皮瓣移植修复患侧小腿软组织缺损的一种手术方法。随着显微外科技术的飞速发展,各种高难度的断指再植及各种游离皮瓣移植均获得成功^[1,2]。我院自2003—07至2008—12,采用交腿皮瓣移植修复小腿大面积皮肤软组织缺损11例,取得满意的临床疗效,现将术前准备、术后护理以及血管危象的预防和观察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背阔肌肌皮瓣游离移植在修复头皮巨大瘢痕癌中的临床应用。方法 2009-10至2012-09我科共收治5例头皮巨大瘢痕癌患者,病变面积6 cm×8 cm~11 cm×10 cm,均侵犯颅骨,其中1例侵入颅内。均采用背阔肌肌皮瓣游离移植修复,皮瓣面积14 cm×13 cm~17 cm×16 cm。结果 5例背阔肌肌皮瓣移植术后均顺利成活,无并发症,皮瓣质地柔软,略高出周围皮肤。结论游离背阔肌肌皮瓣组织量大,血供丰富,设计灵活,是目前修复大面积头皮瘢痕癌切除后缺损较为理想的方法。  相似文献   

11.
下肢严重创伤的救治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 探索下肢严重创伤的救治方法。 方法 总结 1989~ 1999年下肢严重创伤患者 42例 ,按下肢创伤严重度评分 (mangledextremityseverityscore ,MESS)为 (6.2 4± 1.45)分 ,MESS<7分 3 4例 ,MESS≥ 7分 8例 ;用显微外科血管吻合技术、复合组织瓣移植技术、复合骨组织瓣移植技术抢救下肢严重创伤肢体。 结果 除 2例死亡和 1例延期截肢外 ,其余 3 9例获 4~ 13年随访 ,3 9例肢体成活等长。功能评定结果 :Ⅰ级 (优 ) 2 9例 ,Ⅱ级 (良 ) 8例 ,Ⅲ级 (可 ) 1例 ,Ⅳ级 (差 ) 1例 ,优良率 95%。 结论 应用显微外科技术、严格掌握好保肢指征抢救下肢严重创伤是可行的 ,并可获得满意效果  相似文献   

12.
目的 介绍岛状肌皮瓣(肌瓣)在早期修复颈胸部重度创伤性创面中的应用体会。方法 根据45例患者创面所在具体部位、创面的性质及致伤因素的不同而选择不同的岛状肌皮瓣,共使用岛状胸大肌肌皮瓣8例,岛状背阔肌肌皮瓣28例,岛状斜方肌肌皮瓣9例。结果 45例患者创面完全愈合,均获得满意的功能和外形效果,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 根据创面的具体情况选择适当的岛状肌皮瓣,早期修复颈胸部重度创伤性创面可获得满意的功能和外形效果。  相似文献   

13.
下肢开放复杂伤口与创面的修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探讨多种原因造成的下肢开放复杂伤口与创面的修复.方法 应用皮瓣、肌皮瓣、大网膜移植等方法,对155例下肢复杂伤口与创面进行修复.结果 一次手术愈合率为50%;两次手术愈合率为14.8%;三次手术愈合率为7.7%.结论 皮瓣、肌皮瓣以及大网膜移植,可以有效修复多种原因造成的下肢复杂伤口与创面.  相似文献   

14.
目的通过对带肋骨胸大肌肌皮瓣与腓骨(皮)瓣修复重建下颌骨形态及功能的临床疗效进行随访对比分析,提供修复重建下颌骨的临床治疗方法和选择依据。方法19例下颌骨缺损分为两组。组Ⅰ:带肋骨胸大肌肌皮瓣修复重建下颌骨8例,其中创伤6例,肿瘤2例;组Ⅱ:腓骨(皮)瓣修复重建下颌骨11例,其中创伤7例,肿瘤4例。术后6,12,24,36个月随访观察、对比分析、评价下颌骨形态及功能恢复情况。结果接受带肋骨胸大肌肌皮瓣与腓骨(皮)瓣方法修复重建下颌骨的19例患者术后随访观察、对比分析、评价结果显示,对下颌骨形态恢复比较,两种方法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对下颌骨功能恢复比较,两种方法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带肋骨胸大肌肌皮瓣与腓骨(皮)瓣修复重建下颌骨形态方面有一致的临床疗效;腓骨(皮)瓣对下颌骨功能重建的临床疗效优于带肋骨胸大肌肌皮瓣。  相似文献   

15.
系列组织重建及组合组织移植修复下肢严重交通伤26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下肢严重交通伤的治疗方法。方法 下肢严重粉碎性骨折或骨缺损,主要血管神经损伤,大面积皮肤软组织缺损26例,其中男17例,女9例;年龄4.5-71岁。采用显微外科手术,根据伤情及创区污染程度,选择带有骨,肌腱等组织组合皮瓣行Ⅰ期修复或采用分期系列组织重建方式治疗下支严重交通伤。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第一掌背动脉皮瓣携带指神经背侧支Ⅰ期修复拇指皮肤缺损合并神经缺损的手术方法和临床效果. 方法 对14例拇指皮肤缺损伴一侧或双侧神经断裂缺损患者,应用携带示指固有神经背侧支的第一掌背动脉岛状皮瓣修复,重建手指感觉.皮肤缺损最大面积为52 mm×32 mm,最小为10 mm×8 mm.神经缺损长度9~22 mm....  相似文献   

17.
小腿穿支血管筋膜蒂皮瓣修复胫骨外露创面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目的 探讨小腿不同部化胫骨外露创面的修复方式。方法 应用小腿内、外、后侧穿支血管的筋膜蒂皮瓣邻近转位,对胫骨外露创面进行修复共32例。结果 术后1例皮瓣远端表皮坏死结痂,其余皮瓣均完全成活;1例皮瓣下肌肉坏死感染,伤口经换药延迟愈合,其余伤口均愈合良好。无一例骨髓炎发生。结论 小腿穿支血管筋膜蒂皮瓣切取方法简便、血供可靠,是胫骨外露中小型创面修复的较好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应用非恒定蒂腓动脉链式穿支皮瓣修复小腿及足踝部皮肤软组织缺损的方法及临床效果. 方法 2005 - 2010年应用非恒定蒂腓动脉链式穿支皮瓣修复小腿及足踝部皮肤软组织缺损患者19例,术前应用多普勒血流仪探测腓动脉皮支位置,利用各皮支形成的链式供血方式,选择距创面直线距离最近的皮支点作为旋转点切取皮瓣修复创面.皮瓣切取面积最大25 cm×8 cm,最小16 cm×6 cm. 结果 经1.5个月~3.5年的随访,18例皮瓣成活良好,外观满意,仅1例皮瓣远端出现边缘坏死. 结论 非恒定蒂腓动脉链式穿支皮瓣不受蒂部位置的限制,切取灵活方便,是一种修复小腿及足踝部皮肤软组织缺损的理想方法.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观察前臂后外侧中段穿支皮瓣的解剖学.方法 在30侧动脉内灌注红色乳胶的成人上肢标本上,以肱骨外上髁为观测标志点,手术放大镜下重点解剖观测:(1)前臂后外侧中段穿支的起源、分支与分布;(2)穿支与周围血管间吻合关系.另在2侧新鲜标本上分别进行墨染和模拟手术设计.结果 来源于骨间后动脉桡侧肌皮支、桡动脉肌间隙支和桡动脉直接骨膜支的前臂后外侧中段穿支,穿出深筋膜的位置相对恒定,在指伸肌与桡侧腕短伸肌的肌间隙、旋后肌与拇长展肌之间、肱骨外上髁下12.5~15.8 cm范围内穿过深筋膜至皮下,并分出众多的细小血管与邻近的肌皮穿支血管、前臂后皮神经外侧支的神经旁和神经干血管链的分支密切吻合,在指伸肌与桡侧腕短伸肌之间形成顺沿肌间隙和前臂后皮神经外侧支纵轴的血管丛.结论 以前臂后外侧中段穿支为蒂,可形成轴型皮瓣或跨区域供血皮瓣转位修复前臂及腕部软组织缺损.
Abstract:
Objective To observe the anatomy of the perforator flap of the posterolateral midforearm. Methods Lateral condyle of the humems wag taken as the observation mark on 30 specimens of adult upper limb perfused with red latex.The surgical magnifier Wag used to obse~e the origin,branches and distribution of the perforating branches of the posterolateral midforearm as well as alanagtomosis between perforating branches and peripheral vessels.Mimic operation WaS performed on the two sides of the fresh specimen.Results The perforating branches of the posterolateral midforearm originated from the radial musculoculancous branches of the posterior interosseous artery,the intermuscular branches of the radial artery and the direct periosteal branch of the radial artery had relatively stable location of piercing the deep fascia.Then,the perforating branches of the posterolateral midforearm pagsed through the deep fascia to the subcutaneous part among the spatium intermusculare of extensor digitorum and extensor carpi radialis brevis,supinator and abductor pollicis longus(within 12.5-15.8 cm below the lateral condyle of the humerus).Large number of small blood Vessels were also separated and closely aligned with the musculoculancous branches vascular,perineural and neural stem vascular chain of lateral branches of posterior antebrachial cutaneous nerve.Then,the vascular plexus was formed along the spatium intermusculare and lateral branches of posterior antebrachial cutaneous nerve longitudinal axis between extensor digitorum and extensor carpi radialis brevis. Conclusion The axial pattern flaps or cross-regional blood supply skin flap pedicled with the perforating branches of the posterolateral midforearm Can be formed to repair the soft tissue defect of tlle forearm and wrist.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